生物专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1.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练习】 A卷
1.在使用显微镜时,用于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A、转换器 B、物镜 C、准焦螺旋 D、遮光器或反光镜
2.当你发现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用手擦 B、用纱布擦 C、用擦镜纸擦 D、各种方法都可以
3.如右图所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字母“FR”,可看到的物像是
A、RF B、EB C、FR D、
4.细菌的细胞结构具有(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C、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壁 C、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
5.人们吃的酸奶就是在鲜奶中加入 而成的,能使面包发霉的细菌叫 。能使面包发起来的是 菌.能让橘子腐烂的细菌是 。
6.我们用铅笔触动蜗牛,蜗牛的身体会缩回到壳里,而触动桌子却没有动,这表明( )
A、蜗牛对刺激有反应,所以是生物。 B、桌子对刺激没有反应,因而是非生物。
C、生物对刺激有反应而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D、以上说法都对。
7.下面不属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理由的是( )
A、是否为绿色 B、是否能生长
C、是否需要营养 D、对刺激是否有反应
8.在下面的动物中,冬天要冬眠的动物是( )。
①、鸽子 ②、蟾蜍 ③、野兔 ④、蛇 ⑤、扬子鳄 ⑥、青蛙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④⑥
9.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青蛙、蚯蚓、河蟹 B、家鸽、蛇、鲫鱼
C、鼠、蝴蝶、蜗牛 D、蝗虫、家蚕、梭子蟹
10.下面对两栖动物的“两栖”理解正确的叙述是( )
A、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生活在水里,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C、主要是生活在水里,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D、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B卷
1.食品在冰箱里能保持一定时间而不腐败,这主要是
A、冰箱里细菌和真菌数量太少 B、冰箱里空气太稀薄,细菌无法生存
C、冰箱里没有细菌 D、低温抑制细菌繁殖
2.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
A、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B、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C、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D、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3.若将下列的4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1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试管是
4.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但它们有许多的区别。下列关于它们的区别错误的是( )
A、动物能快速的运动而植物不能。 B、动物需要吃东西来补充营养而植物不需要。
C、动物能够交流信息而植物不能。 D、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而动物不能。
5. 指出以下哪些活动对动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哪些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①自养 ②异养 ③有叶绿体 ④有细胞核 ⑤没有细胞核 ⑥有细胞膜
⑦有细胞壁 ⑧可以运动 ⑨不能运动
A、②④⑥⑧ B、①②⑤⑥⑦⑧⑨
C、②④⑥⑦⑨ D、①⑤⑥⑦⑧⑨
6.蜈蚣草是一种观叶植物。它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背面还会有孢子囊。由此推测它属于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7.分析下表并回答问题
生物名称 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 心搏的次数/分钟
人 0.42 72
蛙 0.57 22
鸽 1.71 135—244
金丝雀 1.58 514
蜂鸟 2.37 615
(1)人、蛙、鸟类中心脏占体重百分比最高的是 ,这与其 生活相适应。
(2)心搏次数最大的生物是 ,这样可满足 生活对 和 的需要。
(3)以上两点说明生物的 和 与其生活方式是 的。
8.显微镜是初中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右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 。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下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 。(要求写出二种方法)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
。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有一部分细胞十分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
9.(1)从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看:
①将食物晒干,如新疆葡萄干不易变质是因为 。
②把新鲜蔬菜放入冰箱,不易变质是 。
③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就是 。
④超市货架上的铁罐中的食品不易变质是 。
(2)由此你认为微生物的生长与 、 等有关。
(3)探究:你认为还有其它引起食物中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吗?
请提出你的想法(条件),建立假设,设计探究实验来证实。
10.动物游戏中,有一位同学向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和回答,请你帮助他猜一猜这2种动物分别属于那一类脊椎动物?
提出的问题: 回答: 回答:
1、它的体温恒定吗? 不是 是
2、它身上长有羽毛吗? ╱ 不是
3、它胎生吗? ╱ 是
4、它是吃妈妈的奶吗? ╱ 是
5、你喜欢的动物生活在水中吗? 是 是
6、它的皮肤干燥吗? 是 ╱
7、它是在陆地上产卵吗? 是 ╱
8、它身上有鳞片吗? 是 ╱
_______类动物 ______类动物
参考答案
A卷
1.A 2.C 3.D 4.B 5.乳酸菌 霉菌 腐败菌 6.D 7.A 8.D 9.B 10.D
B卷
1.D 2.A 3.D 4.C 5.A 6.A
7.(1)蜂鸟 飞翔 (2)鸟类(或蜂鸟) 飞翔 养料 氧气 (3)结构 生理功能 适应
8.(1)逆时针方向 (2)左下方 (3)将凹面反光镜改为平面反光镜或增大光圈等 (4)少 (5)切片厚薄不均
9.(1)①微生物在无水的环境中不易生长 ②微生物在低温处不易生长 ③真空包装与空气隔绝不易生长微生物 ④铁罐中的食品用高温杀死微生物 (2)、水分 温度 (3)略 10.爬行类 哺乳类
二、细胞
【练习】 A卷
1.1665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了用锋利小刀切下的一些薄的软木,他看到了木片是由许多蜂窝状小格子组成。他把这一个个小室叫做“_______”,它一般只有______到_______微米之间。
2.(1)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作用和控制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细胞核里面含有_______________物质。
(3)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进行。
(4)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________,它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5)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细胞的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结构。
3.在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是( )。
A、一个母细胞变成两个子细胞。 B、一个母细胞逐渐增大。
C、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样大。 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4.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成年人,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这是细胞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结果。
5.动物体的组织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软骨、肌腱属于_________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功能。
6.人体的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 、 、 三层。
7.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 。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是 ,我们吃的桃子是 。
8.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
A、细胞膜与细胞质 B、细胞壁与细胞质
C、细胞质与叶绿体 D、细胞壁与叶绿体
9.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10.动物组织中分布最广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B卷
1.黄瓜的汁水主要存在于其细胞内的( )结构中。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膜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有黑色圆圈可能是 ,
视野太暗可能是 。
3.胡克最早观察到的细胞实际上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4.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才有染色体。 B、母细胞分裂后,子细胞又会继续分裂下去。
C、任何细胞都会分裂的。 D、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前提。
5.判断题
①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②细胞是可以再分的。 ( )
③母细胞体积比子细胞的体积要大。( )
④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单位,不需要与其他细胞联系沟通。( )
⑤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
6.叶脉中有 组织,顶芽中有 组织。表皮是 组织。
7.被蚊子叮咬后会感到痛痒,这是 组织的作用,它具有 、 和 ___________的功能。
8.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A、眼 B、血管 C、软骨 D、心脏
9.当人在剧烈运动时,下列哪个系统可能不会兴奋 ( )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 神经系统
10.在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对光 → 安放 → 放片 → 调焦距 → 观察
B、安放 → 对光 → 调焦距 → 放片 → 观察
C、安放 → 对光 → 放片 → 调焦距 → 观察
D、安放 → 放片 → 对光 → 调焦距 → 观察
参考答案
A卷
1.胡克 细胞 一 几十 2.(1)保护细胞 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 (2)
遗传 (3)细胞质 (4)细胞壁 形状 (5)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3.D 4.分裂 生长 分化 5.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6. 表皮 皮下组织 真皮 7.叶 根 果实 8.D 9.D 10.B
B卷
1.C 2. 气泡太多 没有对好光、光圈太小等操作失误。 3.A 4.D 5. ①×②√③√④×⑤× 6. 输导 分生 保护 7. 神经 接受剌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8.C 9.B 10.C
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练习】A卷
1.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
A杭州市区所有的人 B生活在西湖中的鱼
C临安天目山上所有的树 D乔司农场一块稻田中所有的昆虫
2.一条小溪中生活着藻类植物、水蚤、鱼、虾、蝌蚪等各种生物,这些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 )
A物种 B群落 C种群 D生态系统
3.在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是因为( )
A.存在着捕猎者 B.自然灾害
C.生活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D.环境污染
4.下列可以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田鼠→蛇→山鹰
C植物→鹿→臭鼬→山鹰 D植物→鼠→蛇→山鹰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内种群的数量可以无限制地增加
B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网
6.右图所示的成分可构成一个(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7.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分别是( )
A青草和猫头鹰 B猫头鹰和食草昆虫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8.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
A.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生物圈的全部太阳能
C.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消费者和分解者得到的全部能量
9.去年夏天,杭州市部分河流出现了水葫芦疯长的现象,造成水葫芦疯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升高、溶解氧增多 B水中Ca2+、Mg2+含量过高
C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D土壤污染的间接影响
10.如图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图,观察后分析:
(1)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的肉食性动物是 ,生产者
是 。
B卷
1.一根朽木的树洞内有积水,有昆虫、蘑菇、草等。这里所叙述的是一个( )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都不是
2.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的光合作用比上层植物低,这是因为下层( )
A光照强度较弱 B氧气浓度较低 C温度较高 D湿度较高
3.某生态系统地处干旱地区,降雨量较少,种群数量经常有较大变化,该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4.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示意图,则C是此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法判断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生物,它们相互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可形成下列几种类型的营养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C D
6.有人在草原上实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将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实验区中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完,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 )
A原有食物链被破坏了 B使食物链延长 C食物网消失了 D食物网变复杂了
7.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 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 )
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 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8.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了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
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若种群C为自
养生物,则
a) 写出这生态系统中的简单
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b) 肉食类动物可能是种群 ;草食类动物可能是 。
c) 种群B在第五年到第七年之间的变化趋势是 。造成该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9.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A、B、C、D、E、F等6种动物,G表示绿色植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C捕食F、E、A;B、A、E捕食G;D、A捕食B;F捕食D和E。请回答:
(1) 右图是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在右图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字母。
(2)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生产者的
是 (填字母)。
10.在存在着A、B、C、D四个种群的某生态系统中,使用了某种不可降解的农药,当该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平衡时,各种群体内所含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平均浓度如下表:
A B C D
能量(千焦)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农药浓度(‰) 0.04 0.35 0.39 3.4
则(1)A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2)试写出这四个种群间可能的能量流动关系 。
(3)这四个种群中体内农药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的是 ,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练习题答案
A卷
1.A 2.B 3.C 4.C 5.D 6.D 7.A 8.C 9.C
10.(1)3 (2)BCD E
B卷
1.A 2.A 3.B 4.B 5.D 6.A 7.C
8.(a)C—B—A (b)A;B (c)种群数量下降 因为C种群(生产者)的数量在第三至五年间明显下降导致B种群食物来源减少。
9.(1)见图(2)5 G
10.(1)生产者(2)A→B→C→D (3)D 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在该种生物体内聚集
FR
A
B
C
D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