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上第23课 文化教育的进步 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上第23课 文化教育的进步 课件(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07 19:04:32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维新变法
1898年
辛亥革命
1911年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中国近代的艰难探索
第23课
文化教育的进步


看:
不会说话不吵闹
国家大事全知道
人情冷暖它最晓
工作休闲少不了
(打一媒体形式)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闻业的发展
“印刷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印刷的文献,即仅为印刷而设计并且仅能通过印刷得到的文献,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见于西方。”
——马克斯 韦伯
阅读材料,概括马克斯 韦伯的观点。
创办时间
创办者
报刊名称
特点
1815年
[英]传教士马礼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第一家中文近代报纸于创刊
l822年
[葡]巴波沙与医生阿美达
《蜜蜂华报》
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1833年
[德]传教士郭士立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纸
阅读表格内容
,分析近代早期中文报纸的特点。
与古代邸报“但谈朝廷之政事,不录闾里之琐屑”不同,近代报纸,
“传述各国国家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一行一言,一器一物,无论美恶精粗,备书于纸”,“故每遇事,可以尽情议论,直陈无隐”。在内容构成上由新闻、广告、言论、副刊四大部分组成。报纸阅读对象广泛,内容丰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社会发展。
想一想,近代报纸与古代的邸报有什么不同?近代报纸有什么作用?
《申报》的创办
创办—
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
1907年产权转归中国人。
地位—
特色—
紧密结合生活,属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
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材料阅读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根据材料,想一想,《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编辑特点是什么?
特点: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增长见识。
内容:国家的政治大事、风俗变迁、中外交往,还有商业、贸易和一切可惊可愕可喜的事情等等。
2.出版业的发展
(以商务印书馆为例)
(1)根据右图提供的时间,描述商务印书馆创办之时中国的社会形态。
(2)根据右图提供的时间,商务印书馆本年应该庆祝成立多少周年?这说明了什么?
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创办——
1897年
上海
特色——
以编译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
地位——
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
早期印刷机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954年迁北京。100年来,商务印书馆出书3万余种。全国有87个分馆,而且在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设有商务印书馆。
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部分书籍
1.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

新式教育的兴办
③培养了一批近代_____、______和______人才。
①兴办了___________等新式学堂。
②选送了几批学生________。
京师同文馆
出国留学
科技
军事
外交
詹天佑
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
京师同文馆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旧址 
北京大学西门 
(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1、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京师大学堂教职工合影
1、京师大学堂创办:
时间: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
办学方针:中西并用
宗旨:广育人才 讲求时务
内容:开始以经学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了科学、商务、艺术、外语等科目
意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先河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蔡元培
(1868~1940)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
校徽













北大老照片(1)
北大法学院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北大物理学院
北大体育馆
北大体育馆
(1)时间:1904年,清政府颁布
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
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学校管理等
(2)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2、《奏定学堂章程》
(3)内容
为此后新式学堂的开办和废除科举考试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4)影响
阅读128页课本小字,说说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
清末课程: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12门。
现在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计算机、地方与学校课程。
今天课程设置的特点: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论: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应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温故知新
创立
发展
僵化
废除
清朝
唐朝
隋朝
明朝
知识卡片——科举制度
1、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科举常设的有明经和进士,武则天创立殿试,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重要考试内容;
3、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范围是四书五经,答卷文体,成为八股文,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4、1898年,废除八股文;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1、教育改革的背景
(1)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
废科举,开学堂
(2)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的起步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
(3)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
时间
内容
1898年
梁启超提出废八股讲西学,康有为抨击科举为千年之积弊,废八股考试
1898年
张之洞《劝学篇》中提出变科举,张之洞与陈宝箴上变革科举的奏折
1901年
张之洞与刘坤一《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主张废除武举,改变文科考试内容,分科递减至逐步废除
1901年
清廷诏令,自第二年起,乡试会试一律废八股,试策论;永远停止武科
1903年
由袁世凯领衔,张之洞等参与奏请分科递减科举名额,并提出了解决原有生员、举人出路的方案
1905年8月31日,袁世凯领衔会同张之洞、端方及盛京将军赵尔翼、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等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1905年,清廷诏令停罢科举,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
科举制度世界最古最好的制度。
废科举,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科举制度世界最古最好的制度。
★积极影响: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都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
★消极影响:束缚人民思想,忽视实用学问,阻碍近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百日维新第一所,
京师大学担重任。
清朝政府废科举,
新式学堂被批准。
《申报》创刊在上海,
商业报纸第一份。
上海商务印书馆,
规模最大无疑问。
教育
京师大学堂
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废科举兴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废除科举制
文化
申报
1872年,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商务印书馆
1897年,在上海创办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1904年颁布,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