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07 19:29:39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之后中国陷入了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之中,近代中国与民主共和擦肩而过……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陈独秀在北大的演讲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材料二:“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专制制度仍旧根深蒂固材料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民主和科学 阅读课文56-57页第一子目,并完成新文化运动的概况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199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长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阅读教材57页人物扫描:说说北京大学为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实质: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大学是否该开放女禁,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蔡元培、胡适等人都赞成大学开放女禁,很多女性也积极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相关史事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阅读教材57-58页第二子目: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民主: 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独立、平等、自由,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科学: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DEMOCRACY--民主SCIENCE--科学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员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现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可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湖南督军张敬尧带兵打仗, 出战时让士兵左手写“得”字,右手写“胜”字,向西磕几个头,说是保管得胜。
——陈独秀《克林德碑》提倡科学: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孩子还没吃过人罢!救救孩子!
——摘自《狂人日记》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用什么来救孩子?用旧道德行吗?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②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道德:
平等、自由、博爱、个性解放等西方道德思想。
对新道德和民主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 原名周树人,创作出版了大量小说、杂文等著作,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少年英雄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何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中死去了……”
——鲁迅《祝福》(节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陈独秀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 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1)袁世凯打着“尊孔复古”的旗号,利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维护独裁专制统治。 要想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摧毁封建统治思想,就不得不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和后世的进步影响上看,是正确的。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对祖国传统文化,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胡适邀请提倡维护文言文的黄侃先生做官。黄侃决定以“不去”为题,请学生用文言和白话文代拟回电……“才学疏浅,
恐难胜任,
不堪从命。”“干不了,
谢谢。”白之争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内容③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刍议》形式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内容陈独秀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材料一: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解放 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
——陈独秀
促进民众觉醒 ,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宣传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聚集在《新青年》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美国学者莫里斯小组一小组二小组三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积极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君主立宪三民主义
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近代化的探索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技术制度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小结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②的范例,填写相关历史事件或思想主张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3分
(2)请写出与③④相关的各一位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先进中国人。(2分)
(3)中国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民主科学孙中山;陈独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能力提高谢谢观赏!内容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维护专制制度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1916年《青年杂志》1卷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