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项对点突破练(二十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项对点突破练(二十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7 20: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对点突破练(二十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题组一 简明、连贯、得体
1.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上有五处不够准确、简明,请指出并改正。(5分)
①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统计显示,②截止2011年10月31日,③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④然而这并非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⑤因为人口迅猛增加对于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⑥也给世界许多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⑦因此,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规划成为许多国家当务之急要做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其次要找出句子的病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病句类型。①句中“根据”赘余;②“截止”一词用词不当;④句中“并非”有判断意,所以“是”多余;⑤用词不当,应把“对于”改为“对”;⑦句成分赘余,“当务之急”与“要做的事”重复。再次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对句子进行修改。最后通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原意。
答案:①删去“根据”或“显示”
②“截止”改为“截至”
④删去“是”
⑤“对于”改为“对”
⑦删去“要做的事”,并在“当务之急”前加“的”(每答对一点得1分)
2.(2014·宝鸡模拟)点评下面一段新闻。要求选好角度,以“评”为主,语言表达简明、得体,见解深刻,不超过30字。(4分)21*cnjy*com
近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无数观众。从2013年8月这档节目在每周五黄金时段播出以来,观众的关注度持续攀高,最终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据中央电视台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率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24万。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节目主办者以其自身的行动,践行着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
示例二:节目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心中而在键盘上遗忘了的汉字情结。
示例三: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提倡正确书写汉字是汉字传播的前提。
示例四:中国汉字长期被错误书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突出对文化的重视2分,指出积极意义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出处:21教育名师】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解析】选D。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排列的能力。做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通读材料,可发现文段是“总分”结构,通过举管弦乐的例子来阐述“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对比④和⑤可见⑤是提出观点,并且引出“物理学家的窘困”;④顺承⑤继续阐明窘困所在,并引出关于“声音”的介绍;③是为举证,首次提到“管弦乐”;①⑥②均为对管弦乐的阐释部分。①中的“然而”表示对③“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意思表述的转折,并将句意过渡到“大脑对音乐的感知”是“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的。因此选D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要求结合语境对相应语句进行排序,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要注意句子的先后顺序。A项②④不符合逻辑,还没有到达箕顶,不可能有对箕顶的描述;B项⑤句开头“如此空旷”前文应该有所描述,从句子内容看,应该为②句;C项④句最后说到达箕顶,紧接着应是对箕顶的描述,可知后面应是②句,③句提到遗址,与后面语境吻合,应放在最后;D项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21·cn·jy·com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恶性读书,等于恶性吃金鱼,而其起因是恶性考试。__。
①譬如公司雇用人员修理机器,必考验其技术
②但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便是恶性读书
③有今日无与伦比的考试制度,才有今日无与伦比的恶性读书
④考试本来有其用处
⑤文官录用也必考验其学力,这自不必说
A.③①⑤②④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④②③①⑤
【解析】选C。根据前面语境,衔接最好的应该说“考试”④,然后说考试的情况,分别举例子来谈考试的重要性①⑤,然后再回到“恶性考试”②,从而进一步引出“恶性读书”③。21·世纪*教育网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版权所有:21教育】
①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
②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
③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
④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
⑤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
⑥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A.③①⑤②⑥④    B.⑥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⑥①②④ D.⑥③⑤④①②
【解析】选D。⑥先介绍“月”的含义,③⑤承接说“月亮崇拜”,自然引出④①祭月仪式与习俗,之后②说帝王祭月,承接原文末句“民间祭月”,再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www.21-cn-jy.com
7.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1·c·n·j·y
B.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
【解析】选A。B项“家父”用于自称,C项“寄奉”谦敬不当,D项“贵校”称呼母校不当。
8.根据下面情境,写两条提示语。(4分)
为了震慑小偷及遇到突发事故时有据可查,越来越多的商家在自己的店铺里装上监控系统,并在醒目处贴上提示语。其中有些提示语让顾客看后觉得很不舒服,比如:每一个摄像头都是一双监视你的眼睛。但有些提示语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却让顾客觉得非常温暖,比如:(1)______________,或者(2)______________。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你的举止时刻都刻在我的记忆里
(2)每一个角落都在录影中,请您美美地微笑(两句标语各2分,内容合乎生活情境1分,给人亲切感1分)
9.下面文字是一封自主招生推荐信,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七)班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突出,担任《空间》校刊主编,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www-2-1-cnjy-com
××中学
12月3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你校”改为“贵校”;
(2)“显著”改为“优异”;
(3)“大作”改为“作品”;
(4)“垂爱”改为“垂青”。
10.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准确掌握国民经济的行业结构和布局,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撑。请你为本次普查拟一则宣传语。要求:①联系普查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不超过30字。(4分)21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经济普查知根知底,科学发展有理有据
示例二:经济普查,把脉国情国力,惠及国计民生
11.下面是一位记者与一位摄影记者访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填在相应横线处,要求语言简明,符合语境。(4分)
采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访者:(新闻摄影要求把主流社会不在意的真实展示出来,提供给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读者领悟。依据这一原则,摄影记者不该给被摄体描眉画眼。心中的“至美”首先是自然。摄影记者应该发现“至美”,再选择恰当的时间、空间记录——是“记录”,而不是夸大一点的“宣传”。)21*cnjy*com
答案:新闻摄影的原则给摄影记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题组二 准确、鲜明、生动
12.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新闻公益活动——“开往春天的校车”。记者深入到边远山区,采访报道贫困地区孩子的艰难上学路。节目以真实感动公众,倡导向贫困地区捐赠校车。目前,部分地区已开始行动。请你为这项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语。要求20字以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注意是写公益广告语,所以应写得简洁有力,同时还要有公益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要怎么去做。拟写时可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准确、鲜明、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一:凝聚公益力量,社会在行动!
示例二:汇聚公众爱心,你我在行动!
示例三:以善心温暖孩子,让孩子平安上学!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环境保护部日前通报了一季度环境违法案件处理情况,其中涉及江苏12个污染大户。这些污染大户大部分位于苏北沿海地区,分布在化工产业园、沿海化工园、生态化工园等园区。现已有多名政府官员因环境问题被免职、撤职。
请对该事发表你的看法。要求:主题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苏北环境再也不能污染了(苏北经济不能盲目发展)。需要做好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发展节能型经济,需要政府加大问责的力度。(有观点,理由充分,修辞正确,能自圆其说。)21cnjy.com
14.9月4日,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其中“取消艺术、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请拟写质疑者和赞成者的不同理由。要求:各写出两点理由。(6分)2-1-c-n-j-y
质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质疑者:①影响一些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②取消后,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过于单一,不够科学全面。(3分)【来源:21cnj*y.co*m】
赞成者:①特长生加分政策造成钱权交易及弄虚作假等现象,败坏了教育风气和社会风气。②取消加分有利于维护高考招生的公平和公正。(3分)
题组三 补写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1)______________。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而远离诗歌的我们变得日渐庸俗,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但在我们心底深处,(2)______________,只要一有机会,它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3)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语境信息“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等,结合句(1)的位置和特点,可知其内容应指向“每个人都离不开诗”;根据文中信息“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可知句(2)应指向“现实生活淹没了人们心中的诗歌”;根据文中信息“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可知句(3)应指向“心中不灭的诗歌”。
答案:(1)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诗(1分) (2)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2分)
 (3)一夜间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来(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6分)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准确、简明、连贯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题的每个空白处均需要考虑上下文,尤其需要关注代词与连词等,它们是决定如何衔接的关键所在。①的后文是“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此”即是①的内容,那可以推知①是在提问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②的后文是渡渡鸟灭绝导致大栌榄树灭绝,之后的内容是“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那么可以推知前文的“因此”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而②是说“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肠胃软化才能发芽”;③的前文是“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不过”表示转折,是对假设的一种不认同,③的内容就可以推知是对“外来物种”的质疑。
答案:①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②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肠胃软化才能发芽 ③此外来物种是什么以及如何入侵的(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超扣1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国学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①__________。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中华文化就已是欧洲宫廷中的时尚,文化巨匠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出戏剧《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后轰动一时。时下,②____________,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越来越展示出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③__________,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人们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①处,可根据前面“不仅属于中国”和后面列举的事例,推知此处是国学走向世界的过渡句,可填“而且(也)属于世界”。第②处,由前面历史典例到“时下”,再根据后面的“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越来越展示出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推知可填的内容应该是“‘汉语热’持续升温”。第③处由上句“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和下句“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可知,该处应仿写一例。
答案(示例):①也属于世界 ②“汉语热”持续升温 ③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写出两处给4分,写出3处给5分,只要语意连贯即可给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讨论是辨明是非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①____________,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做一次有价值的讨论,②____________,这不仅是指尊重参与讨论的人,更是指尊重讨论本身。③____________,讨论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意,是关于“尊重”在讨论中的重要意义。由“重要方法”“也不是那么简单”可知①处应有转折,并且要提及“成功完成”;由“不仅是……更是……”可知②处应填“先要学会尊重”;由“也就不存在了”可知③处应为假设。
答案:①但要成功完成一次讨论 ②先要学会尊重 ③如果没有尊重
【拓展·加固训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环境污染历来被看作“全球问题”,这不但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而且因为各国的环境缺陷往往形成复合结构,带来综合性环境效应。由此来看当前国内的灰霾天气,就不能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么单纯归于国内的产业或生活方式,要么单纯归于国家层面的缺乏规划和监管不力。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环境污染的影响没有国界(答出环境污染的扩散性、传播性等意思即可)
 ②污染的成因(原因、责任等也可) ③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运用“都”“共同”“携手”等词语表达齐心合力治理污染的意思即可)(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超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