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浙江地区精品】黎明科学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A)答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6. (1) ;(2)[ ] 、 ;
(3)[ ] 、 ; (4) ;
17. (1) 、 、 ;
(2) 、 ;(3)[ ] 、 ;
18. (1) 、 ;(2) 、 ;(3) ;
(4) 、 ; (5)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 (1) 、 ; (2) ; (3) ;
20. (1) 、 ; (2) 、 、 ;
(3) 、 ; (4) ;
21. (1) 、 、 、 ;(2) ;
(3)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2. (1) 、 ;
(2) 、 ;(3) ;
23. (1) 、 ;(2) ;
(3) 、 ;(4) ;(5) ;
四、解答题(24题6分,共6分)
24. (1) 、 ;
(2) ; (3) ;
(4) ;21教育网
(5)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浙江地区精品】黎明科学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A)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B D A B D B D C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A C A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6. (1) 血浆 ;(2)[A ] 红细胞 、 血红蛋白 ;
(3)[C ] 白细胞 、 增加 ; (4) C或白细胞 ;
17. (1) 淀粉 、 口腔 、 麦芽糖 ;
(2) 蛋白质 、 胃蛋白酶 ; (3)[D] 小肠 、 消化功能 ;
18. (1) 细胞 、 毛细 ;(2) 消化 、 吸收 ; (3) 气体扩散 ;
(4) 肾单位 、 含N废物 ; (5) 肺泡 、 二氧化碳 ;
19. (1) O型 、 AB型 ; (2) 能 ; (3) 供血者 ;
20. (1) 滤过作用 、 重吸收作用 ; (2) 肾小球 、 原尿 、 相同 ;
(3) ② 、 ④ ; (4) ⑥ ;
21. (1) 右心室 、 左心房 、 下腔静脉 、 肺动肪 ;(2) 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
(3) C D A B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2. (1) 唾液 、 淀粉已经被淀粉酶消化分解了 ;(2) 1号 、
排除水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干扰 ;(3) 不能,本实验没有设计温度为变量的实验 ;
23. (1) 20 、 花生仁 ;(2) 营养素在体外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
(3) 营养素(食物)种类 、相质质量的水升高的温度 ;(4) 平均值 ;(5) 高;
四、解答题(24题6分,共6分)
24. (1) 异养 、 同化作用 ;
(2) 87;(55g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水为33克,排出体外的水有120g,故补87g)
(3) a ;
(4) 排泄出来的水太多,体内失水(或脱水)而死亡 ;
(5) M的活动强度不大是对原先长期干旱环境的一处适应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浙江地区精品】黎明科学
九上科学【强效AB卷】试题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A)
注:本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的技术,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下列能加速血液凝固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清
2.豆制品和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类营养素,但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先经过消化。下列人体内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21教育网
A.唾液、胰液、肠液 B.唾液、胆汁、胰液
C.胃液、胆汁、胰液 D.胃液、胰液、肠液
3.下列营养素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且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是( )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葡萄糖、维生素、脂肪酸 D.膳食纤维、维生素、水
4.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胃腺,它能分泌胃液
B.乙是小肠,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C.丙是肝脏,它能贮存胆汁
D.丁是胰岛,它能分泌胰液
5.蛋白质、淀粉、脂肪三大营养素在消化道内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
A.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 B.尿素(尿酸)、二氧化碳、水
C.无机盐、维生素、水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6.下列关于消化、吸收及营养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膳食纤维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故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用处
B.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在人体内初步消化的先后顺序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C.口腔、大肠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
D.胆囊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
7.如图所示为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路径是:④→②→①→⑧→⑤
B.经过⑥→⑦→⑨→⑩→③,血液从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C.③④之间有房室瓣,⑥⑦连接处有动肪瓣,⑩③连接处有静脉瓣
D.③④内为静脉血,⑤⑥内为动脉血
8.如图所示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在PH=6时植物和人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最强
B.由图可得出推测:除PH=7外,人的淀粉酶不能发挥活性
C.若是人体的胃蛋白酶,则酶的活性曲线将左移
D.由图分析可得,植物和人的淀粉酶的活性均只受PH影响
9.如图所示为高等植物在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作用、无氧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较彻底、释放能量较多,是主要的呼吸作用方式
B.无氧呼吸时,无氧呼吸的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参与
D.在细胞内无氧气或氧气较少(即氧气少于一定临界值)时才会进行无氧呼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主要成分 P(g/100ml) Q(g/100ml) R(g/100ml)
水 97 90~93 95
无机盐 0.9 0.9 1.1
尿素 0.03 0.03 1.8
葡萄糖 0.1 0.1 0
蛋白质 微量 7~8 0
10.下表为某正常成年人尿液、血浆、原尿中各成分的含量数据,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三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P→Q→R
B.正常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C.若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说明了肾小管可有能炎症
D.P首次出现在肾小囊中,R的形成连续的
11.下列与尿液形成无关的是( )
A.膀胱 B.肾小囊 C.肾小管 D. 肾小球
12.如图所示为血液中某成分X的含量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肺部毛细血管,则X为二氧化碳,①内为动脉血
B.若X为葡萄糖,则②可能为小肠壁毛细血管,③内为静脉血
C.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X可能氧气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D.若X为尿素,则②为肾脏,③内为动脉血
13.小明患了肠炎,到医院挂盐水,医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药物与生理盐水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则当药物运输至肠道相应位置时,经过的循环途径及经过心脏的次数分别是( )
A.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2次 B.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2次
C.体循环→肺循环体,1次 D.肺循环→体循环,1次
14.自从发现ABO血型系统以来,人类通过输轿挽救了大量因失血而生命垂危的病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A.O型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优先考虑的供血者
B.人的血型系统只有ABO血型系统且血型是遗传的
C.ABO血型系统按人体血清中的凝集素种类划分为四种血型
D.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能与其它血型的血清都凝集的血型是AB型
15.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是植物还是动物 B.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C.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能否进行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6.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它具有担负运输血细胞及营养物质及废物功能;
(2)图中具有运输氧气及部分二氧化碳功能的血细胞是[ ] ,其内含有一种蛋白质叫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图中与抗感染有关的血细胞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当一个人体内有炎症时,它在血液中的数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若要进行DNA亲子鉴定,则以上血细胞中最有可能用到的是 。
17.如图所示为脂肪、淀粉、蛋白质三大营养未被消化的数量在消化道内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营养素甲是 ,它在[A] 内初步消化成 ;
(2)营养素乙是 ,它在[C]内消化液中含有的 (填“消化酶名称”)的作用下初步消化;2-1-c-n-j-y
(3)三大营养素最主要的消化场所是图中的[ ] ;而三大营养在消化道B内曲线均未发生改变,则表明B没有 。21*cnjy*com
18.如图为人体一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构成A、B、C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循环系统与A、B、C各系统进行物质交换都是在 血管处完成的;
(2)A为 系统,涉及到的②生理过程的名称是 ;
(3)①、④、⑥均为气体,则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原理是 ;
(4)B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血液经过B系统后 成分明显减少;
(5)如图所示为X气体在细胞(A、C)和血液(B)内的含量比较,结合血液循环的特点分析回答:
若B为静脉血,则C为 细胞(填“组织”或“肺泡”),X为 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 ( http: / / www.21cnjy.com )O血型各不相同,丙、丁的红细胞能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乙的红细胞能与丁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分析回答:
(1)甲的血型是 ,丙的血型是 ;
(2)紧急情况下,乙能为丙输血吗? ;
(3)输异型血时首先考虑 (填“受血”或“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能发生凝集,且输血时要“少而慢”。2·1·c·n·j·y
20.如图所示为某个生理活动的示意图,④、⑤可为液体或结构,a、b为生理过程,①②③⑥为结构,根据图回答:【版权所有:21教育】
(1)试写出a、b相关的两个生理过程,a ,b ;
(2)②结构是 ;④液体称为 ;①③内的血液种类相同吗? ;
(3)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 、 (填符号)组成的肾小体构成的;
(4)①、③、⑥中血管种类与其它二者不相同的是 (填序号)。
21.如右上图所示为心脏结构示意图:
(1)试填入相应心腔、血管名称:D 、A 、g 、b ;
(2)f、e分别为CD间、AB间的瓣膜,作用是 ;
(3)若某药物从人体上臂静脉处注射后,最后达到目标组织处,则经过四个心腔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21·世纪*教育网
三、探究解答题(每空2分,共24分)
22.如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处应填入 ;可预测丁中2号试管内几乎不变蓝,原因是 ;
(2)上述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试管是 ,对照的目的是 ;
(3)通过以上实验能得出“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吗?为什么? ;www-2-1-cnjy-com
23.为探究比较人体内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等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素所含能量的大小关系,某科学兴趣小组找到相应(含营养素比例相当高)的食物材料来做实验,他们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食物材料 花生仁 牛肉干 大米
质量/g 20 ① 20
水/ml 50 50 50
温度升高/0C 2.2 1.4 1.3
(1)①中应填入的数据为 ;从实验结果可知,食物材料 所含能量最多;
(2)若要比较得出质量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的三种营养所含能量大小关系,该实验小组所应基于的前提(即假设)是:营养素在人体细胞内缓慢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等于 ;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应变量转化为 来表示;
(4)表中数据“温度升高”应该是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的 ;
(5)营养素实际所含能量的多少比实验中的测量值要 (填“低”、“高”)。
四、解答题(每空1分,共6分)
24.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M、N两种小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70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物种每天每只进食70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下表所示:21cnjy.com
排泄物中的失水量(g/天)
排泄物 尿液 粪便 汗液
物种M 15 5 43
物种N 30 15 75
(1)M、N两种动物从获取的营养方式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属于 (填“自养”或“异养”),将摄取的食物经消化道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属于 作用(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www.21-cn-jy.com
(2)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70g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饲料(以含55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H2O和CO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物种N中的每只动物补充 g水(经过计算填入数据);【来源:21cnj*y.co*m】
(3)M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干旱地带b湿润地带c寒带);
(4)10天后M物种都存活,而N物种全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N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 。
(5)研究表明物种M活动强度远不如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N,产生物种M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