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填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填空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08 09: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重大事件

第一个王朝;标志早期国家的产生。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酒池肉林、倒戈相向)
西周
分封制;国人暴动(周厉王,道路以目)
东周
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影响(结果):
(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①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分封制: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把土地、平民、奴隶等封给宗亲、功臣;
3、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 弊端:容易形成地方王权超过中央皇权,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商鞅变法:
1、原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不断提高, 势力增强;
2、目的: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 ,支持者 ;
4、内容:
5、影响(意义、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 ,提高了 ,一跃成为 ,为以后 。(思考:如何理解“商君虽死,秦法未废”?)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注意:儒家 与 法家 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
(1)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
儒家:说服教育; 道家:顺其自然,如闭门思过、自行解决; 法家:依法惩处
(2)诸子百家中提到“治国”主张的有:孔子、孟子、庄子、韩非
提到“战争”主张的有:墨子、孟子、孙武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一方面,战争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和灾难;另一方面,战争形成的局部统一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前221---220年)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的 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 、 、 等三公,分别掌管 、 、 等事务;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2、思想文化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统一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书同文”:由李斯等人制作 ,作为通用文字。)
3、经济上:统一 ,把 作为标准货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统一 ,便利经济的发展;“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驰道、开灵渠,便利了交通运输;
4、军事上:北击 ,修筑 。(秦长城西起 ,东至 )
文景之治的表现:政治 ,经济 ,人民生活 。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提倡 ,继续实行 政策,减轻徭役和赋税;
2、思想上:重视 ,废除严刑苛法;
3、经济上:提倡 ,并以身作则。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 ,加强中央集权;建立 制度,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思想上:接受 建议,“ , ”(在长安兴办 ,把儒家的 、 、 、 、 作为教材);
3、经济上:重视农业,将地方 权和 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钱;
张骞的功绩:开辟了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 与 ;
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 和 的交流。
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20—589年)
淝水之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 ,也带来了先进的 和 ;
2、社会比较 ;3、江南地区 ;4、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民族交融表现:
经济、习俗方面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制度
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民族心理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4、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领域
数学
农学
地理学
书法
绘画
石窟
人物
贾思勰
顾恺之
时期
南朝
北朝
北魏
东晋
成就
《 》
《 》
《 》“天下 ”
《 》
《 》
第一部农学专著
地理专著
“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