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中考题汇编[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往年中考题汇编[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03 07: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4年各省市中考题选编
一、选择题
1.(大连)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底片上成的像是( )
A.正立的实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 D.倒立的虚像
2.(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3.(扬州)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4cm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12cm C.20cm D.48cm
4.(常州)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5.(常州)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哭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6.(广东)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7.(十堰)声音在下列四种物质中传播,其中传播最慢的一种物质是( )
A.空气 B.煤油 C.海水 D.铝
8.(吉林)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用放大镜看物体
B.影子的形成
C.从某一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D.树在水的倒影
9.(济南)在一只下班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法在医学上称为“叩诊”.这种检查方法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是否悦耳动听
10.(济南)在山水风景的照片中,仔细观察会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底片时质量有问题
11.(锦州)下列现象中,仅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
A.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
B.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游泳运动员在水下看到水面上方的景物
D.利用潜望镜观察景物
12.(连云港)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13.(连云港)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4.(连云港)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15.(漳州)潜水艇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7所示,潜水艇里的观察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进入观察员眼睛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
A.90度 B.60度 C.45度 D.30度
16.一位记者在听讲座时,想把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幻灯片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当时会场比较暗,记者用镜头对准银幕拍摄时用了闪光灯。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 )
A.红绿分明,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B.红绿彩色画面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黑的字
C.反而看不清银幕上投影出的图形,照片白茫茫的
D.用不用闪光灯一个样,因为拍摄的是幻灯片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二、填空题
1.(福州)2004年6月6日出现的金星凌日天象,人们可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小黑点,如图1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_______而形成。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2中a,b,c 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_____位置。
2.(福州)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3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发生的,声音可以在_____传播。
3.(佛山)人要听到声音的条件是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佛山)如下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位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__________(选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若此时刚好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是放在________点,光屏应放在__________点.
5.(江西)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传播的.
6.(江西)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7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7.(重庆)如图5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_.
8.(重庆)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察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10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三、作图题
1.(黄冈)如下图是某吸音室墙壁上的楔形物体.(1)请作出图中光线在楔形物之间的反射路径 (仅作两次).(2)根据你的作图,吸音室墙壁做成这种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州)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5中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南京)完成图12中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1.(大连)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8是这位同学做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在案,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扬州)如下图所示,小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的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他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3.(泉州)如图9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可将物体放在__________点;若想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__________点.(选填“A”、“B”或“C”)
4.(吉林)小明在做凸透镜的实验.如图8所示,他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地方,逐渐远离凸透镜,移动光屏,观察像的大小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他发现:物距增大时,像__________,像距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陕西)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把近视眼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
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2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
(1)你猜想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
(2)近视眼患者不代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
(3)矫正近视眼应配代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6.(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3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苏州)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华面临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 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序号 直径 焦距
甲 5cm 30cm
乙 4cm 10c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A 5.B 6.A 7.A 8.B 9.C 10.B 11.A 12.B 13.D 14.C 15.C 16.C
二、填空题
1.直线传播 b 2.振动 介质 3.声源 介质 人耳 4.凸透镜 C A
5.音色 空气 6.反射 3 仍能 7.猫 海豚 8.小于 减小
三、作图
四、实验探究
1.既能反射成像又能透光看到其后面的物体
不能,因为两次实验一次相等,一次不相等,这不能说明问题
分别是分别是玻璃的前后两个面发生反射而成的两次像
2.玻璃板不竖直,倾斜了 相等 虚 3.10 A C
4.变大 变大 5.凸透镜 前方 先把光线发散,使能把像成在视网膜上
6.下 缩小 变小
7.乙 光具座不够长至少应大小4f,如果选f=30cm的,则光具座标尺就不够长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