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
自然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9页,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其中卷Ⅰ为选择题卷;卷Ⅱ为非选择题卷。卷Ⅰ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卷Ⅱ的答案必须做在卷Ⅱ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卷Ⅱ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4.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再用铅笔将准考证号和科目对应的括号或方框涂黑。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a-40。
6.答题时允许使用不带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卷 Ⅰ
说明:本卷有1大题,共100分。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字母的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氯酸钾(KClO3)属于
(A)氧化物 (B)盐 (C)酸 (D)碱
2.在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中,对生物特别是植被影响最大的是
(A)气温和气压 (B)风速和降水 (C)气压和风速 (D)气温和降水
3.下列既属于可再生能源又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A)煤炭、潮汐能 (B)水能、天然气 (C)风能、潮汐能 (D)石油、核能
4.农田中的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发生的物质转化是
(A)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B)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C)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D)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5.下列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 (B) 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咳嗽
(C) 教师提问时,同学们举手 (D) 吃牛肉干时,分泌唾液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产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Fe S C H2
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 Fe2O3 SO2 CO2 H2O
7.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是
(A)食盐 (B)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铜粉末 (D)氢氧化钠固体
8.考古工作者通常用测定某些文物中碳-14的含量来推测文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 (B)电子数为8
(C)中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
9.赵刚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为AB型,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他输入的血液是
(A) AB型 (B) O型
(C) B型 (D) A型
10.2004年1月4日美国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为了使“勇气号”能安全着陆,需从进入火星大气层约12000公里/小时的速度减速到安全着陆速度。为此它经历了展开降落伞,展开安全气囊等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展开降落伞增大了阻力
②安全气囊与火星表面作用时,作用力增大了
③展开降落伞过程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展开降落伞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影”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 — 光的直线传播 (B)皮影 — 光的反射
(C)倒影 — 平面镜成像 (D)摄影 — 凸透镜成像
12.人在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如图所示。若某人的重量为500牛,MO=2NO,则双脚同时踮起时,每只脚的腓肠肌作用力是
(A)125牛 (B)250牛
(C)500牛 (D)1000牛
13.下列装置中(如图所示)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14.为了鉴别室温下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现提供下列方法: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③用嘴尝;④滴加FeCl3溶液;⑤加热观察。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5.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种子和果实形成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每个花粉管中含有两个精子
(B)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极核受精的过程,叫双受精
(C)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珠被发育成果皮
(D)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乳
16.右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画下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则A表示
(A)毛细血管 (B)小静脉
(C)毛细淋巴管 (D)小动脉
17.如图(甲)、(乙)滑轮组装置,所有摩擦不计,分别用F1、F2竖直匀速拉动重物G,已知每个滑轮重为G/2,则力F1和F2之比为
(A)1∶1 (B)3∶2
(C)2∶3 (D)3∶4
18.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
(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D)受到空气的浮力
19.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0℃时,将25克氯化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37.5克
(B)50℃时,将25克氯化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62.5克
(C)40℃时,可配得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
(D)相同温度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0.如图是家庭、宾馆常用的无线电水壶(一种在倒水时导线脱离,用电加热的方便水壶)。用规格“220V,1200W”这种电水壶在正常工作时烧开水,将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18℃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把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不考虑电水壶的散热。由上述已知条件,可求得的物理量是
①通过电水壶的电流 ②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
③加热的时间 ④电流做的功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图甲是两块纯净铅块压紧后,竖直悬挂,下面的铅块不会下落;图乙是喇叭上的圆形磁铁掰断后按原状相对,两半磁铁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B)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C) 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
(D) 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只有排斥力
22.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每次严重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禽流感的预防工作,以下是对疫点(禽流感的发生地)采取应急措施中的几项规定,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A) 扑杀所有的禽只
(B) 有关工作人员进入疫区必须穿防护服、戴护目镜
(C) 对禽类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D) 对所有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23.下表为某实验小组测定不同体积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的实验现象:
H2体积分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不燃烧不爆炸
根据上表数据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B)收集的H2能安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为100%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已纯净
(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一定发生爆炸
24.在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薄膜靠近报纸,透过小水珠看到报纸上的文字是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5.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四个实例也采用“转换法”的是
(A)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卷 Ⅱ
说明:本卷有2大题,共100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做在“卷Ⅱ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 ▲ ”标记)
26.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2Al+Fe2O3===Al2O3+2Fe这一反应来焊接钢轨。请回答:
⑴Al2O3中Al元素的化合价是 ▲ 价。
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 。
27.图甲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在工农业生产中 ▲ 机应用了这一原理;图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在工农业生产中 ▲ 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28.将边长是10厘米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克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 牛,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 帕;若在木块上表面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恰好使木块全部浸没水中,则此力为 ▲ 牛。
(g=10牛/千克)
29.李强同学在家找了一个带螺旋盖、密封的罐头瓶,做了一个小实验:①将罐头瓶洗净,晒干;②取一把大豆种子,用温水浸泡,待种子萌发;③将萌发的种子倒入瓶中,约占瓶容积的1/3,盖上瓶盖放在温暖的地方,如图a所示;④一天以后打开瓶盖,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一端固定在铁丝上,如图b所示)伸入瓶内,烛火立即熄灭。上述实验现象说明:瓶子里的空气缺少 ▲ ,这是由于种子进行 ▲ 作用的结果。
30.如图是生命力型号手机的电池铭牌。该型号的电池用于手机待机时间约为3天,图中750mAh表示750毫安小时。请根据所给信息计算该手机待机时间内消耗的平均功率 ▲ 瓦。
31.自然科学实验室中有一瓶部分标签被腐蚀的常用无色溶液A(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⑴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用化学式表示,至少写出两种)。
⑵根据如下实验现象分析判定A溶液中的溶质是 ▲ (用化学式表示)。
32.小明家开了一酒作坊,每当他家出酒的日子,香飘十余里,邻近村民不约而同来买酒。他家的酒虽然很香,但产量并不高,他父亲也为此发愁,小明下决心替父亲解决这个问题。他仔细观察酒作坊整个装置和过程,发现酿酒炉到盛酒处有一条敞开的长酒道(如下图所示),出酒时整个作坊酒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小明经思考,向父亲提出改进的措施,果然酒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⑴请你简要说明小明改进的方案是 ▲ 。
(写出一种方案即可)
⑵改进方案的科学依据是 ▲ 。
33.我市盛产柑桔,柑桔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请分析回答:
⑴影响柑桔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 (至少答出两个)。
⑵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桔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㈠ 选择90株柑桔苗,将它们分成A、B、C三组。
㈡ 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㈢ 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桔开始结果。
㈣ 对收获的果子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B组 102千克 最大 甜
C组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①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桔适宜种植在 ▲ 。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至少答出一处: ▲ 。
34.某校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查阅课外资料时,发现过氧化钠(Na2O2)的化学性质有:①2Na2O2+2H2O= 4NaOH+O2↑、②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做了如下实验:
㈠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向A中慢慢加入稀盐酸,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装置的导气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㈡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向C中慢慢加入稀盐酸,反应一会儿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装置D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⑵实验㈡中,打开止水夹1的目的是 ▲ 。
⑶根据上述事实,过氧化钠的用途有 ▲ (写出一种即可)。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35小题5分,第36小题10分,第37小题9分,第38小题8分,第39小题8分,共40分)
35.碳酸氢铵(NH4HCO3)是农村中常用的化肥,现将50千克碳酸氢铵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铵溶液,给农作物施肥。试计算:
⑴50千克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⑵将其配成5%的碳酸氢铵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36.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某战斗机从基地出发,飞行900千米抵达目的地上空,在高空发射导弹后迅速返回原基地,该战斗机装有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推力为75000牛顿,飞机最大飞行速度约1800千米/小时。若同时使用 2台发动机时飞机可达到最大飞行速度,且在上述过程中飞机始终以最大速度飞行,飞机燃油释放能量的50%可被飞机用于飞行。假设只考虑高空中的直线运动,则在此飞行过程中,求:
⑴飞机飞行的时间多少小时?
⑵飞机飞行的功率是多少瓦?
⑶飞机共消耗多少千克燃油(燃烧值为4.6×107 焦/千克)?
37.变阻器变阻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导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小王同学为了探究电阻和导线长度的关系,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器材:一个定值电阻R0,若干横截面积相同的合金丝,两节1.5V新干电池,开关一只,0~0.6~3A电流表一只,0~3~15V电压表一只,一米长的直尺一把。
实验电路图:
导线长度(米) 电流(安培) 电压(伏特) 电阻(欧姆)
1 0.40 0.50 2.00 4.0
2 0.60 0.38 2.30 6.0
3 0.80 ▲ ▲ ▲
4 1.00 0.26 2.60 10.0
小王经实验得到了4组数据(见上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电路图和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量程,完成实物图的连接。
⑵读出第3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并求合金丝的电阻。
⑶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合金丝的电阻与长度有什么关系?若合金丝的长度为2米时,那么它的电阻为多少?
38.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我市的拳头产品,我市某厂生产的单晶硅曾用于制造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硅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含有HCl。该厂化验员对本厂排放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将20毫升废水(假定其密度为1克/厘米3)样品置于锥形瓶中,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共用去氢氧化钠溶液8克(假设废水中不含其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
⑴计算该废水中含HCl的质量分数。
⑵该厂每天产生废水100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现准备用氢氧化钙粉末或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 质 物质(或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市场参考价(元/吨)
氢氧化钙粉末 74 200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40 100
你将选择 ▲ (写化学式)来中和,请说明理由 ▲ 。
39.阅读下面的短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这说明:南极也不是“净土”,酸雨的危害已经危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⑴ 上述短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污染具有 ▲ 的特点。
(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危害性
⑵ 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 等气体含量过多。
⑶ 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洋同学选择了同时栽培、植株大小相近的6盆同品种的盆栽草本植物,配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盆植物喷洒相应pH的“酸雨”400克(假设光照、温度、空气、水和肥料等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见下表:
“酸雨”的pH 生长状况
4.5 芽枯死,叶片全部脱落
5.0 芽枯死,多数叶片脱落
5.5 芽萎缩,上部叶片脱落
6.0 上部叶片颜色有变化
6.5 没有明显变化
7.0 叶芽萌发,露出新叶
①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是 ▲ 。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
(上述两空只要答出一点即可)
图a
图b
喷头
透明
玻璃罩
腓肠肌
M
N
O
(D)
乙
F2
G
甲
F1
G
乙
甲
第37题图
第37题第⑴小题图
第34题图
C
第32题图
第31题图
第30题图
第29题图
第27题图
B
第21题图
第20题图
第19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3题图
第12题图
第10题图
敞开的酒道
酒槽
加热灶
酒坛
高温
第39题图
第37题第⑵小题图
S
乙
N
G
S
-
+
甲
N
Na
紫色石蕊试液
加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白色沉淀
无变化
无变化
A溶液
玻璃纤维
A
R0
V
合金丝
R0
合金丝
_
+
+
3A
0.6A
A
+
15V
3V
V
15
10
5
0
0
1
2
V
3
3
2
1
0
0
0.2
0.4
A
0.6
钾
化
氯
钾
酸
硝
温度/0C
溶
解
度
/ g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C)
(B)
(A)
过氧化钠
稀盐酸
2
1
D
澄清
石灰水
A
B
C
浓硫酸
石灰石
稀盐酸
A
PAGE
3浙江省湖州市2004年高中段招生统一考试
自然科学试卷
卷I
一. 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
A. 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B. 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 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D. 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2. 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真空B. 玻璃C. 水D. 空气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A. 时间B. 速度C. 路程D. 距离
4. “禽流感”流行时期,过氧乙酸(CH3COOOH)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44B. 60C. 76D. 80
5. 据新闻媒体报道,在香港、广东等地发生了多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猪内脏而引起的中毒事件。“瘦肉精”的分子式为C6H19OCl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
B. “瘦肉精”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5
C. “瘦肉精”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9.8%
D. “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6. 下列能源中,不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A. 石油B. 天然气C. 江河水流能D. 核能
7. 氢气和氧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 可燃性B. 氧化性
C. 还原性D. 不易溶于水
8. 下列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A. 误吃“摇头丸”B. 吃有农药残留的蔬菜
C. 误吃毒蕈D. 吃过期变质的罐装食品
9. “神舟5号”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发射升空,完成各项任务后,于次日成功返回着陆。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成功的国家。假设飞船返回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为匀速降落过程,则在此过程中飞船的()
A.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B.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D.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10. 卫生部公布的2004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病毒性肝炎居发病数的第一位。病毒性肝炎属于()
A. 消化道传染病B. 呼吸道传染病C. 血液传染病D. 体表传染病
11. 下列物质的分类、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 干冰:酸性氧化物H2OB. 氧化钠:碱性氧化物NaO
C. 硫酸:酸H2SO4D. 纯碱:盐NaOH
12. 在组织中,由毛细血管血液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
A. 氧气B. 氧合血红蛋白C. 红细胞D. 血红蛋白
13. 与上海崇明岛相比,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这一事实能够说明()
A.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B. 纬度位置对天气的影响
C.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D. 海陆分布对天气的影响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
15. 一桌子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当用较小的水平推力推它时,它不动,用较大的水平推力推它时,它被推动,这说明()
A. 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B. 用较小的推力推桌子时,桌子受到水平方向的合力较小,所以它不动
C. 用较小的推力推桌子时,桌子受到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所以它不动
D. 用较大的推力推桌子时,桌子没有受到摩擦阻力,所以它被推动
16. 下列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17. 在太空的空间站中必须建立水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下列关于空间站水循环体系的图解中(注: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最合理的是()
18.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在一些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的干燥剂是()
A. 氢氧化钠B. 生石灰
C. 无水硫酸铜D. 食盐
19. 某同学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当闭合电路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指针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说明()
A. 电压表的量程选得太小的,应选0-15伏的量程
B.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接反了
C. 这纯属偶然,只需断开开关,再重新闭合开关,电压表就会正常工作
D. 这是电压表与灯泡串联连接所造成的
20.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地的像,则他该()
A. 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 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 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 弯腰或下蹲
21.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A.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C.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D.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22. 电动自行车以铅蓄电池为动力源,铅蓄电池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又可以循环使用的化学电源,铅蓄电池内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1%的硫酸溶液,若用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配制上述硫酸溶液,则浓硫酸和水的体积比约是()
A. 1:3B. 3:1C. 1:4D. 4:1
2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灯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灯L1短路B. 灯L2短路
C. 灯L1断路D. 灯L2断路
24. 下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合成或分解的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C. 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D. 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25. 如图所示,在定滑轮两边分别挂上实心的铁球A、B,并使A球浸没在左杯的水中,B球浸没在右杯的酒精中(已知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此时定滑轮恰好保持静止平衡状态。若将水杯、酒精杯同时撤掉,则定滑轮将()
A. 仍保持静止平衡状态B. 向逆时针转动
C. 向顺时针转动D. 无法判断
卷II
二. 简答题(本题有13小题,每空、每图2分,共46分。)
26. 《自然科学》第三册第42页有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随即停止沸腾,再待水温降低一些,用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水又重新沸腾。这现象表明水的沸点随而降低。
27. 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宽松地套在光滑的玻璃棒上,可以自由移动,当电键S闭合,两线圈将(选填“靠近”或“分开”)。
28. 自然降雨时若发生电闪雷鸣,空气中就有如下化学反应:
①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
若自然降雨不足时,可采用人工降雨的技术增加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在0℃以上的暖云内撒播盐粒,盐粒会吸收水分,使其周围的小水滴向它靠拢,迅速变成大水滴,最后成为雨滴掉下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反应①②都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在N2→NO→NO2→HNO3的变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逐步(选填“升高”或“降低”)。
(3)人工降雨技术应用的原理是.
A. 使云中的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
B. 促使地面水分蒸发以增加云量
C. 使云的高度上升以降低其温度
29. 世界上第一大坝——三峡大坝经过10年建设,于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从此“高峡出平湖”变成现实。大坝蓄水深度现在已达150米,则水对坝底的压强为帕。(不计大气压强)
30. 如图所示,是沈明同学家今年3月31日至4月30日电能表上的显示情况,则沈明同学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千瓦时(kWh),合焦。
31. 把大量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堆放在一起,经过疏松、浇水、保温等处理,能转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肥料。请回答:
(1)操作中疏松、浇水、保温等处理的目的是为的分解作用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使用有机垃圾降解后转变成的肥料与使用化肥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32. 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钠盐,C是一种碱。下图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越来越高,不少单位、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安全、清洁的太阳能的利用,节约了大量的常规能源。假设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千克30℃的水,在阳光照射6小时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焦的太阳能,这相当于节约了米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煤气的燃烧值约为3.9×107焦/米3)
34. 用水平力F拉小车,使小车与物块A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小车对物块A有个作用力(空气阻力不计)。
35. 用大小为250牛顿、方向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F,将重G为400牛顿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已知斜面长L为4米、高h为2米,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6. 下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37. 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的实验实物按甲图的电路连接起来。
38.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氢气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锌粒和硫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硫酸被反应产生的氢气压回长颈漏斗,与锌粒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氢气,可取得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1)下面A、B、C、D4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下图装置相同的效果?(填写编号)。
(2)我们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若遇到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的情况,应如何操作?。
(3)若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的氢气,经过净化、干燥后,用来还原氧化铜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发现实验所用的氢气质量远远超过理论值,原因是
。
三. 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第39小题6分,第40小题8分,第41小题7分,第42小题8分,第43小题5分,第44小题5分,共39分。其中第43小题和44小题为自选题,两题所得分数均计入总分,但全卷得分不超过150分。)
39. 空气中有许多污染物,在降水时,一些污染物就从空气转移到地表,在许多情况下,这个过程是有益的。如果降落到地表的水的pH小于5.6,这样的酸性降水就是酸雨,酸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
(2)文中的“有益”是指降水对有益。
(3)某同学模拟酸雨完成了一个实验,步骤如下:①取相等数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进两个相同的培养皿中,并编号。②定时向一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喷洒模拟的酸雨,对照组喷洒洁净的天然降水。③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推测该同学的选题是
。
40. 如图所示,取一只溢水杯,杯里的水装到溢水管口,使水刚好不流出来,现把边长为10厘米的不吸水的正方体实心木块慢慢地放入杯中,待木块静止时,有700克的水从溢水管流出。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不计大气压)。
41. 20℃时,向硝酸铜和氢氧化钡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9.8克沉淀和滤液330.1克,加热滤液蒸发掉104克水,冷却到20℃时有8.1克A物质(不带结晶水)析出。求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42. 酶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物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通过制订以下的实验计划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的关系: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第1号和第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的清水,在第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②将第1号、第2号和第3号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③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④在3支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⑤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请分析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第3号试管放入37℃左右的热水中?
(2)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后摇匀的目的是什么?
(3)该实验计划中有一步骤存在缺陷,请予以纠正。
(4)在纠正缺陷后,若省略步骤②,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请说明原因。
43. 某同学去我市的道场山风景区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他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克,把4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求:
(1)6克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克。
(2)m=——————。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1 10 4.0
2 10 m
3 10 0.6
4 10 0.6
44.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和实验方法研究导线的电阻R跟导线的长度L间的定量关系。
(1)简要说明研究的思路。
(2)画出实验电路图。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 A 2 A 3 B 4 C 5 A 6 D 7 D 8 D 9 B 10 A 11 C 12 A 13 A 14 A 15 C 16 D 17 C 18 B 19 B
20 D21 B22 C23 D24 B25 B
二. 简答题(本题有13小题,每空、每图2分,共46分)
26. 气压降低27. 靠近28. (1)化合(2)升高(3)A
29. 1.5×10630. 339.31.22×109
31. (1)分解者(或微生物)(2)肥效持久,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32. (1)FeCl3(2)Na2SO4+Ba(OH)2=2NaOH+BaSO4↓
33. 2.1×107约0.5434. 1
35. 1000焦80%
36. (1)吸收O2的量(2)遮光
37.
38. (1)ABD(2)先把玻璃管用水润湿(3)①氧化铜加热前要先通氢气,排去试管内空气。②反应后热铜粉还需在氢气中冷却。③部分氢气通过装有氧化铜的试管时,未与氧化铜反应。
三. 39. (1)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写出1点即给2分)
(2)净化空气(2分)
(3)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2分)
40. 解析:(1)G排=m排g(1分)
=0.7千克×10牛/千克=7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知: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7牛(1分)
(2)∵V木=1.0×10-3米3
又∵木块处于平衡状态
∴F浮=m木g
m木=.7千克(1分)
(2分)
(3)由于木块受到的浮力实质上就是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力,所以F压=F浮=7牛(1分)
木块的下表面面积S=1.0×10-2米2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分)
41. 解:设生成Ba(NO3)2的质量为x克,
(1分)
98261
9.8x
(1分)x=26.1克(1分)
冷却后溶液中的Ba(NO3)2的质量为26.1克-8.1克=18克(1分)
水的质量为:330.1克-104克-26.1克=200克(1分)
氯化钡的溶解度为(2分)
42. (1)因为37℃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2分)
(2)使唾液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从而加快催化速度(2分)
(3)在第①步中的第1号和第2号试管中应各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2分)
(4)因为在用水浴和冰块处理前,唾液淀粉酶已将3支试管中的淀粉分解了(2分)
43. (1)0.6克(1分)(2)2.0(1分)(3)90%(1分)
10073
2x
x=1.46g
1.46/10×100%=14.6%(2分)
44. (1)研究的思路:导线的材料和导线的横截面积保持不变,研究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用“伏安法”测不同长度导线的电阻(三次或更多),由,分别求出,,分析电阻R与导线长度L的关系,即可得出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一定的导线,导线的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3分)
(2)电路图:(2分)2004年淄博市理科综合中考试卷
本试卷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K—39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马踏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马踏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B)生活在马踏湖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 马踏湖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D)如果极少量含N、P的生活污水排入马踏湖必将导致其生态平衡的破坏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液氧 (C)米醋 (D)盐酸
3. 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正确叙述是
(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运输,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肝糖元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人体内大多数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C)人体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极少,因此人体不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影响健康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属于同化作用
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电子层数 (B)质量 (C)质子数 (D)电子数
5.下列各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图
6.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 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厂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 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8.在开花前,完全剪去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将甲、乙两朵桃花分别罩起来并扎好袋口,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甲不结实,乙不结实 (B)甲能结实,乙不结实
(C)甲不结实,乙能结实 (D)甲能结实,乙能结实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高
(B)pH=5的碳酸溶液的酸性大于PH=6的硫酸溶液的酸性
(C)实验室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除去CO中的较多的CO2,最好的方法是通人澄清石灰水
10.关于温度、热量和热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热能为零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
(C)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11.在下面情况中,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A)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单手接触火线
(B)站在地上的人触到零线
(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双手同时接触火线
(D)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
12.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
13,纳米技术的研究是当前世界科技研究的一个热点,1998年中国科学家合成了纳米氮化镓,已知镓(Ga)和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则氮化镓的化学式最可能是
(A) Ga5N2 (B) Ca3N2
(C) Ca2N3 (D) CaN
14.报载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
(B)将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C)将氯化钡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D)用土将泄漏出的浓硫酸掩埋
15.有两个导体,电阻值均为20欧,把它们串联或并联起来,其总电阻的大小分别是
(A)40欧,10欧 (B)40欧,80欧 (C)80欧,40欧 (D)10欧,40欧
16.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 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7.碳和氢气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①常温下都较稳定②常温下都能和氧化铜反应③高温下 都能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氧④在反应中常作为氧化剂⑤都是一次能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⑤ (D)①④⑤
18.现有烧杯、试管、量筒、带铁圈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片、水槽、药匙、带导管的橡皮塞、天平、玻棒,仅有这些仪器(所需化学药品可任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制取氧气 (B)粗盐提纯
(C)制取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
19.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瓶外面“出汗”,这是
(A)酒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啤酒瓶上的水的汽化现象
20.如图所示是电机示意图,对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正转到平衡位置
(B)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转动
(C)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电流
(D)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
2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 可说明钠和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中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22.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选择液态二氧 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
(D)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7分)
23.(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 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的经济 损失十分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家开展了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生物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了具抗虫基因的棉花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它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___________这一环境因素对害虫群体进行了_______________,结果抗药性强的害虫适应环境而生存,无抗药性或抗药性弱的害虫不适应环境而遭淘汰,最终形成了抗药性强的害虫种群。
(2)“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普通棉花所没有的抗虫特性,这一性状是由其细胞中DNA分 子上的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4.(5分)2003年4月杭州市区首次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目前,多数专家研究认为导 致该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它没有细胞结构,但能侵入并严重损害人体肺部的正常细胞。该种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按传播途径区分该病属于__________传染病,由于此病传染性极强,杭州市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控制该病的流行,如:对非典型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各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要求市民勤洗手;提醒市民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取消大型集会;对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等等。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上述预防措施可归结成以下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5分)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 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问: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 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 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 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3分)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1)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瓶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简答、计算题(本大题共44分)
T31 车次 T32
北京↓杭州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 杭州↓北京
特快 特快
15:50 0 北京 —13:20
20:2129 497 济南 418:33
1:1624 979 蚌埠 543:46
5:4553 1458 上海西 2423:16
7:30— 1664 杭州 21:40
27.(5分)太阳灶是利用_______________镜能够会聚光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必须将锅放在该镜的__________点上。
28.(5分)重为1000牛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米,小车所受阻力 为车重的0.3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焦;小车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焦。
29.(5分)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_分。
(2)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公里/小时。
(3)列车T31和T32估计在什么时刻___________,在离开北京___________公里处相遇。
30.(5分)在下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S极,并标上磁感线的方向。
31.(6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时所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而两表均有读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也仍旧如此,没有变化。 实验中小灯泡上标有“2.5V、0.3A"宇样,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如图乙所示,实验前检查所有的实验器材都是完好的,但实验电路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是什么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呢 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请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
滑 线 变 阻 器15A 50Ω浙江余姚××中学教仪厂
乙
32.(6分)自行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代步交通工具,如图所示为一 正在骑行的自行车。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请你举出3个例子,将它填在下表中,要求说出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原理(或道理)。
例 子 自然科学的原理(或道理)
举例 自行车的刹车皮是用橡胶做的,刹车时可增大摩擦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有关,接触面材料越粗糙,摩攘力越大
1
2
3
33.(6分)如图甲所示为现在家庭、宾馆常用的无线电水壶(一种在倒水时导线脱离,用电加
热的方便水壶),图乙是该电水壶的铭牌。
某同学用这种电水壶烧开水,他将水放至最大水量,测得水的温度是18℃,通电5分50秒,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通过计算,回答下面的问题:
(1)算一算此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该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多大
(3)现测得电源电压为210伏,算一算此电水壶工作的效率。
(4)为了测定该无线电水壶的效率,你应该准备哪些实验器材
34.(6分)“塔吊”是现在建筑工地上常见的起重设备,用“塔吊”可将重物方便地安放到工作区内,如图甲所示。现有一“塔吊”,它有一水平臂AD,水平臂AD可分为AB和BD)两部分,AB叫平衡臂,BD叫吊臂。A端装有配重体,它的质量m=5吨。C处装有可在水平臂BD上移动的滑轮组,C移动的范围是从月点到D点。已知:AB=10米,BD=50米。若“塔”身的宽度和铁架、滑轮组的重力及摩擦均不计,请计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C移动到D点时,计算该“塔吊”能吊起重物的最大质量;
(2)今想用此“塔吊”起吊质量为2吨的物体。那么,为安全起吊,C最远可以移动到离B点多远的地方;
(3)C处是一只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该动滑轮部分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滑轮上的 钢绳最后绕在电动卷扬机的轴上。现在起质量为2吨的物体,当物体以0.5米/秒的速度上升时,滑轮上的钢绳受到的拉力多大 如电动卷扬机的效率是0.8,那么,配套电动机的功率至少多大
五、填空、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
35.(2分)对公共场所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措施之一。已知过氧 乙酸(X)是一元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并易按下式分解:2X=2C2H4O2+O2↑,则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_,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下列哪些材料制成的容器。____________
(A)铁制容器 (B)玻璃容器 (C)塑料容器 (D)陶瓷容器
36.(3分)已知明矾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可用于家庭饮用水的净化,它的化学式是: KAl(SO4)2·12H2O,明矾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为K+、Al3+和SO4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水溶液的导电性__________(选填:良好、差);
(2)往明矾水溶液中滴加几滴氯化镁溶液,是否有明显现象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K2SO4溶液、KCl溶液的pH=7,AlCl3溶液、Al2(SO4)3溶液的pH<7。请猜想用明矾净化后的水,其PH______7。(填“>”、“<”或“=”)
37.(3分)A、B、C、D、E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已知A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E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1)2A+B=C+2H2O
(2)C+D=BaSO4↓+2A
(3)D+CuSO4=BaSO4↓+E↓
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写出A、C、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38.(5分)洗涤有油污的物品,Na2CO3溶液要比水的去油污效果好。用pH试纸测试碳酸钠 溶液呈碱性。请回答:
(1)用pH试纸测试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现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的浓度及温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实验步骤来 研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温度、浓度变化的关系。请简要写出第二、三步的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所涉及的仪器)
第一步: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的Na2CO3溶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9.(12分)某工厂的原料Fe2O3(粉末状)中混入了铜粉,现要测定混合物中的铜粉质量分数 并将它们分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通过化学方法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Fe2O3和铜粉,请依次写出分离该混合物 操作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可选择的试剂是:硫酸溶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测定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可用多种方法,请按测定步骤依次选择下列所 示的实验步骤(填编号字母),列举三种方法。
提供可选择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可重复选用)
A.用天平称取混合物W克
B.在空气中充分加热W克混合物
c.将混合物W克加到足量的氯化锌溶液中
D.将混合物W克加到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E.小心过滤
F.在高温加热W克混合物的条件下通入充足的CO
G.根据混合物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
H.用天平称量加热冷却后的混合物质量
I.用天平称量洗涤、干燥后的滤出物质量
方法一: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
40.(7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为了防止化学实验室的废液污染环境,需要处理某次实验中分别含有BaCl2和KNO3的两种废液,已知废液中BaCl2和KNO3质量分数分别是5.2%。和9.9%,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克) BaCl2 31.6 35.7 40.7 46.4 52.4
KNO3 13.3 31.6 63.9 110.0 16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否通过降低含KNO3废液的温度(最低到0℃)使废液中的KNO3结晶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2000g废液中的BaCl2恰好发生反应,需要K2CO3多少克 (列式计算)
(3)如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保持废液温度在60℃时同时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则哪一种 废液小的溶质先析出 (列式计算)
六、分析、填空题(本大题共15分)
41.(6分)本题请选择下列选项代码填空(代码可重复选用)
a.升高 b.降低 c.温度较高 d.温度较低 e.良导体 f.不良导体 g.水中的溶解氧不足 h.水中的溶解氧充足
气象预报对人们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军事、科研等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气象预报已发展到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但人们也可以观察自然现象来进行短期气象预报,如观察水塘中鱼类的浮游状态,当发现水塘中大量的鱼浮上水面,并大口呼吸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大雨。因为要下雨的地方,往往大气压______________,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迫使鱼类上浮水面进行呼吸。但这种情况往往在夏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出现,而在冬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则很少见,这是因为夏天水塘中的水温度较高______________,而这种情况在水深很深的湖泊中夏天也很少见,这是因为水是热的_______________,湖泊深处的水夏天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9分)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 标,但要把人类送卜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 宇航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升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二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全部所需的氧气,则数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______千克。(氧气的密度是1.43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
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
从减轻飞船发射重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各写一点)
方 案 优 点 缺 点
方案①
方案②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宇航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行时间来 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自 然 科 学
考生需知:
1.全卷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其中卷一为选择题卷;卷二为非选择题卷。卷一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卷二的答案必须做在卷二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4.请在答题卡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再用铅笔将准考证号和科目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图黑。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C—12; O—16; N—14;Ca—40;P—31;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人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就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2、一只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
(A)白酒 (B)盐水
(C)食用油 (D)煤油
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102Pa (B)103Pa
(C)104Pa (D)105Pa
4、植物是自然界中太阳能的收集体,其收集过程是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渗透作用
5、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和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和物
6、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6价 (B)+4价
(C)+3价 (D)+2价
7、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人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8、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云:“人间三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 (B)湿度
(C)降水量 (D)土壤
9、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10、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11、下表为家庭中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液 (D)食醋
12、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3H6O3 +3 ===3 CO2 +3H2O (B)C3H6O3 +=== CO2 +H2O
(C)C3H6O3 +3 ===3 CO2↑ +3H2O (D)2C3H6O3 +5 ===6CO2 +6H2O
13、徒手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m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爬,但越是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越来越急促 (B)血液中CO2增加
(C)山地更加陡峭,耗能太大 (D)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
14、新鲜的冬瓜内盛有5%的NaCl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这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水面部分高h(如图所示),问过一天后的h值与原来相比(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5、苯丙胺类药物有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属于体育运动员的违禁药物。对于其中化学式为C9H13N的化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B)属于有机物
(C)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D)分子中C、H、N原子个数比是9∶13∶1
16、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17、在右图所示的滚摆上升、下降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时,滚摆机械能在增加
(B)上升时,滚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下降时,滚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上升、下降时,其他形式能转化为机械能
18、学习电磁感应现象一课后,小红在实验室组装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图中ab是一根直铜线。闭合开关,把ab迅速向左移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对此小红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电流表指针偏转
(B)铜导线太细,应换用较粗的铜棒
(C)应把ab改为向右运动
(D)应把ab改为上下运动
19、2002年4月,世界权威杂志《科学》刊登文章介绍了由中国科学家绘出的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这说明人类对水稻的“认识”已处于相当高的层面,这个层面是
(A)DNA (B)染色体
(C)基因 (D)性状
20、在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需饮水,也吃不到含水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然正常生活,其原因是
(A)“米虫”的生命活动不需要水
(B)“米虫”能从空气中吸水
(C)“米虫”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
(D)“米虫”消化淀粉时产生水
21、近年来,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体重减轻是由于
(A)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B)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C)只有同化作用没有异化作用
(D)只有异化作用没有同化作用
22、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的结果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碘液检验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见右表。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A)需要适宜的pH
(B)具有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具有高效性
23、向量筒中注入水,仰视读数为m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数为n毫升,则倒出水的实际体积为
(A)(m-n)毫升
(B)大于(m-n)毫升
(C)小于(m-n)毫升
(D)大于、等于或小于(m-n)毫升
24、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米,拉力
F=6N,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1焦耳
(B)所做的额外功为0.5焦耳
(C)所做的总功为1.8焦耳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2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卷 二
说明:本卷有二大题,共100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做在“卷二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分析填空题(本题共有8题,每空3分,共60分)
26、如右图所示,小心地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你会看到 ▲ 杯中的墨水扩散快.这个实验表明: ▲ 扩散越快。
27、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至4℃的环境中,两者耗氧量发生变化是:青蛙的耗氧量将 ▲ ,小白鼠的耗氧量将 ▲ 。
28、2004年4月1日起,嘉善县全面淘汰燃油助动车,原因之一是燃油助动车产生的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据有关专家介绍,每辆燃油助动车产生的尾气远远超过小气车的排放量。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机动车尾气是汽油等燃料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有 CO、、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固体颗粒等物质。由此,该同学推测: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质,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2C + 2CO(不完全燃烧) C + (完全燃烧)
S +
(1)该同学的推测 ▲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
(2)请提出一条用化学手段治理汽车尾气的合理化建议: ▲ 。
29、右图是电磁选矿的示意图。当电磁选矿机工作时,铁砂将落入 ▲ 箱。
30、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
(1)吊白块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 反应。
(2)甲醛的化学式为,它属于 ▲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1、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6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 N;
(2)图11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3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裹在皮蛋壳外固体的成分,他们从资料和网上查找到腌制皮蛋的原料和方法,发现多是将灰料(一般含生石灰、纯碱、草木灰、食盐等)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下面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协助完成相关实验。
(1)向烧杯中加入研碎的皮蛋壳外固体,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 ▲ 。
(2)为分析上面烧杯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
①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食盐等氯化物,采用的方法是 ▲ 。
②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 ▲ 。
③乙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于是认为使溶液呈碱性的就是等碱类物质,你认为乙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 ▲ 。
33、某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首先把2欧姆的电阻接入a、b间,调节变阻器,依次测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电阻R=2(欧)
电压(伏) 电流(安)
1 2 1.0
2 4 2.0
3 6 3.0
第33题图(甲)
由上表可归纳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 ▲ 比。
(2)然后研究电压不变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操作是依次把1欧姆、2欧姆、3欧姆的电阻接入a、b间,立即闭合开关,记录读数。读电流表(图乙)示数,填入下表中
次数 电阻(欧) 电流(安)
1 1 2.0
2 2 1.4
3 3 ▲
空格。
第33题图(乙)
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遗漏了重要的操作步骤。此步骤是: ▲ 。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34题6分,35、36小题各8分,37、38小题各9分,共40分)
34、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某课题组对酒精灯火焰各部分的温度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利用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温度曲线图。
请回答:
(1)由上面的曲线可知,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点出现在: ▲ 部分(填“焰心”、“内焰”或“外焰”);
(2)下列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数据表示反应所需的温度,从温度的角度来看,可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气体的反应是: ▲ 。(用序号表示)
35、蔬菜腌制是我国传统的蔬菜加工方法,腌制的泡菜、酸菜等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但近来科学研究发现,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引发了“腌制食品与人体健康”的讨论。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过的10%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作为对照,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请问:
(1)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 ▲ 。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在腌制过程中的第几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值 ▲ 。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的第几天比较好 ▲ 。
(3)为了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泡菜加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请简要谈一点你的想法 ▲ 。
36、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变成内能的装置,为有效利用太阳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吸收太阳能与表面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黑色塑料袋和白色透明塑料袋内装入相同质量的水,插人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曝晒,每隔相同的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
塑料袋 水的质量m(kg) 初温t0(℃) 温度t1(℃) 温度t2(℃) 温度t3(℃) ...
黑色 1.0 15.0 22.3 27.8 31.5 ....
白色透明 1.0 15.0 16.5 17.8 19.0 ....
(1 )他们在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
(2)由以上研究可知, ▲ 色表面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大。
(3)若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量为100kg,集热管接收大阳能的有效接收面积约为2.0 m2,每小时1m2接收面上有效接收太阳能约为2.1×106J,则该热水器每小时水温升高多少?
[C水==4.2×103 焦/(千克·℃)]
品名:纯牛奶配料:鲜牛奶保质期:6个月净含量:250ml/盒营养成分(每100ml中)钙 ≥ 0.11g脂肪 ≥3.3g蛋白质≥2.9g
37、人体中的钙元素只要存在欲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被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右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质量至少3.3克。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 ▲ 克。(保留到0.01克)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 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这样的牛奶多少盒?
3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伏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3A。求:
(1)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
(2)滑片P 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3)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自然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答 案 D B C C D A B
题 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A C D A A D B
题 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 案 C A B A C D A
题 号 22 23 24 25 / / /
答 案 C B C B / / /
二、分析填空题(本题共有8题,每空3分,共60分)
26、热水。 温度越高。
27、减少, 增大
28、(1)不正确。 因为汽油中各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或汽油中没有碳和硫的单质存在、或汽油是化合物)
(2)利用催化剂把尾气转化为无污染的产物。或改进发动机结构,使汽油充分燃烧。其他利用化学方法治理的合理方法也给分)
29、B箱
30、(1)分解反应 (2)有机物
31、6.75N 。 1.5N (2) (D)
32、(1) 、 (回答1种只给1分,答2种给3分,答错1种不给分)
(2)滴加溶液,再加稀硝酸(仅回答滴加溶液得1分)
(3)不正确 因为 、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1.1(A)
33、(1)正比 (2)
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34题6分,35、36小题各8分,37、38小题各9分,共40分)
34、(1)外焰(或外焰与内焰结合处) (3分)
(2)②、③ (答1个得1分,答错1个得0分)
35、(1)外面溶液的浓度比细胞内浓度大,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共4分,回答不完整,得2分)
(2)第三天 (2分) 10天 (2分)
(3)加一定量的氧化剂,以把亚硝酸盐氧化。或选择2号坛的条件(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就给分) (2分)
36、(1)控制变量法(或对比实验法) (2分) (2)黑色 (2分)
(3)解:集热管每小时吸收的有效太阳能为
Q==2×2.1×106 J ==4.2×106 J (2分)
△t =Q/C m (1分)
==4.2×106 J / 4.2×103 J/(kg.)==10 ℃ (1分)
37、(1)0.28克 (3分)
(2)39.8% (3分)
(3)0.6×90% ==0.54克 (1分)
0.54÷0.28 ==1。93≈ 2盒 (2分)(如果最后答案为1.93盒,得1分)
38、(1)变阻器最大阻值R1 ==U1/I1 =6V/0.3A ==20Ω (1分)
U2 ==U – U1 =9V –6V ==3V (1分)
R2 =U2/I1 == 3V/0.3A ==10Ω (1分)
(2)滑片在中点时,变阻器的阻值为最大值的一半
R1 ’==0.5 R1 ==10Ω (1分)
R = R2 +R1 ’==10Ω +10Ω = 20Ω (1分)
I =U/R == 9V/20Ω ==0.45A (1分)
(3)滑片在A点时,电流最大,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 (1分)
I最大== U/R2 ==9V/10Ω ==0.9A (1分)
P最大 ==U I最大 ==9V×0.9A ==8.1W (1分)
加压
淡化膜
淡水 海水
F
PAGE
自然科学(模拟)考试试题卷第10页(共8页)中考资源库——zwdns@
台州市2004年中考自然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H一1 C一12 O一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一般来说,初中生的步行速度最接近于
(A)0.01米/秒 (B)1米/秒 (C)50米/秒 (D)100米/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牛奶 (C)液氧 (D)碘酒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右图是物体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5.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
6.2004年5月17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公告,浙江中部、南部各海域赤潮总面积已达到3900km2。赤潮是哪一类环境污染造成的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 (D)光化学烟雾污染
7.美国人捕获萨达姆之后,利用DNA鉴定技术判定他确是其人。这是因为DNA
(A)是一类血细胞,每个人不同 (B)是一种遗传物质,每个人不同
(C)是一种消化液,每个人不同 (D)是一类内分泌腺,每个人不同
8.下列哪项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9.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水银(Hg)会产生有毒蒸气,此时可以撒硫粉来处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十S==HgS,其反应类型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10.如图所示,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8表示1个甲分子,1表示1个乙分子),则一个丙分子可表示为
11.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家电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B)用燃着的木条检查煤气的泄漏
(C)用医用酒精消毒体温计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12.下列实验中,可以说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导体的是
13.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下面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 量346mm),你认为哪一类地表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量(千克/亩) 4 6.2 238 450
(A)林地 (B)草地 (C)作物地 (D)裸地
14.热带兰花蜜蜂以前是利用口器舔食花蜜的,现在发现它们是吮吸花蜜的。据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蜜方式效率更高。这说明了
(A)生物在发展变化 (B)生物圈的演化过程
(C)牛物能够改变环境 (D)生命的进化历程
15.许多植物的汁液都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为9.5一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会显示
酸性 中性 碱性
菊花浸出液 红色 紫色 黄色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16.下列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1 7.2004年5月,广东发生假酒中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是甲醇(化学式为CH4O)。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甲醇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B)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 8.两只相同的杯子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1 9.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没有磁(现象),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指南针不能指明方向 (B)电风扇照常运转
(C)电动机照常工作 (D)水电站的发电机照常发电
20.可以用来验证Fe比Cu活泼的溶液是
(A)CuS04溶液 (B)FeCl2溶液 (C)NaOH溶液
2 1.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C)●不做定向移动,向左定向移动
(D)●不做定向移动,向右定向移动
22.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石蜡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比热最大的金属是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23.“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下列关于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机舱内生活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他不能喝水,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肾脏无法形成尿液
(B)他不能说话,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C)他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中他的质量很小
(D)他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
24.观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中要借助显微镜进行间接观察,而且必须在高倍物镜下观察的是
(A)观察蛔虫和蛔虫卵 (B)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C)ABO血型鉴定 (D)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25.将一盆小型盆栽植物放入大的广口瓶内,用玻璃盖密封,约一个月,观察到植物状态正常,瓶壁内侧有水滴出现,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蒸腾作用蒸发水分使瓶壁出现水滴
(B)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供植物呼吸所需
(C)植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光合作用所需
(D)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都来自呼吸作用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6.某同学为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电阻丝甲与乙是 联连接的。若R甲>R乙,通电一段时间后, 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得高一些。
27.如图所示,小铃铛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迅速塞紧瓶盖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见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
(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
28.生态系统通过 能力保持生态平衡,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如外来物种水葫芦在我市河道泛滥繁殖,破坏了当地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29.在学习功的原理后,为了验证结论,小柯找来杠杆和动滑轮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记录 提升重物做功 动力做功
实验 物重(牛) 高度(米) 功(焦) 动力(牛) 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米) 功(焦)
杠杆实验 10 2 4 0.5 2
动滑轮实验 4 0.3 1.2 2.2 0.6 1.32
(1)完成表中没有填写的空格。
(2)他发现重物做功和动力做功在动滑轮实验中不相等。其原因是 。
30.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由来已久。目前认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药物是疫苗,疫苗是一类抗原,它激发人体产生相应的 。“非典”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目前采取隔离措施并切断 是有效的控制方法。
3 1.在《浮力》一课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出猜想,老师让各组用相同大小的橡皮泥造“船”,看哪组的“船”能承载的货物最多。
(1)根据此实验,同学们可提出的猜想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写出一个)。
(2)经过一系列的猜想和验证后,他们又做了定量研究。图甲所示实验中,四次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F2、F3、F4,它们的关系式是 。
(3)下课后,小妍意犹未尽。她慢慢地往玻璃缸中加食盐,最后缸底还是剩下了一些食盐,如图所示。则加食盐后,浮在水面上的“小船”逐渐 (填“上浮”或“下沉”)。
32.小柯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先将竹子锯成几节,然后做了下列实验:
(1)他先将一节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把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放在水中,让瓶口对准小孔,一串串气泡进入瓶内,他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这种集气方法叫 法。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如图甲)。用放大镜聚焦阳光,使红磷燃烧,瓶里充满白烟。再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另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马上变浑浊。这两个实验能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含有 。
(3)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含量如图乙)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3.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废水都是澄清的,但厂址下游河水中却出现浑浊。小柯对两厂的废水取样化验后,发现甲厂排放的废水明显呈碱性,且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KOH、Mg(NO3)2、KCl、Cu(NO3)2中的两种。
(1)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
(2)如果将两厂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恰好转化为两种沉淀,经过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 离子。
34.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测他们要研究的问题是:
B组实验结果会是 。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共40分)
35.(本题8分)电力资源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命脉。目前,我国城乡主要依靠燃煤供电。
(1)一个年发电量为30亿千瓦时的燃煤发电厂,每年需要燃烧1.4×106吨的原煤(含硫的质量分数约为1%)。这样每年要向大气中排放约多少吨S02?
(2)燃煤中大量释放的SO2会导致 的出现,而水力发电取源于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少,因而更被看好。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 。
(3)目前水力发电也面临严峻挑战。2003年由于旱情的影响,许多水电站都难以正常供电。因此开发其他电力能源迫在眉睫。请举出两例 。
36.(本题11分)家里的电灯总是忽明忽暗的,奶奶常常抱怨。小柯从学校借来实验仪器,想用实验来解释电灯的“毛病”。
(1)请你帮他在图甲上完成电路连接。
(2)调节好变阻器后,他合上开关,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一边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小灯泡慢慢变亮。接着又反方向移动滑片,小灯泡又逐渐变暗。小柯说:“电灯忽明忽暗是 不稳造成的。”
(3)奶奶问:“你这个小灯泡是几瓦的 ”小柯仔细看了看标识,只有“3.8V”字样还清晰。于是,小柯在电路中加接了一只电流表继续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请把图乙中的读数填入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U(伏) 3.4 3.8 4.2
I(安) 0.26 0.33
亮度 逐渐变亮
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4)看了小柯的实验,奶奶说:“家里电灯虽然暗些,但也没关系,倒可以省电。我用电茶壶烧开水也能省些电。”奶奶的话对吗 请简单说明理由。 。
37.(本题7分)目前很多家庭都备有消毒药品,但往往不能正确使用它们。常见消毒药品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药 品 适 用 范 围
过氧乙酸 主要用于医院和公共场所消毒,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漂白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
高锰酸钾 0.1%的溶液适用于瓜果、蔬菜和食具的消毒,1%的溶液用于冲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双氧水 漂白和杀菌作用强,3%的双氧水适用于创伤换药。在热与光的作用下,会较快分解。
(1)上述消毒药品中,最适合于食品消毒的是 。
(2)保存双氧水时,应注意 。
(3)使用消毒液并不是越浓就越有效,如双氧水高浓度时具有腐蚀性。现需将500克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配制成3%的溶液,用于创伤换药,需加水多少克
38.(本题8分)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移动一株千年古樟。施工人员先将古樟的枝叶作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使古樟连根带土,宛如一个长方体的大“花盆”被挖起(如图)。然后施工人员在其下铺上平行轨道,4个推力都为5×106牛的千斤顶将古樟沿直线轨道缓慢滑动了35米。
(1)平移前,施工人员对古樟进行修剪是为了 。
(2)古樟连根带土体积约为3500米3,若平均密度按2.0×103千克/米3计算,它的质量约为多少
(3)在整体平移过程中,4个千斤顶对“花盆”共做了多少功
(4)在平移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摩擦 请举两例 。
39.(本题6分)目前,枯枝落叶成为城市的常见垃圾。小妍设计了一个关于落叶分解的实验。她选用悬铃木落叶为实验样本,将落叶剪成3cm×3cm大小,分装在四个2.5L无盖的可乐瓶中,按下表配成四组实验(实验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园绿化用土)。实验过程保持10℃~1 5℃的室温,每隔10天往1~3号瓶中各加水100mL。2个月后拣出瓶中所有直径大于0.5cm的枯叶,洗净阴于后称重,结果见下表。
编号 样本内容物 2个月后落叶称重(g) 落叶外观
1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鸽粪 21.5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2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豆渣 27.2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3 1500g土壤+80g落叶 41.2 大部分枯黄色,有一定韧性
4 80g落叶 63.8 枯黄色,坚韧
(1)根据实验结果,第 号瓶分解落叶最快。
(2)鸽粪、豆渣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从而加快落叶的分解。
(3)4号瓶落叶减重的原因是 。
四、附加题(本题10分)
40.小柯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架价值150元的“傻瓜”相机(镜头焦距35mm)。它无需调焦(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就能拍照。这是为什么呢 小柯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的照相机镜头可以看作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个定量关系。我告诉你公式,你自己算出一组数据,再看看吧。”小柯用公式算出了下列数据:
物距和像距的变化(f=35mm)
u(m) 0.1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v(mn) 53.85 37.95 36.27 35.84 35.62 35.50 35.41 35.35 35.31 35.27 35.25 35.20 35.18
他还是找不到答案,但当他看到说明书上“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的提醒时,一下子有了主意。你也能想出小柯的办法吗 请完成以下研究。
1.提出问题:
为什么用小柯的“傻瓜”相机拍照时,无需随着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2.建立假设假设:
3.实验验证
接下来到实验室选择器材进行模拟实验。请你写出2~3步关键性的实验步骤。请在右边画出模拟“傻瓜”相机拍摄耐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4.延伸研究
在获得上述结论后,你还会产生哪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请举两例)
(1)
(2)
台州市2004年中考自然试题答案
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 2 13
B C C B A C B D B A B D A
14 15 16 17 1 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D B D A A C C D B D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6.串 甲
27.(1)2Na0H+CO2==Na2CO3+H2O(未配平扣1分,分子式错误不给分)
(2)瓶内已接近真空不能传声(或“真空不能传声”)
28.自动调节食物
29.(1)0.2 (2)做了额外功(或“提升动滑轮和克服摩擦阻力要做功”、“提升动滑轮要做功”、“克服摩擦阻力要做功”)
30.抗体传播途径
31.(1)物体所受重力(或“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凡可能从本实险中提出的合理猜想均给分)
(2)F1一F2=F4—F3 (3)上浮
32.(1)排水 (2)O2和CO2(只答对一个给1分)
(3)竹子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而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只答对一个给1分,没有比较含量不给分)
33.(1)KOH、KCl(只答对一个给1分) (2)K+、NO3-、Cl-(答对一个给1分,用文字表达的也给分)
34.洗涤剂对植物(或者种子)生长有什么影响种子(或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或“种子不能正常生长”、“种子死亡”)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35、38题8分、第36题11分、第37题7分、第39题6分,共40分)
35.(1)解:设每年向大气中释放s02的质量为x煤中含硫的质量为1.4×106吨×1%=1.4×104吨 (1分)
S+O2 SO2 (1分)
32 64
1.4×104吨x
32:64=1.4×104吨:X (1分)
x=2.8×104吨 (1.分)
答:每年向大气中释放s02 2.8×104吨。
(2)酸雨 (1分) 势能一动能一电能(或“机械能、势能、动能一电能”均给分) (1分)
(3)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或潮汐发电、天然气发电、核能发电等) (2分) (答对一个给1分)
36.(1)连接完全正确给2分
(2)左 (2分) 电压(“电流”也给分) (2分)
(3)0.30(0.3) (1分) I.14 (2分)
(4)不对 (1分)
因为烧开一壶水所需的电能等于电功率跟时间的乘积,电压 降低,电功率减小,但所需时间增加。
37.(1)高锰酸钾 (2分)
(2)避光避热(盛放在深色的容器中) (2分)
(3)设加水的质量为X
500克×30%=(500克+x)×3% (2分)
分步列式的分步给分
x=4500克(1分)答:需加水4500克。
38.(1)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古树成活 (2分)
(2)根据密度计算公式m=ρV=2.0×103千克/米3×3500米3=7.0×106千克 (2分)
(3)根据W=Fs=7×108焦 (2分)
(4)加润滑油、以滚动代替滑动(或“减少接触面积”,说明:减少接触面积在工程上可行)答对一个给1分。 (2分)
39.(1)1 (2分) (2)提供土壤微生物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的繁殖(指出“提供营养”即得分) (2分)
(3)失去水分(2分)
四、附加题(本题1O分)
命题意图:“傻瓜”不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处理数据及利用相关信息提出假设的能力。同时考查他们为了验证
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题中所表现的不满足于课本知识、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敢于质疑、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和科学精神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当然,限于篇幅及评分等因素,本题的实验方案考查只涉及其中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1.假设(4分):写出“对于焦距为35mm的凸透镜(或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当物距大于3m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非常微小,像的位置几乎不变”的给4分(“像的位置几乎不变”未写的不扣分)。只写出“当物距大于3m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非常微小,像的位置几乎不变”的给3分;把条件写成物距“远(远)大于2倍焦距”“大于1.5m(1.5~2.5m)”而其他正确的,给2分,未写物距条件的不给分。
2.主要的实验步骤(2分)本实验为定性的模拟实验,因此不需严格要求物距在3m以外。本实验三种可能的基本操作及其评分方案如下:
(1)在光具座上做实验。(在长1米左右的桌上做与此类似)应说明选择焦距为5cm的透镜,选1Oem、15cm或更大的,即使其他正确,最多得1分。物体必须尽可能远离透镜,保证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未说明的,即使其他正确,最多给1分。
(2)不用光具座,直接在实验室中较大范围内(如2米、3米、3.5米以外)做实验,用墙壁或白纸作光屏。操作要点表达正确的给2分。
(3)在窗口把凸透镜对准远处某景物,光屏(白纸)在另侧焦点外附近寻找像。操作要点表达正确的给2分。
上述(1)、(2)两种在室内的操作,必须以发光物体(如烛焰、发光的灯丝)作为待成像物体,在光具座上(或在1米来长的桌上)做实验时,必须有“调节发光物体(烛焰、发光的灯丝)中心、透镜和光屏至同一高度”这一步骤,否则即使其他正确,最多给1分。
3.作图(2分)
图中的发光物体须远远大于2倍焦距。图,中未标出焦点的不给分。仅画出一般(指物距未远远大于2倍焦距)的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示意图的不给分。发光物体(烛焰、发光的灯丝)、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明显不在同一直线的最多给1分,对远处景物成像的无此要求。
4.延伸研究(2分):(举例)有没有更加高级的“傻瓜”相机 高级“傻瓜”相机也不需手动调焦,原理与小柯的相机一样吗 利用声纳工作的高级自动相机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高级自动相机可不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实现测距、调焦 “傻瓜”相机与人眼的调光原理是否一样 本题关键把握“进一步”,凡在上述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问题,每一个问题给1分,共2分。用陈述句句式的不给分。
第 10 页 共 10 页绍兴市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自然科学
本卷可能用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密度 速度: 压强:
欧姆定律: 功:W=Fs 功率:
热量计算:Q=cm(t-t0)重力:G=mg 机械效率:电功:W=UIt
电功率:P=UI 焦耳定律:Q=I2Rt 浮力:F浮=G排液=
液体压强:P= H—1 C—12 O—16 P—31 N—14
试卷I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物质是…………………………………( )
A.烟尘 B.烟蒂
C.烟碱和焦油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分布着酸性土壤,不适宜某些作物生长。为改良作物生长条件,当地的农民常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烧碱 D.醋酸
3.在一辆行驶的客车上,突然闻到车内有越来越浓的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
A.让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B.拨打119火警电话
C.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SO4=====H+SO B.NaCO3=====2Na+CO
C.Ba(OH)2=====Ba+OH— D.Al2(SO4)3=====2Al+3SO
5.下列实验操作正解的是…………………………………………………………( )
6.据报道,某地发现一温泉,经监测分析,该温泉属硅酸盐矿泉,对心脏病、高血压等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最简单的硅酸的化学式为………………………………………………………………………………( )
A.H2SiO B.H4SiO3 C.H4SiO4 D.Na2SiO4
7.根据电风扇铭牌上提供信息,可以知道电风扇………………………………( )
A.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B.在小于220V电压下均能正常工作
C.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均为50W D.每秒钟扇叶转动的圈数
格力电风扇KYTA—30A
额定电压:220V工作频率:50HZ输出风量:>50m3/min 功率:50W净重:4.1kg毛重:5kg
8.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为使视野变暗,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扩大光圈 C.换用低倍物镜 D.换用凹面镜
9.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小孩外无一生还,这三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卧在地上爬行。他们逃生是利用了( )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处有毒气体较少
10.如图表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则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发电机属直流发电机
B.发电机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线圈中的电流是由切割磁感线产生的
D.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不会改变
11.某小岛上,树木茂盛,虫鸣鸟叫,鼠窜蛇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岛上所有的鸟是一个种群
B.小岛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昆虫
C.要使小岛维持原状,必须要在微生物
D.小岛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和空气
12.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不一致的是( )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市区禁止摩托车通行是为了提高城区空气质量
B.无氟冰箱的使用会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C.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白色污染”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4.我们见到有些深水鱼上岸后鱼鳔胀破并死亡。这主要是由于………………( )
A.上岸后深水鱼吸入氧气增多 B.岸上气压比深水处的压强小得多
C.岸上气压比深水处的压强大得多 D.岸上温度较高,鱼鳔因热胀冷缩而胀破
15.某学生想通过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来进行下列四个实验(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你认为不可行的实验是…………………………( )
A.验证欧姆定律
B.验证焦耳定律
C.测定电阻R1消耗的功率
D.验证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16.如图是频认照相每隔1/30秒拍摄下的棒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置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棒球自左向右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
B.若棒球自右向左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速度增加的直线运动
C.若棒球运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棒球运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棒球将变为静止
17.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C.温度下降,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18.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盛放在相同的两容器中,用阻值相同的电阻丝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分钟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下表)。设电阻丝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分钟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下表)。设电阻丝放热全部被水和液体吸收。水的比热为4.2×103焦耳(千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刻(分) 0 2 4 6
水的温度℃ 20 23 26 29
液体的温度℃ 20 25 30 35
A.该液体的比热为2.52×103(焦耳)/(千克·℃)。
B.该液体的比热为7.0×103焦耳/(千克·℃)
C.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大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D.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19.下列图示所列的微粒,属于氯离子(Cl-)的是………………………………( )
20.“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
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则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
A.均为物理变化 B.(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 D.(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21.左手拿一支削尖的铅笔,笔尖朝上置于眼前一定距离处,用右手食指去接触笔尖,则( )
A.闭上右眼容易触到 B.闭上左眼容易触到
C.两眼均张开时,由于进入眼睛光线多,所以容易触到
D.两眼均张开时,笔尖在进入两眼的两束光线的交点上,所以容易触到
22.如图所示实物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23.下列变化不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A.在草→羊→狼这条食物链中,大量捕狼后,羊的数量变化
B.某人就餐后血糖含量的变化
C.温度升高对酶催化效率的变化
D.血液中的尿素、尿酸经过肾脏以后含量的变化
24.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25.如图是滑轮组来提升矿石的装置示意图,矿石重G为5×104牛,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拉力F的功率P为2千瓦,要把矿石匀速提升1米。则下列哪组量均可求出( )
A.W有用、F、G定
B.W有用、G动、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
C.W额、G动、矿石上升的速度V
D.W总、提升1米所用的时间t、矿石上升的速度V
试卷II
二、简答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6.“神舟”五号发射升空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射到发射台,发射架要被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架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试回答:(1)建造大水池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了水 (选填“汽化”、“液化”或“升华”)时要吸热,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2)飞船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 ,使舱体外表面形成一个“火球”。
27.根据表中要求完成下表。
光学器具 应用的光学原理 形成的像的类型
平面镜 虚 像
光的折射 实像或虚像
28.右图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1)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叫做 环境。
(2)图中3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血液成分是 (填一种)。
29.锦上添花:(根据已有内容的规律进行增补)
(1)填写病原体名称
①狂犬病毒 ②乙肝病毒
③SARS病毒 ④
(2)填写科学方法事例
1 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
2 在研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
3 在研究种子萌发与水分关系时,保持空气和温度不变
④ 。
(3)填写化学方程式
①Fe+H2SO4=====FeSO4 +H2↑ ②H2+Cu0====H20+Cu
③2Na+2NaOH+H2↑ ④
30.从2004年5月1日开始,新的交通法正式实施,司机和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 而造成意外的伤害。安全带通常较宽,其目的是 。同时,高级轿车上还装有安全气囊,内部贮有硝酸铵(NH4NO3)。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然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产生大量一氧化二氮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袋,填补在司机与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如图所示),防止司机受伤。请写出硝酸铵受撞击后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1.(1)选择以下相应词句的序号,填入下图空格中。
①化肥
②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
③垃圾
(2)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测,一般情况下天然雨水的
pH 7(选填“>”、“=”或“<”)
32.某工厂将贮存过浓硫酸的铁槽车(冷的浓硫酸不腐蚀铁)放在院内,不料下了一场大雨,不少雨水漏入车内。大雨后电焊工人检修铁槽车时,不幸发生爆炸。请分析爆炸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33.如图所示,平衡在钢丝上最低处的杂技演员连同平衡杆的总重力为G,则钢丝对演员的支持力 G(选填“”>“=”“<”=若该演员和平衡杆的总重力为490牛顿,两脚与钢丝绳之间的垂直压力方向上的有效面积为20厘米2,则钢丝绳受到的压强为 。
34.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已知:Na2CO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1)请你写出下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
鉴别溶液 鉴别方法 试剂名称
盐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 甲:一种指示剂
乙:一种酸溶液
丙:一种钾的正盐溶液
(2)丁学生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请你简要叙述他的鉴别过程(一种方法即可): 。
35.现代克隆技术是用动物的体细胞来培育动物新个体,下图为绵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1)多莉的基本特征是由 决定,它的大多数特征更接近于 绵羊(选填“甲”或“乙”)。
(2)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例如:
为人体器官移植开辟新的器官来源,并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不会出现排异反应。这里所说的排异反应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请在下面的36(A)、36(B)两题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答,按36(A)题计分。
36.(A)甲、乙两容器中盛放着不同液体,请你只利用弹簧平、细线、实心小铁球这结器材,用简单的方法判断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不能混合,且铁球不与液体反应)。
(1)采用的方法及依据
(一种即可) 。
(2)结论 。
36.(B)已知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请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CuSO4溶液颜色不是SO引起,而是由Cu引起的。
(1)证明“SO是无色的”方法是 。
(2)证明“CuSO4溶液的颜色是由Cu引起的”这一结论的方法是 。
我决定选做第 题。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39小题5分,38小题5分,39小题8分,40小题10分,41小题12分,共40分)
37.已知河水中某种藻类成分的化学式为CxHyO110N16P,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
问:(1)该藻类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
(2)x和y的值各为多少?
38.图(甲)表示一个指甲刀示意图,图(乙)是杠杆CBA结构示意图(杆CBA质量可忽略),其中B为支点,CB=0.5厘米,AB=4.0厘米,BD=0.4厘米,作用在C点上的力F1=10牛顿。求在A点所加的最小力是多少?一位同学解答如下:
解:由题意得:力F2的方向过A点垂直BA向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得:
F1·BC=F2·BA……由此可求出F2的值。
请你判断上述求F2的表达式是否正确?若正,算出F2的值;若不正确,请给出正确解答过程。
39.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氮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请试用这样的推理方法:“如果氧气有颜色,那么空气就会有颜色;而空气是无色的,所以推测氧气是无色的。”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对氮气物理性质进行推测,填写下表:
颜色 气味 水溶性
氮气
(2)实验室可用亚硝酸钠(NaNO2)固体和氯化铵(NH4Cl)溶液混和加热来制取氮气,现提供如下实验装置,则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采用的发生的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工业上常用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现欲制取氨气1.7吨,理论上需要在0℃和标准大气压下的氮气多少升?(已知0℃和标准大气压下氮气的密度为1.25克/升;假设氮气完全转化为氨气)
4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4.5V,L是规格为“3V,3W”的灯泡(电阻不变)。当开关S接在a点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试求:
(1)灯泡L的电阻值RL
(2)电路中的电流I
(3)当开关S接在b点时,为使灯泡L消耗的实际功率不小于其额定功率的(但也不超过其额定功率),虚线框内的电阻应如何连接?
请画出虚线框内的电路图(用最少的电阻个数),并说明电阻阻值应满足的条件。
41.水是人类及自然界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绍兴市境内河流密布,雨量充沛,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1)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区域性水源污染日趋严重,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下图是某河道月平均流量和溶解氧(DO)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
①该河道月平均流量最低值为 m3/s,最高值为 m3/s。
②该河道6:00至12:00溶解氧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2)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则:
①该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质量为 g。
②现欲用5800g清水一次性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g。(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溶液,下同)。
方法二:将清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每份2900g),分两次漂洗,“拧干”后残留在湿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g。
由以上计算分析,两种漂洗方法,哪一种方法效果好? 。
(3)为有计划地合理用水,某县计划每日增加供水1.8×105吨,在城郊修建了一供水站,为了将水送入供水站,需要将水渠的水提高24米。设每根输水管水泵功率为100千瓦,且水泵昼夜不停地工作,如不计机械能损耗,至少需要安装多少根输水管?(取g=10牛/千克)
绍兴市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答案
1.C 2.B 3.D 4.D 5.B 6.A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B 15.B 16.C 17.C 18.A 19.A 20.C 21.D 22.B 23.B 24.A 25.D
26. (1)汽化 (2)热能(光能)
27. 光的反射 透镜或凸透镜或凹透镜
28. (1)内 (2)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
29. (1)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2)只要控制变量法的事例均可
(3)只要置换反应即可
30. 惯性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NH4NO3N2O↑+2H2O
31.(1)②①③(从上往下) (2)﹤
32. Fe+H2SO4===FeSO4+H2↑ 2H2+O22H2O
33. = 2.45×105Pa
34.(1)甲:石蕊试液;乙:硫酸溶液;丙:碳酸钾溶液 (2)给三瓶溶液标上编号,取少许两两混和。若 ①+② 产生沉淀
①+③ 产生气体,则①为Na2CO3溶液 ②为BaCl2溶液
③为盐酸
35.(1)基因 甲 (2)特异性
36.(A)(1)将被弹簧秤钩住的铁球分别浸入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读出弹簧秤示数。依据:根据F浮=液gv排、F浮=G-F弹,比较两弹簧秤示数大小 F弹,可知铁球所受的浮力大小。
(2)结论:弹簧秤示数大者,液体密度小,反之亦然。
36. (B)(1)取一瓶H2SO4溶液观察为无色,则SO42- 为无色
(2)加入适量Zn粉,溶液颜色褪去,表明溶液的颜色是由Cu2+引起
37 . 解:(1)5种 (2)×100%=40.0% x=120
12×120+ +16×110+14×16+31=3600 y=145
38. 解:不正确
由题意可知,力F2的方向应是过A点垂直BA向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1·BD=·BA
F2===1牛
39.解:(1)无色、无味、难溶(学溶、微溶) (2)C F (3)解:设需要N2质量为x
N2+3H2=====2NH3
28 34
x 1.7吨
= x=1.4吨
V===1.12×106L
40.解:(1)灯泡L的电阻RL===3
(2)S接a点时,灯泡L正常工作,电路中的电流I=IL===1A
此时通过虚线框的电流Ia=I=IA
虚线框内电阻值为Ra=
(3)S接b点时,为使灯炮L消耗的实际功率P不小于它的额定功率,通过灯L的电流IL′应满足IL′≥=0.5A
设此时框内等效电阻值为Rb,根据欧姆定律:
IL′=≥0.5A Rb≤6
由上分析和题设要求,可知红框内电阻满足条件及可能的电路图为
41.解:(1)①1.5 8 ②光合作用增强,藻类植物释放O2增多
(2)①1g ② ③ ④第二种
(3)将1.8×105吨的水提高24米所做的功
W1=mgh=1.8×105千克×10牛顿/千克×24米4.32×1010焦耳
每台水泵每昼夜消耗的电能
W2=Pt=100×103瓦×24×3600秒=8.64×109焦耳
因不计机械能的损耗,则至少安装的输水管
n=5根
Δ
(1)燃烧
(2)太阳能或生物能
PAGE
1浙江省湖州市2004年高中段招生统一考试
自然科学试卷
卷I
一. 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
A. 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B. 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 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D. 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2. 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真空B. 玻璃C. 水D. 空气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A. 时间B. 速度C. 路程D. 距离
4. “禽流感”流行时期,过氧乙酸(CH3COOOH)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44B. 60C. 76D. 80
5. 据新闻媒体报道,在香港、广东等地发生了多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猪内脏而引起的中毒事件。“瘦肉精”的分子式为C6H19OCl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
B. “瘦肉精”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5
C. “瘦肉精”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9.8%
D. “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6. 下列能源中,不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A. 石油B. 天然气C. 江河水流能D. 核能
7. 氢气和氧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 可燃性B. 氧化性
C. 还原性D. 不易溶于水
8. 下列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A. 误吃“摇头丸”B. 吃有农药残留的蔬菜
C. 误吃毒蕈D. 吃过期变质的罐装食品
9. “神舟5号”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发射升空,完成各项任务后,于次日成功返回着陆。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成功的国家。假设飞船返回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为匀速降落过程,则在此过程中飞船的()
A.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B.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D.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10. 卫生部公布的2004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病毒性肝炎居发病数的第一位。病毒性肝炎属于()
A. 消化道传染病B. 呼吸道传染病C. 血液传染病D. 体表传染病
11. 下列物质的分类、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 干冰:酸性氧化物H2OB. 氧化钠:碱性氧化物NaO
C. 硫酸:酸H2SO4D. 纯碱:盐NaOH
12. 在组织中,由毛细血管血液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
A. 氧气B. 氧合血红蛋白C. 红细胞D. 血红蛋白
13. 与上海崇明岛相比,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这一事实能够说明()
A.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B. 纬度位置对天气的影响
C.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D. 海陆分布对天气的影响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
15. 一桌子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当用较小的水平推力推它时,它不动,用较大的水平推力推它时,它被推动,这说明()
A. 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B. 用较小的推力推桌子时,桌子受到水平方向的合力较小,所以它不动
C. 用较小的推力推桌子时,桌子受到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所以它不动
D. 用较大的推力推桌子时,桌子没有受到摩擦阻力,所以它被推动
16. 下列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17. 在太空的空间站中必须建立水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下列关于空间站水循环体系的图解中(注: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最合理的是()
18.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在一些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的干燥剂是()
A. 氢氧化钠B. 生石灰
C. 无水硫酸铜D. 食盐
19. 某同学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当闭合电路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指针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说明()
A. 电压表的量程选得太小的,应选0-15伏的量程
B.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接反了
C. 这纯属偶然,只需断开开关,再重新闭合开关,电压表就会正常工作
D. 这是电压表与灯泡串联连接所造成的
20.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地的像,则他该()
A. 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 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 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 弯腰或下蹲
21.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A.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C.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D.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22. 电动自行车以铅蓄电池为动力源,铅蓄电池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又可以循环使用的化学电源,铅蓄电池内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1%的硫酸溶液,若用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配制上述硫酸溶液,则浓硫酸和水的体积比约是()
A. 1:3B. 3:1C. 1:4D. 4:1
2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灯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灯L1短路B. 灯L2短路
C. 灯L1断路D. 灯L2断路
24. 下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合成或分解的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C. 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D. 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25. 如图所示,在定滑轮两边分别挂上实心的铁球A、B,并使A球浸没在左杯的水中,B球浸没在右杯的酒精中(已知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此时定滑轮恰好保持静止平衡状态。若将水杯、酒精杯同时撤掉,则定滑轮将()
A. 仍保持静止平衡状态B. 向逆时针转动
C. 向顺时针转动D. 无法判断
卷II
二. 简答题(本题有13小题,每空、每图2分,共46分。)
26. 《自然科学》第三册第42页有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随即停止沸腾,再待水温降低一些,用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水又重新沸腾。这现象表明水的沸点随而降低。
27. 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宽松地套在光滑的玻璃棒上,可以自由移动,当电键S闭合,两线圈将(选填“靠近”或“分开”)。
28. 自然降雨时若发生电闪雷鸣,空气中就有如下化学反应:
①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
若自然降雨不足时,可采用人工降雨的技术增加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在0℃以上的暖云内撒播盐粒,盐粒会吸收水分,使其周围的小水滴向它靠拢,迅速变成大水滴,最后成为雨滴掉下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反应①②都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在N2→NO→NO2→HNO3的变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逐步(选填“升高”或“降低”)。
(3)人工降雨技术应用的原理是.
A. 使云中的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
B. 促使地面水分蒸发以增加云量
C. 使云的高度上升以降低其温度
29. 世界上第一大坝——三峡大坝经过10年建设,于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从此“高峡出平湖”变成现实。大坝蓄水深度现在已达150米,则水对坝底的压强为帕。(不计大气压强)
30. 如图所示,是沈明同学家今年3月31日至4月30日电能表上的显示情况,则沈明同学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千瓦时(kWh),合焦。
31. 把大量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堆放在一起,经过疏松、浇水、保温等处理,能转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肥料。请回答:
(1)操作中疏松、浇水、保温等处理的目的是为的分解作用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使用有机垃圾降解后转变成的肥料与使用化肥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32. 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钠盐,C是一种碱。下图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越来越高,不少单位、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安全、清洁的太阳能的利用,节约了大量的常规能源。假设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千克30℃的水,在阳光照射6小时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焦的太阳能,这相当于节约了米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煤气的燃烧值约为3.9×107焦/米3)
34. 用水平力F拉小车,使小车与物块A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小车对物块A有个作用力(空气阻力不计)。
35. 用大小为250牛顿、方向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F,将重G为400牛顿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已知斜面长L为4米、高h为2米,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6. 下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37. 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的实验实物按甲图的电路连接起来。
38.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氢气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锌粒和硫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硫酸被反应产生的氢气压回长颈漏斗,与锌粒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氢气,可取得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1)下面A、B、C、D4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下图装置相同的效果?(填写编号)。
(2)我们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若遇到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的情况,应如何操作?。
(3)若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的氢气,经过净化、干燥后,用来还原氧化铜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发现实验所用的氢气质量远远超过理论值,原因是
。
三. 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第39小题6分,第40小题8分,第41小题7分,第42小题8分,第43小题5分,第44小题5分,共39分。其中第43小题和44小题为自选题,两题所得分数均计入总分,但全卷得分不超过150分。)
39. 空气中有许多污染物,在降水时,一些污染物就从空气转移到地表,在许多情况下,这个过程是有益的。如果降落到地表的水的pH小于5.6,这样的酸性降水就是酸雨,酸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
(2)文中的“有益”是指降水对有益。
(3)某同学模拟酸雨完成了一个实验,步骤如下:①取相等数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进两个相同的培养皿中,并编号。②定时向一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喷洒模拟的酸雨,对照组喷洒洁净的天然降水。③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推测该同学的选题是
。
40. 如图所示,取一只溢水杯,杯里的水装到溢水管口,使水刚好不流出来,现把边长为10厘米的不吸水的正方体实心木块慢慢地放入杯中,待木块静止时,有700克的水从溢水管流出。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不计大气压)。
41. 20℃时,向硝酸铜和氢氧化钡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9.8克沉淀和滤液330.1克,加热滤液蒸发掉104克水,冷却到20℃时有8.1克A物质(不带结晶水)析出。求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42. 酶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物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通过制订以下的实验计划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的关系: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第1号和第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的清水,在第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②将第1号、第2号和第3号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③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④在3支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⑤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请分析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第3号试管放入37℃左右的热水中?
(2)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后摇匀的目的是什么?
(3)该实验计划中有一步骤存在缺陷,请予以纠正。
(4)在纠正缺陷后,若省略步骤②,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请说明原因。
43. 某同学去我市的道场山风景区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他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克,把4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求:
(1)6克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克。
(2)m=。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4.0
m
0.6
0.6
44.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和实验方法研究导线的电阻R跟导线的长度L间的定量关系。
(1)简要说明研究的思路。
(2)画出实验电路图。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A
A
B
C
A
D
D
D
B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C
A
A
A
C
D
C
B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B
C
D
B
B
二. 简答题(本题有13小题,每空、每图2分,共46分)
26. 气压降低27. 靠近28. (1)化合(2)升高(3)A
29. 1.5×10630. 339.31.22×109
31. (1)分解者(或微生物)(2)肥效持久,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32. (1)FeCl3(2)Na2SO4+Ba(OH)2=2NaOH+BaSO4↓
33. 2.1×107约0.5434. 1
35. 1000焦80%
36. (1)吸收O2的量(2)遮光
37.
38. (1)ABD(2)先把玻璃管用水润湿(3)①氧化铜加热前要先通氢气,排去试管内空气。②反应后热铜粉还需在氢气中冷却。③部分氢气通过装有氧化铜的试管时,未与氧化铜反应。
三. 39. (1)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写出1点即给2分)
(2)净化空气(2分)
(3)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2分)
40. 解析:(1)G排=m排g(1分)
=0.7千克×10牛/千克=7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知: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7牛(1分)
(2)∵V木=1.0×10-3米3
又∵木块处于平衡状态
∴F浮=m木g
m木=.7千克(1分)
(2分)
(3)由于木块受到的浮力实质上就是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力,所以F压=F浮=7牛(1分)
木块的下表面面积S=1.0×10-2米2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分)
41. 解:设生成Ba(NO3)2的质量为x克,
(1分)
98261
9.8x
(1分)x=26.1克(1分)
冷却后溶液中的Ba(NO3)2的质量为26.1克-8.1克=18克(1分)
水的质量为:330.1克-104克-26.1克=200克(1分)
氯化钡的溶解度为(2分)
42. (1)因为37℃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2分)
(2)使唾液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从而加快催化速度(2分)
(3)在第①步中的第1号和第2号试管中应各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2分)
(4)因为在用水浴和冰块处理前,唾液淀粉酶已将3支试管中的淀粉分解了(2分)
43. (1)0.6克(1分)(2)2.0(1分)(3)90%(1分)
10073
2x
x=1.46g
1.46/10×100%=14.6%(2分)
44. (1)研究的思路:导线的材料和导线的横截面积保持不变,研究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用“伏安法”测不同长度导线的电阻(三次或更多),由,分别求出,,分析电阻R与导线长度L的关系,即可得出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一定的导线,导线的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3分)
(2)电路图:(2分)金华市2004年初中升学招生考试
自然科学
试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下列城市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最大而年平均降水量又减少的是…………………( )
A.乌鲁木齐 B.台北 C.杭州 D.金华
2.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用。臭氧的化学式为
O3,有关臭氧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由氧元素组成 B.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是单质 D.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硝酸钾溶解于中
C.用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D.液化空气制氧气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物体的惯性来解释的是…………………………………………( )
A.铁锤的锤头有点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就又紧了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系上了安全带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D.百米跑道终点留有一段距离
5.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磁针接近磁体时会发生偏转,说明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B.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C.处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D.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北极出来,回到磁铁的南极
6.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2H2O2H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7.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铁钉 B.红磷 C.木炭 D.硫粉
8.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它们中有高达90多米的裸子植物,也有矮至几毫米的苔藓植
物,甚至还有连肉眼都看不见的单细胞藻类植物。这些寂静无声的生命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
A.水、二氧化碳 B.氧气、水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葡萄糖、氧气
9.在用显微镜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课上,因突然停电而导致显微镜视野偏暗,无法看清血液流动情况。于是,小肖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每项措施均能使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视野),其中起不到增加显微镜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A.换用凹面反光镜 B.将反光镜朝向实验室采用光的窗口
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
10.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①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
②取两支长短、粗细相同的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放在玻璃板前的直尺上,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
③把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跟像完全复合;
④在直尺上记录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未点燃的蜡烛到玻璃的距离。
改变物距,重做上面的实验。其中根据步骤③可得到的结论是………………………( )
A.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B.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C.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像在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11.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用它的这一特征为生产、生活服务。下列事
例中与这一特征无关的是……………………………………………………………………( )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C.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D.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
12.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两灯串联时的电流,当闭合开关时,发现两灯时亮时暗,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发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某盏灯灯丝已断 B.电路某处短路
C.灯泡与灯座接触不是十分良好 D.电流表损坏而出现断路
13.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铁在高温下能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
C.可用铁制容器盛放在硫酸铜的溶液
D.用铁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
14.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收集各种气体,其中可用于收集氧气的是………………………………………( )
A.只有①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②③
15.某老师为了使学生能区分反射活动的类型,举了四个实例让大家分析,你认为哪一个实例既属于条件反射又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活动……………………………………( )
A.初次看到酸梅,不流口水(唾液) B.初次吃到酸梅,流口水
C.看到酸梅后,流口水 D.听到有人说了一声“酸梅”后,流口水
16.下表是对爬行动物进行实验时所得到的结果(表中数据为不同温度下发育出生的雄性个体百分率):
20℃ 24℃ 26℃ 28℃ 30℃ 32℃ 34℃ 36℃
密西西比鳄 0 0 0 10 20 50 100 100
红海龟 100 100 100 90 50 20 0 0
龟 0 10 60 100 60 30 0 0
绿草晰 51 50 49 52 50 50 49 50
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性别发育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是………………………( )
A.密西西比鳄 B.红海龟 C.龟 D.绿草晰
17.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处的一物体,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离凸透镜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所有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8.噪声严重污染人类环境,被列为国际公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 B.噪声会引起人们中毒
C.噪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D.噪声有害于人们健康
19.右表为一台热冷空调铭牌上的有关数据,关于这台
空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连续制冷半小时,空调消耗的电能为
1.27千瓦时
B.空调要使用图乙的两孔插座
C.使用空调时的插座所接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6安培
D. 使用空调时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
20.经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 )
A.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均减少 B.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均增加
C.氧和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21.金华茶花闻名遐迩,是金华市的市花。茶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用某盆茶花长势不好,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其他条件均适宜茶花的生长。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茶花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硫酸亚铁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22.“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里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3.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使用的越多,电路中总电阻越大
B.玻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缘体
C.“220V 40W”的电灯和“110V 40W”的电灯泡各自正常工作,它们的亮度一样
D.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
24.如图所示,物体重力10牛,在大小为2牛的水平向右拉力F1作用下,恰好能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F1使物体静止后,改用大小为3牛的水平向左拉力F2作用,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向左运动5米,则F2作用时……………………………………………………………( )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牛
B.拉力F2所做的功为5焦耳
C.物体仍作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1牛,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25.如图所示,AB、AC、AD是三个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无任何摩擦阻力地沿斜面滑下。当它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是v1、v2、v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最大
B.v2最大
C.v3最大
D.v1、v2、v3一样大
试 卷Ⅱ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格3分,共60分)
26.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托举着“神舟五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轰鸣声中扶摇直上,在全世界的注目下飞向浩瀚的太空。飞船在发射上升过程中,航天员杨利伟相对于 是静止的。飞船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会使舱体外表的温度升得很高,但由于表面有一层叫“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在汽化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7.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分子确实存在并不断地运动吗?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
28.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类,血吸虫病是一种 传染病。据报载,近几年血吸虫病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发病率有所回升,危害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引起了我国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坚持对血吸虫病人实行免费的治疗,这一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其主要目的是 。某血吸虫病人,因严重贫血而急需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是A型,医院是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血型的血液均有,医生最好应给他输 血。
29.室温下(20℃),将17克氯化钾溶于50克水,正好制成饱和溶液。
(1)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克。
(2)保持温度不变,此饱和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其编号)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剂质量减少 C.氯化钾的溶解度变小
D.氯化钾的质量分数变小 E.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0.(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一段电路中电流大小跟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当更换AB两点之间的电阻R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使AB两点间的 保持不变。
(2)如上题图示,若电源电压恒为6伏,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2A 20”,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0欧。当闭合开关S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端移动到右端,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 。
31.生态系统具有提供人类生活需用的产品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功能。读图后回答:
(1)我们身体并不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具有这种能力的只有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由图可知,人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人口增长必须符合 规律。
3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1200牛物体G,在绳的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为400牛,那么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Na2CO3、BaCl2、CuCl2、Na2O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将该粉末溶解于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取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写出没加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试剂②的化学式 。
34.近年来,许多城市将公共汽车的燃料换成甲醇(CH3OH),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甲醇在氧气燃烧的产物,他们将甲醇在氧气中点燃,再用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请你设计这些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使实验尽可能多地检验出甲醇燃烧的产物(有装置的编号表示);混合气体→ →D。
(2)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D和A中左边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的均变浑浊,而A中右边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请结合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 。
(3)通过该验,请你谈谈应该怎样合理使用燃料 。
35.按图1所示,甲弹簧秤下端挂一用细线系住的石块,乙弹簧秤下端挂一空桶,图中所示放置的烧杯内装满水。然后按图2所示,把石块匀速、缓慢地浸入水中,溢出的水恰能流入桶内(石块不吸水)。请回答:当石块从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水中图2所示位置的过程中,甲弹簧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若图1中甲弹簧秤的示数为2.45牛,从图1至图2乙弹簧秤的示数增加了0.98牛,则图2中甲弹簧秤的示数为 牛。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9分,第38、39小题各8分,第40小题10分,共40分)
36.右图是给病人输液用的氯化钠注射溶液的标签(部分文字)。
(1)要配制1000亳升这种注射溶液(密度为1克/厘米3),需氯化钠多少克?
(2)小明同学从某医院取来了氯化钠注射溶液65克,滴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1.435克。通过计算,判断取来的注射液中氯化钠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相对分子质量:NaCl58.5,AgCl—143.5)
37.如图,帕斯卡在1648年做了一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裂了,桶进而的水从裂缝处流了出来。若帕斯卡所用细管的长度为5米,截面积大小为2×10-4米2,水桶高为0.5米,底面各大小为0.1米2(不考虑木桶的厚度)。
(1)帕斯卡所做的这个实验说明了液体的压强和 有关。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桶里装满水后,帕斯卡向细管里灌水,当细管里水面离桶的高度达到2.5米时,此时桶还没裂开,问帕斯卡向细管里灌了多少千克的水?
(3)在题(2)中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牛?
3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春天,校园中的花坛里,一些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它们在为自己采集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进行了 。
(2)夏天,学校急需把一排水樟树移栽到校园的另一地方去。老师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来完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制定了周密的移栽计划:一要做到挖小樟树时,让小樟树根部多带泥土,减少根的损伤,以利于水分的吸收;二是做到剪去大部分叶片,以减少 。
(3)秋天,校园里的几盆金华佛手的枝头上挂满了金佛手(果实),这些金佛手是由 发育的。
(4)冬天,霜冻的日子里,同学们起来早锻炼时,会发现一些落在绿色草坪中的枯枝落叶上,覆盖着一层白色晶体——霜,可它周围的绿色小草小却没有霜(或比枯枝落叶上少一些)。绿色小草上没有霜(或比枯枝落叶上少一些)的原因是 。
39.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氧化铜粉末(含铜粉)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 。
(2)实验现象和有关化学方程: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A中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A中: 。
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B中:CuO+H2===Cu+H2O
C中白色粉末逐渐变蓝色。 C是:CuSO4+5H2O===CuSO4·5H2O
(3)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经过规范的操作和正确的称量,得到如下两组数据(B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
反应前 氧化铜守全反应后
①组 B:玻璃管的质量30.8克氧化铜样品的质量5.0克 B: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35.0克
②组 C:干燥管和硫酸铜的质量40.0克 C:干燥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1.0克
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不同。你觉得应该选择哪组数据?请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4)问题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在A和B之间增加了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基本相同。A与B之间增加的装置是(写出仪器名称和盛药品) 。
40.为了研究某种植物在恒温下生长的规律,某中学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台如图所示的恒温箱,箱内安装一根电热丝。使用恒温箱时,要求电源电压为220伏,每秒钟电热丝应向箱内提供400焦的热量(设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1)现有四种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丝材料,有关数据和情况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熔点 熔断电流 发热时氧化情况比较 价格比较
A 铜丝 1083℃ ﹥20A 容易 较低
B 钨丝 3410℃ ﹥20A 容易 较高
C 镍铬合金丝 1100℃左右 ﹥20A 不易 一般
D 铅锑合金线 200℃左右 ﹥5A 一般 一般
你认为兴趣小组的同学应选择哪一种材料绕制箱内的电热丝较合适(填编号): 。
(2)选用合适的材料制成后,利用220伏特的恒压电源供电,测得该电热丝实际电功率为484瓦特。为了使电热丝供热达到要求,在不改变电热丝阻值及电源的电压的条件下,兴趣小组同学在箱外串联了一个电阻,这个电阻阻值多大?
(3)简述:如果说电源电压不变,为达到供热要求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改装?对比(2)中兴趣小组同学的改装,你的改装有什么主要优点?
金华市2004年初中升学招生考试答案
1.A 2.D 3.A 4.C 5.C 6.A 7.B
8.D 9.C 10.A 11.B 12.C 13.D 14.B
15.D 16.D 17.A 18.B 19.C 20.C 21.B
22.B 23.C 24.D 25.D
26.飞船(或火箭)
27.从嗅觉、视觉等角度及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描述,说明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均可给分。如:①打开香水瓶的盖子后,很快就可以闻到香味;②把红墨水滴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不一会整杯都变红了;③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即使没有阳光照射,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变干燥;等。
28.体表(或接触) 控制传染源 A型
29.(1)34 (2)B
30.(1)电压 (2)0.6A~0.2A
31.(1)生产者 (2)生态
32.75%
33.(1)CuCl2+2NaOH====Cu(OH)2↓+2NaCl (2)H2SO4
34.(1)C→A→B (2)CO、CO2、H2O (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3)燃料燃烧时要供给足量的氧气,防止因燃烧不充分产生CO而污染空气。
35.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1.47
36.(1)1000毫升=1000厘米3 , 1000厘米3×1克/厘米3×0.9%=9克(或4.5克×2=9克)
(2)设65克氯化钠溶液中含NaCl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克
58.5:1.435=x:1.435克 x= 0.585克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0.9%(或0.009),含量达到要求。
37.(1)液体深度
(2)向管里灌水的质量:m= =103
38.(1)传粉 (2)水分的蒸发(或蒸腾作用) (3)子房
(4)绿色小草是有生命的,它们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除用于生命活动外,还有一部分转化成熟的结果。
39.(1)测定氧化铜粉末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2)Zn+H2SO4(稀)====ZnSO4+H2↑
(3):样品中CuO的质量为x。
CuO+ H2=====Cu+H2O
80 64
x x-(30.8+5-35)克
80:64= x:(x-0.8)克 x=4克
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0.8(或80%)
(4)盛浓硫酸的洗气瓶(或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40.(1)C
(2)改装前的电阻:R=U2/P=(220伏)2484瓦=100欧,
按要求电热丝的功率:Pˊ=W/t=400焦/1秒=400瓦
改装后电热丝两端的电压:UR =
改装后通过电热丝的电流:I=UR/R=200伏/100=2安
连接的电阻:Rˊ=Uˊ/I=(220伏-200伏)/2安=10欧
(3)可改装箱内电阻阻值
使用同样的时间,改装箱内比改装箱外消耗的电能
电源电压 220V
频率 50Hz
额定制冷功率 1220W
额定制热功率 130W
Δ
PAGE
9宁波市2004年中考自然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H:1 C:l2 O:l 6 N:14 S:32 Cl:35.5 P:31 Na:23 Fe:56 Cu:64
试 题 卷 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玻璃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集气瓶 (B)试管 (C)量筒 (D)烧杯
2.以下学习用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 )
(A)《自然科学》书本 (B)绘画橡皮 (C)小刀片 (D)塑料刻度尺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水生到陆生 (B)微生物到动植物
(C)简单到复杂 (D)低等到高等
4.如图所示,烧杯中密度最大的液体物质是 ( )
(A)酒精 (B)玉米油 (C)水 (D)汞
5.在一些科学文献中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无关的是 ( )
(A)无色气体 (B)绿色食品 (C)白色沉淀 (D)蓝色晶体
6.电流通过下列装置时,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7.下列有关第二信号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属于非条件反射 (B)属于条件反射
(C)是对语言文字发生的反应 (D)须大脑皮层参与
8.欲使任何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可行的是 ( )
(A)改变温度 (B)蒸发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液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
1O.观察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现象时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A)显微镜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望远镜
11.NO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NO2。现要收集N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①和③
12.据报道,某地一对母女因食用了从山林中采摘的野蘑菇而双双死亡,这是一例 ( )
(A)遗传病 (B)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C)传染病 (D)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l3.下列现象涉及的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B)蜡烛流泪——熔化
(C)钻木取火——机械能与热能间的转化 (D)墙内开花墙外香——机械运动
14.某些室内装饰材料含有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污染源之一,下列关于甲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构成甲醛分子的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C)组成甲醛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l2:1:16
(D)每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l5.“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又一新兴的交通工具,具有无污染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在轻轨电车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该接触点上材料的选用较为合适的是: ( )
(A)金刚石 (B)石墨 (C)铝 (D)铜
16.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吸收太阳能,首先依赖于该生态系统中 ( )
(A)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B)生产者的呼吸作用
(C)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17.小丽看书总得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应分别戴装有什么的眼镜矫正视力 (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18.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
(A)2C (B)C (C)H (D)H2
19.磁性水雷是由一个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水雷。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爆炸,其根本依据是 ( )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D)电磁感应原理
20.右图所示的自行车,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车座的设计应用了压强的知识
(B)捏紧刹车把手减速是为了减小惯性
(C)车铃应用了声音发生和传播的知识
(D)轮胎和脚蹬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21.小明家新买一只铝壶,用了一段时间后,水浸到的地方出现了一些黑斑,这是因为水中有 ( )
(A)Ca2+ (B)Na+ (C)Mg2+ (D)Fe2+
22.某同学为了将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提高1米,考虑到额外功的影响,则下列方式中该同学做功最少的是 ( )
(A)徒手将物体直接抬高1米 (B)通过动滑轮把物体吊高1米
(C)通过斜面把物体推高1米 (D)通过定滑轮把物体吊高1米
23.人体内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发生在 ( )
(A)肺静脉 (B)肺动脉 (C)肺部毛细血管网 (D)心脏毛细血管网
24.下列化学式是按照物质组成及化合价变化规律排列的:P、N2、P2O3、N2O3、H3PO4、 ,在 中能填入的物质是 ( )
(A)P2O5 (B)NO2 (C)H3P (D)HNO3
25.AB导体作如图所示的运动,下述各种情况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26.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我市在学校、市场和居民小区等场所设置了废电池收集箱,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
(A)回收废电池的外壳材料 (B)回收石墨电极
(C)防止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D)防止废电池对大气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
27.右图为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维吾尔族小孩阿迪力·亚森在1 0米高、50余米长的钢索上展示“达瓦孜”(维吾尔语,意为高空走绳)绝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阿迪力对钢索的压力应等于阿迪力与长竿的总重
(B)如果阿迪力向右晃动,他应将长竿向右稍作移动
(C)阿迪力与长竿的重心应尽量保持在钢索的正上方
(D)如果单从力学角度分析,高空走钢索与低空走钢索是没有区别的
28.有两只外形相同,灯丝长度相等的灯泡L1和L2,在它们的铭牌上只能看清“220伏”字样,而看不清它们额定功率的大小。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它们进行了探究:甲同学发现L1的灯丝粗一些,认为L1电阻小,接入电路产生的热量少,所以额定功率比L2小;乙同学把两灯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发现L2比L1亮,认定L2的额定功率大;丙同学把两灯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发现L1比L2亮,认定L1的额定功率大,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探究是正确的 (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都不正确
29.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液态氯气泄漏爆炸,次日,我市鄞州长丰工业区内一食品厂制冷车间管道破裂,导致大量液态氨气泄漏。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氯气与氨气具有如下表所示的性质。因此,小明认为,消防队员向泄漏的氯气与氨气最好喷洒 ( )
化学式 式量 性 质
Cl2 71 黄绿色 微溶于水,极易溶于碱溶液 不易扩散,易沉积 剧毒
NH3 17 无色 极易溶于水与酸溶液 易扩散 有毒
(A)都用水 (B)都用石灰水 (C)石灰水与水 (D)石灰水与硫酸
30.某玻璃瓶的侧壁上有高度不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用橡皮塞塞住的小孔,瓶口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导管,瓶口密封,瓶内未装满水,管内外水面如图所示。如果在甲、乙、丙、丁四个小孔处选择任何一处拔出橡皮塞,则 ( )
(A)只有丁会有水流出 (B)只有丙或丁会有水流出
(C)只有甲不会有水流出 (D)都会有水流出
试 题 卷 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3 1.我们知道: ▲ 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受到的 ▲ 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32.干冰不是冰,干冰的化学式是 ▲ ;盐酸不是盐,其溶质的电离方程式是 ▲ ;纯碱不是碱,纯碱属于 ▲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33.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夏季海陆风盛行,白天由于陆地砂石 ▲ 小,升温快,陆地表面空气密度小,形成 ▲ 。(选填“海风”或“陆风”)。阳春三月,宁波已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
34.我市经济发展迅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经常闹“电荒”。为此,市政府号召市民要节约用电。
小明家的家用电器总功率为3.3千瓦,那么,他家进户线上安装的保险丝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 ▲ 安培。他家空调的制冷功率为1.47千瓦,如果每天开空调的时间减少2小时,一个月可节约用电 ▲ 度(按30天计算)。
35.这是一幅漫画《嫦娥奔月》,画面中的台词是:这就是我奔月的原因。漫画说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请你列举二个关于环境问题的专用名词。
(1) ▲ (2) ▲
36.“神舟五号”发射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就要被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不被熔化,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 。
37.小明一家是美满的三口之家。为了倡导民主的家庭生活,小明和爸爸分别设计一个家庭决策表决器,爸爸设计的是“一票通过器”,其原理是:三个并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灯的亮灭,只要一人赞成,闭合所负责的开关,灯就亮,灯亮表示提议决策通过。而小明设计的是“一票否决器”,只要一人否决,断开所负责的开关,灯就不亮。给你一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三个开关与若干导线,请你替小明在方框中画出他要设计的电路图。
3 8.据报道,2004年2月24日,某地的五岁小女孩李某被自家养的“哈巴狗”咬伤脸部,其家长在其被咬伤24小时后才带她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病疫苗,2004年3月23日,小女孩不幸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咬小女孩的“哈巴狗”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
(2)狂犬病属于 ▲ 传染病;
(3)预防狂犬病的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 。
39.小丽在刚买的饼干盒中发现一包干燥剂,她想了解这包干燥剂的成分。于是她将干燥剂带到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将少量干燥剂倒人烧杯中,加入10毫升水,充分搅拌,放出热量,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后,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人适量稀盐酸,红色消失,但元气体生成。她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吹气,一会儿便出现浑浊。小丽推测这包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 ▲ (用化学式表示)。写出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0.在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内,迅速倒入适量水,立即塞上瓶塞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被压扁了。请你分析软塑料瓶被压扁的原因: ▲
41.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g=10牛/千克)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l 0 1 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 ▲ 成正比;(2)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所处的深度 ▲ 关;(选填“有”或“无”)(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 ▲ 平方厘米;(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
42.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取氮气,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某种气体的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
实 验 步 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洁净的空气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 ▲ 。
(2)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而除尽空气中的氧气。(瑞利提醒你:反应不能生成新气体) 除尽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其密度 密度为1.2572克/升
实验二: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制取氮气,测得生成的纯氮气的密度为1.2508克/升。瑞利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了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差异,请你分析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空气中还含有少量 ▲ 。
43.以下是研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准备5支装入2毫升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毫升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十分钟后,分别加一滴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下表:(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号 1 2 3 4 5
pH 5.6 6.2 6.8 7.4 8.0
结果(颜色) ++ + 橙黄色 + ++
请分析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知pH为 ▲ 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2)提供一种能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 ▲ ;
(3)为确认淀粉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再设计 ▲ 实验。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4、45小题各4分,第46、47小题各6分,共20分)
44.食盐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实验室也常用NaCl配制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求:
(1)NaCl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需要NaCl多少克
4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实心正方体,边长a为10厘米,质量m为5千克。在大小为10牛顿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时间t为5秒钟内,匀速向右移动路程s为6米。请你利用上述数据,结合示例格式,任意选择四个未知量,完成下表。(g=10牛/千克)
待求未知量 计算公式 计算过程与结果
示例 物体的重力G G=mg G=mg=5千克×lO牛/千克=50牛顿
l
2
3
4
46.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小明根据白炽灯常在开灯瞬间灯丝被烧断的现象,提出了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的观点。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右图所示:将一废日光灯灯丝、一只电流表和一个标有“2.5 V、1 W”的小灯泡串联在4.5 V电源上,闭合开关,电流表的读数为0.4 A,小灯泡较亮;小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日光灯灯丝,发现小灯泡逐渐变暗,当电流表的读数为O.3 A时,小明移去酒精灯,小灯泡又逐渐变亮。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认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所提出的观点,从科学方法上来说,是一种 ▲ ;
(2)加热前后,废灯丝电阻值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3)当电流表读数为O.3 A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注:(2)(3)小题计算时,小灯泡自身电阻的变化忽略不计]
47。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克中,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
(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克。
(2)完全反应后,滤去沉淀物再将滤液倒入一个底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求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g=10牛/千克,滤液损失忽略不计)
(3)将容器中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27克水后,恰好达到饱和,求t℃时溶质的溶解度。
宁波市2004年高中段招生考试自然科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共70分。1至lO小题,每小题3分,ll至30小题,每题小题2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ll l2 13 14 l5
答案 B C B D B D A D C A A D D B B
题号 16 17 18 l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A B D A C D C C B C C 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l 3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31.力、重力(物重)
32.CO2、HCl=H++Cl一、盐
33.比热、海风、纬度位置
34. 15、88.2
35.(1)赤潮(2)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白色污染、光化学烟雾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36.吸热
38.(1)传染源;(2)体表(或接触);(3)家中不养狗等动物;被狗咬后在24小时内尽快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等等。(正确均给分)
39.CaO、CaO+H2 O=Ca(OH)2
40.CO2溶于水或CO2与水反应,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答出一点即均给分)
41.(1)h(深度或圆柱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及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无;(3)25;(4)B
42.(1)CO2或二氧化碳;(2)4P+5O22P2 O5(2 Cu+O22cuO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稀有气体或惰性气体
43.(1)6.8;(2)降低淀粉糊的浓度或升高酶的浓度或适当提高温度(合理的均给分)(3)对照或对比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4、45小题各4分,第46、47小题各6分,共20分)
44.解:
(1)钠元素的质量分数=39.3%(2分,计算式1分,结果1分)
(2)NaCl的质量=1000克×O.9%=9克 (2分)
答:(1)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3%。(2)NaCl的质量为9克。
45.解.
待求未知量 计算公式 计算过程与结果
1 正方体的运动速度 S=v/t V=v/t=1.2米/秒
2 拉力做的功 W=Fs W=Fs=1 0牛×6米=60焦耳
3 拉力的功率 P=W/t p=W/t=12瓦特
4 正方体的底面积 S=a2 S=a2=(0.1米)2=0.01米2
5 正方体的表面积 S=6a2 S=6a2=6 x(0.1米)2=0.06米2
6 正方体的体积 V=a3 V=a3=(0.1米)3=0.00 1米3
7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F/S P=F/S=5000帕
8 正方体的密度 ρ=m/v ρ=m/v=5×103千克/米3
9 正方体受到的摩擦力 f=F f=F=10牛顿
1 O 正方体受到的支持力 N=G N=G=50牛顿
1 1 水平面受到的压力 F=G F=G=50牛顿
(任选4项,正确均给分。每项1分,公式0.5分,过程与结果0.5分)
46.解:
(1)科学假说或假说 (2分)
(2)RL=6.25 Ω (1分)
U=I前(RL+R前) R前=5Ω (1分)
u=I后(RL+R后) R后=8.75Ω (1分)
(3)P=I2后RL=(0.3 A)2×6.25 Q=0.5625 W(0.6W或0.56 W均给分) (1分)
答:废日光灯丝的电阻变化范围是5 Ω至8.75Ω;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5625 W。47.解:
(1)50 (1分)
(2)设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Cu(OH)2和Na2SO4质量分别为x和y1。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 98 142
50克×40%x Y1
x=24.5克
滤液质量=200克+1 00克-24.5克=275.5克
p=551 帕
(3)y1=3 5.5克
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的Na2SO4质量y2。
H2SO4+2NaOH=2H2O+Na2SO4
80 142
50克×40% Y2
y2=3 5.5克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y1+y2=71克
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200克+1 00克-24.5克-71克-27克=177.5克
t℃时溶质的溶解度为S=40克
答:(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克。
(2)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551帕。
(3)t℃时溶质的溶解度为40克。
第 8 页 共 11 页2004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自然科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般来说,初中生的步行速度最接近于
A 0.01米/秒 B 1米/秒 C 50米/秒 D 100米/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醋 B 牛奶 C 液氧 D 碘酒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右图是物体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缩小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5、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
适宜的方法是
A 加蔗糖 B 加水 C 升温 D 增大压强
6、2004年5月17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公告,浙江中部、
南部各海域赤潮总面积已达到3900km2。赤潮是哪一类环境污
染造成的?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 D光化学烟雾污染
7、美国人捕获萨达姆之后,利用DNA鉴定技术判定他确是其人。这是因为DNA
A是一类血细胞,每个人不同 B是一种遗传物质,每个人不同
C是一种消化液,每个人不同 D是一类内分泌腺,每个人不同
8、下列哪项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9、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水银(Hg)会产生有毒蒸气,此时可以撒硫粉来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 + S ══ HgS,其反应类型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10、如图所示,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表示1个甲分子,表示1个乙分子),则一个丙分子可表示为
11、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家电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B用燃着的木条检查煤气的泄漏
C用医用酒精消毒体温计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12、下列实验中,可以说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导体的是
13、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下面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346mm),你认为哪一类地表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量(千克/亩) 4 6.2 238 450
A 林地 B 草地 C 作物地 D 裸地
14、热带兰花蜜蜂以前是利用口器舔食花蜜的,现在发现它们是吮吸花蜜的。据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蜜方式效率更高。这说明了
A生物在发展变化 B生物圈的演化过程
C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D生命的进化历程
15、许多植物的汁液都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为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会显示
酸性 中性 碱性
菊花浸出液 红色 紫色 黄色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16、下列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17、今年5月,广东发生假酒中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是甲醇(化学式为CH4O)。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甲醇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B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8、两只相同的杯子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19、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没有磁(现象),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指南针不能指明方向 B电风扇照常运转
C电动机照常工作 D水电站的发电机照常发电
20、可以用来验证Fe比Cu活泼的溶液是
A、CuSO4溶液 B、FeCl2溶液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21、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 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 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C ●不做定向移动,向左定向移动
D ●不做定向移动,向右定向移动
22、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石蜡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比热最大的金属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一样大
23、“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重
大里程碑。下列关于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机舱内生活
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他不能喝水,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肾脏无法形成尿液
B他不能说话,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C他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中他的质量很小
D他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
24、观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中要借助显微镜进行间接观察,而且必须在高倍物镜下观察的是
A、观察蛔虫和蛔虫卵 B、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C、ABC血型鉴定 D、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25、将一盆小型盆栽植物放入大的广口瓶内,用玻璃盖密封,约一个月,观察到植物状态正常,瓶壁内侧有水滴出现,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蒸腾作用蒸发水分使瓶壁出现水滴
B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供植物呼吸所需
C植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光合作用所需
D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都来自呼吸作用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6、某同学为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电阻丝甲与乙是 联连接的。若R甲>R乙,通电一段时间后, 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得高一些。
27、如右图所示,小铃铛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
倒入浓NaOH溶液,迅速塞紧瓶塞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
气瓶,只看见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
(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 。
28、生态系统通过 能力保持生态平衡,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如外来物种水葫芦在我市河道泛滥繁殖,破坏了当地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29、在学习功的原理后,为了验证结论,小柯找来杠杆和动滑轮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记录实验 提升重物做功 动力做功
物重(牛) 高度(米) 功(焦) 动力(牛) 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米) 功(焦)
杠杆实验 10 2 4 0.5 2
动滑轮实验 4 0.3 1.2 2.2 0.6 1.32
(1)完成表中没有填写的空格。
(2)他发现重物做功和动力做功在动滑轮实验中不相等。其原因是 。
30、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由来已久。目前认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药物是疫苗,疫苗是一类抗原,它激发人体产生相应的 。“非典”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目前采取隔离措施并切断 是有效的控制方法。
31、在《浮力》一课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出猜想,老师让各组用相同大小的橡皮泥造“船”,看哪组的“船”能承载的货物最多。
(1)根据此实验,同学们可提出的猜想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写出一个)。
(2)经过一系列的猜想和验证后,他们又做了定量研究。图甲所示实验中,四次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F2、F3、F4,它们的关系式是 。
(3)下课后,小妍意犹未尽。她慢慢地往玻璃缸中加食盐,最后缸底还是剩下了一些食盐,如图所示。则加食盐后,浮在水面上的“小船”逐渐 (填“上浮”或“下沉”)。
32、小柯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先将竹子锯成几节,然后做了下列实验:
(1)他先将一节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把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放在水中,让瓶口对准小孔,一串串气泡进入瓶内,他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这种集气方法叫 法。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如图甲)。用放大镜聚焦阳光,使红磷燃烧,瓶里充满白烟。再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另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马上变浑浊。这两个实验能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含有
。
(3)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含量如图乙)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3、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废水都是澄清的,但厂址下游河水中却出现浑浊。小柯对两厂的废水取样化验后,发现甲厂排放的废水明显呈碱性,且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KOH、Mg(NO3)2、KCl、Cu(NO3)2中的两种。
(1)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
(2)如果将两厂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恰好转化为两种沉淀,经过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 离子。
34、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测他们要研究的问题是: ?
B组实验结果会是 。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共40分)
35、(本题8分)电力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目前,我国城乡主要依靠燃煤供电。
(1)一个年发电量为30亿千瓦时的燃煤发电厂,每年需要燃烧1.4×106吨的原煤(含硫的质量分数约为1%)。这样每年要向大气中排放约多少吨SO2?
(2)燃煤中大量释放的SO2会导致 的出现,而水力发电取源于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少,因而更被看好。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 。
(3)目前水力发电也面临严峻挑战。去年由于旱情的影响,许多水电站都难以正常供电。因此开发其他电力能源迫在眉睫。请举出两例 。
36、(本题11分)家里的电灯总是忽明忽暗的,奶奶常常抱怨。小柯从学校借来实验仪器,想用实验来解释电灯的“毛病”。
(1)请你帮他在图甲上完成电路连接。
(2)调节好变阻器后,他合上开关,使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向 边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变
大,小灯泡慢慢变亮。接着又反方向移动滑片,小
灯泡又逐渐变暗。小柯说:“电灯忽明忽暗是
不稳造成的。”
(3)奶奶问:“你这个小灯泡是几瓦的?”小柯仔细看了看标识,只有“3.8V”字样还清晰。于是,小柯在电路中加接了一只电流表继续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请把图乙中的读数填入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U(伏) 3.4 3.8 4.2
I(安) 0.26 0.33
亮度 逐渐变亮
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4)看了小柯的实验,奶奶说:“家里电灯虽然暗些,但也
没关系,倒可以省电。我用电茶壶烧开水也能省些电。”奶奶的话对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
37、(本题7分)目前很多家庭都备有消毒药品,但往往不能正确使用它们。常见消毒药品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药品 适用范围
过氧乙酸 主要用于医院和公共场所消毒,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漂白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
高锰酸钾 0.1%的溶液适用于瓜果、蔬菜和食具的消毒,1%的溶液用于冲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双氧水 漂白和杀菌作用强,3%的双氧水适用于创伤换药。在热与光的作用下,会较快分解。
(1)上述消毒药品中,最适合于食品消毒的是 。
(2)保存双氧水时,应注意 。
(3)使用消毒液并不是越浓就越有效,如双氧水高浓度时具有腐蚀性。现需将500克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配制成3%的溶液,用于创伤换药,需加水多少克?
38、(本题8分)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移动一株千年古樟。施工人员先将古樟的枝叶作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使古樟连根带土,宛如一个长方形的大“花盆”被挖起(如图)。然后施工人员在其下铺上平行轨道,4个推力都为5×106牛的千斤顶将古樟沿直线轨道缓慢滑动了35米。
(1)平移前,施工人员对古樟进行修剪
是为了 。
(2)古樟连根带土体积约为3500米3,
若平均密度按2.0×103千克/米3计算,
它的质量约为多少?
(3)在整体平移过程中,4个千斤顶对“花盆”共做了多少功?
(4)在平移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摩擦?请举两例 。
39、(本题6分)目前,枯枝落叶成为城市的常见垃圾。小妍设计了一个关于落叶分解的实验。她选用悬铃木落叶为实验样本,将落叶剪成3cm×3cm大小,分装在四个2.5L无盖的可乐瓶中,按下表配成四组实验(实验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园绿化用土)。实验过程保持10℃~15℃的室温,每隔10天往1~3号瓶中各加水100ml。2个月后拣出瓶中所有直径大于0.5cm的枯叶,洗净阴干后称重,结果见下表。
编号 样本内容物 2个月后落叶称重(g) 落叶外观
1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鸽粪 21.5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2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豆渣 27.2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3 1500g土壤+80g落叶 41.2 大部分枯黄色,有一定韧性
4 80g落叶 63.8 枯黄色,坚韧
(1)根据实验结果,第 号瓶分解落叶最快。
(2)鸽粪、豆渣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从而加快落叶的分解。
(3)4号瓶落叶减重的原因是 。
四、附加题(本题10分)
40、小柯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架价值150元的“傻瓜”相机(镜头焦距35mm)。它无需调焦(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就能拍照。这是为什么呢?小柯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的照相机镜头可以看作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个定量关系。我告诉你公式,你自己算出一组数据,再看看吧。”小柯用公式算出了下列数据:
他还是找不到答案,但当他看到说明书上“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的提醒时,一下子有了主意。你也能想出小柯的办法吗?请完成以下研究。
一、提出问题:
为什么用小柯的“傻瓜”相机拍照时,无需随着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二、建立假设
假设:
三、实验验证
接下来到实验室选择器材进行模拟实验。请你写出2~3步关键性的实验步骤。
请在右边画出模拟“傻瓜”相
机拍摄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延伸研究
在获得上述结论后,你还会产生哪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请举两例)
(1) 。
(2) 。
2004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答卷纸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6、 、 27、(1) 、
(2)
28、 、 29、(1) (2)
30、 、
31、(1) (2) (3)
32、(1) (2)
(3)
33、(1) (2)
34、 、
三、分析计算题(共40分)
35、(本题8分)
(1)
(2) 、
(3)
36、(本题11分)(1)请完成右图
(2) 、
(3) 、
(4)
37、(本题7分)(1) (2)
(3)
38、(本题8分)(1)
(2)
(3)
(4)
39、(本题6分)(1) (2)
(3)
四、附加题(本题10分)
40、 假设:
请你写出2~3步关键性实验步骤:
(1)
(2)
PAGE
1200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第二次模拟
自然科学试题 2004.5
考生须知:
1.试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共三大题,41小题,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答案。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都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不要遗漏。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S—32 Mg—2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100分)
1.关于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力物体一定不是施力物体 B.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2.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马绊倒
3.农民在清除黄豆的砂粒时,常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桌面滚下,而砂粒仍旧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脱落
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强大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大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B.中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的现象
C.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总结出了焦耳定律
D.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5.一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磁铁静止不动,则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 B.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C.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 D.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6.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夷山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豆杉、黄腹角雉、金钱豹、微生物等生物组成了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真空也能传声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8.如图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9.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自救措施正确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营救人员来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 D.见缝隙就钻,说不定从废墟中能爬出来
10. 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铁轨铺在枕木上 B、吸牛奶的塑料管一端斜切成尖口,以便插入饮料罐中
C、人喜欢坐在凳面较宽的凳子上 D、在推土机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1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12.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10Ω、3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的电流分别为1A、0.5A,串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25V B.它们的总电阻为40Ω
C.通过电路的电流不允许大于0.5A D.它们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W。
13.关于简单电现象、家庭电路和电磁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互相吸引,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B.电磁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D.经验证明,只有36伏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1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Ba(OH)2===Ba2++(OH-)2 B.H2SO4===H2++SO4-2
C.2Fe+6HCl===2FeCl3+3H2 ↑ D.2NaOH+SO2===Na2SO3+H2O
15.下列各项中括号里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
A.NaOH中混有Na2CO3(盐酸) B.CO中混有CO2(石灰水)
C.H2中混有HCl(NaOH溶液) D.KNO3溶液中混有KCl(AgNO3溶液)
16.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古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还没有被子植物,那时的植物肯定不具有( )
A.叶绿体 B.双受精现象 C.种子 D.叶子
17.自然科学中多次讨论到调节作用。下列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
A.胰岛素 B.滑动变阻器 C.神经系统 D.胶头滴管
18、山茶花、杜鹃花、栀子花等适宜在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仙人球适宜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现测得某土壤的pH约为7~8,该土壤适宜种植的花卉是( )。
A、仙人球 B、杜鹃花 C、栀子花 D、山茶花
19.右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严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为使实验获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颜色最好是 (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20.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新陈代谢过程遵循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C.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D.新陈代谢先进行同化作用后进行异化作用
21. 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这三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第一道 B.第二道 C.第三道 D.第一、三道
21.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
地点 潮虫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上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2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23.在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安装中发生错误的电路元件是( )
A.开关S1 B.灯泡L2
C.插座b和开关S2 D.带有保险丝的闸刀a
24.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共同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下列表述属于某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浙江省明天晴到多云 B.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多风、少云、少雨
C.金华市今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8℃~30℃ D.温州市明天偏东风一到二级
25. 2002年4月,以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信息。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
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均由基因决定
C.水稻、人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
D.水稻DNA分子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秒) 14.2 13.7 13.9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2分)
26.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用的方法是 。
27.观察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28.用茶壶烧水(如图),当水烧开时,壶盖会“跳动”。这是因为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它的 能转化成壶盖的 能;同时,壶嘴里会冒出“白气”,这“白气”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
29、上海天源化工厂以食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化工产品,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获得最轻的气体,与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及一种气体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我市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书中偏硅酸的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其正确的化学式为 ;
(2)说明书中的“钙”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纯净优质的矿泉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1.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始终闭合,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必须闭合开关 ;若要使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 ;若闭合开关 ,则将造成电路短路。
3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如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 冲程;它将 能转化成 能。
33.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排出的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由此你认为排尿排出的物质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发生明显变化的成分是 。
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原尿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水 90 90 95
蛋白质 7.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50
尿素 0.03 0.03 2.00
34.右图是肾脏血液供应的示意图。血液从肾动脉a流入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从肾静脉b流出时,血液成份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区别是b管血液的含氧量比a管的 (填“高”或“低”)。从c管流出的液体是 。
35. 马年岁末,一种人类从没有见过的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悄然 肆虐我国部分地区,到了今年4、5月份流行范围涉及到了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16日确认,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_______细胞结构(填“有”或“没有”),仅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非典型肺炎的病人属于___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经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正常人受到“非典”病毒感染所产生的特殊抗肺组织“自身抗体”,会“攻击”自身的组织器官,引起“非典”病人异常的过度免疫反应。请问这种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 ____免疫。现年74岁的传染病专家姜素椿,在抢救非典患者时,不幸被感染。他以献身科学的精神,在自己身上注射康复非典患者的血清,获得了免疫,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3)下面四幅是我市教育局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为主题的防非典宣传画。其中的内容属于控制传染源的画是_______,属于保护易感者的画是_______(均用序号回答)。将体温计夹在腋下测量体温,是利用了热传递中的 方式。
36、认真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从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来,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的过氧乙酸,成为抢手消毒剂。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有强酸性,腐蚀性强,易分解。
(1)写出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 。
(2)过氧乙酸溶液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类似于酸雨
(3)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配制溶液时,应配戴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
B.可用于铁制器具的消毒
C.长时间放置不会降低药效,仍可放心使用
(4)2003年4月20日这一天,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卫生部决定,原来五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这些公布的数据都来自全国各地卫生防疫中心,通过各地的调查汇总而来。这种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调查
三、计算题:(37、38题各6分,39、40题各8分,41题10分,共38分)
37、过氧乙酸(CH3COOOH或 C2H4O3) 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1)它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它的相对分子量为多少?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3)若用0.2%的溶液对全校教室进行消毒,一次需50千克。问该溶液含过氧乙酸溶质多少千克?配制50千克0.2%的该溶液时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千克?
38、某同学将6克镁条加入到70毫升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克。试计算:
(1)该反应共生成H2的质量;
(2)种稀硫酸溶液的密度;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中盛有110厘米3的水,当把挂在弹簧秤钩上的小金属块完全没入量筒里的水中后,量筒中的水面上升到160厘米3处,弹簧秤的示数为3.4牛。求小金属块的密度(取g = 10牛/千克)
40.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很多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伪信息,我们应当学会鉴别真假。下面是一则广告摘录:“…….本电热水器高效、节能、省时,其规格为“220V 300W”,在家庭电路上,烧开一普通保温瓶(体积约2升)的水,仅需4分钟……”
(1)该广告是否可信?
(2)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估算加以分析说明。
41.某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水平抛出的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1 猜想1: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2 猜想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水平射出速度有关。
3 猜想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下落高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精密计时器、一个可将小球以任意所需速度射出的弹射器,并将弹射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克) 水平射出速度(米/秒) 小球下落高度(米) 从射出到落地的时间(秒)
1234567 10101010203010 51.01.51.01.01.01.0 1.51.01.51.51.01.02.0 0.550.450.550.550.450.450.64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 、 的实验。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 、 的实验。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 、 的实验。
(2)实验结论: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与 有关。
(3)课本上所涉及的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请写出其中一个实验的名称: 。
200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第二次模拟
自然科学参考答案 2004.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D D B B C C B B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D A B D C B A B 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2分)
26、 乙 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27、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8、热 机械 液化 29、2NaCl +2H2O==2NaOH +H2↑+Cl2↑
30、(1)H2SiO3 (2)元素 (3)混合物
31、S2 S1、S3 S1、S2、S3
32、做功 热 机械 33、水、无机盐、尿素 葡萄糖含量增加
34、低 尿液 35、(1)没有 传染源 (2)体液 人工
(3)① ②④ 热传导
36、(1)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
(2)< (3)A (4)D
三、计算题:(37、38题各6分,39、40题各8分,41题10分,共38分)
37、(1)3 9 (2)76 C:H:O = 6:1:12
(3)50×0.2%=0.1(千克) 50×0.2%=X·20% X = 0.5 (千克)
38、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克,生成的硫酸镁质量为y克
Mg + H2SO4 == MgSO4 + H2↑
24 120 2
6 y x
解得; x=0.5克 y=30克 所以硫酸的质量=100-6+0.5=94.5(克)
稀硫酸的密度ρ=m/V=94.5克/70毫升=1.35克/毫升
MgSO4%=30/100×100%=30%
39、V=160厘米3-110厘米3=50厘米3
F浮=G-3.4牛=ρ水gV排 m=G/g=3.9牛/9.8牛/千克=0.39千克
ρ=m/V=0.39千克/50×10-6米3=7.8×103千克/米3
40.(1)否
(2)根据Pt=cmΔt
得t= cmΔt/P=4.2×103×2×80/300=2240(秒 )=37.3(分)
故不可信
41.(1)2、5、6;1、3、4;2、4、7
(2)小球下落的高度
(3)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合理答案均可。
主要成分(mg/L)
pH 6.7
偏硅酸(H2SIO3) ≥68.5
钙(Ca) ≤28
钠(Na) ≤18
溴(Br) ≥0.089中考资源库——展望电脑工作室制作
浙江省杭州市2003年中考自然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 2 N-1 4 O- 1 6 Na-23 Mg-24 C1—35.5 K- 3 9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杭州西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B.生活在西湖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西湖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D.如果极少量含N,P的生活污水排入西湖,必将导致其生态平衡的破坏
2.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正确叙述是( ).
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运输,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肝糖元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人体内大多数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C.人体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极少,因此人体不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影响健康
3.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属于同化作用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 B.液氧 C.米醋 D.盐酸
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
A.电子层数 B.质量 C.质子数 D.电子数
5.下列各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
6.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8.在开花前,完全剪去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将甲、乙两朵桃花分别罩起来并扎好袋口,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
A.甲不结实,乙不结实 B.甲能结实,乙不结实
C.甲不结实,乙能结实 D.甲能结实,乙能结实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高
B.pH=5的碳酸溶液的酸性大于pH=6的硫酸溶液的酸性
C.实验室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
lO.关于温度、热量和热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的冰热能为零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
C.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11.在下列情况中,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
A.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单手接触火线
B.站在地上的人触到零线
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双手同时接触火线
D.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
12.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
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
13.纳米技术的研究是当前世界科技研究的一个热点.1998年中国科学家合成了纳米氮化镓,已知镓(Ga)和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则氮化镓的化学式最可能是( ).
A.Ga5N2 B.Ga3N2 C.Ga2N3 D.GaN
14.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
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
B.将熟石灰撒在泄漏的浓硫酸上
C.将氯化钡撒在泄漏的浓硫酸上
D.用土将泄漏的浓硫酸掩埋
15.有两个导体,电阻值均为20 Ω,把它们串联或并联起来,其总电阻的大小分别是( ).
A.40 Ω 10Ω B.40 Ω80 Ω C.80 Ω4 0 Ω D.1 O Ω 4 0 Ω
16.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下图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问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问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7.碳和氢气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①常温下都较稳定②常温下都能和氧化铜反应③高温下都能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氧④在反应中常作为氧化剂⑤都是一次能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⑤ D.①④⑤
18.现有烧杯、试管、量筒、带铁圈和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片、水槽、药匙、带导管的橡胶塞、天平、玻璃棒,仅有这些仪器(所需化学药品可任意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制取氧气. B.粗盐提纯 C.制取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 00 g 5%的氯化钠溶液
19.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瓶外面“出汗”,这是( ).
A.酒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啤酒瓶上的水的汽化现象
20.下图是电机示意图,对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正转到平衡位置
B.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转动
C.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电流_
D.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
21.将一小块新切的形状不规则的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可以说明钠和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 ).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22.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 ).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
D.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 7分)
23.(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的危害仍然很严重.例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家开展了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生物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了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它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 这一环境因素对害虫群体进行了 ,结果抗药性强的害虫适应环境而生存,无抗药性或抗药性弱的害虫不适应环境而遭淘汰。最终形成了抗药性强的害虫种群.(2)“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普通棉花所没有的抗虫特性,这一性状是由其细胞中的DNA分子上的 所决定的.(3)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24.(5分)2003年4月,杭州市区首次出现了非典型肺炎患者.目前,多数专家研究认为导致该病的病原体是 .它没有细胞结构,但能浸入并严重损害人体肺部的正常细胞.该种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按传播途径区分,该病属于 传染病.由于此病传染性极强,杭州市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控制该病的流行.如:对非典型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各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要求市民勤洗手;提醒市民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取消大型集会;对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等等.根据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上述预防措施可归结为以下3条: ; ; 。
25.(5分)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
26.(3分)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1)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0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
(2)1 5 min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
(3)B瓶有什么作用?
四、填空、简答、计算题(本大题共44分)
27.(5分)太阳灶是利用 镜能够会聚光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必须将锅放在该镜的 点上.
28.(5分)重为1 000 N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lO m,小车所受阻力是车重的O.3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车重力做的功为 J.
29.(5分)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下表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T31 车次 T32
北京→杭州 自北京起公里 站 名 杭州→北京
特快 特快
1 5:50 0 北京 -1 3:20
20:2 12 9 49 7 济南 418:33
1:1624 97 9 蚌埠 543:46
5:4553 l 458 上海西 2423:16
7:30—— 1 664 杭州 21:40
(1)T 3l和T 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 h min.(2)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3)估计列车T31和T32在 时刻,,在离开北京
km处相遇.
30.(5分)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S极,并标上磁感线的方向.
31.(6分)图甲是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时所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而两表均有读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也仍旧如此,没有变化.,小灯泡上标有“2.5 V,O.3 A”字样,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如图乙所示,实验前检查所有的实验器材都是完好的.但实验电路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是什么错误 .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呢 说明你的理由. .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
32.(6分)自行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代步交通工具,右图是一辆正在骑行的自行车.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请你举出3个例子,将它填在表中,要求说出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原理(或道理).:
例子 自然科学的原理(或道理)
举例 自行车的刹车皮是用橡胶做的,刹车时可增大摩擦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有关,接触面材料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
2
3
33.(6分)图甲是家庭、宾馆常用的无线电水壶(一种在倒水时导线脱离,用电加热的方便水壶),图乙是该电水壶的铭牌.
无线电水壶
型号:91440
电压:220 V 频率:50 HZ
功率:1280 W最大水量:1 kg
某同学用这种电水壶烧开水,他将水放至最大水量,测得水的温度是1 8℃,用了5 min 5 0 s把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的问题:
(1)算一算此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该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大 。
(3)现测得电源电压为21 0 V,算一算此电水壶工作的效率.
(4)为了测定该无线电水壶的效率,你应该准备哪些实验器材
34.(6分)“塔吊”是现在建筑工地上常见的起重设备,用“塔吊”可将重物方便地放到工作区内,如图甲所示.现有一“塔吊”,它有一水平臂AD,水平臂AD可分为AB和BD两部分,AB叫平衡臂,BD叫吊臂.A端装有配重体,它的质量m=5 t.C处装有可在水平臂BD上移动的滑轮组,C移动的范围是从B点到D点。已知AB=1 0 m,BD=50 m.若“塔身”的宽度和铁架、滑轮组的重力及摩擦均不计,请计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C移动到D点时,计算该“塔吊”能吊起的重物的最大质量;
(2)用此“塔吊"起吊质量为2 t的物体,那么为安全起吊,C最远可以移动到离B点多远的地方;
(3)C处是只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该动滑轮部分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滑轮上的钢绳最后绕在电动卷扬机的轴上.现起吊质量为2 t的物体,当物体以0.5 m/s的速度上升时,滑轮上的钢绳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如果电动卷扬机的效率是O.8,那么配套电动机的功率至少多大
五、填空、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
35.(2分)对公共场所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措施之一.已知过氧乙酸(X)是 元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并易按下式分解:2X==2 C2H4O2+02↑,则其分子式是 .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容器.
A.铁制容器 B.玻璃容器 C.塑料容器 D.陶瓷容器
36.(3分)已知明矾是一种净水剂,可用于家庭饮用水的净化.它的化学式是KAl(S04)2·12 H2O,明矾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为K+,Al3+和SO4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水溶液的导电性 (选填“良好”或“差”);
(2)往明矾水溶液中滴加几滴氯化镁溶液,是否有明显现象出现 ;
(3)已知K2SO4溶液、KCl溶液的pH=7,AlCl3溶液、Al2(SO4)3溶液的pH<7.请猜想用明矾净化后的水,其pH 7.(填“>”、“<”或“=“)
37.(3分)A,B,C,D,E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已知A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E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1)2 A+B= C+2H2O(2)C+D=BaSO4↓+2 A(3)D+CuS04=BaS04↓+E↓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C,D的化学式:
A C. D .
38.(5分)洗涤有油污的物品,Na2CO3溶液要比水的去,油污效果好.用pH试纸测试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请回答:
(1)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是(2)发现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的浓度及温度有关,采用以下4个实验步骤来研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温度、浓度变化的关系.请简要写出第二步、第三步的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所涉及的仪器)
第一步: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lO%,1 5%,20%的Na2CO3溶液;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9.(1 2分)某工厂的原料Fe203(粉末状)中混入了铜粉,现要测定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并将它们分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通过化学方法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Fe2O3和铜粉,请依次写出分离该混合物的操作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可选择的试剂是:硫酸溶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2)若要测定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可用多种方法.请按测定步骤依次选择下列所示的实验步骤(填编号字母),列举3种方法.可选择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可重复选用)
A.用天平称取混合物m(g)
B.在空气中充分加热m(g)混合物
C.将m(g)混合物加到足量的氯化锌溶液中
D.将m(g)混合物加到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E.小心过滤
F.在高温加热m(g)混合物的条件下通入充足的CO.
G.根据混合物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
H.用天平称量冷却后的混合物质量
I.用天平称量洗涤、干燥后的滤出物质量
方法一: ;
方法二: ;
方法三 .
40.(7分)为了防止化学实验室的废液污染环境,某校课外兴趣小组要处理某次实验中分别含有BaCl2和KNO3的两种废液.已知废液中BaCl2和KNO3的质量分数分别是5.2%和9.9%,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O 20 40 60 80
溶解度(g) BaCl2 3 1.6 35.7 40.7 46.4 52.4
KNO3 1 3.3 31.6 63.9 1 1 0.O 1 69.O
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否通过降低含KNO3废液的温度(最低到O℃)使废液中的KNO3结晶析出
(2)要使2000 g废液中的BaCl2恰好发生反应,需要K2CO3多少克 (列式计算)
(3)如果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保持废液温度在60℃,同时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则哪一种废液中的溶质先析出 (列式计算)
六、分析、填空题(本大题共1 5分.)
41.(6分)请选择下列选项的代码填空(代码可重复选用).
a.升高 b.降低 c.温度较高 d.温度较低e.良导体f.不良导体 g.水中的溶解氧不足 h.水中的溶解氧充足
气象预报对于人们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军事、科研等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已能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但人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进行短期气象预报.例如,观察水塘中鱼类的浮游状态.当发现水塘中大量的鱼浮上水面,并大口呼吸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大雨.因为要下雨的地方。往往大气压 ,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迫使鱼类浮上水面进行呼吸.但这种情况往往在夏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出现,而在冬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则很少见.这是因为夏天水塘中的水温度较高 .而这种情况 在水很深的湖泊中也很少见,这是因为水是热的 ,夏天湖泊深处的水仍 、
42.(9分)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宇航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 70000 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要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全部所需的氧气,则数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3名宇航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 kg.(氧气的密度是1.43 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 Na2O2+2CO2==2Na2CO3+O2.从减轻飞船发射重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各写一点).
方案 优点 缺点
方案①
方案②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宇航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 .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是
●03杭州市中考试卷自然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2 3 4 5 6
C B B C C A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7 8 9 10 l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l 22
D A B C D A D B A C B B B B C 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7分)
23.(1)农药 自然选择 (2)抗虫基因 (3)减少农药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24.“SARS"病毒(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呼吸道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5.(1)光照 (2)有光照组萌发,无光照组不萌发 (3)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26.(1)吸收率的速率 (2)左升右降 (3)作对照
四、填空、简答、计算题(本大题共44分)
27.凹,焦 28.3000,O 29.(1)15、40;(2)109;(3)2:35、1104
30.
3 1.滑动变阻器的接线错误,应有一条接在金属棒上。
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估计电路的总电阻为58.3(欧),总电流为I=0.05(安),小灯泡的功率为P灯=0.02(瓦)<0.75瓦,不足以使小灯泡发光
32.
例子 自然科学的原理(或道理)
举例 自行车的刹车皮是用橡胶做的,刹车时可增大摩擦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有关,接触面材料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 车把手在转动时是一个省力杠杆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2 在水平路上行驶时,即使不踩踏脚板,自行车也能前进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座凳做得面积比较大,且形状合理 根据压强定义,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33.解:(1)I=5.8(安) (2)R=37.8(欧)
(3)η=84%(4)温度计、停表、天平(或量筒)
34.解:(1)mg×AB=m'g×BD m'=1(吨)
(2)mg×AB=m"g×BC BC=25(米)
(3)F=9800(牛) Pη=mgv P=12250(瓦)
五、填空、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
35.C2H4O3; A 36.良好;否;< 37.A:NaOH C:Na2S04 D:Ba(OH)2
38.(1)用玻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比
(2)第二步:在溶液温度相同时分别测试这几种溶液的pH
第三步:对每一种溶液分别测试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pH
39.(1)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SO4)3+6NaOH=2Fe(0H)3↓+3Na2SO4 2Fe(0H)3=Fe2O3+3H2O
(2)方法一:A、B、H、G
方法二:A、D、E、I、G
方法三:A、F、H、G
40.(1)不能析出
(2)设:需要K2CO3质量x
K2CO3+BaCl2=BaCO3↓+2KCl
138 208
x 5.2%×2000g x=69g答:略
(3)设:溶解5.2gBaCl2需要水x g;溶解9.9gKNO3需要水yg则 .
46.4g:100g=5.2g:x x=1 1.2g 110g:1lOg=9.9g:y y=9g
因为溶解5.2gBaCl2比溶解9.9KNO3需要的水多,所以蒸发溶剂时溶质BaCl2先析出。
六、分析、填空题(本大题共15分)
41. b、b、g、f、d、h
42.(1)11838(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1%计算)或11274(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0%计算)
(2)
方案 优 点 缺 点
方案① 产生同质量的氧气,飞船发射时质量较轻 不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方案② 产生氧气的同时能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产生同质量的氧气时飞船发射质量较重
(3)在飞船内种植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
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利用,既能减轻飞船发射时的质量又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第12页 总12页 zwdns@中考资源库——zwdns@
嘉兴、舟山市2004年自然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铜片加热后由红色变为黑色
B.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C.无色的空气在低温下加压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D.石蕊试液在碱溶液中变蓝色
2.目前,煤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产量和消耗量均占世界第一位。下列关于煤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煤是一种混合物 B.组成煤的主要元素成分是碳
C.煤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D.煤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属于酸类的是 ( )
A.CO2 B.HNO3 C.NaOH D.NaCl
4.下列各图中,两力平衡的是 ( )
5.水结成冰的过程属于 (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6.随着气温的升高,许多食物都容易因滋生大量活菌而变质(平时称为发馊)。对这种变质的食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重新加工后再食用 B.煮沸杀死活菌后再食用
C.去除馊味后再食用 D.不食用,因为有病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7.下列各图中,两灯串联的是 ( )
8.下面列出的四种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千克的是 ( )
A.1支粉笔 B.1个苹果
C.一台25时电视机 D.一瓶啤酒
9.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用途非常广泛。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氧化铝制得,其反应方程式为:2Al2O3 4Al+302↑。则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OH==Na++O2-+H+ B.H2S04==H2++s042-
C.Ba(OH)2==Ba2++2(OH)- D.FeCl3==Fe3++3Cl-
11.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象很浅,但一脚踩下去,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 )
A.发生了光的折射 B.发生了光的反射
C.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D.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
1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H20 B.Zn C.O D.Cl2
13.工业上制取硫酸的生产过程可分三个步骤。其中第一步为黄铁矿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02 2X+8S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
A.FeO B.Fe203 C.Fe304 D.FeS04
14.实验室在保存下列物质时,不需要密封的是 ( )
A.固体烧碱 B.浓硫酸 C.氯化钠 D.生石灰
15.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机连续投下的炸弹在下落过程中的情景。对此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飞机是静止的 B.炸弹具有惯性
C.炸弹相对于飞机静止 D.炸弹与飞机的水平速度几乎相等
16.同学们在做ABO血型鉴定实验时,一般选用现成的标准血清。在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在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小明同学的血分别与A、B型标准血清混合后都不出现凝集现象,则小明的血型为 (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17.漂白粉是由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得,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及少量Ca(OH)2,其中有效成分是Ca(ClO)2。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价 B.-1价 C.+1价 D.+3价
18.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演示 ( )
A.电磁感应现象
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奥斯特实验
D.电动机原理
19.空气质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目前许多地方都有空气质量预报,预报的内容包括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和环境空气质量等。如果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来看,在空气质量预报中,你认为下列哪项指数一般可不作预报 ( )
A.一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0.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中的不同营养物质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孵出的蟑螂分为数量相同。的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食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右表,表中数字代表所含营养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则这个实验的对照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南极是一个极度冰冻的地方,在科学家眼里,那儿可能蕴涵着无价的科学奥秘。而在勇敢的旅游者眼里,这块冰封的陆地恰好是一个游览胜地。目前,在是否可以到南极旅游的问题上,科学家和旅游者的对抗越来越激烈。科学家之所以强
烈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主要原因是 ( )
成分 甲 乙 丙 丁
维生素 — 0.5 0.5 0.5
蛋白质 44 — 44 44
脂质 55 55 55 —
淀粉 66 66 66 66
A.南极生—态系统的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
B.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网遭到破坏
C.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氧空洞,这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D.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熔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22.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 )
A.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C.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23.20世纪初,许多地方疟疾猖獗,人们根据疟疾分布的情况而得出结论:气温较高、低洼多水的地方易发生疟疾。这些地方之所以易发生疟疾,原因是 。 ( )
A.气温较高、低洼多水的地方适合蚊子繁殖
B.这些地方的水中存在着很多疟原虫
C.长期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身体的抵抗力较差
D.这些地方气温高,人们衣服穿得少,容易直接接触病原体
2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下面是上海、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图中的曲线表示温度,黑柱表示降水) ( )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年较差较大
25:.在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将一个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可直接测量的问题,如在测量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时将它转化为比较电磁铁能吸引细铁屑的多少。分析以下各实验:
①测量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时将它转化为比较同体积的煤油吸热后体积膨胀的多少;②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时一般采用粘胶玻璃纸收集,然后把它放在投影仪上,使尘埃的映象投影在银幕上再统计;③测量几种物质t℃时在水中溶蟹性的大小,可以转化为t℃时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能溶解这几种物质质量的多少。基中也使用了上述方法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卷二
二、简答题(本题有11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6.有一种真核单细胞生物 绿眼虫,长期以来,分类学家在它的分类上众说纷纭。该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有大量卵圆形叶绿体,能制造出淀粉;有眼点能感受光线明暗的变化;有鞭毛能够自由运动;在无光条件下,能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有机物。现在有些人认为绿眼虫是植物,那么你认为他们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当我们在用显微镜观察绿眼虫的结构时,如果要进一步观察它的叶绿体,应该选择在 (填“lO×x”或“40×”)的物镜下观察。
27.2004年的4月22--26日,天琴座流星以每秒49千米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天琴流星雨”。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这个过程中使流星发光的能量是由 (填“化学能”、“机械能”或“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28.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某地人口首次超过百万达到1000530人,人口持续增长。该地1 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出生的人口为7364人,死亡人口为6425人,自然增长939人,出生率为7.36‰,死亡率为6.42‰。问:
(1)该地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2)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讲,一个地区的人口可作为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来研究,因此人口的增长必须符合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
29.2003年12月23日早晨,重庆川东北气矿天然气发生“井喷”事故,喷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为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式为H2S,相对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这次事故造成附近高桥镇243名人员死亡,教训十分惨痛。
(1)如果你是高桥镇的学生,你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进行自救 (填字母,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A.往山顶高处走
B.用湿毛巾捂着嘴、鼻走
C.往山脚低处走
D.赶快跑到空气新鲜处
(2)如果我们要用硫化氢气体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室里可用块状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直接发生反应制得。现有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常用气体的几种装置:
那么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收集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30.有两种鼠,用甲和乙表示,它们分别生活在不同湿度的环境中。现从甲、乙中分别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鼠用手实验,研究其水分代谢情况。将实验鼠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其间只喂以等量的同种食物而不喂水。实验结果如表。
鼠甲 鼠乙
代谢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 8l 80
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 90 168
粪便含水量 2 20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是鼠 (填“甲”或“乙”)。由于长期的进化,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由此还可以推测,该鼠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比较 (填“强”或“弱”)。
31.小李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把一束光射在平面镜M上,在背景板上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当他将背景板的右半面以法线为轴向后偏折后(如图乙),发现背景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的关系是 。
32.一包固体物质,可能由硫酸铜、氯化锰(Mn元素+2价)、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钡等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这包固体物质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过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1)中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溶液的pH值大于7。试推断这包固体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
33.小王同学家新买了一台小厨宝电热水器,其铭牌如右表,要使它正常工作,应接在 伏的电路中。
利用它把8升(质量为8千克)20℃的水加热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 焦。[已知c水=4.2×103焦/(千克·℃)]
型号 XCB-8L1000
额定电压 220伏
额定功率 1000瓦
容积 8升
温度范围 20℃~80℃
34.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温度均在500℃左右。于是他们对A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探究,作如下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收集满500ml氧气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表一 用MnO2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03质量/g MnO2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量
1 12.00 3.00 500
2 12.00 3.00 500
3 12.00 3.00 500
表二 用A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03质量/g A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量
1 12.00 3.00 500
2 12.00 3.00 500
3 12.00 3.00 500
请回答:
(1)上述实验中待测的量是指
(2)完成此探究后,他们准备写一篇研究报告,请你替他们拟一个报告的题目 。
35.按图所示电路用额定电压为3.8伏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测得5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同时观察到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次数 1 2 3 4 5
U/(V) 3.O 3.5 3.8 4.O 4.5
I/(A) 0.28 0.30 0.3l 0.32 0.34
亮度 逐渐变亮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2)从表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电压、电流和电灯亮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只要写出。条即可)
36.如图所示,均匀木杆OA长1米(木杆自重不计),可绕着O点转动,A端挂着10牛的重物。一根细绳一端系在OA的某一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以45℃角向左下拉。在拉力,的作用下,0A从水平位置沿着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了30℃,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了
焦的功。(细绳重及各种摩擦不计)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37题6分、第38题8分,第39题9分、第40题9分、第41题8分,共40分。)
37.科学技术就象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伤害。
如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03)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但硝酸铵曾被恐怖分子用来制造炸弹。印尼巴厘岛发生的恐怖袭击中使用的炸弹就是以硝酸铵为主要成分制造的。
(1)硝酸铵由 三种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
(2)试求16克硝酸铵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
3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忽略不计。
(1)如果滑轮的自重不计,物重G=3牛,要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为多大
(2)在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如果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1,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的速度为v2,那么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假如每个滑轮的自重为G0,物重为G0当物体匀速上升时,a、b两根细绳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a、Fb,当Fa=2 Fb时,G0:G= 。
39.t℃时,将一包质量为23.0克的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到120克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得到NaCl溶液。如果将该NaCl溶液蒸发掉=31.5克水,刚好是t℃时的NaCl饱和溶液。
(1)写出氧化钠、碳酸钠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120克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克?(精确到O.1克)
(3)求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精确到0.1克)
40.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先测得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为3.0V,然后将一只定值电阻R接在电池组的两端,测得R两端的电压为2.7V(如图所示)。
此时他发现了问题,接在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小于3.0V,0.3V的电压哪儿去了呢 对此现象。他提出了这样的猜想:电池内部可能有电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电池内部的电阻与这个定值电阻相当于串联,于是他决定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①先用电压表测得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为3.0V;
②然后将一只阻值为14欧的定值电阻接在电池组的两端,测得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8V;
③再用另一只阻值为29欧的定值电阻接在电池组的两端,测得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9V。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他分析了测得的数据后认为,原先的猜想是正确的。问:
(1)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实验。(填“定性”或“定量”)
(2)电池组内部的电阻R0的阻值为 欧。
(3)如果该电池组的容量为“1500mAh”(毫安·时),那么在它的两端直接用一根电阻可忽略的导线连接,从理论上计算,电池组的能量全部耗尽需多少时间
41.用一只大的玻璃缸,装上水,在缸里放几株水生植物,并用沙子固定,用漏斗把植物罩住。在一支试管里注满水,把试管慢慢倒过来罩在漏斗上,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试管。给予人工光照,在不断改变灯与植物的距离下进行测定。记录植物放出的气泡数,结果如下表。
灯与植物之间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ltX
气泡数(个/分钟) 16 13 8 6 5 4 3 2 1 O
(1)在灯光的照射下,植物放出的气体是 。鉴定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
(2)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和植物放出的气泡数之间的关系。
(3)如果要改变气泡产生的速度,除了改变灯与植物之问的距离外,你还有什么方法
(4)在实验中,当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为100cm时,虽然植物仍在进行光合作用,但却看不到气泡产生,为什么
嘉兴市、舟山市2004年中考自然试题答案
1.C 2.D.3.B 4.D 5.B 6.D 7.B 8.D 9.A 10.D 1 1.A 12.B
13.B 14.C 15.A 16.C 17.C 18.A 19.C 20.C 21.A 22.C 23.A
24.A 25.C
26.有叶绿体;能制造淀粉;能进行光合作用 40×
27.机械能 28.(1)O.94(2)种群
29.(1)A、B、D (2)B D 30.甲 强
3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或在同一平面上
32.NaOH CHS04、CaC03、MnCl2
33.220 1.68 xl06
34.(1)时间 (2)A和MnO2催化氯酸钾分解的性能比较
35.(1)1.178
(2)灯丝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灯丝的电阻随通过灯丝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移动方向是从b到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大),电灯两墙的电压越大(小);电压(电流)越大(越小),电灯的实际功率越大(越小)。
36.5
37.(1)氮、氢、氧
(2)解:设16克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x
x=5.6克
38.(1)F=1牛
(2)小于 (3)4:5
39.(1)Na20+2HCl==2NaCl+H20 Na2C03+2HCl==2NaCl+H20+CO2↑
(2)氯化氢的质量21.9克
(3)解:设氧化钠、碳酸钠分别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水的质量为y,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S
根据以上方程式可得以下二个关系式:
HCl~NaCl 2HCl~H20。
36.5 58.5 73 18
21.9克x 21.9克 y
x=35.1克 y=5.4克
120克盐酸溶液中水的质量120克-21.9克=98.1克
所以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98.1克+5.4克-3.S克=100克
100克:S=100克:35.1克S=35.1克
40.(1)定量 (2)1
(3)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3A t=0.5h=30min
41.(1)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或集气瓶)中复燃
(2)见下图。
(3)改变光照强度;植物的数量;水的温度等
(4)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很微弱,放出的氧气不能形成气泡
第 1 页 共 10 页2004台州市九校联考试题(中考模拟)
自然科学 命题:路桥实验中学ajian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筑房屋 (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 (D)烧制陶瓷
2.由于电力紧张,我们在节约用电的同时,还要考虑替代能源。下列家庭用具中,不需用电工作的是( )
(A)电饭煲 (B)微波炉 (C)太阳能热水器 (D)吹风机
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关系简图。则下列食物链表示完整正确的是( )
(A)阳光→植物→鼠→蛇→鹰 (B)植物→鼠→蛇→鹰
(C)昆虫→蛇→鹰 (D)植物→鹰
4.摄影家所使用的高速电子闪光灯中有稀有气体氙(音“仙”),氙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发现于1898年。请你结合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确定氙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XE (B) xE (C) xe (D) Xe
5.近年来,由于电能源供应紧张,许多家庭都备有由多组蓄电池做电源的手提应急灯(如图)。关于应急灯的电源电压,最可能的数值是( )
(A)1.5伏 (B)16伏 (C)220伏 (D)380伏
6.王辉同学在做“观察蛔虫卵”的实验时,用显微镜的“10×”目镜和“×10”物镜观察,则他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蛔虫卵被放大为 ( )
(A)100倍 (B)20倍 (C)10倍 (D)1倍
7.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原料是高纯度的硅晶体。工业上用氢气与石英(二氧化硅)反应来制取高纯硅:2H2+SiO2==Si+2H2O 。上述反应是利用了氢气的( )
(A)密度小 (B)可燃性 (C)还原性 (D)难溶于水
8.截止今年3月15日,全国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被全部扑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旦发现疫禽,坚决扑杀,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务必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阻断疫情向人的传播”等。“坚决扑杀”发病的家禽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预防易感人群 (D)实施人工免疫
9.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
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
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某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此分子的说
法,错误的是( )
(A)此分子中有5个原子
(B)此分子的分子式是CH4
(C)由此分子组成的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
(D)由此分子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11.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 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A)将包提起来 (B)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车上 (C)乘升降电梯 (D)提着包上楼
12.有关人体的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的浓度升高,血液颜色变得鲜红
(B)血糖含量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C)人体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
(D)闻到食堂烧肉的香味流唾液,是条件反射现象
1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14.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一天,琳琳与几位同学在讨论:要是没有了重力,妈妈在厨房里做早餐时,会发生什么事?以下是她记录的A、B、C、D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中的酱油会倒不出来; (B) 煤气灶燃着后火苗很快熄灭
(C)炒菜时食物会轻易“飞”出来; (D) 厨房中的“香气”不会扩散到别的房间
甲 乙 丙 丁
抗生素 — 0.1 0.1 0.1
维生素 0.5 — 0.5 0.5
蛋白质 44 44 44 —
脂 质 55 55 55 55
淀 粉 66 66 66 66
15.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孵出
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
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
表示没有此成分。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 )
(A) 甲 (B)乙 (C)丙 (D)丁
现象 故障可能原因 检修方法
灯泡不亮 1.灯泡的灯丝断了 换新灯泡
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 换新线并接好
3.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 检查加固
4.熔丝熔断 更换熔丝
16.在《电工手册》中,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其中灯泡不亮这项故障及其可能原因如下表所示。这项故障现象的可能原因可以概括为( )
(A)电路中出现短路
(B)电路中出现断路
(C)并联接成了串联
(D)供电电压偏低
17.右图是某工厂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的原理图,则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肯定不能得到的产品是( )
(A) NaOH (B)HNO3
(C)H2 (D)Cl2
18.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
子的叶脉切断(如下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
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
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CO2
(C)光合作用需要H2O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9.下列的①、②、③、④四幅图表示用压强计测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情况。其中水平桌面上四个容器里所盛液体的液面相平,①、②图中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1,③、④图中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2,金属盒a与d,b与c分别位于液体内相同深度处。为了分别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应将这些实验怎样结合?答:( )
(A) ①与③,①与② (B) ①与④,①与②
(C) ②与④,②与③ (D) ②与④,③与④
20.下列是科学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①在研究生命活动时,引入新陈代谢;②在研究运动快慢时,引入速度;
③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引入压强;④在研究物质性质时,引入酸、碱、盐等。
在上述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数学方法”来定义概念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酸性氧化物跟含氧酸有对应的关系,即组成酸性氧化物的非氧元素跟酸中对应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合价。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O~H2CO3 (B)NO2~HNO3 (C)SO2~H2SO4 (D)P2O5~H3PO4
22.右图中表示在有风和无风的两种条件下,蒸腾速率
与气孔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图中哪一点蒸腾作用与气
孔大小无关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3.如图是教室里常用的反射式投影仪。上课时,同
学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图画、练习等都是象。关于
投影仪成的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放大的 ②缩小的 ③实象 ④虚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初中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可如
下图表示,下列反应中只属于阴
影“3”处的化学反应是( )
(A)CuO+CO Cu+CO2
(B)2KMnO4 K2MnO4+MnO2+O2↑
(C) Fe+H2SO4=FeSO4+H2↑
(D)S+O2SO2
25.体育加试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先做适当的“热身”运动,以保护身体,并提高测试成绩。关于“热身”运动的作用原理,有以下说法:
①“热身”运动能适当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与呼吸频率,可以更好地保证剧烈运动时肌体细胞的氧气和营养;
②“热身”运动能适当提高体温,以增强体内酶的活性,加快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③“热身”运动能把机械能转变成热能和化学能,先储存在肌肉中,剧烈运动时放出储存的能量,可以提高运动成绩;
④“热身”运动能刺激全身器官及组织,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处于“待命”状态,测 试时能更好地协调全身机能。
以上解说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② (B)只有① ② ③ (C)只有① ② ④ (D)① ② ③ ④全正确
二、简答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4分,共60分)
26.如图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___________。
甲 乙
27.工业和生活污水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氧化塘法就是一种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方法.氧化塘是一个大而浅(水深约2m)的池塘,上图表示其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试分析回答问题:
(1)塘中需氧型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部分来自大气,另一部分来自藻类的 作用。
(2)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可引发细菌迅速繁殖,细菌通过 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将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28.右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
数。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地壳中铁元素的含量为 ;
(2) 图中表示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9.小李同学买了一个电热驱蚊器,查看其说明书上有如右图所示的数据。
(1)该电热器能否直接插在照明电路的插座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
(2)一般家庭每年用电热驱蚊器6个月 (6—11月),
若以每天平均使用10小时,试计算它每年大约消
耗电能___________千瓦时(每月按30天计)
(3)灭蚊能有助于预防的传染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具体传染病一例)。
金属 甲 乙 丙 丁
氢气泡多少 ++ ++++ +++ +
30.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秒钟里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下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1)从实验结果看出,甲、乙、丙、丁四种
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
是 。
(2)要获得令人信服的实验结论,除反应用的稀硫酸需体积、质量分数相同外,四种金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必须相同。
31.联系生活实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中列举了两例科学知识、实际应用及在人体对应的器官或应用。请再举一例填入下表(本题4分):
科学知识 实际应用或生活实例 人体中对应的器官或应用
例1:凸透镜成像 照相机 眼球
例2:扩散 食盐溶解过程 组织细胞与内环境的气体交换
32.(02兰州市)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请
回答:
(1)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若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可证明有氯化氢气体。
(3)若要将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除去,除A装置外,还应选上图装置中 ,(填装置序号)。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其中36、37题为选做题,其余为必做题。第33题10分,34、35题各7分,36、37、38题各8分,满分40分)
型号 200GF 额定频率 50Hz
转速 1500r/min 额定电流 400A
额定功率 200Kw 功率因素 0.8
电流 361A
33.由于降水偏少,以及火力发电用煤安排不足等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大多省份供电不足,频频跳闸停电,影响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某校为了维持正常教学用电,自购了一台发电机,铭牌上的参数如右表。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发现近一个月来发电机的实际平均输出功率约80KW,平均每发电10小时消耗一桶柴油(174千克),已知柴油批发价格629元/桶,学校付给电力公司的电费是0.53元/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柴油发电机由柴油机和发电机两部分组合而成。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柴油燃烧,____________能转变为热能,热能再转变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的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
A.电磁感应 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
(2)近一个月来,台州市很多县(市、区)是隔天停电一次。正常供电时,学校电器设备消耗的总功率约为80KW;停电期间,学校每天自行发电15小时,则每停电一天,学校要多付出多少钱?(发电机成本及耗损不计。)
(3)到夏天,全校50个教室,每个教室要增开“220V 100W”的电风扇5台;学生公寓、教师办公室要增开“220V 0.8Kw”的空调机40台;多媒体教室、会议室、计算机房要增开“220V 2.5 Kw”的空调机8台。若其它设备照常运行,试通过计算说明,现有的发电机能否满足需要(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可达额定功率的80%,即160 Kw)。
34.多数情况下,要统计一个生物种群的准确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生态学家通常采用一种称为“标记与再捕获”估计种群数量:即先捕获一批动物,在它们身上做些标记,最后放归自然环境中,以后做好标记的动物会在另一组中再次被捕获。通过第二组中被标记的动物占捕获动物数量的分析来测定这个生物种群的数量。
(1)为什么多数情况下,要统计一个生物种群的准确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某生态学家组在青藏高原阿里地区捕获100头藏羚羊并做了标记,再放归自然。1个月后,他们在阿里地区捕获的第二组50头藏羚羊中,发现有2头具有标记。作为参与该组考察活动的你,估计该地区藏羚羊数量大约是( )
(A)1000头 (B)10000头 (C)5000头 (D)2500头
35. ①江、河、湖、泊、沼泽、滩涂等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因为湿地能保持、净化水,并且成为生物的栖息、繁衍地,是很重要的一类区域。
②同时,沼泽、湖泊又是蚊子、钉螺等动物的匿生场所,往往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③近年来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使得湿地越来越少,致使城乡的洪涝灾害加重。
④城镇中心或边上的小湖泊往往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被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长期占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反倒成了小龙虾的“天堂”。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块湿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水是其中的_______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2)街头露天烧烤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而且设备简陋,容易导致肉类烧焦。在烧焦的肉类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质3,4-苯并芘,它的化学式是C20H12。
①计算C20H12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H—1,C—12]
②你对湿地保护有何建议?或许多同学爱吃路边的油炸小龙虾,你对此举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只需回答一个问题,但必须从人与环境、生态平衡或人体健康等角度去说明)
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后,再根据要求回答36题或37题
材料:“12.23事故”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川东气田发生特大井喷事故,243个生命从此逝去。当晚21时50分许,罗家H井发现溢流,造成井喷失控,富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天然气喷至30米高,井喷持续了18小时后被控制住。事后,国务院专家组在鉴定报告中分析认为:开始时混合气体浓度还未达到天然气空气混合比和硫化氢空气混合比的爆炸极限,若组织放喷点火应该有充足的时间,点火也不致危及井场安全。
事故处理的措施主要有2条:一是将喷出的硫化氢、天然气混合气体点燃,以减少空气中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含量;二是用泥浆灌入井下,封堵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蔓延。
尽管最后压住了井喷,但两百多群众因吸入过量硫化氢身亡,更多人的眼睛、嗓子被硫化氢灼伤,中毒人数上万。据事后测算,井喷发生后,硫化氢的杀伤半径达到5公里,如果没有及时转移6万群众,中毒死亡人数将在6000人以上。
(在以下的36、37 两题中任选做一题,若两题都答,按第36题计分.)
我选答第______题
36.请仔细阅读上文后回答:
(1)在喷出的气体中,硫化氢有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性质(填一条即可)。
(2)已知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发生井喷的气井在山谷中,山谷下游是村庄。若你是事故现场的指挥人员,你应该指挥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沿山谷往下逃生”或“向上逃往山坡高处”)。
(3)硫化氢被点燃后,生成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已知在无阻力情况下,井喷时的气体平均流量为700万米3/24小时,喷出的气体中,硫化氢的含量是151克/米3,则18个小时中总共喷出多少质量的硫化氢?若这些硫化氢全部燃烧,放出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
37.请仔细阅读上文,并参照题图后回答:
(1)井喷发生时,地下深处气体的压强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钻杆边泥浆压强与大气压之和。
(2)当原先的泥浆不能封住气体时应该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泥浆的密度,以增大泥浆的压强。
(3)钻井在起钻时,因为钻头上升留下空隙,会导致泥浆柱下降。所以操作规程规定要及时补充泥浆以维持足够的压强。专家判断,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没有及时补充泥浆。发生井喷时,井深为4049.68米,井内压强高达46兆帕(1兆帕=106帕),则要防止井喷,泥浆的密度至少为多大?(g=9.8牛/千克,不计大气压及泥浆密度的变化)
38.通过测定水、无机盐的不同含量对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所得数据如下表一和表二。
(表一)土壤水分含量对生长17天的玉米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 地上部分鲜重A(克) 根鲜重B(克) 根冠比(B/A)
152030 2.43.43.5 4.95.24.8 2.11.51.2
(表二)N和P的供应量对胡萝卜根与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单位:克)
元素量 总鲜重 地上部分(A) 根重(B) 根/冠(B/A) 根部总 糖量(%)
低N量中N量高N量 38.5071.1482.45 7.4620.6427.50 31.0450.5054.95 4.162.452.50 6.015.365.23
低P量中P量高P量 55.080.289.3 17.219.818.7 37.860.470.6 2.193.053.78 5.095.675.99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一)可知,如果土壤水分供应多时,就有利于玉米 生长(“根系”或“地上部分”)。
(2)据表(二)可推知,为提高胡萝卜的产量应如何合理施肥?
答: 。
四、附加题(本题10分)
欧姆定律在今天看起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定律,但是当初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这个规律时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还不十分明确,而且实验条件也极为简陋。欧姆用一个温差电池作为电源,他还创造性地利用电流的磁效应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金属丝悬挂一小磁针,导线与之平行,当有电流通过导线时,小磁针就发生偏转,并且使偏转角和电流大小成正比。欧姆测量了粗细相同的铜导线,长度分别为2、4、6、10、18、34、66、130英寸,测量出所对应的偏转角大小,经过认真的实验和思考总结,欧姆终于发现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若在某次实验中,使用了长度分别是2、4、6、18英寸的粗细相同的铜导线,对应偏转角如下表所示。
长度L/英寸 2 4 6 18
偏转角θ 36 18 12 4
(1) 从表中可知长度L和偏转角θ满足什么关系?
(2)若已知小磁针偏转角和通过导线的电流成正比,则电流和导线L是什么关系?
2004台州市九校联考试题(中考模拟)
自然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B D B A C A D D A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B C B C D D A A C
二、简答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4分,共60分)
26.振动、物质(介质、媒介) 27.(1)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28.(1)4.75% (2)Al2O3 29.(1)能 (2)18 (3)疟疾(其它正确也给分)
30.(1)乙、丙、甲、丁 (2)形状(表面积/体积/与液体的接触面积等)
31.
科学知识 实际应用或生活实例 人体中对应的器官或应用
例1:凸透镜成像 照相机 眼球
例2:扩散 食盐溶解过程 组织细胞与内环境的气体交换
1.杠杆 或2.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等) 撬棍加酶洗衣粉要控制水温 手臂人体温恒定,保持体内酶的活性
32.(1)2HCl+CaCO3==CaCl2+H2O+CO2↑ (2)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变浑浊)(3)B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其中36、37题为选做题,若两题都答,按第36题计分。其余为必做题。第33题10分,34、35题各7分,36、37、38题各8分,满分40分)
33.(1)(每空2分)化学能 、 A
(2)W=Pt=80KW×15h=1200KWh(1分)
电费=1200 KWh×0.53元/ KWh=636元(1分)
油费=629元×1.5=943.5元,多付出943.5元-636元=307元(1分)
(3)ΔP=0.5KW×50+0.8KW×40+2.5KW×8=77KW(2分)
77KW+80KW<160 KW,所以能满足需求。(1分)
34.(1)通常种群的数量比较大,分布又不均匀(有些物种个体很小/为了不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大可能动用大量的人力及先进的交通、观察工具等)(3分)
(2)D(4分)
35.(1)生物(2分) (2) ①C:H=20×12:12×1=20:1(3分)
②应边保护、边治理(2分)或:油炸龙虾可能含有较高的致癌物/龙虾可能富集了污水中的有毒物质,所以不宜食用等。
36. (1)有毒(有刺激性)(2分) (2) 向上逃往山坡高处(2分)
(3)硫化氢的质量=700×104米3/24小时×18小时×151克/米3=7.9275×108克(2分)
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m,(2分)
37.(1)大于(2分) (2)增大(2分) (3)根据p=ρgh, (4分)
38.(1)地上部分 (4分) (2)氮肥适量,多施磷肥(4分)
技术参数:
加热器表面温度:165℃
电压、功率:220V 50Hz 5W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登记证号:WL99902.
执行标准:Q/BKLX2.1—2000. 准产证号:ZC0502003
27题图
26题图
自然科学中考模拟试卷(台州市九校联考)第 1 页(共 10 页)杭州市2004年中考自然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 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是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抗体是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多糖
(C)卡介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D)侵入人体的SARS病毒是一种特定的抗原
2.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
(A)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C)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D)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3.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煤 (B)氢气 (C)石油 (D)酒精
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进行稀释
(B)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稍低
(C)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再熄灭酒精灯
(D)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5.如图所示是一辆行驶着的汽车,由图可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正在向前加速运动 (B)正在向前匀速运动
(C)正在向前减速运动 (D)正在向后匀速运动
6.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拉活塞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右图所示的曲线不能正确表示( )。
(A)随反应体系中pH从0→14不断增大,酶催化活性的变化曲线
(B)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定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
(C)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随含N、P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曲线
(D)在草一鹿一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鹿的数量变化曲线
8.兔的心脏受A、B二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二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A)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B)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A、B二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D)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9.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D)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
10.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1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B)夏天湿衣服晾干 升华
(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华 (D)吃棒冰解热 液化
12.一只小鸟落在11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的电线,但小鸟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脚是干燥的,鸟的身体不导电
(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小鸟
13.现有等质量的①铁粉、②镁粉、③锌粉,分别跟足量的同温度同浓度
的稀硫酸反应。它们产生氢气既最快又最多的是( )。
(A)铁粉 (B)镁粉 (C)锌粉
14.20℃时,物质的溶解度在0.1克~1克范围内为微溶。已知CaS04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1 00
溶解度(克) 0.1 980 0.203 6 0.209 7 0.204 7 0.1 96 6 0.1 66 9
若要用硫酸溶液和石灰石反应,来持续较快产生C02气体,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石灰石研成粉末状慢慢加入足量硫酸溶液中
(B)将块状石灰石加到热的硫酸溶液中
(C)将少量的块状石灰石加到过量的硫酸溶液中
(D)将块状石灰石加到冷的硫酸溶液中
15.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大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次比第一次费燃料又省时间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1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同,分别静止在水面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 )。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无法判定甲、乙两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17.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8.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还原反应 (B)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C)镁带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9.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让两球于离地等高处坠下,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20.在楼梯中间安装的电灯,需要在楼梯的上、下两头都能控制它:当上楼梯时,能用下面的开关K1开灯,人上了楼梯以后,能用上面的开关K2关灯;当下楼梯时,能用K2开灯,用K1关灯。下面四个图是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则符合照明电路要求的是( )。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镁溶液导电时,镁离子向电源正极移动
(B)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有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
(C)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可以将H2或C0通入其中
(D)降低一瓶密封保存的KN03饱和溶液的温度后,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2.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机遇号”“勇气号”飞临火星上空和登陆火星,使人们对火星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火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95%)还有少量氮气、氩气,大气压为6~7百帕,火星有自转和公转,火星上温度极低,为一5℃至一90℃之间,火星上已发现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火星大气中无法传播 (B)单质铁在火星上不易生锈
(C)因为没有氧气火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 (D)火星上不会形成风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 6分)
23.(4分)人体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该图表示的是胰腺组织,请据图回答:
(1)图②所示的液体名称是 ,图④所示的液体与图③所示的液体相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是 。
(2)若图①表示该组织的内分泌部细胞,则它能分泌 物质参与血糖含量的调节,该物质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如果人体内这种物质分泌过多,会引起 症。
24.(4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
(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朱表示的二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 。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 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
25.(4分)人体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某同学为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一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 5℃的室温下,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 。
(2)据表中数据推测,当pH约为 时,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佳。
(3)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所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 。
(4)请提出能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正确方法 。
26.(4分)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酶溶液的pH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2345 1391145>60
一株绿色檀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奉
光的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原因是 。
(3)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变为 。
四、填空、简答、计算题(本大题共42分)
27.(6分)右图中的灯泡在通电时,灯泡能被点亮。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当开关K1、K2处于以下状态时,灯泡A、B的亮熄情况:
(1)K1断开,K2闭合时
(2)K1闭合,K2断开时
(3)K1和K2都闭合时
28.(5分)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340米/秒,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米。
29.(5分)下图是离心式水泵示意图。它是利用 来抽水的。水泵在启动前,须 才能正常抽水。
30.(4分)在图中,甲、乙黑盒子内都只有一个光学器件。已知单、双箭头的出射光线分别与单、双箭头的入射光线相对应,试在盒子内填入适当的光学器件。
30.(5分)某同学学了关于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后知道一般金属导体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但是否所有的导体电阻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呢 于是此同学找来了各种导体材料做实验,下表是在用铅笔芯做实验时的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 温度/℃ 电流强度/A 电压/V 电阻/Ω
1 17 0.124 2.50 20.0
2 30 0.1 30 2.50 1 9.2
3 60 0.140 2.50 1 7.8
4 80 0.150 2.50 1 6.7
(1)按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2.(5分)阅读表格,综合考虑下表各方面的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金 属 全球产M/ (104吨) 密度/ (103 kgm-3) 熔点/℃ 导热性能 导电性能 市场价格/(5/吨)(大约)
铝 15000 2.7 660 4 4 1 6 000
铜 8 000 8.9 1 083 2 2 1 7 700
金 2 1 9.3 1 063 3 3 88 000 000
铁 301430 7.9 1540 8 7 2 200
铅 3 000 1 1.3 327 9 9 4 900
银 8 1 0.5 961 1 1 1 36 5 000
注:表中导热性能1→9表示导热性由强到弱;导电性能1—9表示导电性由强到弱
(1)导电性能最好的两种金属是 。
(2)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巾,哪种更适宜做导线 为什么
(3)为什么用铝锅炒菜时锅底易产生变形,而用铁锅则不会
33.(7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0 ×106 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6%,坝址处年平均流量为Q=4.5 1 ×1011 m3。水利枢纽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洪、发电、航运三方面,在发电方面,三峡电站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指26台发电机组同时工作时的总发电功率)为P=1.8 2×107 kW,年平均发电量约为w=8.40×1010k·Wh.该工程将于2009年全部竣工,电站主要向华中、华东电网供电,以缓解这两个地区的供电紧张局面。
阅读上述资料,解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N/kg):
(1)若三峡电站上、下游水位差按H=1 00 m计算,试推导三峡电站将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的公式,并计算出效率η的数值。
(2)若2 8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并发电,要达到年发电量的要求,每台发电机组平均年发电时间t为多少天
(3)将该电站的电能输送到华中地区,送电功率为P0=4.5×106 kW,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3欧姆,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约为U0=18 kV,若采用此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多少
(4)为减少在输电线上电功率的损失可采取什么措施
34.(5分)(1)利用学过的自然科学知识证明:“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2)说出两个日常生活中的连通器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3 0分)
35.(5分)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发生井喷,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是随天然气喷出的硫化氢(H2S)气体对人体有剧毒,可溶于水生成氢硫酸(H2S),具有酸的通性。请根据硫化氢以上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你遇上述情况,逃生时可用下列哪种溶液湿润毛巾后捂住鼻、口 (食醋、烧碱溶液、肥皂水);
(2)政府告诫民众井喷现场附近家中盛放的水不可以喝,是因为
(3)如往井喷现场附近家中盛放的水中滴入石蕊指示剂,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室中也可用氢硫酸的盐类如FeS和下列物质:H2S04、NaOH、Na2 C03中的一种反应制取H2S气体,这个反应的方程式是 。
35.(3分)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过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问:
(1)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何种材料制成的管子来引流这种污水 (铁管、铝管、陶瓷管)
(2)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Cl-,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污水先滴加过量的 (写化学式)
溶液至无沉淀生成,然后继续往其中滴入HNO3和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4分)张强从菜场买了一斤鸡蛋,放入水中煮,发现有的鸡蛋破裂有的不破裂,他感到好奇,做了以下实验:
(1)分别将破裂的蛋的壳和不破裂的蛋的壳洗净、烘干、研碎
(2)分别称取等质量的两种蛋壳,分别加入足量相等的稀盐酸中
(3)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
(4)将生成的沉淀分别过滤小船坞净 鉼干 称量 ,请回答.
实验第(3)步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比较
38.(10分)水通常是可用来灭火的,但在有时水却是引火的。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棉花包裹没有任何变化。(已知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但如将少量水滴到包有超氧化钾(KO2)粉末的棉花上,则棉花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超氧化钾是 (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2)从这一实验现象作出的对该反应结果的推理是a: b:
(3)某探究小组拟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推理。
用以证明推理a的实验方法是:反应发生时。
用以证明推理b的实验方法是:
39.(4分)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碳酸钾、稀硫酸、氯化镁、稀硝酸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右图,则该混合溶液可能组成是 或是
40.(4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都含量较高,探究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过程如下:取20.00 g橙汁用含碘1.0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碘溶液25.40 g
(反应方程式:C6H806+I2==C6H6O6+2HI)
求:(1)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2位小数)
(2)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列式计算)
六、分析、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
41.(10分)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
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右图。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有研究发现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来确定)若要研究这二者的相关性,请你设计完成下列的研究过程:
(1)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 分为两组:
(2)
(3)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42.(1 0分)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100 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物种每天每只进食1 00 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 O天,数据如右表所示: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100 g糖类饲料(以含100 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H2O和C0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 克水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干旱地带 b.湿润地带 c.寒带)
排泄物中的失水量(g/天)
尿液 粪便 汗液
物种A 1 5 5 43
物种B 30 1 5 75
(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 。综合分析,你认为引起B物种死亡的其他可能原因还有 。研究表龌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杭州市2004年中考自然科学试题答案
1.D 2.D 3.B 4.B 5.C 6.A 7.C 8.D 9.B 10.A l 1.C 12.C
13.B 14.A 15.D 16.B 17.D 18.A 19.C 20.D 21.B 22.B
23.(1)淋巴 图③ (2)胰岛素低血糖
24.(1)5 B和C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H
25.(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说明酶的活性越强(或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长,说明酶的活性越弱) (2)2
(3)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不能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胃蛋白酶的作用所引起的
(4)方法1:将温度由25℃提高到大约37℃。
方法2:将原题中正方体蛋白块处理得更小(如切成O.5×0.5×0.5=O.125cm3)。方法3:适当增加5支试管中胃蛋白酶溶液的浓度
26.(1)探究该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能力大小
(2)红光效果好,该绿色植物吸收红光的能力比吸收绿光的能力强,因此在红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效果好
(3)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7.(1)A灯亮、B灯熄 (2)A灯、B灯都熄 (3)A灯、B灯都亮
28.反射 425
29.大气压 往泵壳里灌满水
30.
31.(1)如图
(2)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2.(1)银和铜
(2)铜可以做导线,因为铜的产量比银的产量高,铜的价格比银的价格低。
(3)因为铝锅的熔点低,故在炒菜时容易软化;而铁锅的熔点高。
33.解:(1)已知年平均发电量W=30.24×1016焦耳
W总=4.5l×1017(焦耳)
电站能量转化效率为:η=67.1%
(2)据P=W/t ②
t≈192.3(天)
(3)据P=IU得I=2.5×105A
P损=I2R ③
=18.75×1010 (W)
(4)采取提高输电的电压。
34.(1)取任一连通器如右图,在连通器的底部取一液片P,因液体不流动故液片处于平衡状态,两边压力相等,即F左=F右;因液片两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液片两边的压
强相等即P左=P右,而P左=ρ1gh1,P右=ρ2gh2,因为是同一种液体故ρ1=ρ2,所以h1==h2
(2)茶壶、锅炉水位计。
35.(1)肥皂水 (2)水中溶有硫化氢气体
(3)指示剂变红色,FeS+H2S04==FeS04+H2S↑
36.(1)陶瓷管 (2)硝酸钡、AgNO3
37.Ca(0H)2+C02==CaC03↓+H20
两种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
38.(1)氧化物 (2)a:有氧气生成 b: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
(3)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P的出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将连接在锥形瓶上的导管Q插入水中,反应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39.稀硫酸和氯化镁; 稀硫酸和稀硝酸
40.(1)54.55%
(2)解: 设:20.00g橙汁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x
C6H806+I2==C6H6O6+2HI
176 254
X 25.4×1.00%g
X=0.176g
维生素C%=0.88%
答:略
41.凸透镜;晶状体;凸透镜;是否近视;测定两组学生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
42.(1)3 (2)b, (3)脱水或实验期间水补充不足、实验环境的温度明显不同于B物种原生活环境的温度、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或自然选择。
第 1 页 共 11 页2004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
自 然 科 学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人一般的步行速度最接近于( )
A、0.01米/秒 B、1米/秒 C、50米/秒 D、100米/秒
2、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 B、牛奶 C、液氧 D、碘酒
4、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
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电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B、用燃着的木条检查煤气的泄漏
C、用医用酒精消毒体温计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7、下列哪一项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
8、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水银(Hg)会产生有毒蒸气,此时可以撒硫粉来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 + S ==== HgS ,其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9、今年5月,广东发生假酒中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是甲醇(CH4O)。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甲醇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B、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0、下列实验中,可以说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导体的是( )
11、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没有磁(现象),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电站的发电机照常发电 B、电风扇照常工作
C、指南针不能指明方向 D、电动机照工作
12、可以用来验证Fe比Cu活泼的溶液是( )
A、CuSO4溶液 B、FeCl2溶液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13、在研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则实验中F1、F2、F3、F4的关系式是( )
A、F1=F2=F3=F4 B、F1 – F2 = F4 – F3
C、F1=F2、F3=F4 D、F1 – F3 = F4 – F2
指示剂 酸性 中性 碱性
菊花浸出液 红色 紫色 黄色
14、许多植物的汁液都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右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为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会显示( )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15、2004年5月17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公告,浙江中部、南部各海域赤潮总面积已达到3900km2。赤潮是哪一类环境污染造成的?( )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 D、光化学烟雾污染
16、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下面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为346mm),你认为哪类地表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量(千克/亩) 4 6.2 238 450
A、林地 B、草地
C、作物地 D、裸地
17、美国人捕获萨达姆之后,利用DNA鉴定技术判定确是其人。这是因为DNA( )
A、是一类血细胞,每个人不相同 B、是一种遗传物质,每个人不相同
C、是一类消化液,每个人不相同 D、是一类内分泌腺,每个人不相同
18、热带兰花蜜蜂以前是利用口器舔食花蜜,现在是吮吸花蜜。据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密方式效率更高。这说明了( )
A、生物在发展变化 B、生物圈的演化过程 C、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D、生命的进货历程
19、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听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
20、如图中○○ 表示1个甲分子, ●● 表示1个乙分子。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则1个丙分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21、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如图表示的是某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该植物的“生物钟”是( )
A、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
B、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
C、白天、晚上叶都张开
D、白天、晚上叶都闭合
22、将一盆小型盆栽植物放入大的广口瓶内,用玻璃盖密封。约一个月后,观察到植物状态正常,瓶壁内侧有水滴出现(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蒸发水分使瓶壁出现水滴
B、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供植物呼吸所需
C、植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光合作用所需
D、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都来自呼吸作用
23、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4、观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中要借助显微镜进行间接观察,而且必须在高倍物镜下观察的是( )
A、观察蛔虫和蛔虫卵 B、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C、ABO血型鉴定 D、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25、“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科技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下列是关于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机舱内的生活描述,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他不能喝水,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肾脏无法形成尿液
B、他不能说话,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C、他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中他的质量很小
D、他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6、某同学为了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电阻丝甲与乙是 联连接的。
R甲>R乙,通电一段时间后, 瓶中的玻璃管液面高一些。利用该实验装置,还能研究的一个问题是 。
27如图所示,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迅速塞紧瓶塞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
(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 。
28、在学习功的原理后,为了验证结论,小柯找来杠杆和动滑轮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记录实验 提升重物做功 动力做功
物重(牛) 高度(米) 功(焦) 动力(牛) 距离(米) 功(焦)
杠杆 10 2 4 0.5 2
动滑轮 4 0.3 1.2 2.2 0.6 1.32
(1)将表中空的数字填补上。(2)他发现提升重物做功和动力做功在动滑轮实验中不相等,
原因是 。
29、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由来已久。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病原体。人类发明的一类抗生素专门破坏病细菌细胞膜外的 ,从而达到杀菌而不伤及人体细胞的目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目前只能运用疫苗来激发人体产生相应的 达到预防的疗效。“非典”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采取隔离措施并切断 是目前有效的控制方法。
30、研究自然科学经常涉及平衡的问题。
(1)生态系统通过 能力保持生态平衡,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如外来物种水葫芦在江浙一带泛滥繁殖,破坏了当地水生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造成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
(2)人体 的平衡与稳定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如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等激素能调节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使其维持在0.1%左右。
(3)我们根据物体处于 运动状态来判断它是受力平衡的。托盘天平根据
平衡原理来称取物体的质量。
31、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 法(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
(4)那么竹子时的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含量如图所示)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
32、将状况相同的橘子、柠檬、棉花球沾些水,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分置两处。两个星期后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实验说明 的环境容易长霉。霉菌是一类多细胞 ,也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除了具有 以外,还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33、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个工厂,排放的废水都是澄清的,因此两厂都认为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河中生物几乎绝迹,并且厂址下游的河水浑浊。某同学对两厂的废水取样化验,忘了贴标签,只知道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KOH、Mg(NO3)2、KCl、Cu(NO3)2中的两种。请问:
(1)已知甲厂排放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哪两种物质?
(2)如果将两厂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去除废水中的 离子,过滤后可以用来浇灌农田。
34、小柯有一架“傻瓜”相机,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相机拍摄时底片上成的像是
(指出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或实)。下表是这架相机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f=35mm)。根据表中数据,简单分析解释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
U(m) 0.1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V(mm) 53.85 37.95 36.27 35.84 35.62 35.50 35.41 35.35 35.31 35.27 35.25 35.22 35.20 35.18
35、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测他们要研究的问题是
;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的是 组;B组的实验结果会是 。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共40分)
36、(本题8分)电力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目前,我国城乡主要依靠燃煤供电。
(1)一个年发电量为30亿千瓦时的燃煤发电厂,每年需要燃烧约140万吨的原煤(含煤的质量分数约为1%)。这样发电厂每年约向大气中排放多少SO2?
(2)燃煤过程中大量释放的SO2会导致 的出现,而水力发电取源于可再生能源,能减少环境污染。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3)受大旱等影响,目前水力发电也面临严峻挑战。你知道还有哪些电力资源可以开发利用?请举出两例: 。
37、(本题7分)滥用错用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比SARS等病毒的危害更大、更广。下表所列的是三种消毒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途。
消毒剂 适用范围
过氧乙酸 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漂白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0.5%的溶液适用于场所喷洒消毒
高锰酸钾 0.1%的溶液可用于瓜果、蔬菜和食具的消毒,1%的溶液则用于冲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双氧水 漂白和杀菌作用强,在光与热的的作用下会较快分解,3%的双氧水适用于创伤换药
(1)上述消毒剂中,一般适用于食品消毒的是 ;
(2)对双氧水的日常保存,应注意的事项是 ;
(3)使用消毒剂并不是越浓越好,例如30%的双氧水就具有腐蚀性。若要将500克30%的双氧水配制用于创伤换药的消毒液,需加水多少克?
38、(本题10分)最近家里电灯老是忽明忽暗。小柯从学校借来实验仪器,想用实验来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请你帮他完成电路连接(做在答题卷上);
(2)闭合开关,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边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小灯泡慢慢变亮。接着又反方向移动滑片,小灯泡又逐渐变暗。小柯说:“电灯忽明忽暗是 不稳造成的。”
(3)小柯看到小灯泡上只有“3.8V”的字迹。于是,小柯在电路中加接了一只电流表继续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格中有一空未完成,请依据右下图将其读数填入答题卷相应空格内。
实验次数 1 2 3
u/伏 3.4 3.8 4.2
i/安 0.26 0.33
亮度 逐渐变亮
则这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4)看了小柯的实验,奶奶说:“家里电灯虽然暗些,
可我用电茶壶倒可以省电。”奶奶的话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
39、(本题8分)在甬台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将一株千年古樟移动。施工人员先将古樟的枝叶作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把古樟连根带土挖起,宛如一个长方体的大“花盆”(如图)。然后施工人员在“花盆”下铺上平行轨道,用4个推力均为5×106牛的千斤顶将古樟沿轨道缓慢滑动了35米。
(1)移动前,施工人员对古樟进行修剪是为了降低古樟的 作用。
(2)古樟连根带土的体积约为3500米3,若平均密度按2.0×103千克/米3计算,它的质量约为多少?
(3)在整体平移过程中,4个千斤顶对“花盆”共做了多少功?
(4)在移动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摩擦?请举两例 。
40、(本题7分)目前枯枝落叶成为城市的常见垃圾。小柯做了一个关于落叶分解的实验。他选用悬铃木落叶为实验样本,将落叶剪成3cm×3cm大小,分装在四个2 . 5L无盖的可乐瓶中。实验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园绿化用土,实验过程保持10℃~15℃的温度,每隔10天往1~3号瓶中各加水100ml。2个月后将瓶中样本倒出,拣出所有直径大于0 . 5cm的枯叶,洗净阴干后称重,结果见下表。
编号 样本内容 2个月后落叶称重(g) 落叶外观
1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鸽粪 21.5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2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豆渣 27.2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3 1500g土壤+80g落叶 41.2 大部分枯黄色,有一定韧性
4 80g落叶 63.8 枯黄色,坚韧
(1)根据实验结果,第 号瓶分解落叶最快;
(2)你认为鸽粪、豆渣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予以解释:
(3)请你简单分析4号瓶落叶减重的原因 。
自然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A C B D B B D C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A B A D A A D C B D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6、串 甲 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或者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27、(1)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真空中不能传声(或瓶内已接近真空)
28、(1)0 . 2 (2) 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力等做功
29、细胞壁 抗体 传播途径
30、(1)自动调节 食物 (2)内环境 胰岛素 (3)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等臂)杠杆
31、(1)排水 (2)O2 (3)CO2 (4)竹子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高,而氧气的含量较空气低
32、温暖潮湿 真菌 细胞膜和细胞质
33、(1)KOH、 KCl (2)Mg2+ 、Cu2+ 、OH –
34、缩小倒立的实像 对于焦距为35mm的凸透镜(或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当物距大于3m时,物距变化非常微小,像的位置几乎不变
35、洗涤剂对植物(或者种子)生长的影响 C 种子不能正常生长或死亡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36、39题8分,第37、40题7分、第38题10分,共40分)
36、(1)解:设每年向大气中释放SO2的质量为x
煤中含硫的质量为1.4×106×1%=1.4×104吨
S + O2 SO2
32 64
1.4×104吨 x
32:64 = 1.4×104吨 :x
X=2.8×104吨
答:每年向大气释放SO2约2.8×104吨。
(2)酸雨 势能→动能→电能(或机械能→电能)
(3)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或潮汐能发电、天然气发电、核能发电等)
37、(1)高锰酸钾 (2)避光避热(盛放在深色的容器中)
(3)从表中知:用于创伤换药的H2O2消毒液的质量分数为3%,设加水的质量为X克
500克×30%=(500+X)3% 得X=4500克 答:需加水4500克
38、(1)如图 (2)左 电压(电流)
(3)0.30 (0.3) 1.14
(4)不对。因为烧开一壶水的用电量就是消耗的电能,
电压低了,是电功率减小了;通过增加时间,电能不变
39、(1)蒸腾
(2)m=ρV=2.0×103千克/米3×3500米3=7.0×106千克
(3)W=FS=4×5×106牛×35米=7.0×108焦
(4)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增加润滑或减少接解面积
40、(1)1 (2)提供土壤微生物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加快落叶的分解
(3)失去水分
水
酒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