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考生物复习试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06中考生物复习试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11 14: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综合试题精选
一、易混淆概念辨别
1.下列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
A.误吃“摇头丸”B.吃有农药残留的蔬菜C.误吃毒蕈D.吃过期变质的罐装食品
2.据报道,某地一对母女因食用了从山林中采摘的野蘑菇而双双死亡,这是一例 ( )
A.遗传病B.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C.传染病 D.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3.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原是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抗体是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多糖
(C)卡介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D)侵入人体的SARS病毒是一种特定的抗原
4.卫生部公布的2004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病毒性肝炎居发病数的第一位。病毒性肝炎属于( )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5.自去年12月以来,亚洲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禽流感,越南、泰国等国家还出现了人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为了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完全控制,对疫区开出的车辆进行严格消毒,该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计划免疫
6.同学们在做ABO血型鉴定实验时,一般选用现成的标准血清。在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在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小明同学的血分别与A、B型标准血清混合后都不出现凝集现象,则小明的血型为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7.2004年5月17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公告,浙江中部、南部各海域赤潮总面积已达到3 900 km2。赤潮是哪一类环境污染造成的 ( )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 D.光化学烟雾污染
8.我国下列城市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最大而年平均降水量又最少的是 ( )
A.乌鲁木齐 B.台北 C.杭州 D.金华
9.与上海崇明岛相比,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这一事实能够说明 ( )
A.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B.纬度位置对天气的影响
C.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D.海陆分布对天气的影响
10.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由来已久。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病原体,人类发明的一类抗生素专门破坏致病细菌细胞膜外的 ,从而达到杀菌而不伤及人体细胞的目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目前只能运用疫苗来激发人体产生相应的 达到预防的疗效。“非典”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采取隔离措施并切断 是目前有效的控制方法。
11.据报道,2004年2月24日,某地的五岁小女孩李某被自家养的“哈巴狗”咬伤脸部,其家长在其被咬伤24小时后才带她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病疫苗,2004年3月23日,小女孩不幸死亡。(1)咬小女孩的“哈巴狗”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2)狂犬病属于
传染病;(3)预防狂犬病的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
二、图表与图形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千克/亩) 4 6.2 238 450
1.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下面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为346 mm),你认为哪类地表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 )A.林地 B.草地 C.作物地D.裸地
2.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下面是上海、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图中的曲线表示温度,黑柱表示降水) (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年较差较大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它们的重要性,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③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1条,用软木塞塞紧;④A、B、C锥形瓶放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里。实验结果如下;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3 ll 25 2
(1)比较A、B、C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
(2)由A、B、C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存活时间与 有关;
(3)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 ;
(4)通过 两个锥形瓶实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酸雨”的pH 生长状况
4.5 芽枯死,叶片全部脱落
5.0 芽枯死,多数叶片脱落
5.5 芽萎缩,上部叶片脱落
6.O 上部叶片颜色有变化
6.5 没有明显变化
7.O 叶芽萌发,露出新叶
4.199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这说明:南极也不是“净土”,酸雨的危害已经危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1)上述短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污染具有 的特点。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危害性(2)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等气体含量过多。(3)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洋同学选择了同时栽培、植株大小相近的6盆同品种的盆栽草本植物,配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盆植物喷洒相应pH的“酸雨”400克(假设光照、温度、空气、水和肥料等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见下表:①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是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5.现代克隆技术是用动物的体细胞来培育动物新个体,下图为绵羊多莉的培育过程:(1)多莉的基本特征是由 决定,它的大多数特征更接近于 绵羊(选填“甲”或“乙")。(2)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例如:为人体器官移植开辟新的器官来源,并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不会出现排异反应。这里所说的排异反应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
(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朱表示的二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 。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 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
7.(1)选择以下相应词句的序号,填入下图空格中。
①化肥 ②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③垃圾
(2)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测,一般情况下天然雨水的pH
7(选填“>”、“="或“<")。
8.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居民区附近的一河流(图A)进行溶解氧和藻类的测书定,并根据所测结果绘成图B,发现在AB段溶解氧和藻类大量减少。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河流A上游附近处有一酿造厂将污水直接排入该河流。请据此回答: (1)在河流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D段后,水中的溶解氧和藻类基本恢复,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3)对此污染问题的处理,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综合
1.显微镜是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现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 )(A)乙、丙 (B)甲、乙 (C)丙、丁(D)甲、丁
鼠甲 鼠乙
代谢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 8l 80
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 90 168
粪便含水量 2 20
2.有两种鼠,用甲和乙表示,它们分别生活在不同湿度的环境中。现从甲、乙中分别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鼠用手实验,研究其水分代谢情况。将实验鼠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其间只喂以等量的同种食物而不喂水。实验结果如表。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是鼠 (填“甲”或“乙”)。由于长期的进化,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由此还可以推测,该鼠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比较 (填“强”或“弱”)。
3.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檀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原因是 。(3)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变为 。
排泄物中的失水量(g/天)
尿液 粪便 汗液
物种A 15 5 43
物种B 30 15 75
4.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100 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物种每天每只进食100 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下表所示: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100 g糖类饲料(以含100 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H2O和C0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 多少克水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干旱地带 b.湿润地带 c.寒带)(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 。综合分析,你认为引起B物种死亡的其他可能原因还有 。研究表龌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5.我市盛产柑桔,柑桔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请分析回答:
(1)影响柑桔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至少答出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桔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一)选择90株柑桔苗,将它们分成A、B、C三组。
(二)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三)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桔开始结果。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B组 102千克 最大 甜
C组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①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桔适宜种植在 。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至少答出一处: 。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