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浙江衢州科学中考试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5年浙江衢州科学中考试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7-28 22: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ww. 友情提供!为初中教师与学生提供海量最新和历年中考试题
2004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
自然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9页,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其中卷Ⅰ为选择题卷;卷Ⅱ为非选择题卷。卷Ⅰ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卷Ⅱ的答案必须做在卷Ⅱ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卷Ⅱ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4.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再用铅笔将准考证号和科目对应的括号或方框涂黑。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a-40。
6.答题时允许使用不带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卷 Ⅰ
说明:本卷有1大题,共100分。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字母的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氯酸钾(KClO3)属于
(A)氧化物 (B)盐 (C)酸 (D)碱
2.在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中,对生物特别是植被影响最大的是
(A)气温和气压 (B)风速和降水 (C)气压和风速 (D)气温和降水
3.下列既属于可再生能源又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A)煤炭、潮汐能 (B)水能、天然气 (C)风能、潮汐能 (D)石油、核能
4.农田中的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发生的物质转化是
(A)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B)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C)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D)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5.下列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        (B) 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咳嗽
(C) 教师提问时,同学们举手      (D) 吃牛肉干时,分泌唾液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产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Fe S C H2
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 Fe2O3 SO2 CO2 H2O
7.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是
(A)食盐 (B)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铜粉末 (D)氢氧化钠固体
8.考古工作者通常用测定某些文物中碳-14的含量来推测文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 (B)电子数为8
(C)中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
9.赵刚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为AB型,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他输入的血液是
(A) AB型 (B) O型
(C) B型 (D) A型
10.2004年1月4日美国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为了使“勇气号”能安全着陆,需从进入火星大气层约12000公里/小时的速度减速到安全着陆速度。为此它经历了展开降落伞,展开安全气囊等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展开降落伞增大了阻力
②安全气囊与火星表面作用时,作用力增大了
③展开降落伞过程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展开降落伞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影”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 — 光的直线传播 (B)皮影 — 光的反射
(C)倒影 — 平面镜成像 (D)摄影 — 凸透镜成像
12.人在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如图所示。若某人的重量为500牛,MO=2NO,则双脚同时踮起时,每只脚的腓肠肌作用力是
(A)125牛 (B)250牛
(C)500牛 (D)1000牛
13.下列装置中(如图所示)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14.为了鉴别室温下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现提供下列方法: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③用嘴尝;④滴加FeCl3溶液;⑤加热观察。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5.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种子和果实形成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每个花粉管中含有两个精子
(B)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极核受精的过程,叫双受精
(C)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珠被发育成果皮
(D)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乳
16.右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画下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则A表示
(A)毛细血管 (B)小静脉
(C)毛细淋巴管 (D)小动脉
17.如图(甲)、(乙)滑轮组装置,所有摩擦不计,分别用F1、F2竖直匀速拉动重物G,已知每个滑轮重为G/2,则力F1和F2之比为
(A)1∶1 (B)3∶2
(C)2∶3 (D)3∶4
18.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
(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D)受到空气的浮力
19.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0℃时,将25克氯化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37.5克
(B)50℃时,将25克氯化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62.5克
(C)40℃时,可配得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
(D)相同温度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0.如图是家庭、宾馆常用的无线电水壶(一种在倒水时导线脱离,用电加热的方便水壶)。用规格“220V,1200W”这种电水壶在正常工作时烧开水,将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18℃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把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不考虑电水壶的散热。由上述已知条件,可求得的物理量是
①通过电水壶的电流 ②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
③加热的时间 ④电流做的功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图甲是两块纯净铅块压紧后,竖直悬挂,下面的铅块不会下落;图乙是喇叭上的圆形磁铁掰断后按原状相对,两半磁铁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B)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C) 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
(D) 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只有排斥力

22.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每次严重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禽流感的预防工作,以下是对疫点(禽流感的发生地)采取应急措施中的几项规定,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A) 扑杀所有的禽只
(B) 有关工作人员进入疫区必须穿防护服、戴护目镜
(C) 对禽类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D) 对所有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23.下表为某实验小组测定不同体积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的实验现象:
H2体积分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不燃烧不爆炸
根据上表数据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B)收集的H2能安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为100%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已纯净
(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一定发生爆炸
24.在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薄膜靠近报纸,透过小水珠看到报纸上的文字是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5.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四个实例也采用“转换法”的是
(A)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卷 Ⅱ

说明:本卷有2大题,共100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做在“卷Ⅱ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 ▲ ”标记)
26.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
2Al+Fe2O3===Al2O3+2Fe这一反应来焊接钢轨。请回答:
⑴Al2O3中Al元素的化合价是 ▲ 价。
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 。
27.图甲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在工农业生产中 ▲ 机应用了这一原理;图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在工农业生产中 ▲ 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28.将边长是10厘米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克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 牛,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 帕;若在木块上表面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恰好使木块全部浸没水中,则此力为 ▲ 牛。
(g=10牛/千克)
29.李强同学在家找了一个带螺旋盖、密封的罐头瓶,做了一个小实验:①将罐头瓶洗净,晒干;②取一把大豆种子,用温水浸泡,待种子萌发;③将萌发的种子倒入瓶中,约占瓶容积的1/3,盖上瓶盖放在温暖的地方,如图a所示;④一天以后打开瓶盖,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一端固定在铁丝上,如图b所示)伸入瓶内,烛火立即熄灭。上述实验现象说明:瓶子里的空气缺少 ▲ ,这是由于种子进行 ▲ 作用的结果。
30.如图是生命力型号手机的电池铭牌。该型号的电池用于手机待机时间约为3天,图中750mAh表示750毫安小时。请根据所给信息计算该手机待机时间内消耗的平均功率 ▲ 瓦。






31.自然科学实验室中有一瓶部分标签被腐蚀的常用无色溶液A(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⑴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用化学式表示,至少写出两种)。
⑵根据如下实验现象分析判定A溶液中的溶质是 ▲ (用化学式表示)。


32.小明家开了一酒作坊,每当他家出酒的日子,香飘十余里,邻近村民不约而同来买酒。他家的酒虽然很香,但产量并不高,他父亲也为此发愁,小明下决心替父亲解决这个问题。他仔细观察酒作坊整个装置和过程,发现酿酒炉到盛酒处有一条敞开的长酒道(如下图所示),出酒时整个作坊酒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小明经思考,向父亲提出改进的措施,果然酒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⑴请你简要说明小明改进的方案是 ▲ 。
(写出一种方案即可)
⑵改进方案的科学依据是 ▲ 。



33.我市盛产柑桔,柑桔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请分析回答:
⑴影响柑桔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 (至少答出两个)。
⑵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桔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㈠ 选择90株柑桔苗,将它们分成A、B、C三组。
㈡ 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㈢ 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桔开始结果。
㈣ 对收获的果子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B组 102千克 最大 甜
C组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①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桔适宜种植在 ▲ 。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至少答出一处: ▲ 。

34.某校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查阅课外资料时,发现过氧化钠(Na2O2)的化学性质有:①2Na2O2+2H2O= 4NaOH+O2↑、②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做了如下实验:
㈠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向A中慢慢加入稀盐酸,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装置的导气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㈡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向C中慢慢加入稀盐酸,反应一会儿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装置D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⑵实验㈡中,打开止水夹1的目的是 ▲ 。
⑶根据上述事实,过氧化钠的用途有 ▲ (写出一种即可)。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35小题5分,第36小题10分,第37小题9分,第38小题8分,第39小题8分,共40分)
35.碳酸氢铵(NH4HCO3)是农村中常用的化肥,现将50千克碳酸氢铵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铵溶液,给农作物施肥。试计算:
⑴50千克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⑵将其配成5%的碳酸氢铵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36.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某战斗机从基地出发,飞行900千米抵达目的地上空,在高空发射导弹后迅速返回原基地,该战斗机装有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推力为75000牛顿,飞机最大飞行速度约1800千米/小时。若同时使用 2台发动机时飞机可达到最大飞行速度,且在上述过程中飞机始终以最大速度飞行,飞机燃油释放能量的50%可被飞机用于飞行。假设只考虑高空中的直线运动,则在此飞行过程中,求:
⑴飞机飞行的时间多少小时?
⑵飞机飞行的功率是多少瓦?
⑶飞机共消耗多少千克燃油(燃烧值为4.6×107 焦/千克)?


37.变阻器变阻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导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小王同学为了探究电阻和导线长度的关系,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器材:一个定值电阻R0,若干横截面积相同的合金丝,两节1.5V新干电池,开关一只,0~0.6~3A电流表一只,0~3~15V电压表一只,一米长的直尺一把。
实验电路图:

导线长度(米) 电流(安培) 电压(伏特) 电阻(欧姆)
1 0.40 0.50 2.00 4.0
2 0.60 0.38 2.30 6.0
3 0.80 ▲ ▲ ▲
4 1.00 0.26 2.60 10.0







小王经实验得到了4组数据(见上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电路图和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量程,完成实物图的连接。






⑵读出第3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并求合金丝的电阻。






⑶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合金丝的电阻与长度有什么关系?若合金丝的长度为2米时,那么它的电阻为多少?




38.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我市的拳头产品,我市某厂生产的单晶硅曾用于制造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硅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含有HCl。该厂化验员对本厂排放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将20毫升废水(假定其密度为1克/厘米3)样品置于锥形瓶中,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共用去氢氧化钠溶液8克(假设废水中不含其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
⑴计算该废水中含HCl的质量分数。
⑵该厂每天产生废水100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现准备用氢氧化钙粉末或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 质 物质(或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市场参考价(元/吨)
氢氧化钙粉末 74 200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40 100




你将选择 ▲ (写化学式)来中和,请说明理由 ▲ 。

39.阅读下面的短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这说明:南极也不是“净土”,酸雨的危害已经危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⑴ 上述短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污染具有 ▲ 的特点。
(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危害性
⑵ 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 等气体含量过多。
⑶ 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洋同学选择了同时栽培、植株大小相近的6盆同品种的盆栽草本植物,配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盆植物喷洒相应pH的“酸雨”400克(假设光照、温度、空气、水和肥料等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见下表:
“酸雨”的pH 生长状况
4.5 芽枯死,叶片全部脱落
5.0 芽枯死,多数叶片脱落
5.5 芽萎缩,上部叶片脱落
6.0 上部叶片颜色有变化
6.5 没有明显变化
7.0 叶芽萌发,露出新叶
①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是 ▲ 。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
(上述两空只要答出一点即可)

第10题图
腓肠肌
M
N
O
第12题图
(A)
(B)
(C)
(D)
第13题图
A
B
C
第16题图

F2
G

F1
G
第17题图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 g
温度/0C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高温
N

+
-
S
G
N

S
第27题图
第29题图
图a
图b
第30题图
Na
紫色石蕊试液
加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白色沉淀
无变化
无变化
A溶液
第31题图
酒坛
加热灶
酒槽
敞开的酒道
第32题图
稀盐酸
石灰石
浓硫酸
C
B
A
澄清石灰水
D
1
2
稀盐酸
过氧化钠
玻璃纤维
第34题图
A
R0
V
合金丝
第37题图
V
3V
15V
+
A
0.6A
3A
+
+
_
合金丝
R0
第37题第⑴小题图
第37题第⑵小题图
0.6
A
0.4
0.2
0
0
1
2
3
3
V
2
1
0
0
5
10
15
喷头
透明
玻璃罩
第39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