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活页测试卷单元测试(三)变量之间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活页测试卷单元测试(三)变量之间的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08 20:1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三) 变量之间的关系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 C )
A.沙漠 B.骆驼 C.时间 D.体温
2.远通工程队承建一条长30 km的乡村公路,预计工期为120天,若每天修建公路的长度保持不变,则还未完成的公路长度y(km)与施工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式为( A )
A.y=30-x B.y=30+x
C.y=30-4x D.y=x
3.根据生物学研究结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呈现如图规律,由图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男生在13岁时身高增长速度最快 B.女生在10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放慢
C.11岁时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基本相同 D.女生身高增长的速度总比男生慢
4.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下面能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的关系式是( A )
x(元)
15
20
25

y(件)
25
20
15

A.y=-x+40 B.y=x+40
C.y=-x+15 D.y=x+15
5.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8 cm,当它的底边BC从16 cm变化到5 cm时,三角形ABC的面积( B )
A.从20 cm2变化到64 cm2 B.从64 cm2变化到20 cm2
C.从128 cm2变化到40 cm2 D.从40 cm2变化到128 cm2
6.某校初一数学兴趣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小车从不同高度沿斜放的木板从顶部滑到底部所用的时间,支撑物的高度h(cm)与小车下滑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支撑物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60
70
小车下滑时间t/s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支撑物的高度为40 cm,小车下滑时间为2.13 s
B.支撑物高度h越大,小车下滑时间t越小
C.若小车下滑时间为2 s,则支撑物高度在40 cm至50 cm之间
D.若支撑物的高度为80 cm,则小车下滑时间可以是小于1.59 s的任意值
7.“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D )
8.如图是我国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时,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则y与x的变量关系式的图象是( C )
9.宇嘉同学从家出发沿笔直的公路去晨练,他离开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B )
A.整个行进过程花了30分钟 B.整个行进过程共走了1 000米
C.在途中停下来休息了5分钟 D.返回时速度为100米/分
10.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秒,三角形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C )
A.10 B.20 C.40 D.8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在一定高度,一个物体自由下落的距离s(m)与下落时间t(s)之间变化关系式是s=gt2(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时间t是自变量,距离s是因变量.
12.在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x(0<x<2)的小正方形,如果设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y=-x2+4.
13.某烤鸡店在确定烤鸡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面表格的数据:
鸡的质量(kg)
0.5
1
1.5
2
2.5
3
3.5
4
烤制时间(min)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若鸡的质量为4.5 kg,则估计烤制时间为200分钟.
14.如图所示是关于变量x,y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6,则最后输出因变量y的值为42.
15.小亮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所行路程y(米)与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返回时上坡、下坡的速度仍与去时上、下坡的速度分别相同,则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63分钟.
三、解答题(共55分)
16.(10分)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请根据图象与同伴讨论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
(1)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是在几时到达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2)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多长时间?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解:(1)37 ℃;15时;23 ℃.
(2)14 ℃;12小时.
(3)从3时到15时温度在上升.从0时到3时温度在下降,15时以后温度在下降.
17.(10分)文具店出售书包和文具盒,书包每个定价为30元,文具盒每个定价为5元.该店制定了两种优惠方案:①买一个书包赠送一个文具盒;②按总价的九折(总价的90%)付款.某班学生需购买8个书包、若干个文具盒(不少于8个),如果设文具盒个数为x(个),付款数为y(元).
(1)分别求出两种优惠方案中y与x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文具盒多少个时,两种方案付款相同?
解:(1)依题意,得y1=5x+200,y2=4.5x+216.
(2)令y1=y2,即5x+200=4.5x+216.解得x=32.
当购买32个文具盒时,两种方案付款相同.
18.(11分)科学家研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米/秒)与气温x(℃)有关:当气温是0 ℃时,音速是331米/秒;当气温是5 ℃时,音速是334米/秒;当气温是10 ℃时,音速是337米/秒;当气温是15 ℃时,音速是340米/秒;当气温是20 ℃时,音速是343米/秒;当气温是25 ℃时,音速是346米/秒;当气温是30 ℃时,音速是349米/秒.
(1)请你用表格表示气温与音速之间的关系;
(2)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当气温是35 ℃时,估计音速y可能是多少?
(4)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1)
x(℃)
0
5
10
15
20
25
30

y(米/秒)
331
334
337
340
343
346
349

(2)表格反映了音速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气温是自变量,音速是因变量.
(3)352米/秒.
(4)y=331+x.
19.(12分)小刚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_500米;小刚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
(2)本次上学途中,小刚一共行驶了2_700米;一共用了14分钟;
(3)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就超过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刚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请给小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解:由图象可知:0~6分钟时,平均速度==200(米/分),
6~8分钟时,平均速度==300(米/分),
12~14分钟时,平均速度==450(米/分),
所以,12~14分钟时速度最快,不在安全限度内,
“珍重生命,注意安全!”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一定要注意骑车安全.
20.(12分)如图棱长为a的小正方体,按照下图的方法继续摆放,自上而下分别叫第一层、第二层、…、第n层.第n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记为S.解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填写下表:
n
1
2
3
4

S
1
3
6
10

(2)研究上表可以发现S随n的变化而变化,且S随n的增大而增大有一定的规律,请你用式子来表示S与n的关系,并计算当n=10时,S的值为多少?
解:(1)如表所示.
(2)S=.当n=10时,S==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