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龟虽寿课件(2课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龟虽寿课件(2课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8 21:04:31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龟”,常见的有乌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亦是长寿的动物,自然环境中有超过百年寿命的。“虽”是虽然。“寿”是长寿。题目的意思是神龟虽能长寿。这是曹操五十三岁时写的一首乐府诗,诗中熔哲理思考、豪情壮志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人们,催人奋进,催人向前。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老骥、养怡”等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主要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步出夏门行》等 。此诗创作于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guī盈yínɡ怡yí 骥 哉jìzāi老骥伏枥jì龟神龟:
竟:
腾蛇:
老骥:
枥:
烈士:
暮年:
已:
盈缩:
养怡:
永年: 古人认为龟为长寿之物,通灵性。
完毕。
同“螣蛇”。传说中能兴云驾雾的神蛇,与龙是同类之物。
年老的千里马。
马槽。
胸怀壮志之人。
晚年。
停止。
盈:多余。指人寿命的长短。
怡:愉快、和悦。指调养身心,保养身心健康。
长寿,活得长。 点击
听朗读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神龟:古人认为龟为长寿之物,通灵性。】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化为土灰。【寿:长寿。】【竟:完毕。】【腾蛇:同“螣(ténɡ)蛇”。传说中能兴云驾雾的神蛇,与龙是同类之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槽前,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停止。【骥:千里马。】【枥:马槽。】【烈士:胸怀壮志之人。】【暮年:晚年。】【已:停止。】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延年益寿。庆幸得很,能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盈缩:指人寿命的长短】【但:仅,只。】【养怡:保养身心健康。】【永年:长寿,活得长。】 《龟虽寿》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凯旋归来,他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了这一组诗。说一说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作者经历了什么才写下这首诗? 作者当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而又任重道远,应抓紧时间干一番一统中原平天下的事业。虽然他时值暮年,还是老当益壮、壮志雄心。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乘雾(chéng shèng)  老骥(jì yì)
盈缩之期(yín yíng) 养怡之福(yí tái)....___________2.看拼音写词语。
shén guī yíng suō yǎng yí 神 龟盈 缩养 怡3.辨字组词。
怡(    ) 龟(    )
恰(    )   鱼(    )   
乘(    ) 竟(    )
乖(    ) 竞(    )怡然恰好神龟养鱼乘法乖巧竟然竞赛课件33张PPT。1.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2.学习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怎样的壮志豪情?
串珠问题:
1.作者写“神龟”“腾蛇”“老骥”的作用是什么?
2.诗人认为怎样才能延年益寿?
3.从这首诗中看出诗人具有什么精神?
4.作者在诗中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诗人用“神龟”和“腾蛇”写出了生命终究有结束的时候。说明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伏在马槽前的老千里马还想驰骋千里,来比喻自己虽然到了晚年,但仍然壮志不减。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表明了曹操虽然年老体衰,但是胸中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那种干一番事。借物抒情、比喻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了作者何种思想?“养怡之福”指的是什么?体现了诗人认识到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思想。“养怡之福”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保持思想上的青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一句是衬句,写出了诗人在诗歌完成后,心里的感情还是十分充沛的,产生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衬句概念
曲词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为了补足语气、增加声彩而增加的句子。
表达效果
使词句的朗读更加顺畅,使感情的表达更加圆满。
判断方法
与上文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前文已经是完整的结构。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怎样的壮志豪情?1.一读:作者写“神龟”“腾蛇”“老骥”的作用是
什么?作者以“神龟”“腾蛇”为例来说明世间万物最后都会消亡,慨叹生命有限,作者对人生的规律有清醒的认识。用“神龟”和“腾蛇”做比喻,不仅具有举一反三、以重代轻的典型意义,同时也鲜明地否定了万物不变、人可以成仙不死等迷信思想。作者用“老骥”自比,抒发自己的万丈豪情,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远大志向。串珠问题:2.二思:诗人认为怎样才能延年益寿?诗人在诗中强调人的寿命的长短,不是仅由上天决定的,而是“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也就是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是可以延年益寿的。3.三析:从这首诗中看出诗人具有什么精神?这首诗是诗人在五十三岁时所写的,诗人认识到生命的“有竟时”,但诗人不以生命的“有竟时”而不思进取,他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不能哀叹寿命的长短,要自我把握,才能做到“可得永年”。由此可见诗人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4.四品:作者在诗中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诗人在前面写了生命都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作者在情感上是十分平静的,心情很坦然;到了中间诗人在情感很激昂,认为自己一定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到了后面诗人在情感上是积极进取的,认为只要乐观奋发,就可青春不老。龟虽寿认识生命——神龟虽寿……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对待生命乐观、自信积极、进取辩证思维——盈缩之期……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画龙点睛作者列举了神龟、腾蛇等事物,说明世间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天,慨叹生命的有限;又用“老骥”自比,慷慨高歌,抒发了自己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表现了诗人不信天命、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警世通言》冯梦龙)【三曹】汉魏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望梅止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很热,士兵很渴,附近又没有水,行军很慢。曹便想出一法,说前面有梅林,树上有好吃的梅子。士兵听后,仿佛吃到了一般,行军速度加快。 《龟虽寿》从哲学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否定了方士们关于神仙的种种妄谈,也否定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那种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的做法,表达了自己的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参考答案:列举了“神龟”“腾蛇”“老骥”等事物。以“神龟”“腾蛇”为例说明世间万物都会有消亡的一天,慨叹人生的短暂;用“老骥”自比,抒发了自己的万丈豪情: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远大志向。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想一想,作者在诗中
列举了哪些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2.读一读,议一议。
老当益壮 宏图大志 壮志凌云 斗志昂扬
胸怀大志 励精图治 不拔之志 蹈厉之志
鸿鹄之志 豪情壮志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剑英
结合上面的成语、格言,说一说你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的理解。参考答案: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槽前,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停止。参考答案:曹操,小名阿瞒,故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聪敏,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但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军起义时崭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曹操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公元220年,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其子曹丕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读一读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了解一下曹操这个人。注释:①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②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 县碣石山。
③沧海:渤海。
④何:多么。
⑤澹 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⑥竦峙:高高耸立。背诵《龟虽寿》和《观沧海》这两首诗。(原诗略,见教材第42页)⑦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⑧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⑨星汉:银河。
⑩幸甚至哉:庆幸得很。
?咏志:即表达内心的感受。
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能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简单赏析: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简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描写,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wū guī chōng yíng
yí rán gē yǒng一、读拼音、写词语。乌 龟充 盈歌 咏怡 然二、形近字组词。怡(    ) 暮(    )
恰(    ) 幕(    )
犹(    ) 竟(    )
忧(    ) 竞(    )怡然自得恰好暮色夜幕犹豫忧愁竟然竞赛1.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壮心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盈缩之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面带点的字。.....缺少,引申为短。还完毕,这里指死亡。停止。多余,引申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