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落花生课件(2课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落花生课件(2课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8 21:13:03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主要用作油料。本文通过全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指出人要做有用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让我们一同走进许地山的名篇《落花生》,与他的家人一起聊聊花生,从中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吧。1.正确认读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开辟、居然、嫩绿、爱慕、体面”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许地山:(1894年-1941年),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籍贯广东揭阳。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等。许地山的父亲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台南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死守孤城台南,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军饷(xiǎng),坚决抵抗日军侵略。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的父亲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家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所写之事。榨zhà价jià榴liú慕mù开辟 空地
便宜
pì kòng pián辟开辟:
居然:
爱慕:
①打开通路。②开拓扩展。③开创;创立。
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①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②因喜爱而向往。
造句: 那位英俊的男子引起了一个女孩的爱 慕
之心。
我们不能做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体面:
①面子;身份;体统。②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造句:他有时说话不分场合,有失体面。
好吃懒做是不体面的。
他长得非常体面。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花生收获了。写“我们姐弟几个”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过收获节。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好了准备。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写父亲和“我们”对花生的议论。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写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开辟(bì pì )  榨取 (zhā zhà )
埋在(mái mán ) 成熟 (shóu shú )
便宜 (biàn pián) 价值(jià jiè)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画线。...... zhà yóu jià qián
shí liu ài mù2、根据拼音写词语。爱 慕石 榴价 钱榨 油3.辨字组词。慕(    ) 榨(    )
幕(    ) 窄(    )
价(    ) 榴(    )
阶(    ) 溜(    ) 爱慕幕布榨取宽窄代价台阶石榴溜走4.填入恰当的动词。
(    )种 (    )地 (    )种
(    )水 (    )油 (    )头买翻播浇榨点5.选字填空。
慕 幕 暮
(1)(  )色降临 开(  ) 羡(  ) 爱(  )
辟 僻 避 劈
(2)躲(  ) 偏(  ) 开(  ) (  )柴
榨 蚱 诈
(3)资本家贪得无厌地(  )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他这个人实在是狡(  )。
(  )蜢能跳过自己身高500倍的障碍物。暮幕慕慕避僻辟劈榨诈蚱6.按要求写句子。
(1)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努力学习,我居然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花生被母亲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虽然花生不好看,但是花生很有用。课件41张PPT。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蕴涵的道理。(重点)
2.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略写,哪些详写?
2.在吃花生的时候,父亲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回答的?
3.父亲是怎样引导“我们”了解花生的?“我们”了解了花生的什么特点?
4.本文在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特色?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高兴”表现出“我们姐弟几个”很爱吃花生。“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出“我们”对收获感到意外与喜悦的感情,更说明花生的生命力强,易于种植的特点。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通过语言描写来写父亲对花生进行的第一次议论。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对比,表现了花生的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对比、语言描写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此处的语言描写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二次议论。父亲借物喻人,借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教育子女要做一个不看重外表、不贪慕虚荣,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借物喻人、语言描写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结尾朴实无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印”字表明“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父亲的教导,再用“深深地”来修饰,更能凸显出父亲的话对“我”的影响。可以想见,父亲的话将陪伴“我”成长,影响“我”的一生,它将时刻鞭策“我”——要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花生一样品质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老师 农民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一读: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略写,哪些详写?作者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方面的事。其中议花生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略写。串珠问题:2.二思:在吃花生的时候,父亲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回答的?父亲提出的问题是: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3.三总:父亲是怎样引导“我们”了解花生的?“我们”了解了花生的什么特点?父亲先从其他果实说起,通过对比引导“我们”了解花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花生的特点是,果实埋在地里,默默无闻,等挖出来才知道有没有果实,对人很有用。4.四品:本文在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对种花生到收花生的几个月的时间,作者只用了几个词一笔带过,尝花生也只用两个短小的自然段来写。而议花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占了大部分篇幅。详略安排恰当,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落花生简单播种
居然收获种、收花生品花生内在之美
做有益社会之人做成食品
美味可口尝花生各说好处
品悟做人议花生本文主要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事情,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指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
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
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
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
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
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
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lǒng),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柳公权拜师】柳公权在街上看到一位无手老人用脚写的字好极了,于是就拜师学字。老人写道“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牢记在心,发奋练字,终成著名的书法家。1.人民的愉快就是我的报酬。——居里夫人
2.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
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鲁迅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4.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
的。——向警予
5.希望你们年轻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
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点拨:文中共描写了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我”五个人物的语言,在朗读时,要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如父亲的话深刻、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要读得厚实深沉、富有哲理、语重心长;母亲的话要读出和蔼可亲的慈爱来;哥哥、姐姐和“我”的话要读出活泼可爱,充满童趣的感觉。
参考答案:略。朗读课文时,注意体会父亲说话的语气。朗读参考: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①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②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主要内容。1.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
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种花生——(   )——(    )——(   )参考答案:①花生最可贵的是它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②父亲先问孩子们花生有何好处,然后将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对比,最后告诉孩子们这个道理。2.你是怎样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的?父亲又是怎样把这
个道理讲给孩子们听的?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两段
话在表达文章主题上的作用。
(1)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
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
好处的人。参考答案:(1)这句话中的“不好看”“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表明父亲对花生这种品质的赞美,并希望“我们”学习花生的这种品质。
(2)这句话是“我”从花生可贵的品质和父亲对“我们”的希望中,总结出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那些讲求外表美丽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没有存在价值的。这句话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有用”。
这两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重点句。参考答案:松树的品格是永不言败。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总能看见宽阔的道路两旁有许多树木。它们都披上了一件件白色的大衣,并且叶子也都落光了。但只要我们细心寻找,就能发现星星点点的绿色,它们点缀着北方的大地。这星星点点的绿色就是松树,不怕严寒的一种树。仿照《落花生》一文中父亲说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用这种说理的方式,说一段话与同学交流。参考答案:开辟:开拓扩展。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嫩绿:像刚长出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开辟 爱慕 居然 嫩绿 体面2.背诵古诗。
赋得古草原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注释:①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②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③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④远芳:草香远播。
⑤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⑥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⑦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翻译: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赏析:全诗措辞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1.zhà
(  )油 爆(  ) 初来(  )到
2.jià
(  )钱 衣(  ) 腾云(  )雾
3.mù
羡(  ) 夜(  ) (  )色苍茫一、根据拼音,填上正确的字组成词。榨炸乍价架驾慕幕暮开辟(bì pì)     空地(kòng kōng)
买种(zhǒng zhòng) 散伙(sàn sǎn)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yā zhà shí liu tǐ miàn

jià gé ài mù nèn lǜ三、读拼音,写词语。压 榨石 榴体 面价 格爱 慕嫩 绿四、选词填空。??果然 居然
1.我猜这个人是他妈妈,一打听,(    )没错。
2.真没想到,他(    )做出这么丢脸的事。
分辩 分辨
3.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4.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不想(    )。果然居然分辨分辩1.人要做有用的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远芳侵古道,______________。(补充诗句)五、按要求写句子。晴翠接荒城 人不能做没有用的人。难道父亲的话没有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吗?父亲说,对,那是他对我们的希望。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