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11-01 2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l下列感受器中,对环境温度变化刺激最敏感的是…………………………………… ( )
A.眼睛 B.耳朵 C.皮肤 D.鼻子
2.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酸、甜、辣、涩 D.酸、甜、咸、涩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m/s B.声音不能在墙壁中传播
C.要想听到声音,必须要有振动的物质和传播声音的物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4.用耳朵贴着铁轨的人比站着的人先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这是因为………( )
A.火车振动不会引起空气振动 B.火车在铁轨中引起的振动传播得慢
C.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轨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轨中传播得快
5.夏日里,晓声同学在距离高墙140m远处敲锣,0.8s后听到回音。那么当时的声速是( )
A.175m/s B.340m/s C.344m/s D.350m/s
6.吃棒冰时感觉到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7.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8.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是………………………………………………………( )
A.听小骨 B.听神经 C.耳蜗 D.前庭和半规管
9.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A.耳 B.耳蜗 C.大脑皮层 D.听小骨
10.下列物体一定属于光源的是………………………………………………………( )
A.有颜色的物体 B.人眼能看到的物体
C.能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 D.能反射光线的物体
11.透过红玻璃看蓝纸反射的色光成黑色的,这是因为……………………………( )
A.红玻璃将蓝纸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
B.蓝纸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
C.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纸反射的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D.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12.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黄色裙子的
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的是………………………………………………………( )
A.全身呈红色 B.上衣呈红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黄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1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下图中成像正确的是 ( )。
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反射角也是20°
B.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同时靠近法线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5.小红在小河边看到“鱼在白云中游”,她看到的……………… ( )
A.鱼是实像,白云是虚像 B.鱼、白云都是实像
C.鱼是虚像、白云是实像 D.鱼、白云都是虚像
16.冰遇火要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他们将冰磨成一
种冰镜,让太阳光射过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这种冰镜就磨削成…(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7.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 )
A.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物距大物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18.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为30°时, 反射角是…………………… ( )
A、30° B、60° C、90° D、120°
19.人们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信息,首先靠的是………………………………… ( )
A.感觉器官 B.传入神经 C.效应器 D.大脑
20.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它
们的焦距大小。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5cm不变,烛焰通过三个凸透镜
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推断透镜的焦距……………………………(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1.如果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照射到孔后的光屏上出现了光斑,则光斑
的形状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D.三角形
22.下列关于声和光在真空中传播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和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和光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
24.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 )
A.小孔成像 B.影子 C.月食 D.筷子放到水里会“变弯”
25.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 (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26.人体皮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功能。在人体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
27、某学校的徐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右图所示的折光系统。
问:①这位徐老师的视力已患上
(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你作出判断
的依据是: 。
②若要使徐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
28.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___________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__________的像。
29.音调表示的是声音的_________,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一般来说,振
动越快,则音调越_____________。
30.光在同一均匀物质里是沿_______________传播的。光在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31.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 来感知大象的形状,此种感觉形成部位在 。
32.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_反射,而在黑板某部分出现的“反光”现象是由于光线射到这部分时发生了________反射。
33.身高1. 75m的人站在高1.5m的竖直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_m,
当人向后退lm,则此时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m。
34.电视机、手机等设备的天线所接受的信息是靠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传播来的。
35.如左下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那么图中界面是_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
(入射角和折射角填字母)
36.如右上图所示,将一只闹钟放在一个玻璃罩内,当闹钟正常闹铃时,人_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__________听见闹钟的响声。如将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那么闹钟闹铃时人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_________听见闹钟的响声。(填“能”或“不能”)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9分)
37.请在下图中画出法线NN’反射光线OB,折射光线OC。
38.试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下图中AB在S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39.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10分)
40、小明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入射的方向,他测得如下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50°
反射角 20° 30° 40° 50°
(1) 请你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a
b
(2)若在平面镜上贴上红色的玻璃纸,则看到反射
光的颜色是: 。
4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    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
①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如果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欲使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向________移。
②另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③再有一位同学在光屏上形成了烛焰清晰的像以后,用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问:这时光屏上 ( )
A、 像全部消失      B、 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的下半部消失    D、 仍有整个像,但比原来暗一些
答案:
一.
CACCD DBDCC CDDBD CDDBD CCBAC CADDC
二.
26.触觉 痛觉 冷热觉 皮肤
27.远视眼   像成在视网膜后 凸透镜  会聚  28.直线传播 太阳
29. 高低 频率 高
30.直线 真空
31 触觉 大脑 32.漫 镜面 33. 1.75 6
34电磁波
35. M,N, MN OB ∠COM ∠AON
36.能 能 能 不能
三.作图题
四 实验探究题
4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红色
41 .光具座 不在同一高度 下 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物距在一倍的焦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