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1-09 10:1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 B.质量 C.动能 D.时间
2.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艰辛的探究.利用图示理想斜面实验,揭示运动现象本质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笛卡尔 D.亚里斯多德 3.下列与参考系有关的成语是() A.三足鼎立 B.刻舟求剑 C.滴水穿石 D.立竿见影
4. F1、F2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1=4N,F2=3N.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为() A.2N B.3N C. 5N D. 15N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下滑时,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A.mg B.mgsinθ C.mgcosθ D.mgtanθ 6.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探究结果的是() 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 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正比 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反比
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物体的速度为0 B.t=10s时物体的速度为15m/s C.0~1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0~10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8.如图所示,一小钢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AB直线运动,C处有一小球门,BC垂直于AB.现用同一根细管分别沿甲、乙、丙三个方向对准B处吹气,可将钢球吹进球门的是()
A.甲方向 B.乙方向 C.丙方向 D.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为()
A. B. C.mv2r D. mvr 11.驾驶汽车的过程中严禁发生下列违章行为,其中惯性发生改变的是() A.超载 B.超速 C.闯红灯 D.不系安全带 12.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上跳下,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13.纯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初速度为18m/s,经过3s汽车停止运动。若将该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电动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A.3m/s2 B.6 m/s2 C.15 m/s2 D.18 m/s2 14.如图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发生一段位移后,力F1对物体做功为4J,力F2对物体做功为3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体做功为()
A.7 J B.5 J C.3.5J D.1J
15.如果力F作用在质量为m1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2,同样的力F作用在质量为m2的物体上,(m1 >m?),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3.0 m/s2,现将同样的力F作用在质量为(m1 +m?)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5.0 m/s2 B.1.0 m/s2 C.1.2 m/s2 D.0.8 m/s2 16.如图所示,A、B分别为电子钟分针和时针的端点,在电子钟正常工作时()
A.A点的角速度小于B点的角速度 B.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 C.A点的线速度等于B点的线速度 D.A点的线速度小于B点的线速度 17.我国将于2020年建成完整的北斗二号导航系统,该系统由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其他卫星组成,则地球同步卫星() A.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椭圆 B.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C.可静止在天津上空 D.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18.2016年8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被送入500km高的运行轨道上,现已投入使用.“墨子号”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A.等于11.2km/s B.等于7.9km/s C.小于7.9km/s D.大于7.9km/s 19.如图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地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A.mgh B..-mgh C.mgH D. mg(H-h) 20.图示为儿童蹦极的照片。儿童绑上安全带,在两根弹性绳的牵引下上下运动。在儿童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A.重力对儿童做负功 B.合力对儿童做正功 C.儿童的重力势能减少 D.儿童的机械能守恒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40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14分)
21.(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A点.
?(1)?同时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分别记录两个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及两细绳的方向.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__N.?
(2)?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结点也拉到O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本步骤中将结点也拉到O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细绳套尽可能短一些?
B.?橡皮条的伸长量越大越好?
C.?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D.?拉细绳套时,拉力应尽量与木板平行
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让重锤拉着一条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若要完成该实验,除图中的实验器材外,必需的器材还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平 B.刻度尺 C.秒表 (2)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B点的速度vB=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次实验需要验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12分)如图所示,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P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试求:
(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
24.(14分)如图,AB为粗糙的长直轨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CD为光滑曲线轨道,两段轨道在B处光滑连接。B、C、D三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0.50m,h2=1.75m和h3=1.50m。一质量m=0.20kg的小环套在轨道AB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t=1.2s到达B点,速度vB=6.0m/s。求:(sin37°=0.6,cos37°=0.8,g取10m/s2)
(1)小环沿AB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小环沿AB运动时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 (3)小环离开轨道D处时的速度vD的大小; (4)若使小环以最小速度落地,求小环在AB上释放处离地的高度h
河西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试卷: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5:ABBCC 6-10:ADCBA 11-15:ADBAC 16-20:BBCDC.
二、实验题(本题共14分)”出…75-,,4*二 21.(1)2.6 (2分) (2)力产生的效果相等 (2分) (3)D (2分) 22.(1)B(2分) (2)1.92m/s(2分) (3)某点动能是否等于该点的重力势能(4分) 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12分)【答案】 分析P点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 FAcos37°=G1 (2分) FA?sin37°=FB?可解得: (2分) FB =6N (1分) 再分析G2的受力情况.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 Ff=G2sin37°+FB'cos37° (2分)
FN+FB'sin37°=G2cos37° (2分) FB'=FB可求得: (1分) Ff=64.8N?FN=76.4N. (2分) 答案:(1)64.8N,方向沿斜面向上(2)76.4N,垂直斜面向上
24.
(1) a=vB/t=6/1.2=5m/s2(2分)
(2) mgsin37°-Ff=ma(2分)
Ff= mgsin37°- ma =0.2×10×0.6-0.2×5=0.2N(2分)
(3) mvB2+mgh1=mvD2+mgh3(2分) vD=4m/s (2分)
(4)mgh1+mvB′2= mgh2 vB′= 5m/s(2分)
s==5m h= h1+ s·sin37°=2m(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