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谭学讴 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1.薛谭学讴 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9 10:14:38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0张PPT。列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要作品为《列子》。《列子》里多是先秦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在刚刚学过《(论语)》四则之后,细细品味选自《列子》中的三篇小故事,相信你会有另一番感悟和思考的。薛谭学讴
第一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薛谭学讴》的内容。(重点)列子:(约前450-前375),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主要作品:《列子》。《列子》简介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相传由郑人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斧者(失斧疑邻)”“歧路亡羊”等。《列子》一书包含了许多寓言,大部分带有警世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讴ōu饯jiàn谭 遏tánè响遏行云 饯行 抚节悲歌èjiànfǔ尽抚节:
求反:
声震林木:
响遏行云:打着拍子。
要求回去(接着学习)。
形容歌声响亮。
遏:止住。形容声音高亢。 点击
听朗读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讴:歌唱。】【穷:尽。这里指学完。】【技:本领。】【谓:以为、认为。】【辞:告辞。】【归:回去。】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弗:没有。】【止:阻止。】【饯:用酒食送行。】【郊:在城外大道旁。】【衢(qú):通往四面的路。】【抚节:打着拍子。】【响遏行云:遏,止住;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响亮。】秦青没有阻拦他,他在郊外的通衢给他送行,秦青打着拍子,高唱悲歌,歌声震动了林木,声音很响留住了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薛谭听了便向秦青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一辈子也不敢说回家的事了。【谢:道歉,谢罪。】【反:通假字,同“返”,返回。】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永不满足,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薛谭学讴》写了薛谭自以为学完老师的技艺便要与老师辞别,老师秦青没有阻止他,而是用高亢响亮的歌声为薛谭送行,薛谭听后向老师道歉并继续学习唱歌的事。1.为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谭(  )(     )   讴(  )(     )
饯(  )(     ) 遏(  )(     )tán天方夜谭ōu讴歌jiàn饯行è遏止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②饯于郊衢 
③未穷青之技  ④自谓尽之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3.对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秦青的歌声太悲壮了。
B.秦青的歌声由于声音很大,天空中的云都被震住了,不能流动了。
C.形容秦青的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这里运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方法。C课件29张PPT。薛谭学讴
第二课时1.熟读课文,懂得学无止境、学贵有恒的道理。(重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一读:薛谭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辞归的请求?他为什么辞归?说明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2.二思:秦青是怎样做的?
3.三析:结果如何?
4.四想:本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句概述了薛谭学艺的过程,从而使文章简单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的原委。“未……自谓……”的意思是本来没有,但自以为是,说明薛谭是一个容易自满的人。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这一句是细节描写,细致地写出了秦青歌声的精妙。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秦青的歌声响亮美妙,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留住了。这句话表现了秦青技艺高超,能用自身的水平,真切地教育自己的学生,让薛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这句话说明薛谭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反”同“返”,通假字,是回家的意思。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法现象。
答题格式:
“……”通“……”,是……的意思。积累:
你知道表现歌声美妙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本文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半途而废,同时还告诉人们要知错就改的道理。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一读:薛谭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辞归的请求?他为什么辞归?说明了他是什么样的人?薛谭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提出了辞归的请求。因为他自以为学完了老师的技艺。说明他是一个很容易自满的人。串珠问题:2.二思:秦青是怎样做的?老师秦青没有阻止他,而是用自己高超的歌声为薛谭送行。3.三析:结果如何?薛谭听后向老师道歉,并请求继续学习唱歌的技艺。4.四想:本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本文写薛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继续学习唱歌的事。薛谭学讴薛谭——遂辞归 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声震林木 响遏行云学无止境
学贵有恒本文写了薛谭学习唱歌的事。赞扬了秦青高超的教育艺术,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贵有恒的道理。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省心录》林逋)   
苟不自满而中止,庶几终身而有成。(《答李诩第一书》欧阳修) 【宋濂苦学的故事】  元代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于家贫,只得借书博览。宋濂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虽然学官的脾气古怪,但宋濂毫不气馁,历经曲折,最后终于苦学成才。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浅尝辄止,知识无边,学海无涯,教无止境。点拨:首先熟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故事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背诵时,可以抓住关键词,如:“遂辞归”“弗止”“饯于郊衢”“悲歌”“薛谭乃谢”“不敢言归”等;也可以抓住故事发生、发展的顺序,如:薛谭学讴——自谓尽之——辞归——秦青抚节悲歌——薛谭求反——不敢言归。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再比较一下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1)薛谭乃谢
家祭无忘告乃翁
(2)薛谭学讴于秦青
霜叶红于二月花....点拨:理解课内句子,可以结合课文注释,也可以联系上下句,比如“薛谭乃谢”。课外的两句诗,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理解。
参考答案:
(1)薛谭乃谢:薛谭便向秦青道歉。乃:就,便,于是。
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乃:你的。
(2)薛谭学讴于秦青: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于:向。
霜叶红于二月花:经过风霜洗礼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于:比……还……。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薛谭学讴”的故事。点拨:用自己的话,就是既要尊重原文的意思,又不受原文词句的限制,不需要直译。讲这个故事,重点在秦青“抚节悲歌”一处,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他歌唱技术的高超和巧妙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在郊外的大道旁为他饯行。这时候秦青轻轻地打着拍子,唱了一首十分动人的歌曲,那高亢的歌声震动了林间的树木,留住了天上的行云。薛谭听了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请求回去继续学习,一辈子也不敢再说回家的事了。读一读,再去搜集类似的名言。注意在表达时运用。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青出于蓝,胜于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点拨:读这几句话,注意“琢”“拙”都是翘舌音。这几句名言,写的多是关于学习态度的,鼓励我们要懂得学贵有恒、学无止境的道理。搜集这类名言,再背诵下来,在习作或口语表达时运用。
参考答案:
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功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