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小狗包弟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
兴,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
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
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走近作者:《电》) 和“激流三
部曲”(《家》《春》
《秋》)等小说,又发
表中篇小说《寒夜》
《憩园》等。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
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
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
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2003年,国务院授
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场“十
年浩劫”席卷而至。无辜的人们惨遭杀
害,千年的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
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写作背景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彭
德
怀
被
批
斗刘少奇被批斗在清华大学批斗王光美“喷气式”:在批斗会上,强制性地按扭住被批斗者的头、颈、背部,使其上肢和下肢呈90度,乃至更甚;把被批斗者的两只胳膊向后上方或向侧伸直,如同喷气式飞机翘起的两个翅膀似的。头部向地,臀部高撅;同时在胸前还给挂上黑牌。时间长了,颈脖勒出血痕,腰酸背痛,血脉不畅,四肢僵直。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在清华园召开有30万人参加的批斗王光美和彭真、陆定一、罗瑞卿、薄一波等人的大会。当王光美被押着出场时,她套着紧箍着身子的旗袍,头戴一顶洋草帽,脖颈挂着一串乒乓球制的“项链”,这身打扮很不合时宜,当时还是春天,却身着夏装。显然,这是对王光美的丑化和污辱。 这个丑化和污辱王光美的穿戴是江青亲手制造的。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江青十年浩劫(1966----1976)是非颠倒,人性扭曲的十年
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痛心疾首的十年.不堪回首的十年
……
这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在十年“文革”动乱中,巴金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得说违心的话、作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 在《随想录》中,巴老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同时,他对全民族在“文革”浩劫中的病态思想和知识分子为自保而出卖朋友、出卖良知的行为做了思考与分析,表现了一位世纪伟人的良心和勇气。《小狗包弟》是《随想录》中的名篇。注意字词 揪回来(jiū) 头破血流(xuè) 满身是血(xiě) 血迹(xuè)
脚爪(zhuǎ) 作揖(yī) 租赁(lìn) 倘使(tǎng) 修葺(qì) 叱咤(chì)
篱笆缝(fèng)里 绿草如茵(yīn) 解剖(pōu) 堕(duò)入 舔舐(tiǎn shì)注意字词 血:①xuè(书),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心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狗血喷头”;②xiě(口),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鸡血,血晕,血块子”。
爪:手爪、鹰爪、爪牙,读zhǎo;余指禽兽的脚或像爪的东西,读zhuǎ 首段写了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有什么作用? 结构:为下文写包弟的故事作铺垫、引起
下文。思想内容:两个类似的例子,表现了这类
事件的普遍性。(以小见大)
以狗的仁义反衬人的无情。感情基调:奠定了伤痛的感情基调。提示:从结构、感情基调、思想内容来分析。找出对“包弟”的有关描写,一起来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狗。 品读课文有关描写 见到陌生人口吠一阵就跑开了(正面) 客厅作揖 守门口(正面)拍摄包弟的镜头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的情况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 小狗包弟 聪明、可爱、有情义、 通人性。 作者与这只可爱的狗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文章思路作者情感与包弟亲密接触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不知如何安排包弟送走包弟送走之后心不得安至今不能释怀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文章总的情感基调——歉意、忏悔探究作者的情感2.请找出表现作者“沉重”和“歉意”的句子。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面对如何安置包弟,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忧虑,并且
认为它是个“包袱”?3.作者为什么会对一只狗产生如此深重的歉疚之情?3.作者为什么会对一只狗产生如此深重的歉疚之情? 作者是为了保全自己,把小狗送到了手术台上,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种歉意,更是一种发自灵魂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感受 品味1.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批注:“认识他的人”,可能是反对派,仇人,或者有矛盾的人;可能是看笑话的人,麻木的人,或者怕连累自己的人;甚至可能是同路人,同情的人,或者亲戚朋友等关系好的人。前两种人可能根本不愿意去安慰和帮助巴金,而后一种人则是不敢去。这句话形象揭示了“文革”对人心灵的扭曲以及它的残暴性。感受 品味批注:“亲热地叫”、“扑”、“闻”、“舔”、“抚摸”这几个动词用得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小狗对艺术家的友好亲密。这句和上句形成鲜明对比,人竟然比不上一条狗。2.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感受 品味批注:前后对比,重在“暗暗”二字,小狗包弟成为我的包袱,我为保全自家,决定送它到医院作解剖用,而它不知,依然那么可爱友好。我伤感、内疚、无奈,只能“暗暗”地流泪。3.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感受 品味轻松:在那个社会环境把“麻烦”送出去,“轻松”是正常人的感觉。
沉重:良心的自我发现,对自己“出卖”“背叛”包弟、对自己懦弱的羞耻感。
在文革动乱的时代,人的生命尚不值一钱,更何况是为了生存,而抛弃一条小狗,又算得了什么呢。但世纪老人巴金却未因此而解脱自己,而是对自己的心灵进行审问,生发出了深深的忏悔。4.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感受 品味批注:前后对比,重在“暗暗”二字,小狗包弟成为我的包袱,我为保全自家,决定送它到医院作解剖用,而它不知,依然那么可爱友好。我伤感、内疚、无奈,只能“暗暗”地流泪。5.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感受 品味批注:“我”送走包弟,十几年来一直内疚,受煎熬,为了“赎罪”,“我”必须“给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欠债”,而“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今后的日子“不好过”。
但是,与过去的十年相比,这“不好过”又算得了什么,那“十年”都挺过来了,还怕别的困难吗?
这两句话表明了作者反思过去的痛苦和必须反思过去的决心。6.“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谈谈你的理解。思考 领悟文章的主题——批判与反思 巴金通过写小狗包弟的遭遇,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十年动乱的惨无人道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从而揭露了文革的罪恶。
巴金写小狗包弟是为了表达自己深深的歉意和忏悔,这体现出作者自我解剖自我反思的可贵精神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放弃包弟并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关于《随想录》 “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巴金
仅凭早期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巴金就已经确立了“巴、老、曹”并称的巨匠地位。但因为有了5卷本、40多万字的《随想录》,不但使他的文学创作攀上新的高峰,也更使他因“讲真话”的巨大的勇气,而成为一个特殊时代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榜样。正如鲁迅已经不仅
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更是民族
性格和意志的标志一样,巴金
是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
而被人们所崇敬。二十世纪的良心从巴金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值得我们后人敬佩。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揭露文革的荒唐、没人性表现作家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总结文章主旨: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最后五段,完成1~4题。
1.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找出文中作者解剖自我的句子,说说所包含的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短短几句话,包含着超人的勇气,不但体现了作者所欣赏的卢梭式的“诚实”,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与之联系的对国家、历史、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作者对“文革”结束后自己院子的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个词明确地表明了他对院子变化的感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用了对比手法。(2)表达了人与物都经历了沧桑变迁的伤感。(3)“创伤”一词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院子变化的感受。
3.文章结尾说:“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试分析这句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简朴的语言中,道出了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表达了作者自己深深的歉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敢于说真话的勇气。
4.从小狗包弟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简朴的语言中,道出了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表达了作者自己深深的歉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敢于说真话的勇气。
总结 巴金的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让我们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真切体会“浩劫”的含义。认识作家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
仔细体会,学习巴金先生的正义感 和“以小见大”的行文技巧及自然朴实的语言特点。拓展: 1970年12月6日,联邦德国总理
勃兰特出访波兰。按照日程安排,
勃兰特将于第二天向华沙无名烈士
墓和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
献花圈。二战时期,波兰人死亡
600万,很多人对德国人有敌视情
绪。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来到
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在为
死难者献花圈时突然双膝跪倒,向材料提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人杀戮的600万犹太
人谢罪,为本国、本民族的不光彩的历史谢罪。
这出乎意料的举动不在计划安排之列,勃兰特
也未同任何人商量。波兰东道主深为震惊,许
多人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勃兰特
波兰之行,重塑了德国在整个世界的形象,赢
得了波兰和其他国家的好感。在国内有些人用
最恶毒的言语骂他,说他丢尽了德国人的脸。
但是他说“我不需要理解,愿意理解我的人就
会理解我。” 2005年10月1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
郎,再一次以出其不意的“突袭”方式,
任内第五次参拜祭祀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
社。当天上午,东京上空阴雨绵绵,靖国
神社内外戒备森严,布满了身着警服和便
衣的警察,警察的直升机在天空盘旋。材料提供:数百名记者端着照相机和摄像机站在通往
拜殿的步行道两旁。10时10分左右,身穿
西服的小泉乘车来到靖国神社第二鸟居
(神社入口处的牌坊)前,下车后步行到
相距100米开外的拜殿前,一鞠躬后投香火
钱,双手合十静默约30秒钟,然后再鞠一
躬。整个参拜仪式不到几分钟,小泉随后
一言不发,转身离开。自2001年4月就任
日本首相以来,小泉年年“拜鬼”,一次
不落。今朝已是第五次。 根据以上材料,你的观点是怎样的。 请你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写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者朋友等。200字以上。
(或者写一篇关于“反思”的文章,
500字以上)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