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苏教版6反比例的意义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苏教版6反比例的意义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09 13:42:28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反比例的意义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新知探究
3
用60元购买笔记本,购买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
笔记本的单价和购买数量是怎么变化的?
笔记本的单价变化,购买数量也随着变化。
相关联的量
新知探究
3
用60元购买笔记本,购买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
笔记本的单价和购买数量是怎么变化的?
1×60=2×30=3×20=4×15
=5×12=6×10=60
新知探究
3
用60元购买笔记本,购买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
单价×数量=总价
(一定)
单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笔记本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成反比例关系,笔记本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新知探究
生产240个零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如下表:
5
6
(1)填写上表,说说工作时间是随着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乘积都是240。
新知探究
生产240个零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如下表:
5
6
(3)这个乘积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吗?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一定)
新知探究
生产240个零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如下表:
5
6
(4)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成反比例,乘积一定。
新知探究
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k
(一定)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巩固训练
1.糖果厂生产一批水果糖。把这些水果糖平均分装在若干个袋子里,每袋装的粒数和装的袋数如下表:
(1)写出几组相对应的每袋粒数和袋数的积,比较积的大小。
(2)每袋装的粒数和袋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巩固训练
2.工地要运一批水泥,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
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重点】
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3.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
4.导入新课:
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又存在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1)初步感知反比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3。
提问:从“用60元购买笔记本”这句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60元是这批笔记本的总价,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发生变化,但是笔记本的总价是固定的,始终是60元。
(2)探究反比例关系。
提问:观察这张表格中的两个数量,它们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① 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你能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吗? ③ 猜一猜,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3)揭示反比例的意义。
引导总结:购买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单价和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2.
反比例意义的应用。
出示第61页“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3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什么关系。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3.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y =k(一定)揭示板书课题。
三、课堂小结。
引导总结:成反比例的两种量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两种量要相关联;二、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三、两种量的乘积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