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09 16: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重点难点】
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难点: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自主学习指导】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1.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认识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西汉的建立
探究问题1:阅读教材第一框,指出西汉建立时间,定都及汉高祖的名称。(背诵)
★探究问题2:阅读教材第一框并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 将相出行乘坐的牛车
请回答: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有条理的概括出来,并尝试背诵)
(教师用稿)答案提示:状况: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残破荒凉的景象。
面临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学习活动二:休养生息政策
★探究问题1:认真阅读教材第二框,并结合第一框内容,指出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背诵)
★探究问题2:阅读教材第一框并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颁布军队复员令,凡复员的军吏卒,可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赋徭。动员流亡之民回乡,“复故爵田宅”。在全国推行释免罪人和奴婢,增加农业劳动人口。
材料二 刘邦根据官吏俸禄和政府开支制定全国赋税总额。田租,或称田赋,即土地税,征收率为什五税一;口赋,也称算赋,即人口税,每人每年一算(120钱)。
请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高祖在位时期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政策?
(教师用稿)答案提示: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③减轻农民的赋税。
④相应的减免徭役和兵役。
学习活动三:“文景之治”
★探究问题1:阅读第三框题,指出文帝景帝推行的“休养生息”的主要措施。(有条理概括背诵)
★探究问题2:阅读教材第三框,指出文景之治的作用。

【整体构建】
【我的困惑】
【随堂检测】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是指( )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
4.“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清明的统治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帝、景帝时期吸取秦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 C.文帝、景帝提倡节俭
D.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有很大的关系
5.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
材料二: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请回答:?
这两段材料都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思想。?
文帝和景帝为实现上述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②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称为什么??
答:“文景之治”。??
汉初统治者都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汉初社会萧条,国家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