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9 17: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潜江市积玉口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秽(huì) 容臭(chòu)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B.诘责(jié) 酒肆(sì) 酷肖(xiāo) 黯然失色(àn)
C.轩邈(miǎo) 虐待(nüè) 璀璨(cuǐ) 浑浑噩噩(hún)
D.罪孽(niè) 愚钝(dùn) 苍茫(cān) 长吁短叹(xū)
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琐事 憔悴 翻来复去 抑扬顿挫 B.凛冽 执拗 诚惶诚恐 光大门眉
C.迸射 绯红 广袤无垠 盛气凌人 D.生疏 馈赠 正经危坐 粗制滥造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
B.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C.《木兰诗》情节抑扬顿挫,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
D.他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
4.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无误的一项是( )
A.《日》《月》——散文诗——巴金——现当代文学家
B.《雷电颂》——戏剧——郭沫若——现代文学家
C.《组歌》——散文诗——纪伯伦英国——诗人、画家
D.《五柳先生传》——小说——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5.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他给予鲁迅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表现了他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 )21cnjy.com
B.《雷电颂》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其中雷、电都象征着邪恶势力。( )
C.胡适的母亲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文章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了自己早年虚心求教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基础知识,必须从小学开始打起。
B.这种布,具有防水耐磨,防蛀耐酸,很适合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穿用。
C.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诗人、画家、演员和文艺工作者。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默写与赏析(10分)
7.古诗文填空默写(7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
(5)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____________,则不得其正。(《何为正心》)
(5)《过零丁洋》中作者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8.诗词赏析。(3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www-2-1-cnjy-com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说说你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锡饧①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②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谓熟谙③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①饧:读táng,“同糖”。②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求:上门求诊的人。③熟谙(ān):熟悉。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闻一医家术甚高(技术) 策之不以其道(道路)
B.治病辄效(效果) 腰白玉之环(腰佩)
C.走而告之曰(跑) 猛浪若奔(奔跑)
D.偶一求药者既去(离开) 窥谷忘反(“反”,通“返”)
10.下面“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 D.亲往观之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医家”是一位好心的人,但又是一位让内行人笑话的人。
B.来“医家”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医家”应接不暇。
C.医“家”不识字,不懂装懂,胡乱用药,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D.戴原礼很欣赏这位有医德,善“用古方”,医术高超的医“家”。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2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21*cnjy*com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的众声喧哗与手机外的众生沉默,反差强烈。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⑧如何看待“低头族”的兴起呢?应该说,这种现象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或许“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引发我们思考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
系这个问题。
⑨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
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始终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
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文/王稀君,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节。)
13.文章围绕“低头族”讲了四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描述“低头族”的典型特征。 B.揭示“低头族””的社会危害。
C.分析“低头族”的形成原因 D.呼唤“低头族””要正视现实。
14.选文开头由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①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17.《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手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版权所有:21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问题。(13分)
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1)我小的时候,总爱把作文写得与众不同。王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读我有漏洞也有一点新意的作文。
(2)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当然是甜的了,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的夸奖?可慢慢的,咸味和涩味就涌上心头。
(3)下课以后,同学们的神气怪怪的。“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掏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那时候我们刚学过一篇关于掏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全班同学好像结成了孤立我的统一战线,跳皮筋,两边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又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拨呢!我和谁说话,她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然后故意跟别的人大声说笑,一块儿边说边看着我。
(4)在我幼小的心里,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被嫉妒。
(5)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要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怎么办呢?
(6)我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从此不要把作文写得那样好。我开始挺随意地写作文,随大
流,平平淡淡。果然,王老师不再念我的范文,同学们也和我相亲相爱。正在我很得意的时候,王老师找我了。“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骄傲了?”我执犟地保持沉默。不是不愿意告诉老师原因,而是不知道怎么说。假如我说了,老师会在班上把同学们数落一顿。那我的处境就更糟了。
(7)王老师苦口婆心地开导我半天,于是我又开始认认真真地写作文,王老师是满意了,可同学们敌视的恶性循环又开始了。
(8)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了吗?
(9)我小小的脑筋动了又动,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老师念它们的时候,大伙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发出会意的笑声。同学们只是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只提一个名字:毕淑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我小心翼翼地说:“王老师,我最近的作文有进步了吗?”“噢,你近来写得不错。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王老师说。“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什么事?你说好了。”王老师的眼睛明亮地注视着我。
(11)“我想……您念我的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鼓足勇气说完蕴藏在心中许久的话。(毕淑敏)
(12)“为什么,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一篇无名氏写的东西吧?”王老师有些不耐烦了。
(13)我知道王老师会这么说的,要说服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我觉得您读谁的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了。我也好给我自己的作文提不足之处……”
(14)我说的都是实话。只是最重要的理由我没有说:我想为自己求一份心灵的安宁。
(15)“你说得有一些道理。好吧,让我们下午试一试。”王老师沉吟着答应了。
(16)那天下午的情形,一如我小小的心所预料的。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下课以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
(17)我至今不知道这算是少年人的机智还是一种早熟的狡猾,却养成了我勤奋不已而又淡泊名利的性格。
18.本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略作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11)段连用了4个省略号,传达了“我”复杂而微妙的内心情感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我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仔细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1)第(5)段“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要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一句中“精神的炼狱”指什么?(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中,“故意”表现了同学们怎样的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我”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22.名著阅读。(5分)
“我打捞这些财物是为了我自己吗?你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们,有被压迫的种族,有要报仇的牺牲者吗?”21·世纪*教育网
(1)上面这段话出自《海底两万里》,这是一部长篇___________小说,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段话是尼摩船长对阿龙纳斯说的,鲜明地表现出尼摩船长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进步思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
前不久,肖老师到潜江城区办事,将装有大额现金的钱包遗落在公交车上。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该公交车司机汪师傅送回了钱包并婉拒了他的谢礼。肖老师决定登门道谢,并向他赠送一面锦旗。
①请帮肖老师拟定锦旗上的题词,以表敬意。(2分)
示例:感谢医生的锦旗题词:“情系患者,服务一流”;或“妙手回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揣摩肖老师的内心活动,把他向汪师傅道谢时可能说的话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写与写作
24.书写。(3分)
25.请以“在_________海洋中穿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分) 提示:先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如“知识”“亲情”“友情”等,然后写作,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21*cnjy*com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C 2.C 3.B 4.B 5.B 6.C
二、7.(略) 8.(1)“此事”指人的“欢”“合”与月的“晴“圆”(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平添忧愁,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说出字面意思1分,理解1分,共2分)
9.D 10.C 11. (1)戴原礼听了以后心里感到奇怪,便询问那个医生是什么缘故.。(2)我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12. D
三、13. B 14.作用:一是表明手机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1分);二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5.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明显上升。
16.加点词不能删掉。“几乎”一词表限制,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变成了人们离开屏幕就完全无法生存,过于绝对。“几乎”用在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手机的出现有利有弊。 (1分)有了手机,人与人联系更方便,沟通更便捷;利用手机上网,自由灵活,信息量大。(1分)但是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手机引发各种情感危机,消解了社会伦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1)【来源:21cnj*y.co*m】
18.最后一段是议论(1分),是作者成年之后回顾往事时的一种体验和认识,表现了少年“被老师念作文”这件事对“我”人生的重大影响(1分),点明了本文的中心:一个人不论何种情况都应该勤奋不已而又淡泊名利。(1分)
19.一方面表明说话语气的断断续续,“我”内心的犹豫和忐忑;另一方面又怕老师会生气,识破自己的“鬼主意”追问下去,进而会训斥同学弄巧成拙使自己更加孤立。这四个省略号就表现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3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0.(1)“精神的炼狱”是指受到精神上的折磨(1分),既为自己作文受到老师夸奖感到高兴,又害怕因此遭到同学们的疏远和孤立(1分)。
(2)“故意”表现了同学们因“嫉妒”而疏远“我”的态度。
21.①“我”是一个懂得求“和”之智的人。认真做事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更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我”也是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有着成熟心智的人,不在乎表面上的名声和形式上的满足,在乎的只是自己内心的充实与快乐。(答到大意即可)
四、22. (1) 科幻 他被公认为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
(2)尼摩是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 体现了作者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
23. (1)示例 拾金不昧,高风亮节 ;拾金不昧,道德楷模;拾金不昧品德高;洁如玉兰;全心全意为人民,拾金不昧感人心 (2)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