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魏洛 阳蜀成都吴建业第16课 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路有饥妇人,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经光武年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水河水濮水济水鸿沟十万袁军渡过黄河,包围白马。曹操声东击西,佯攻延津。袁绍中计,大军西调,欲堵击曹军。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解围,此地袁军几乎全军覆没。袁绍不受教训,令全军渡河,直扑延津南,追击曹军。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向西撤退。曹军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纷纷争抢财物。曹操趁机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鉴于敌强我弱,曹操决定诱敌深入,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袁绍自恃兵多粮足,继续南下,与曹军在官渡僵持。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乌巢,率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直达乌巢,烧毁袁军粮草。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乱,7万人全军覆没。袁绍带800骑兵逃回。(公元200年)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VS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一、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 招贤纳士
二、经济上: 实行屯田三、军事上: 官渡之战 打败袁绍探究一: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桃园三结义天下形势示意图假设你是诸葛亮,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为主进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九江西南)公元208年,曹军南下。刘备不敌,撤军南逃,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曹军在长坂追上刘备。刘备率兵东逃,败退至樊口。曹操前往江陵。刘备派诸葛连前往联合孙权。周瑜率3万兵马沿江西进。5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操水军相遇。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败,退至乌林,会合陆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最终曹军败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
赤壁之战
赤 壁 之 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VS曹操以少胜多孙刘联军胜利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曹军来自北方,不服水土,不习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略(联合)战术(火攻);4、根本原因:统一条件尚未成熟。探究二: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事隔8年,曹操却以20万大军败在孙刘联军之手。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讨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照表胜败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延伸与抢夺刘备---向西南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赤壁之战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年, 称帝,国号吴,定都 。 年,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 。 年, 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 。魏蜀吴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孙吴: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3、诸葛亮治蜀:发展经济,
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袁绍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曹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三国鼎立三国鼎立课堂小结想一想: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事件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三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建魏 D、孙权帝ABDC下图是京剧中两幅人物画像,你们看谁的年龄大?史书记载,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周瑜生于公元175年。你能说说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的实际情况为什么会不一样?活动与探究关于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志》等记载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关于赤壁火攻《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志》等记载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瑜部将黄盖 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关于关羽刮骨疗伤《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志》等记载曹冲208年病危时,曹操悔不该杀华佗。而关羽是在219年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补全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2、关公面前耍大刀
3、刘备借荆州
猜谜语(三国人物)
1、凿壁偷光
2、孔雀收屏
3、展翅翱翔
知识抢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3、“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自不量力
有借无还
(孔明)诸葛亮
关羽
张飞
罗贯中
刘备 关羽 张飞
周瑜三国故事会身在操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兵不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