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28张ppt)+视频+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28张ppt)+视频+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1 08:55:45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课前:基本史实记忆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习目标】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北伐战争的意义。
◆难点:对五四运动特点、国民大革命发展形势的理解分析。历史概念突破 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其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历史关口 五四风雷重温五四运动 感受青年学生的热血沸腾民众的爱国激情当时上海的小偷“罢偷”:1919年,青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由首领召集会议,会上说:“我辈今日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当再为盗贼。”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少日,所有扒手,一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报告,罢市多日内无一件窃案。 材料一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
——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帝国主义与封建运动。
——《张太雷文集》史料探究 五四运动的特点及意义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正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怀》
材料三 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技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
——叶青

材料四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群英汇聚 开天辟地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无产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废除资本家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3、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4、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
中共一大内容(节选) 中共一大通过的会议内容是否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无产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废除资本家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3、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4、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
中共一大内容(节选) 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内容节选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
中共二大确立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一大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求同存异 国共合作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一幕 故人来信
时间:1922年6月
地点:广州总统府 孙中山办公室
历史剧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二幕 中共西湖会议
时间:1922年8月
地点:杭州西湖
历史剧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三幕 会 面
时间:1922 年9 月
地点:上海莫利爱路29号寓所
(今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
历史剧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四幕 国民党一大
时间:1924年1月20日
地点:广州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
历史剧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请同学们谈谈:
1、国共第一次合作中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2、有人说“国共合作破裂从开始就是注定的”,你认同吗?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
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象鸡蛋一样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堂总结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落实评价】 1、1919年5月4日火烧赵家楼事件发生后,梁漱溟提出:“必须对北大学生中的纵火犯提起公诉,然后在法庭上特赦。无公诉,不足以维持法治尊严;无特赦,不足以体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
A.梁漱溟是唯一具有理性的人
B.学生不要参与政治活动
C.爱国要在法治的约束下进行
D.北大学生也不能拥有特权C 【落实评价】 2、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指的是(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革命统一战线方针B 【落实评价】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对内政策有: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国民党意识到(  )。
A.通过联俄改善外部环境
B.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
C.改善民生是其首要任务
D.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B 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欢迎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第一幕 时间:1922年6月16日凌晨 地点:广州总统府 孙中山办公室

(书桌后,孙中山先生静静的坐在椅子上,面前摊着一封他已经看过无数次的书信,单手扶额,沉思中)
旁白:(书信内容)孙文先生:桂林一别,甚为想念。时至今日,中国形势之复杂,已非一人一家一党派可言。护法运动至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不智,国民政府之实力,几经波折,已大不如前。而我党成立至今,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但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将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大发展,视为眼中之钉,欲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已入低谷。列强操纵之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已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此等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之下,唯有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共同革命方能救国救民,国共之合作,势在必行,愿孙先生以国家民族为重,慎思之。
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 马林
孙中山(神色疲惫,长叹一声):难道昔日之民国政府,真的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第二幕 西湖会议 时间:1922年8月29日-30日 地点:杭州西湖 事件:西湖会议
(一张桌子旁,围坐了中共中央的几位执行委员和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众人神色严肃,会议正在进行)
李大钊:(扶了扶眼镜,看着手上的文件)日前,我党已发表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指出:中国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并提出共产党同国民党共同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共二大正式提出同国民党及其它民主派合作,组成民主联合战线,主张国共两党实行党外的平行合作。现在,由马林同志传达共产国际对于国共合作的意见。
马林(起身,手持文件):现在,由我传达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民主联合战线的建议。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其理由大体是:第一,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只能有一个民主的和民族的革命,决不能有社会主义的革命;而且现在无产阶级的力量和其所能发挥的作用,都还很小。第二,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是目前中国一个有力量的民主和民族革命的政党,不能说它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而是一个各阶层革命分子的联盟。第三,孙中山先生可以而且能容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决不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一个平行的联合战线。第四,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习西欧工会运动中,共产国际所推行的各国共产党员加入社会民主党所把持的工会搞联合战线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必须尊重共产国际的意见。第五,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既可以谋革命势力的团结,又可以使国民党革命化;尤其可以影响国民党所领导的大量工人群众,将他们从国民党手中夺取过来等等。传达完毕(坐下) (马林刚刚说完,在座众人神色不一,似乎马林的理由还不足以说服他们)
陈独秀:(放下手中的笔,面色严肃)马林同志,我不否认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但国民党主要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不能因为国民党内包容了一些非资产阶级的分子便否认他的资产阶级的基本性质。一个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后,会引起许多复杂而不易解决的问题,其结果将有害于革命势力的团结。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张国焘:(神情激动)不仅如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不能与西欧共产党员加入社会民主党工会相提并论,国民党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加入进去无异与资产阶级相融合,会丧失它的独立性。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大的敌人!这是阶级问题,必须严肃对待。
(李大钊看到众人反应激烈,咳嗽了一声,刚想要说些什么,但蔡和森摇摇头,站起身)
蔡和森:各位同志先不要激动,我们现在是在讨论阶段。就目前形式来说,与国民党建立党外的联合战线是可以做到的,如果组织一个联合战线的委员会,可以推孙中山为主席,中国共产党只是不要丧失独立性,这是根本。
(马林认真地听从众人的意见,并且不时低下头在笔记本上记录些什么。待到大家都说完,陈独秀做最后表态)
陈独秀:(口气缓慢)如果这是共产国际的不可改变的决定,我们应当服从,至多只能申述我们不赞同的意见。 (众人目光投向马林,马林再次起身)
马林:各位同志,我理解大家的顾虑和怀疑,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党派,本应和资产阶级党派划清界限,但如今中国内忧外患,不是任何一个党派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了得,只有联合才能取得胜利,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只是一种团结的形式,我相信,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共产党人,更不会因为一时身份的改变而动摇我们的信仰。
(众人纷纷低头沉思,场上一片安静)
李大钊;(抬起头环顾一圈,清了清嗓子):那么,现在进行决议.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请举手。 (李大钊和马林率先将手举起,过了片刻,虽然没有完全打消自己的顾虑,陈独秀等人还是举起了自己的手,终于,场上全篇通过了该决议) 李大钊(声音洪亮);那我,我宣布,中共中央会议决定,以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为前提,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第三幕 会面 时间:1922 年9 月4 日 地点:莫利爱路29 号寓所(今香山路7 号上海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及国民党代表与共产党代表围绕着一张桌子进行会谈,孙中山居于首位,国民党代表和共产党代表分居两侧。马林,陈独秀表情平静,而国民党代表表情不一)
孙中山:(面带笑容)孙文在此感谢陈独秀先生和马林代表特地赶来上海出席此次会谈。
陈独秀:(起立微一欠身)孙先生客气了,国共合作是两党共同的意愿,是我们应该感谢您深明大义,能够以国家民族为重。
国民党代表一:(冷哼一声)国共合作,说的好听,就是不知道共产党的诚意在哪里。
(孙中山眉头微微一皱,刚要开口斥责,马林却先开了口)
马林: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扶持的军阀,取得革命的胜利,我党自然是以最大的诚意来和贵党会谈的,这点请诸位无需怀疑。想必各位也早就了解到共产党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同国民党及其它民主派合作,组成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此次前来,一是应孙先生之邀,二也是为了转达我党关于合作的最新会议决议。
孙中山(高兴的说)哦?是共产国际的意见吗?不知道具体是...
陈独秀(取出一叠文件,抚了抚眼睛念到):会议决定:共产党同国民党共同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只要孙先生同意以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 (陈独秀话还没说完,国民党代表就已经按耐不住,猛然站起身)
国民党代表二(表情激动):这是什么意思?改组国民党?中共凭什么要求我们进行改组,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合作吗?
国民党代表一:(冷笑一声)更何况,改组之后,谁是主导?共产党倒是打的好算盘,你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中共代表丝毫不紧张,而孙中山似乎在思忖陈独秀的话,低头沉默不语)
陈独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是我们再三讨论的结果,之前几次革命的失败都让我们认识到了单独一个党派是不可能拯救全中国的,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只能有一个民主的和民族的革命,而这需要我们团结每一份力量。而我们所说的改组是为了谋求革命势力的团结,也是为国民党增添新的生命力。而且既然我们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自然是认同孙先生的领导地位,却不知道几位何必如此紧张?
孙中山:(若有所悟,暗自点头)陈独秀先生说的正是,唯有团结,才可能取得胜利,也唯有民主,才可能维持团结。
代表一:(急切的说道)先生!这怎么可以,你不能答应这种条件啊。这只是共产党的一面之词,说不定是为了削弱我党的实力啊!
(陈独秀并不过多解释,因为他知道孙中山早就知道国共合作势在必行,现在的他,不缺少决断的勇气。)
孙中山:(猛然起身)好,既然共产党肯为了国家民族如此付出,我孙文又岂能甘居人后,既然是以民主为先,本就是我国民党本则,又何须作为条件。我愿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一切为了革命。
代表一:(苦苦哀求)先生还请三思啊。
孙中山:(不为所动)我意已决,不比多说。(转向马林,陈独秀)还请两位早日传达我的意愿,国共携手,早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陈独秀:(起身鞠躬):先生大义,一切,为了革命。
第四幕 尾声 时间:1924年1月20日 地点:广州的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
(孙中山一步步走上主席台,站在台前面对所有人)
孙中山:(表情庄严肃穆,语调提高):我宣布,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始! (场下掌声雷动,久久不绝)
旁白: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实行联俄容共政策,并发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改组后国民党实际上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成为国共合作的成为统
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习目标导航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教材梳理 知识初探
教材梳理1 五四风雷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
阶段
运动中心
运动主力
主要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
青年学生
   ?游行和罢课
第二阶段
上海
   ?
   ?罢工、   ?罢课、   ?罢市
3. 结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  ? 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   ?、   ?和   ?三位卖国贼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代表   ?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的革命运动。
(2)特点:青年学生发挥了     作用,工人阶级是    。
(3)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
(4)意义:   ? 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成为中国       的开端。?
教材梳理2 中国共产党诞生
条件:
思想基础: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   ? 相结合;
组织基础:1920年初,   ?、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准备了组织基础。
共产国际的帮助:列宁领导的   ? 派代表来中国,帮助开展建党活动。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   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在浙江嘉兴   ?游船上举行。
(2)代表:   、   ?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
(3)会议内容:
代表会议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   ? 。
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用   ?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   ?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消灭资本 家私有制;
大会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          ;
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   ? 为书记。?
(4)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 。
教材梳理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1)条件:
a、中共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   ? 。
b、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共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d、共产国际的帮助。
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宣告了   ? 战线的形成。?
意义: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
(1)条件
a、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后,反帝反封建的   ? 蓬勃发展。
b、1925年,   ? 成立。
c、广州国民政府组建   ? ,统一并巩固了   革命根据地。
(2)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 、   ? 、   ? 三派势力。
(3)开始时间: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4)主要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    ,
(5)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标志:
a、1927年4月12日,    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b、 1927年7月15日    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2)原因:
a、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列强的勾结破坏。
b、陈独秀坚持  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3)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使中国民主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另一方面促使中共认识到建立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
的重要性。
◆史论要点◆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④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
◆预习效果检测◆
1.五四运动时期,天津一公园里的亭柱上,贴有如下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对联中的“国敌”指的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大革命 B.辛亥革命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3.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下图中的(  )。
◆思考?点拨◆
[误区警示]
1.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两党合并吗?
【答案】 不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
2.国民大革命是国民党领导的吗?
【答案】 不是。国民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或者说是由国共合作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总结评价与反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为本课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课堂释疑◆
请同学们在下面空白处列出在自主学习阶段和新课讲解过程中,感到疑惑或不解的知识;然后与同桌讨论,解决不了的困惑提交小组讨论,小组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请组长标注出来并举手示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年-1927年)
一、教学目标
◆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阶段教学目标◆
1、能够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2、能够绘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知识结构图。
3、掌握知识易错点。
4、基本可以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等史论。
◆新课讲授阶段教学目标◆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3、对五四运动特点的理解,对国民大革命发展形势的理解分析(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归纳总结、合作探究,对学、研学、展学、点拨等。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PPT、视频、音频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三原则◆
原则一、充分利用导学案,打破教材进行知识重组。
原则二、紧扣学科素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学科素养与能力自然生成。
原则三、尊重学情,大道至简,帮助学生较为轻松地学习知识。
◆新课导入◆
学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设问“歌词中唱到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是什么革命道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年-1927年)
【学习目标】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北伐战争的意义。
◆难点:对五四运动特点的理解,对国民大革命发展形势的理解分析。
◆教材知识架构◆
◆推进新课◆
第一环节:历史名词突破 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讲解后设置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什么?转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五四运动
史料探究 五四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采用同学竞答的方式,调动答题积极性)
探究结束后,给出毛主席的一段话,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共产党,转入下一环节
第三环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多媒体展示“中共一大13位代表”油画,用“年纪轻、拼性命、干大事”九个醒目大字进行注释,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趁机设置问题“是什么样的大事使这群年轻人愿意拼性命去做?”
多媒体展示“中国一大内容(节选)”
学生分析结束后,抛出问题:有人说“一大部分内容与当时中国国情不符合,这是真的吗?”
学生分析结束后,多媒体展示“中共二大宣言”,设置问题“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宣言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设置问题“中共二大决定建立联合战线,中共后来与谁进行合作?”转入下一环节

第三环节: 求同存异 国共合作

情境再现 历史剧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第四环节:新课学习结束
◆布置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学者观点
◆学习归纳总结◆
◆落实评价◆
1、1919年5月4日火烧赵家楼事件发生后,梁漱溟提出:“必须对北大学生中的纵火犯提起公诉,然后在法庭上特赦。无公诉,不足以维持法治尊严;无特赦,不足以体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
A.梁漱溟是唯一具有理性的人 B.学生不要参与政治活动
C.爱国要在法治的约束下进行 D.北大学生也不能拥有特权
2、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指的是(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对内政策有: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国民党意识到(  )。
A.通过联俄改善外部环境 B.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
C.改善民生是其首要任务 D.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

◆课堂释疑◆
请同学们把自己在自主学习阶段及新课讲授阶段感到困惑或不解的问题,先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探讨,如不能解决提交小组讨论,还是不能很好解决的话,请组长用空白纸写出本组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举手示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