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能说出五四
运动的过程,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
2、知道中共诞生的条件,了解一大的情况,
理解中共诞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
材料一: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
材料二: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榨:1912年—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之后国际国内局势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北洋政府的
黑暗统治第一幕:新思想的崛起(五四运动中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的鉴别中,认真思考……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李长春纪念五四讲话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第一幕第二幕:新阶级的崛起反帝反封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一战期间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4、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材料二:八日之后出现了全面罢工状况,包括批发业、零售业、旅客和货物运输、内外航运、电力、供水、电信、邮电……他们使城市停摆的能力,给以国内外当权者以极大打击。
——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第二幕:新阶级的崛起问题:五四运动为何能够取得胜利?问题:五四运动为何能够取得胜利?广泛的群众性,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第二幕:新阶级的崛起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
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1949 第二幕:新阶级的崛起第三幕:新政党的崛起1.条件②思想基础:①阶级基础:④组织基础:③外部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共产国际的帮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
相结合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
政治舞台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2.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第三幕:新政党的崛起2.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第三幕:新政党的崛起1921.7.23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第三幕:新政党的崛起思考: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
一大党的奋斗目标符合国情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大又做了哪些修
改?说明了什么?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第三幕:新政党的崛起思考: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②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③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④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崛起马克思主义思想新阶级的崛起工人阶级中共诞生新政党的崛起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巩固练习2、右下图为某年的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
A、响应“五四”运动的国内专电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北伐战争的胜利
D、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巩固练习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
A、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D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