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0张PPT。传染与免疫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传染病”与“免疫”: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毒)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病原体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散播健康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1、病原体与传染源的区别: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区别:1、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
A、混有炭疽杆菌的白色粉末
B、艾滋病患者
C、按蚊
D、肝炎病毒
B2、下列动物属于病原体的是 。
A、蚊子
B、疯狗
C、蛔虫
D、带细菌的鼠
C典型例题解析3、下列哪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又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
A、淋病
B、流感
C、疟疾
D、肺结核
A4、以下不是预防流感传染的方法是 。
A、常带口罩
B、隔离流感病人
C、消灭蚊子
D、接种流感疫苗C
典型例题解析5、有一次,小浑全家吃毛蚶,这些毛
蚶曾被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而且没
有煮透,结果小浑吃了后,患了甲肝。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甲肝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
“吃不洁毛蚶”属于 。
(3)小浑患病前属于 ,患病
时成为 。
甲肝病毒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典型例题解析6、(05南通)请将下列传染病种类与人类常见的传染病用直线连接起来。
呼吸道传染病 沙眼
消化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血液传染病 甲型肝炎
体表传染病 乙型肝炎典型例题解析抗传染免疫人体对传染病所具有的抵抗力叫抗传染免疫抗传染免疫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1、特点: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产生免疫作用;
2、举例:人体皮肤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
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 一 道 防 线第 二 道 防 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1、特点:只能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起作用。
2、分类: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抗原:
抗体:
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叫体液免疫抗原B淋巴细胞抗体(记忆功能)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B淋巴细胞对抗原产生对抗性的物质.抗体的特点1、抗体是由抗原引起的;
2、抗体是一类蛋白质,也称免疫球蛋白;
3、抗体可使病原菌凝集,可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4、抗体存在体液中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抵抗抗原的物质细胞免疫1、T淋巴细胞 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入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等),它能发挥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来消灭和清除异物。
2、由T淋巴细胞来完成的免疫叫细胞免疫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对在体液中生长的病原体起作用主要对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起作用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淋巴因子(或细胞
直接参与)细胞外体液中的病原体
及其产生的毒素细胞内的病原体凝集病原体,中和毒素直接或间接消灭、清除1、都有免疫功能2、特异性3、免疫记忆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非专一性专一性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弱强1、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自动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体,这种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抗菌类 D、T淋巴细胞典型例题解析A2、抗体是一类 物质,它由 产生。抗体可使病原体 ,或中和病原体产生的 ,从而使人体产生产生抵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3、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的原因是( )
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蛋白质淋巴细胞凝集毒素典型例题解析C4、特异性免疫中直接起免疫作用的是( )
A、抗原 B、抗体
C、疫苗 D、溶菌酶典型例题解析B5、下列有关抗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原可以是某种大分子异物
B、抗原只能被B淋巴细胞识别
C、抗原可以是某种病原体
D、抗原是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典型例题解析B6、下列作用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杀菌作用
C、抗体使病原体的凝集作用
D、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典型例题解析7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得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C、幼儿接种卡介苗
D、注射流感疫苗典型例题解析8、小名患急性扁桃体炎,白细胞数量由正常情况时的6500个/立方毫米增加到16300个/立方毫米,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典型例题解析人体对病原体有一种天生的抵抗能力 自然免疫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天花病毒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抗 原 抗 体 天花病毒 人工免疫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叫做人工免疫
分类接种抗原物质(人工主动免疫)接种抗体或淋巴因子物质(被动)天花病毒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新的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 人体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病原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人不心被狂犬咬伤后,医生给他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抗毒素,属于哪一类人工免疫?你知道吗?给人体接种抗原物质,人体获得免疫作用速度慢,维持时间长;而给体注入抗体或淋巴因子,只能用作应急处理或治疗病人,维持时间短。计划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的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的对象是12周岁的儿童,而人工免疫的对象是所有易感人群;人工免疫包括计划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1、抗传染免疫
2、防御感染
3、保持自我稳定功能正常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消灭突变细胞 功能过高 变态反应例:药物花粉过敏 自我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 功能过低 肿瘤形成 免疫缺陷综合症,例如:艾滋病 免疫的功能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2、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3、免疫细胞主要是 ( )
A、吞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典型例题解析4、下列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和牛痘 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C.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半岁内婴儿不易患天花
5、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淋巴结对病原菌的过滤
B.皮肤对痢疾病原菌的屏障作用
C.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不感染性
D.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
6、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A.抗原 B.抗体 C.传染源 D.病原体
典型例题解析7、2003年9月世界许多地方爆发流感,但人体的皮肤对流感病毒具有屏障作用,这种作用属于(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免疫
C、人工免疫 D、计划免疫典型例题解析8、如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并不像第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血液中抗体的量第一次感染某种细菌第二次感染某种细菌第一次免疫反应第二次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对接触过的抗原有记忆典型例题解析9、姜素椿教授在我国“非典”防治工作中是一位敢吃“螃蟹”的勇士,当70多岁高龄的他不幸感染患上“非典”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病灾害,他勇敢地将自己当做一种新疗法——血清疗法的试验者,他接受了一名来自广州的“非典”痊愈者的血清,最后试验获得了成功,姜教授为“非典”防治工作做出杰出的贡献。上述疗法能取得效果,主要是因为“非典”痊愈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冠状病毒的_________,这种利用”非典”痊愈者的血清来防治传染病的方法,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抗体人工(或体液)典型例题解析10、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平行线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OC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际结果看,下列关于链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它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它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链霉素带琼脂培养基结核菌霍乱菌伤寒菌典型例题解析1、(05徐州)艾滋病(AIDS)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由艾滋病(AIDS)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请问该对策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探究病毒结构 课时训练2.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病毒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
B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C 病毒体内没有核酸
D 病毒只能在特定的其他生物的细胞中过寄生生活
3.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而不植入外来皮肤,这是因为( )
A 会产生免疫反应 B 神经血管不易接通
C 外来皮肤含菌量的大 D 外来皮肤含有抗体
4.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因是( )
A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 B 防御功能过高
C自身稳定功能异常 D 失去防御能力 课时训练4、约二百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病人皮肤会长出很多小水泡。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挤牛奶的女工经常染上一种类似天花但病症轻微的疾病(牛痘),而患过牛痘的女工一般不会染上天花。于是詹纳提出假设:“……”。为了检验假设,詹纳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从牛痘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一名健康但易染天花的男子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染上牛痘,但几天后即痊愈。
实验二:从天花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患过牛痘的该男子的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没有染上天花。(说明:上述实验是在受试男子事先知情并自愿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
问:(1)詹纳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患过牛痘的男子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天花病毒的__________。
詹纳通过人工种牛痘的方法使该男子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叫做____________。 课时训练5、2003年4月杭州市区首次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目前,多数专家研究认为导致该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 ,它没有细胞结构,但能侵入并严重损害人体肺部的正常细胞。该种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按传播途径区分该病属于_______ 传染病,由于此病传染性极强,杭州市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控制该病的流行,如:对非典型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各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要求市民勤洗手;提醒市民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加强煅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取消大型集会;对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等等。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上述预防措施可归结成以下三条:_______ ;_______;_______ 。 课时训练6、某家庭中,父亲是结核病患者,大儿子在父亲患病后即接种了卡介苗,小儿子未接种卡介苗,结果小儿子也患上了结核病。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儿子患病前,家庭中的传染原是谁?易感者是谁?肺结核是哪类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什么?
(2)给大儿子接种卡介苗,这在免疫学上叫什么?目的是什么?在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中,属于哪项措施? 课时训练7、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
① 特异性免疫 ②非特异性免疫 ③自然免疫 ④人工免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8、预防接种能预防传染病的原因是 ( )
A.能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B.接种的疫苗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 干扰素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D.人体体液的免疫作用 课时训练9、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和预防疾病的主力军。在病毒、细菌等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 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课时训练10下列与体液免疫无关的是 ( )
释放淋巴因子
B.产生免疫球蛋白
C.识别在体液中生长的细菌
D.对接触过的抗原产生记忆
11.报载2003年5月广东已取得研制抗非典药品的成功:将非典病人的SARS病毒灭活(杀死)后注入马体内,使马体内产生SARS病毒的抗体。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SARS病毒分别是 ( )
A. 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12.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 (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 课时训练13.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大量的免疫淋巴细胞死亡。因此,艾滋病患者往往会患正常人群中极少见的疾病,这表明艾滋病患者基本丧失 ( )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人工免疫功能
C. 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功能
课时训练14、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是 ( )
A.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B.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C.抗体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D.识别、清除体内异常细胞,防止肿瘤形成
15. 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皮肤移植是理想的治疗方案,否则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烧伤病人 ( )
A.体液大量损失 B.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C. 非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16. 2003年杭州发现俗称“打摆子”的传染性很强的疟疾原发病例;全世界目前每年因疟疾死亡逾200万人。疟疾的病原体类型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
A.细菌和空气、飞沫 B.真菌和饮食
C.病毒和接触 D.寄生虫和媒介 课时训练17、(05宜昌)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十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回答:实验中,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的现象属于 免疫;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课时训练 18、某校初三学生小明有发烧、食欲不振、恶心、全身乏力、厌油腻、巩膜和皮肤发黄等症状,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医生诊断结论是:患了甲肝,须住院隔离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患的是哪类传染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呼吸道传染病 B.体表传染病 C. 消化道传染病 D.血液传染病
(2)针对同学中出现传染病患者的现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你建议学校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至少写出两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训练19、据报道,2004年2月24日,某地的五岁小女孩李某被自家养的“哈巴狗”咬伤脸部,其家长在其被咬伤24小时后才带她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病疫苗,2004年3月23日,小女孩不幸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咬小女孩的“哈巴狗”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2)狂犬病属于 传染病;
(3)预防狂犬病的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 课时训练20、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
A、患狂犬病的狗 B、带痢疾杆菌的苍蝇
C、病人身上的腮腺炎病毒 D、结核病人的痰21、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计划免疫22、截止今年3月15日,全国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被全部扑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旦发现疫禽,坚决扑杀,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务必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阻断疫情向人的传播”等。对运输工具、禽舍等的“彻底消毒”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预防易感人群 D.实施人工免疫 课时训练23、根据有关传染病特点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血吸虫的幼虫——尾蚴生活在水中,在与人体接触时,能侵入皮肤,进入人体使健康人患病,这表明血吸虫病具有 。②如果某条小河中生活着大量的尾蚴,人们因接触河水,出现大量病人,这表明血吸虫病具有 。③预防血吸虫病,其中“查螺、灭螺”是重要的步骤, 这是为了 。 课时训练24、、狂犬病、狂犬、狂犬病毒分别属于下列什么概念?……………………… ( )
①传染病 ②易感人群 ③病原体
④传播途径 ⑤传染源
A、①③⑤ B、①⑤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25、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 ( )
A、皮肤的免疫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
B、人体的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C、人体的免疫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
D、淋巴细胞有免疫记忆功能 课时训练26、种牛痘预防天花,“牛痘”对于人来说是( )
①抗原 ②抗体 ③传染源 ④病原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7、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的免疫淋巴细胞,使大量的免疫淋巴细胞死亡。因此,艾滋病患者
往往会患一些在正常人群中极少见的疾病,这表明艾滋病患者基本散失了( )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人工免疫功能
C、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功能 课时训练28.卫生部公布的2004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病毒性肝炎居发病数的第一位。病毒性肝炎属于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29.20世纪初,许多地方疟疾猖獗,人们根据疟疾分布的情况而得出结论:气温较高、低洼多水的地方易发生疟疾。这些地方之所以易发生疟疾,原因是 ( )
A.气温较高、低洼多水的地方适合蚊子繁殖
B.这些地方的水中存在着很多疟原虫
C.长期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身体的抵抗力较差
D.这些地方气温高,人们衣服穿得少,容易直接接触病原体 课时训练30.自去年12月以来,亚洲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禽流感,越南、泰国等国家还出现了人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为了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完全控制,对疫区开出的车辆进行严格消毒,该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计划免疫31.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每次严重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禽流感的预防工作,以下是对疫点(禽流感的发生地)采取应急措施中的几项规定,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 )
A.扑杀所有的禽只
B.有关工作人员进入疫区必须穿防护服、戴护目镜
C.对禽类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D.对所有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课时训练32.据报道,2004年2月24日,某地的五岁小女孩李某被自家养的“哈巴狗”咬伤脸部,其家长在其被咬伤24小时后才带她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病疫苗,2004年3月23日,小女孩不幸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咬小女孩的“哈巴狗”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
(2)狂犬病属于 ▲ 传染病;
(3)预防狂犬病的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 。 课时训练33.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是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抗体是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多糖
(C)卡介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D)侵入人体的SARS病毒是一种特定的抗原34.(2001年台州中考题)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这三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第一道 B.第二道
C.第三道 D.第一、三道 课时训练34.(2003年金华中考题)目前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部分省、市、区)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们大多数仅有_______组成.经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正常人受到“非典”病毒感染所产生的特殊抗肺组织“自身抗体”,会“攻击”自身的组织器官,引起“非典”病人异常的过度免疫反应。请问这种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_______ .我国政府决定对非典型肺炎病人实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课时训练35.(2001年湖州中考题)被狗咬伤的人,应及时注射狂犬病血清,血清中含有的物质和注射血清的措施分别是( )
A.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36.(2000年舟山测试题)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和共同之处是( )
A.产生抗体 B.释放淋巴因子
C.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D.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课时训练37、(05舟山)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失调。为了有效制止抗生素的滥用,从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被我国政府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
(1)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分为寄生虫和微生物两大类,而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细菌属于哪一类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并没有疗效。在流感爆发前对体弱多病者及老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这种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或“保护易感人群”) 课时训练38、(05衢州)爱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下,爱滋病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前不久央视连续报道,爱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这种采用人工的方法,通过接种疫苗使人类获得的免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 B.人工免疫
C.自然免疫 D.以上都是39、(05温州)艾滋病疫苗在中国首次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果研究成功,注射艾滋病疫苗可使人体获得对艾滋病的抵抗力。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隔离病原体- 课时训练40、(05台州)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属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流感
C.非典型肺炎 D.乙型肝炎41、(05湖州)在体液免疫中,能直接与病原体结合并将病原体消灭的是( )
A.T淋巴细胞 B.抗原
C.抗体 D.淋巴因子 课时训练42、(05绍兴)新华社北京2004年12月5日电,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期临床研究。36位志愿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12位注射的是安慰剂(没有药物成分,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另外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请回答:
⑴从可以使人患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病毒属于 。
⑵通过接种SARS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 免疫。
⑶36位受试者注射疫苗还是安慰剂,由专门人员通过电脑随机编号决定。12位受试者注射安慰剂,在这个实验中起 作用。
⑷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梁忠益就是36位受试者中的一员,当他得知自己是第一个接受试验时,显得异常紧张,手心冒汗。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⑸北京华工大学的大学生兰万里第一次注射SARS疫苗28天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注射。假设图甲是他第一次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变化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绘出你猜想他第二次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变化的示意图。43、(05宜昌)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现在,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患病总人数更达数亿。病原体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
材料二:据统计,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它的结构由哪两部分组成?
(2)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100万,在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中,约有55.3%是因静脉注射毒品。你能根据相关的传染病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3)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如何科学预防艾滋病,请谈谈你的看法。
(4)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请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倡导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答案:(1)病毒 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3分)
(2)艾滋病主要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3分)
(3)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械;拒绝毒品等。(2分)
(4)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禁毒靠大家,利民利国家等。(2分)本课时结束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