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新 闻 中 的 自 然 科 学2006年中考自然科学复习专题(六) 只要我们平时留意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报导中的有关民生的新闻,便可发现不少新闻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近几年中考中以新闻背景为素材的自然科学试题屡有出现。时事物理题类型一、重大的科技新闻
二、突发的灾难性事故
三、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比赛的体育新闻。
四、反应国家和地区“建设成就”的新闻
五、和应用物理有关的考古、探险、环保等热点。
新闻中的化学题 今年二月,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完成使命,安全返回地球,当神州五号进入稠密的大气层时,燃起了熊熊大火,这是通过( )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在神州五号匀速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它的势能( ),动能( ),机械能(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做功变小不变变小 1、“5、7”大连空难飞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潜水员在出事地点从10米深的海底将它匀速托出水面,它是体积约为50X20X10厘米3, 质量为20千克,表面为桔红色的长方体,黑匣子防护要求很高,必须经受1000度的高温而不被烧坏,平放时能经受25000牛的挤压而不变形,在海水(密度为1000千克/米3 )中浸泡36小时而不渗水。请根据上述条件,自己设计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2、 在伊拉克战争中,北约部队使用了石墨炸弹,用来破坏伊拉克的电力系统,这是因为絮状石墨是( )。导体 1、九龙渊国际龙船比赛中,红星龙号上的20名划桨手奋力整齐地划着船桨,追着正前方的第一名,如果每把桨对水的作用力为80牛顿,水对船的阻力始终为400牛,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600牛。
B、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200牛。
C、划桨时,使船前进的力是桨对水推力。
D、划桨时,使船前进的力是人对水推力。
B2、 香港摩托车飞车演员柯受良骑摩托车成功地飞越了长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托车飞越长城是靠惯性。
B、摩托车飞越前必须助跑,提高速度,
目的是为了增大惯性。
C、摩托车腾空时,仍受到向前的冲力。
D、飞越成功后,当摩托车静止不动时,没有
惯性A 1、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发电机组的总发电功率为1.82X107千瓦。如果建成后发电机组平均每天工作20小时,则每天产生的电能是( )度,由于该水电站的设计库容比较大,估计建成后将会对库区的气温产生一定影响;夏天的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度左右,冬天的气温比原来要高2度左右,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大3.64X108 2004年6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在云南兴江县抚仙正式展开考古工作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文物,其中有一长约70厘米,质量为100千克的石块,考古人员是用气球把它从水中浮起拉离湖底的,经测算可知,石块受到气球向上的拉力为588牛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求:
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该石块的密度?
(g取10牛/千克 ) 1、“依靠科学,战胜非典”活动中涉及到的“过氧乙酸”84消毒液、活性炭、防止非典措施、传染病类型等。
2、汽车,摩托车尾气排放、尾气的治理、瓦斯爆炸、西气东输、工业酒精、砒霜中毒酸性(As2O3)及用白色固体。
3、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烟尘排放、空气质量等。
4、新闻化学 为预防“非典”等传染病,可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过氧乙酸是一种杀菌能力强的高效消毒剂,具有酸的性质,腐蚀性强,易挥发、易分解。因此,过氧乙酸应放在
处保存,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必须按比例稀释后使用。稀释过氧乙酸时,—般 (用或不用)金属容器配制;若不慎将药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 。 自从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来,过氧乙酸作为高效消毒剂被广泛使用。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醋酸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蒸馏水等将酚酞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2003年,武汉市政府坚决取缔正三轮摩托车(俗称“电麻木”),原因之一是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据有关专家介绍,每辆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尾气远远超过小汽车的排放量。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机动车尾气是由汽油等燃料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有CO2、CO、SO2、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固体颗粒等物质。由此,该同学推测: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质,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2C+ O2 → 2CO(不完全燃烧)
C + O2 → CO2(完全燃烧)
S + O2 → SO2
(1)该同学的推测 (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请提出一条用化学手段治理汽车尾气的合理化建议: 。返回1、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D2、新闻一:2005年3月7日,安徽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造成重大伤亡。
新闻二:2005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浙江等省市都用到了质优价廉的天然气。
问题1: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
。
问题2: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问题3: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