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课。这一单元都是新闻文体。本文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有助于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二是能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于新闻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这种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把握,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存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1.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筛选信息的能力。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把握新闻内容与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
1.教师制作PPT。
2.学生通读文章一遍。
一、情景导入
在《东方之珠》歌曲中,展示香港繁荣的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一起走进新课。
二、复习旧知
先提问文体知识,由于初中学习过新闻。所以在这里简单复习新闻定义,而《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所以重点介绍新闻特写。
三、独立阅读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学生读过后,教师提出需要掌握的字词。
四、整体感知
1.在排除字词干扰和独立阅读基础上,学生找出本篇新闻的结构。
2.在结构中,重点是主体部分,设置两个问题:
(1)主体部分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描写的?
(2)这部分写了几个重要场景?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容易明确:主体按时间顺序描写,共抓取了四个重要场景。
主体(第2-10段):以时间为序,具体记叙告别仪式。
第一层(第2—4段):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时间:4时30分; 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4点40分港都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层(第5—7段):添马舰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地点;添马舰东面广场。这次降旗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的统治结束。
第三层(第8—9段):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时间: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第四层(第10—1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都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语句赏析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2.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明确】这句话语言平实,对比鲜明,其中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为何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请同学们分析这篇新闻获奖的理由。
副词的魅力。
数字的力量。
对比的妙处。
细节的作用
布置作业
写一篇关于天安门国庆庆典的新闻特写,500字左右
八、说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内容 技巧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 副词的魅力
导语: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4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 数字的力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对比的妙处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细节的作用
结语: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略。
课件11张PPT。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复习旧知 新闻:也叫消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整体感知 1.在排除字词干扰和独立阅读基础上,找出本篇新闻的结构。
2.在结构中,重点是主体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1)主体部分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描写的?
(2)这部分写了几个重要场景?
整体感知 主体(第2-10段):以时间为序,具体记叙告别仪式。
第一层(第2—4段):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时间:4时30分; 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4点40分港都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层(第5—7段):添马舰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地点;添马舰东面广场。这次降旗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的统治结束。
整体感知 第三层(第8—9段):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时间: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第四层(第10—1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都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语句赏析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语句赏析 2.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明确】这句话语言平实,对比鲜明,其中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为何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请同学们分析这篇新闻获奖的理由。
1.副词的魅力。
2.数字的力量。
3.对比的妙处。
4.细节的作用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