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溶液复习课之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知道溶液的组成a
②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b
③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a
④知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
(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a
⑤查阅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 b
中考目标 3.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b
②应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计算c
③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b 中考目标 1、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①组成:
②溶质:
③溶剂: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用的溶剂是水,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被溶解的物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溶液的组成【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概念的关键字有哪些? 1、 饱和溶液:二、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是,没有未溶的溶质,可能是饱和的,也可能是不饱和的)2. 加极少量该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思考、讨论】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这杯硝酸钾溶液是饱和的吗?方法:往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看是否溶解 ,如果能继续溶解的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不能继续溶解的,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你学会了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最大区别是:
在该条件下能否继续溶解溶质。 【思考、讨论】
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能转化,怎样转化?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 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设问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甜的糖水,说明浓度很大,那这种浓度很大的糖水是否一定是饱和溶液呢?3、 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做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思考: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2、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结论: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都是食盐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比哪个浓? 则能说明什么?
在同一条件下(溶剂、温度),对同一物质
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
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讨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判断题 1.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2、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剩余的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3.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4.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高的溶液比温度低的饱和溶液浓
×√××5.无色 透明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6.一瓶溶液里的每一部分的性质和溶液
浓度都相同。
7.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一定是不
饱和溶液。
×√×8. 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原溶质
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还能继续溶解
原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不饱和溶液在水分蒸发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不饱和溶液在加入溶质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思考: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的量变化规律的是( )B(2006年广东揭阳)9.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C3、在下列四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在各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加入的量从A到D依次增加,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A B C D A 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再加入溶质 D 倒出一些溶剂C(2006江苏徐州)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
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
可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两种
不同类别的物质)。
氧化钙、浓硫酸、氢氧化钠等。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叫溶解性。 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 可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即溶解性)主要是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三、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溶质、溶剂的性质
2、温度、压强的影响讨论:
怎样定量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定标准: 从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考虑。 定温度、定溶剂的量、定状态 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即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四、溶解度(通常用 S 表示)注意点1: 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抓住四个要素(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因为温度对S大小有影响)标准:100克溶剂(一般指水)(为了便于比较)溶液状态:饱和状态单位: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与溶剂单位一致)注意点 2:
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含义是什么?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才能达到饱和状态。判断是非:
1、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
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
是10克。
2、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食盐刚好
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
36克。
3、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
33.3克氯化铵,则20℃氯化铵的
溶解度是33.3。判断是非:
4、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
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
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克。
5、在30℃时,100克水中加入40
克氯化钾后达到饱和溶液,
则3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40克。讲一讲: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
这句话的含义是
2.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165克氢
氧化钙,则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
20℃时,在100克水中
溶解31.6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131.631.61000.165克物质的溶解性等级:20℃时的溶解度
>10克
1-10克
0.01-1克
<0.01克
溶解性
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注意:
溶解性等级划分依据:
室温(20℃)时的溶解度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自然界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2 溶解性等级的划分是相对的。记忆技巧 :
记住分界线是定性的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用具体的数值定量的表示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的最大溶解能力;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衡量溶解性大小的尺度;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来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用100克溶剂制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
溶解性越大,溶解度也越大(2006年苏州)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人5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A.CaO、CaCl2 B.CuSO4、NaCl C.CaCO3、BaSO4 D.NaOH、NH4NO3C(2006年苏州)
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A.16g B.20g
C.40g D.56gA.....硝酸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3.331.620.945.863.985.5110138168202246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曲线查阅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100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固体的溶解度曲线: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练习: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46g44g60gA.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⑴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100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固体的溶解度曲线:68134g小于B.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练习:3、在___℃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约为______。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讨论: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例如熟石灰。三、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2、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氧气想一想: 1.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表示有何不同之处?为何不同?
2.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C3.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D想一想: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性物质的溶解度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固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表示方法表示方法小结:t 2 时,C 物质溶解度为m克
Bt 1 时,Q 点A、B、C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A、B、C
曲线的意义1.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
2. 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 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2006年河北省)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
B.在t1℃时,a、c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
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
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2006.山东济南。)17.如图是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25gA物质和25gB物质分别加到各盛有50g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充分溶解(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 A、B两物质的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由t1℃升温到t2℃,甲烧杯中A物质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由t1℃升温到t2℃,乙烧杯中B物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2006江苏泰州市)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a溶解 b 结晶 c 蒸发 d降温 e热水溶解 f过滤 g趁热过滤
(1)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
硝酸钾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填序号,下同)
。
(2)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
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是
。
e d b fa c b g (2006四川成都化学)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
一定比B溶液浓
D.B中含有少量A时,
用溶解、蒸发、结晶的
方法除去B中的AC(2006.山东济宁)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0~100℃)的变化见下表:
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②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或“=”);
③某同学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分离出硝酸钾,他应采取的方法是
20~40℃>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加硝酸银溶液后过滤)。(2006浙江温州)(海洋是无价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1)在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物质,初看像一块普通的冰,但是当它处于气态时,用火一点就燃烧,人们称之为“可燃冰”。经测定,可燃冰的成分中有甲烷(CH4),CH4的式量是 ;
(2)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镁盐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若海水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0.3%,则每1000克海水中含氯化镁多少克?
(3)海水中还含有丰富的氯化钠,人们常常借助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 ,
从而得到食盐晶体。右图是氯化钠
溶解度曲线图,请分析判断
图中A点代表氯化钠的 溶液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163g蒸发(或减少、或汽化) 不饱和(2006重庆化学)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20℃~30℃cabBC4.(2006年苏州) (6分)将一种盐溶于水时,会使水的冰点
(凝固点)降低,冰点降低多少与盐在溶液
中的质量分数有关。如果将此盐溶液降
温,则在零度以下某温度会析出冰。但当
盐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比较大时,在将溶
液冷却的过程中先析出的固体不是冰而
是盐的晶体。如右图所示,横坐标为氯化
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纵坐标为温
度。试填空或简答。
(1)氯化钙溶液可用作冷冻剂,当无水氯
化钙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 : 时
(填写最简整数比),冷却效果最好。
(2)指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具体含义。
曲线AB: ;
曲线BC: 。
(3)将10℃时38%的氯化钙溶液降温到-40℃时,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A.此时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B.溶液中析出了氯化钙晶体
C.溶液中已经有冰析出
D.此时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
E.此时冰、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
(1)3 :7 (2)水的冰点曲线
氯化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3)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