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1-11 11: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对流层的特点:1)在大气的最底层,在赤道和两极的厚度不同,赤道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为8—9千米。
2)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4、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之一。
5、测量工具:温度计,单位:摄氏度(℃)。
6、为什么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7、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温度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8、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
9、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原因: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0、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厘米汞柱=760毫米汞柱=10.3米高水柱
11、气体的压强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液体也与之相同。
12、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在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
3)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
13、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控制多晴燥天气;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1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15、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和离心式水泵。
材料:吸尘器工作原理(起尘、吸尘和滤尘)
吸尘器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负压差越大风量越大,则吸尘能力也越大。
16、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3)阅读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目测结果
17、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多少,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44、降水的形成: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云滴增大、降水形成----------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增多逐渐增大,降水包括:雨滴、雪或冰雹。
18、“阴”指天空中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的总云量在5/10到7/10,5/10到3/10为少云,3/10以下为晴。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
19、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的天气;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20、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和季风。
22、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表示的意义: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
23、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4、我国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分布: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偏北风)
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
气温高,降水充沛。
25、西部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冬寒夏热,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26、我国的灾害性天气:1)寒潮(强冷高压活动引起的),会带来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2)台风(一般发生在7、8月份)台风中心叫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
3)洪水,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起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
2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效应引起的原因(二氧化碳)P94和城市“热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