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科中,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与未来学者喜欢的“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的方法是一致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设计,努力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交流表达、操作尝试的机会,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能借助实验分析大气具有保温的作用和避免流星撞击的作用;
(3)了解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4)掌握大气垂直分布的分层规律及五个大气层;
2、能力目标:
(1)能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意见的意识;
(2)初步学习通过读图,能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观察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团结 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大气层的各点重要性知识的建构;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理解;
难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教具:塑料袋、橙子、直筒、棉花、金属球、白纸、复写纸、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预设时间
引入 出示:三个袋子(两个有物品,一个空)问:三个袋子中分别有什么东西呢?师:对,其中一只袋子中装着空气,而我 们的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 着,主要集中在离地面1000千米的高 空中,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大气层。 学生观察答:学生倾听 引出课题 2分钟
建构模型 展示:橙子剖面问:如果这橙子的肉是地球,橙子皮是大 气层,那么,大气层约占地球半径的多 少呢?我们一起来测一下。 学生观察、思考答: 了解大气层占地球半径的1/6。 3分钟
认识大气的作用 师:知道大气层占了地球半径的1/6,那么 你们知道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吗?问: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探究一下呢?师:好,我们一起来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出示:相同的两只竹筒(一只筒空,另两 只竹筒放有松散的棉絮),一张复写纸 和一张白纸。师:(指着有棉絮的筒)假如这里面的棉 絮是大气层,下面是地球的表面,如果 我想看其它星球对地球的撞击情况,我 该怎么做?问:请大家看看地球的表面,你们发现了 什么?问: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问:那么大气还有其它的作用吗?还有什 么作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观看视频:大气对气温的作用师:大气层还有什么作用,大家可以回去 好好查一查资料。问:如果没有了大气,地球会变成怎样呢? 答:答学生把金属球在筒的顶部在相同高度下落观察、思考、回答答: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思考学生汇报思考、回答 知道大气层可以阻止一部分小天体的撞击和其它的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多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使学生联想到月球表面 12分钟
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变化 展示:几幅不同季节的风景图,其中有一 幅是一座山有四种季节景象的图。问: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问:山脚和山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景象?展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师:上下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看到这幅 图,你觉得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呈现 怎样的变化规律,并把你得到的信息写 到纸上。教师巡视师:请哪一小组的同学上来汇报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汇报,你们能总 结出什么吗? 观赏 答:思考、回答学生四人一组,相互讨论、思考、记录,完成活动学生汇报学生总结 愉悦学生的身心初步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知道大气层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13分钟
大气的分层 展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问:根据刚才的这幅图,你们能把大气分 成几层?同桌相互讨论一下,把讨论的 结果填到51页的思考题的表中。教师巡视师:请几位同学上来汇报展示P51的大气的分层图问:科学家家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 质的组成,又可以把大气有了不同的分 法。观察这幅图,他们把大气分成了几 层,每一层都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多媒体出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暖层和外层 观察倾听学生讨论、思考、填表学生汇报学生思考、总结学生汇报 生生互动,培养认真读图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知道大气具体可分成几层。 12分钟
总结 问: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布置作业 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培养情感。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3分钟
附板书 大气层一、大气作用:1防止其它小星球的撞击 三、大气的分层: 2保温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3阻止一部分紫外线的辐射 暖层和外层 4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较小 .........二、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变化
附: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