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word版习题: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word版习题: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0 21:1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当作/当铺  处置/处心积虑  情不自禁/禁止通行
B.恻隐/侧面 少顷/倾家荡产 万恶不赦/赫赫有名
C.温和/和蔼 稽首/遍稽群籍 鸡犬不宁/宁缺毋滥
D.祈祷/临沂 威慑/蹑手蹑脚 有例可援/缓兵之计
(解析:A.dāng/dàng,chǔ/chǔ,jīn/jìn;B.cè/cè,qǐng/qīng,shè/hè;C.hé/hé,qǐ/jī,níng/nìng;D.qí/yí,shè/niè,yuán/huǎ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分)
A.怜悯 墓志铭 引人入胜 中流砥柱
B.贪婪 刽子手 扣人心弦 淬不及防
C.延芮 打牙祭 波澜起伏 手舞足蹈
D.饶恕 闹灾荒 生死交锋 反老还童
(解析:B项“淬”应写为“猝”;C项“芮”应写为“纳”;D项“反”应写为“返”。)
3.古诗文默写。(8分)
(1)我歌月徘徊,我舞人影乱。[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1cnjy.com
(4)古人写诗往往借助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情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借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表达了报效国君,为国献身的情怀;“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借孙权“乘马射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名著阅读。(4分)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21·cn·jy·com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第三卷)
①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2分)
②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2分)
(运用反语)讽刺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科学研究”(科学家)。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一身干净是一种“政治教养”。列宁曾严厉痛斥“只要有贪污受贿的可能,就谈不上政治”,认为“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看一个共产党人身上有没有政治教养,最基本的标准就看他有没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是不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现实中有的人总觉得只要一心干事,身上有点不干净似乎情有可原,甚至认为可以网开一面,以功抵过;还有的人觉得干事的人“出点事”“沾点腥”在所难免,所谓“洗碗多的人容易打碎碗”等,而忽视了这些其实都是政治教养缺失的表现。各级干部决不能以干事为幌子暗度陈仓,或以干事为由为不干净开脱,只有守住底线,做一个政治干净、心理干净和“手脚”干净的人,才为干事装了“安全阀”,贴了“护身符”。www.21-cn-jy.com
6.(安徽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共8分)
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2分)21·世纪*教育网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各位家长,你们好!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一会儿”改为 “20分钟”。
(2)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B )(2分)21教育网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3)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示例:①展映前学生对戏曲电影不感兴趣,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及支持率均明显提高;②四部电影中,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展映前后均最受学生喜爱。(每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上帝的棉袄
李克红/编译
  ①多年前,我曾在纽约郊外的一个小镇上经营服装店。
  ②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的孩子约翰去了芝加哥,在我的母亲家做客。有一天,外面特别冷,风吹在身上像是刀子在割一般,后来发现一个小男孩站在我的店外,看着橱窗里的一件棉袄。那个小男孩身上很脏,衣服也穿得很少,因为寒冷,他不断地轻微颤抖着。“小家伙,你这么认真地在看什么?”我问他。www-2-1-cnjy-com
  ③“我太冷了,我的父亲没有钱给我买棉袄,我希望有好心人送我一件,可父亲说,只有上帝才会给我棉袄。”小男孩说,“不过,我还是想来碰碰运气,因为我真的太冷了。”
  ④“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我问。“哦……你知道镇外刚修建完工的一条新公路吗?”小男孩说,“我和我的父亲都是那里的工人,可老板一直没给我们薪水,说等完成下一个工程再一起给。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就要出发了,去附近的瓦特小镇修路。” 21*cnjy*com
  ⑤这个小男孩其实和约翰差不多大,顶多10岁出头,我觉得他挺可怜的,想要帮帮他,而且——橱窗里的那件棉袄只是一件样品,它后领里衬上有个硬币大的破洞,不能卖。“你喜欢那件棉袄吗?”我问。 【来源:21cnj*y.co*m】
   ⑥“喜欢。”小男孩说。我牵起他的手走进店里,把那件棉袄拿出来让他穿上,非常合身。我拍拍他的头说:“小家伙,你现在觉得暖和一些了吗?"【出处:21教育名师】
  ⑦“非常暖和!”小男孩说着就要走出店门,忽的转身问我:“你是上帝吗?”
  ⑧“我不是上帝,我只是一个商人。”我告诉他。
  ⑨“不,你是上帝,因为我的父亲说,只有上帝才会给我棉袄。”小男孩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向我道别离开了。我是上帝?我笑了。 【版权所有:21教育】
  ⑩几天后的一个早上,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她将要带着约翰从芝加哥过来了,他们告诉我将会在次日天黑前抵达,可第二天晚上,我等了他们整整一个通宵也没有等到他们。不过他们最终还是回来了,是在第三天的中午到的,非常巧合的是,我儿子约翰身上穿的棉袄,居然就是我送给那个小男孩的那款棉袄,不过我也没有多想,因为这款棉袄的厂商就在芝加哥,可能是我的母亲买给约翰的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⑾“为什么昨天晚上没有到呢?是车子耽搁了吗?”我问母亲。
  ⑿“你不知道,天快黑的时候,我们的车子在瓦特小镇旁的公路上抛锚了,只能等着第二天有人来修。我们在车上冻得发抖,幸好路边有个修路工人们住的工棚,工人们非常热心地给了我们热水。还有一个少年,他居然把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给约翰穿,我们对他说谢谢,你知道他对我们说了什么吗?‘不用谢,这是上帝的衣服!’天哪,那个孩子太可爱了……”
⒀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昨天晚上的事,可我却分心了,瓦特小镇?修路工?一个少年脱下的棉袄?我连忙拉过约翰,翻开衣服后领的里衬,结果,那里真有一个小小的破洞,就像是一枚硬币那样大……21*cnjy*com
(《生命时报》2016年第 23 版)
7.请结合选文内容,把下面的情节的补充完整。(4分)
小男孩碰运气找袄→我同情小男孩赠袄→ 约翰冻得发抖穿袄 →母亲交代缘由说棉袄
8.第②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自然环境描写(1分),写寒冷的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1分),为下文写小男孩到“我”店里碰运气,希望“我”送他棉袄这一情节铺垫(2分)。2·1·c·n·j·y
9.从后文中找出同第⑤段画波浪线语句相照应的句子,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照应句:我连忙拉过约翰,翻开衣服后领的里衬,结果,那里真有一个小小的破洞,就像是一枚硬币那样大……(2分)作用: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结构更紧凑,中心表达更鲜明(2分)。
10.文章以“上帝的棉袄”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解释“上帝”一词的含义。(4分)
“上帝”原是基督教中,基督徒对神灵的称呼。在文中,“上帝”不仅是指人们信奉的神灵(2分);还指“我”及像“我”一样乐于助人的好心人(2分)。2-1-c-n-j-y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 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1.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让“我”庆幸雨伞买得及时,免遭大雨淋湿,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有雨伞的温暖、安全以及小姑娘的温柔美好;瓢泼大雨也为下文小姑娘在暴雨中等待失主做铺垫;使文章前后照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写出其中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12.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4分)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一个“裹”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的细腻缠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雨,写出了“我”对小姑娘强烈的思念之情。(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赏析,意思相近即可)
13.“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4分)
小姑娘既弱小又高大,既平凡又高贵,她心灵的纯洁美好靓丽了自己也感化了别人,使这个世界更美丽。小姑娘的精神品质让“我”无比温馨,伴“我”走过每一天。(意思相近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⑤,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⑨此寇,正在今日。”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公将鼓之 鼓:敲鼓
B.遂逐齐师 师:军队
C.既克 既:已经
D.再而衰 再:第二次
(解析:A项“鼓”指击鼓进军。)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
(他) 下车察看齐军战车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
16. 请简要分析语段(一)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3分)
(1)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主要内容——对战争的分析评论;(2)后文写曹刿的集中论战,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刿的军事才干,表现他的“远谋”。(每点1.5分)
17.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3分)
(1)避其锋芒(消磨敌方锐气);(2)及时出击。(每点1.5分)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刘备)亲自率领将士,沿长江南岸翻山越岭向吴地进发,驻军在夷道县的猇亭。吴国将领都请求出兵迎击他们。陆逊说:“刘备率军沿长江东下,锐气正盛,而且凭据高山,坚守险要,很难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即使攻击成功,也不能完全将他们击败;如果攻击不利,将损伤我们的主力,绝不是小小的失误。目前,我们只有褒奖和激励将士,多方采纳和实施破敌的策略,观察形势变化。如果这一带为平原旷野,我们还要担心有互相追逐的困扰;如今他们沿着山岭部署军队,不但兵力无法展开,反而因困在树木乱石之中,自己渐渐精疲力竭,我们要有耐心,等待他们自己疲乏在加以攻击。”各位将领仍不理解,认为陆逊惧怕刘备大军,心中对他有强烈不满。
……
闰六月,陆逊要向蜀军发动进攻,部下将领都说:“发动进攻,应在刘备立足未稳的时候,如今蜀军已深入我国五六百里,和我们对峙七八个月,他们的各个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巩固(或加强)了防守,现在进攻不会顺利。”陆逊说:“刘备是个很狡猾的家伙,再加之经验丰富,蜀军刚集结时,他思虑周详,我们无法向他发动攻击。如今蜀军已驻扎很长时间,却仍找不到我军的漏洞,将士疲惫,心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现在正是我们对蜀军进行前后夹击的好机会。”于是命令战士每人拿一束茅草,用火攻击,得胜。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8.请赏析诗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2分)
“悠哉悠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男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1分)。“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体现了《诗经》的韵律美(1分)。
19.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正所谓“乐而不淫”(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正所谓“哀而不伤”(1分)。
四、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我真的感到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孩子,我是母亲,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但这快乐,绝不是在该学习的年龄
中去放纵,在该努力的时候只图轻松。你出生的我们家,除了为你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我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给你创造好一点的学习条件,让你有台阶去登上更高的山峰。那时,你看在眼里的风景才会美丽动人。如果你一直匍匐在命运的脚下,为生计发愁,那么,再美的景色在你眼里也很愁苦。此时我对你有多心软,将来生活对你就会有多无情。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