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气层[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0-30 21:51:00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生活在地球上的你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台风眼
闪电
彩虹
热气球
龙卷风
极光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大 气 层
如 果 没 有 大 气地 球 会 变 得 怎 样?
如果没有大气,
地球会变得怎样?
①没有天气变化(风、霜、雨、雪等)
②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一片寂静
③易受陨石的侵袭
④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低
⑤氢气球不能升空
⑥抽水机不能抽水
⑦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
⑧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总之:大气层对人类很重要,
它象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大气的重要性:
1、保护地球免受陨石冲撞,使地球昼夜温差较小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
5、是声音传播的媒介
试一试:
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会在地球上存在的是(   )
A 遍地的阳光 B 细雨绵绵 C 绵延的长江
D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E 动听的音乐 F 火山地震
G 雷电交加 H 蓝天白云 I天空背景变成黑色
1、此山的山顶是冰天雪地,山脚却是草木欣荣,你觉得温度与高度之间有何关系
2、如果山的高度能达到10千米、100千米,大气的温度变化情况还是这样吗?
3776米(3.776千米)高的富士山
温度(OC)
高度
0
12
55
85
(千米)
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
 找一找:
  海拔12千米的地方大气温度大约是多少?
 找一找:
  大气温度最低的地方在哪?是多少?
 说一说:
  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大如何变化?
整个大气层温度变化范围约在-84℃~2500℃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1、为什么我们去登山时要注意保暖
2、处于600千米高空哈勃望远镜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大气温度只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登山时,人登得越高,大气温度越低。
高层温度高,太阳辐射强,这层外壳主要可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思考】费俊龙和聂海圣的宇航服的颜色是什么?其中有什么科学根据?
通过反射起到削弱吸收的太阳辐射的作用。
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组成,以及大气的运动状况,将大气分为5层。
大气的分层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0---8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暖层 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10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17
50
80
500
高 度/千米
12千米
55千米
85千米
对流层
天气现象的发生地
平流层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中间层
500千米
暖 层
外层
大部分流星在中间层被燃尽
气体电离、反射无线电波、产生北极光
(电离层)
通信卫星在外层绕地球转动
大气分层
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面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其底层距地表约500千米。
5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为什么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
因为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巩固一下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大气层名称。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的是____和_____。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C
B
⑴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
⑵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⑶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2、实验:①在对流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中的水会流动吗?
1、假设:对流可能是空气的冷热不均引起的
②点燃线香,倒扣上烧杯,线香的烟怎样运动
受热处液体上升,两侧温度较低处的液体下沉,即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水的对流。
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较低处的空气下沉,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空气的对流。
3、结论:根据上面两个实验,你能得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吗?
对流是由于空气冷热不均引起的。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当气体或液体受热时,密度变小而上升;
当气体或液体冷却时,密度变大而下沉。
用火给物体加热时,应把火放在物体的 面;用冰给物体冷却时,应把冰放在物体的 面。(填“上”或“下”)


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形成对流,达到制冷效果。
制冷空调应该怎样装
取暖器又放在哪?
⑴渔贩卖带鱼的冰块放在鱼的上方还是下方效果好?
冰块放在上方,便于空气对流,冷却效果好
⑵为什么对流层空气容易对流?
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上冷下热,容易对流。
  近地面的热量、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降低冷却凝结成云致雨。
  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讨论: 
  为什么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对流层顶的高度在逐年上升。美国劳伦斯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本 桑特(Ben Santer)称,自1979年以来,对流层的高度一直在增长,目前高度已增长了数百米。影响对流层高度的可能性因素有五种,其中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含量增大,可以使对流层变暖和体积膨胀,原本距地面9-18千米的对流层便会不断升高。
小结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仍然存在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 层和 层。
3、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
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
4、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对流
中间
上升
下沉
C
答:因为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5.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各层),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产生对流运动的是大气的______层和______层。
(2)水汽几乎集中在______层。
(3)太阳活动强烈时,会扰乱______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4)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层内,
这一层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这是由于
C
B
C
D
A
上部热,下部冷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升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如果没有大气层,这段词应怎样改才符合科学事实。
2.如果苏东坡是一团很轻很轻的、且永远也不会散开的烟,描述一下他的飞天之旅的路线,他能到达目的地吗?(结合大气分层及对流层的特点答题)
1.词改成:
  月光真扎眼,把酒问黑天。不知天上星星,为何不闪烁。我恨无风可乘,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热。
2.分析与解: 苏东坡只能在对流层中转一圈,随着上升气流而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随下降气流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