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8.5巴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8.5巴西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11 08: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第八单元第五节 巴西
1.教材分析
教材以巴西文化特色(足球与桑巴舞)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从球衣的颜色切入巴西的资源与经济。教材内容简洁、地域特点突出,注重人地关系的系统性和统一性。活动有开放性和层次性,有课内练习,也有课外练习,适合条件不同的地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进行选择。因此,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层层深入理解、分析,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经济发展要有协调的人地关系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范例。通过前面若干区域地理,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结构上均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应侧重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提取有用信息,利用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去认识巴西,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特点的分析思路和探究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年龄及思维特点,教学设计中采用图片、文字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课标呈现
(1)运用地图说明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及特色文化。
(3)根据资料说出巴西的城市、人口等方面分布的情况。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5)举例说出巴西在开发利用热带雨林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现状经验、教训。
4.教学重点
(1)巴西的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
(2)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
(3)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说明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5.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6.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
?利用巴西球队的几幅图片导入,巴西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球队,它是首个获得五次世界杯冠军的球队。而且2014年的世界杯也会在巴西举行展示相关巴西知识的图片、展示巴西传统的足球队服
问题引领:
(1)你熟悉这些足球队服吗?
(2)它们是哪个国家的足球队服?
(3)其中绿色和黄色分别代表什么?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将话题导向巴西,为后面教学的实施找准起点。
知识抢答:展示相关巴西知识的图片、展示巴西传统的足球队服,学生抢答图片所在国家的名称,初探原因。
利用具有本国特色的视频和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巴西的氛围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图释导学
种族构成复杂
问题引领:
动眼观察,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巴西东临?????洋,位于???洲。?
2、纬度位置:巴西被_______和________穿过,大部分位于?????带(温度带)。
?3、半球位置:巴西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巴西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①读图分析巴西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为什么?
②巴西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③巴西由哪些主要的地形单元组成?
④找出亚马孙河的,它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简要分析原因。
教学评价: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理景观、地图资料所反映的自然特征,考查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水平。
⑤展示人种构成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教学评价:注意观察学生在描绘简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思考、认知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
发展中的工农业
⑥巴西的农业特点
展示“巴西的农作物”图,和《气候类型图》,分析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 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⑦巴西的工业特点
展示“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图,问题引领:
(1)巴西哪些矿产资源丰富,哪些矿产资源较少?
(2)巴西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⑧巴西的人口与城市的分布
问题引领:
(1)巴西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哪些地方人口稠密?哪些地方人口稀疏?为什么?
(2)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城市?都分布在什么地区?巴西为什么要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的巴西利亚?
教学评价: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针对问题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读图、填图、析图,能准确判读巴西地形、气候、河流示意图及城市和人口分布图,归纳自然特征和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巴西景观图、位置图,提取图中有用信息归纳自然特征。画出巴西境内两条特殊的纬线,判断,主要所在的温度带,得出主要的气候类型,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等,
填表对比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学生活动① 阅读巴西地形图
学生活动②:阅读气候图,
学生活动③:阅读地形区图
学生活动④:阅读地形区图
学生活动⑤ 阅读人种构成图
【小结】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学生活动⑥ 阅读巴西主要农作物图
学生活动⑦ 阅读巴西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图
阅读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找出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标注伊泰普水电站。教学评价:指导学生分析巴西矿产资源的优劣势,
学生活动⑧(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
【小结】巴西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广大的北、中、西部地区人口很少,东部沿海占人口的90%,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这里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开发历史较早,人口集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归纳本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和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理解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问题探究
热带雨林的保护
课本P87活动题:
问题引领: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哪里?
热带雨林有什么重要作用?
巴西热带雨林的现状如何?
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全球有哪些不利的影响?
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观看视频,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学习过程:学生观看亚马孙河热带雨林的相关视频,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相关问题,归纳巴西热带雨林的作用、分布、破坏现状及对全球的影响。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组长坐第一排,大家通过阅读所给的资料,或根据自身知识储备,组内讨论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把讨论的原因写在纸上,(注明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由组长汇总后,展示在黑板上。
以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会进行地理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拓展延伸
问题引领①“到巴西旅游,我终身难忘!李明从巴西回来逢人便说。他为什么对这次旅游记忆如此深刻难忘呢?下面是他的回答,其中有一是编造的,请找出来A、在巴西我见到了混血儿B、二月下旬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C、在圣保罗街头我见到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D、和巴西孩子一起踢足球
问题引领②:我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国家,有一些相似性,你能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试着分析我国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过程中可以从巴西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吗?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反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理解水平。
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对巴西分析,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一、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东部,大西洋西侧
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古:印第安人(黄种人)—单一
今:白、黑、混血种人—复杂—拉丁文化
三、工农业大国:
历史时期:单一经济,十分落后
独立以后:拉美地区最发达的国家
四、主要的城市: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

达标检测
【知识检测】
一、选择题
1.巴西所属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大洋州 D.欧洲
2.下列国家,热带面积广大,且临两大洋的是
A.印度 B.澳大利亚 C.巴西 D.俄罗斯
3.“狂欢节、桑巴舞、热带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的国家是
A.美国 B.智利 C.法国 D.巴西
4.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
A.温和多雨的冬季 B.寒冷干燥的冬季
C.高温多雨的夏季 D.炎热干燥的夏季
5.关于巴西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面积占南美洲近1/2,地跨南北半球
B.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面积辽阔,是巴西重要的农业区
C.巴西高原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
D.亚马孙河水量极大,航运条件优越
6.巴西人种复杂,人口最多的是
A.白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
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8.图中城市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交通便利
9.巴西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A.甘蔗、咖啡 B.棉花
C.椰子 D.小麦
10.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工业和主要城市集中的地方
B.巴西高原水力资源丰富,也是巴西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面积几乎占南美洲的一半,是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D.里约热内卢为南美洲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最大的商港
11.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首都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 B.森林蓄积量居世界首位
C.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上D.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12.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南美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③首都是里约热内卢,④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A.亚马孙河水源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野生植物
二、综合题
14.读巴西的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15、读右图某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在的国家为________,该国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河,与该河纬度相近的是另一大洲的一条大河是_________。
(2)图中A点位于_________(地形区)上;B点附近地区是_________气候。
(3)图中C是__________洋,D是该国与邻国合建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水电站。
(4)图中E城市是该国首都________,F城是该国最大城市_____________。
(5)该国绝大部分 国土在_______与_______之间,____(温度带)面积大,东临______洋.
教学反思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一提到巴西,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巴西足球,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以巴西足球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进入学习状态。?
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多留一些思维空间,沿着学生思路走,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地理联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上完课的效果来看,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课堂引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改变学生单一的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欣赏、自主探究、阐述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5、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自然环境部分涉及内容过多,人种构成部分就显得有些仓促,所设计的检测内容完成得有些匆忙。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空间,多让学生看图,沿学生思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地理联系。
1.还是不敢大胆放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可让学生去探究、讨论。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各环节的活动要做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平时要加强习惯、学习方法的训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