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11 12:3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课 题 】七下 第六章 亚洲 第2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气候与河流 (第2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利用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2.利用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3.简述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启发诱导、读图思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与导入 [练习导入]: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高原:B ;河流:C ;群岛:D ,E ; 湖泊:F ,G 。(2)北回归线通过亚洲的 和 两大半岛。(填字母)(3)图6.4是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请在图上填出主要地形区名称。(4)从图6.4可以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 。 通过练习,温故知新考察学生上一课所学的亚洲的地形特点与地势特征知识掌握程度。
读图与思考 活动一:气候复杂多样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图6-2-6和文字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一)。2.巡视、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3.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自主学习一)1. 读亚洲气候图,找出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 它们分别属于哪个温度带?2.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亚洲缺失哪两种气候类型?3. 亚洲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这里距海 ,降水稀少,气候 ,气温年较差 ,自然景观比较单调。4.通过读图分析,你能否总结出亚洲的气候特点? 指导学生读图通过读图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
总结与过渡 亚洲跨纬度 ,地跨 、 、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亚洲地形多样,地势起伏 ,地形复杂多样
读图与填空 活动二:季风气候显著:多媒体展示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亚洲气候分布图,我们知道亚洲有三种季风气候类型,自南向北依次是 、 、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 部。季风气候是怎么形成的呢?①冬季,陆温 <海温,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吹来陆地,降水较少;②夏季,陆温 >海温,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来,降水多。[总结]: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分别濒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学以致用]: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自主学习二)(1)亚洲冬季吹偏 风,夏季吹偏 风,这种随着季节的改变而风向相反的风叫 。冬季:风从 (陆地、海洋)吹来,降水较 。夏季:风从 (陆地、海洋)吹来,降水较 。(2)季风气候有利: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 ,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3)季风气候弊端:夏季风的强弱容易酿成气象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水汽 ,降水多,容易形成 灾。夏季风弱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水汽 ,降水骤减,容易形成 灾。(1)赤道穿过非洲 ,决定非洲的气候类型呈 。(2)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北两端,决定非洲主要是 ,再加上其大部分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决定了非洲与亚洲相比气候类型 . 通过读亚洲气候分布图,指导学生利用地图理解季风气候是怎么形成的原因以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读图与归纳 活动三: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多媒体展示课本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教师提问]:1.读图找出亚洲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2. 亚洲的河流在分布上的特点。3.亚洲最长的河流是哪条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哪条河,中国境内叫什么?[归纳总结]: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1.学生在图上找出亚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七条长河,说说亚洲长河众多的原因。2.找出阿姆河、锡尔河,对照图6-2-6,说说亚洲中部和西部河流稀少的原因。亚洲的中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一些河流没有流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戈壁,或者注入内陆湖泊,成为内流河。锡尔河和阿姆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亚洲水系的特点,及其与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
构建与梳理 回顾所学的亚洲气候与河流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体系: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最广。气候 自南向北分布的气候类型 、 、 。 季风气候显著 有利: ,利于农作物影 的生长 响 不利:季风区 灾害频繁。 面积广阔,多大江大河,亚洲最长的河流是 。河流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 状流入海洋。 中西部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 河。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目标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目标2)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
二、读图综合题 (目标1、2)读下面的“亚洲气候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降水最多的是
气候。
(3)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 气候和 气候。
(4)东经120度经线和北回归线相比,经过的气候类型较多的是 线。
(5)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B、河湖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6)我国东南部与红海沿岸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末出现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教学反思】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教材安排在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之后,显然是因为亚洲气候的形成与亚洲的位置范围以及亚洲的地形有直接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又能认识到自然环境是各要素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培养正确环境观。从课程标准上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亚洲,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学会分析区域各地理要素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及地形、气候、水系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究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在难点的突破上采取通过地图显示冬夏季风风向,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主要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说明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易造成水旱灾害等。本部分教材内涵丰富,容量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教学任务。
行为条件
气候与河流
亚洲气候、河流特征。
总结
分析
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亚洲主要河流分布
1.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2.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相互关系
归纳、
简述
简述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亚洲气候分布图
亚洲地形图
亚洲主要河流分布
内容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图6.4亚洲地形剖面图
图6.3亚洲地形图
亚洲气候类型
1.读图6-2-8,找出非洲的气候类型,说说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 对照图6-2-6非洲气候类型与亚洲有什么不同?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东西距离最长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