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课题】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2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利用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重点)
2、利用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重点)
3、简述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悟导入 播放歌曲《亚洲雄风》的MV,同时出示部分歌词: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 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 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带 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 亚洲雄风震天吼我们亚洲 江山多俊秀我们亚洲 物产也富有 向学生提出问题:这首歌反映了一副怎样的景象? 学生欣赏视频,感受歌词中反应的亚洲的地理事物。能够回答出,这首歌提到的河流等地理事物。 运用多媒体素材,声形并茂,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并导入今天的新课——气候与河流。
预习展示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下教学目标:1、利用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2、利用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3、简述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后,向学生提出“通过课前对本节内容的预习,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你认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在预习中你存在哪些困惑?想了解哪些知识?”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洞察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及知识储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将重心放在学生难以理解、或很少接触的知识上,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反映课前完成《助学丛书》中“学习过程”时遇到的困难,结合出示的教学目标,提出本节课的疑惑(及授课的重点):亚洲气候特征、河流特征、以及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由学生结合预习中的困难以及本节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知道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通过展示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预习相结合,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及知识掌握状况,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学生能够知道本节课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衔接与过渡 刚才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对亚洲的气候、河流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探讨亚洲气候、河流的具体特点、分析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合作探究 探究一:1、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2、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那些?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哪一种?探究二:1、从亚洲气候分布图可以看出亚洲气候具有什么特征?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有哪些?探究三:请大家结合我们生活体验,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季风?讨论:1、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2、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探究四:1、读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填表格:2、讨论:读亚洲季风气候图,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经历,思考季风气候的利弊?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征? 活动: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一下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说说非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比较非洲气候类型与亚洲有什么不同?探究五:读图思考1、读图,结合亚洲地形地势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2、结合表格,在图中找出亚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7条长河,并思考为什么亚洲多长河?3、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的原因?4、亚洲什么部位河流稀少?为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不难分析出:亚洲主要有十种气候类型,缺失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学生能够分析得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是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点,学生可能很难总结出来,需要教师的点拨。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不难理解“季风”的概念,即随季节的改变,风向变得相反的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结合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面积、所跨经度,不难分析出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季风气候的分布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结合亚洲位置进行分析。填表:月份季节风向源地降水1月7月结合图片思考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可以看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至于季风气候的“弊”,可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分析得出:夏季风时强时弱会酿成气候灾害,即夏季风强会带来洪涝灾害,反之,则是旱灾。学生根据所学,总结亚洲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学生读图思考通过对亚洲气候的分析,学生基本已掌握分析一个地区气候分布的方法。由于非洲的气候类型较为简单,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学生不难得出:非洲气候类型一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学生读图获知:亚洲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第2题:通过提示,学生不难得出亚洲多长河的跟亚洲面积广大,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等自然条件有关。第3题结合亚洲地形地势不难得出,河流这种分布状况主要是因为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造成的。第4题,学生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亚洲的中西部地区,因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一些河流没有流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戈壁,或者注入内陆湖泊,成为内流河。在图中标出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 结合图片材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学生通过实例,自己总结出季风气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牢固。通过对图片的分析,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地理,分析地理现象。讲练结合,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自主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读图可以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巩固训练 一、1.下列大洲中,地跨寒温热三带的是 A.亚洲、 南美洲、大洋洲 B.欧洲、北美洲、南美洲C.亚洲、 北美洲 、大洋洲 D.亚洲、 北美洲2.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 B、纬度 C、气候 D、海陆3.亚洲的地形特征是 ( ) A.以盆地为主 B.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多分布在北部地区C.东部和西部多是高原,中部是平原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下列河流中,没有流入海洋的是 ( )A.恒河 B.长江 C.叶尼塞河 D.塔里木河5.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二、填写下来表格:亚 洲原 因气候特征1)、 ;(缺温带海洋性气候)1、跨纬度广,跨热、温、寒三带2、地形复杂多样2)、 ;亚洲面积最大,内陆面积大。3)、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通过巩固练习,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