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2.1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2.1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原卷+解析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1-11 18:22:31

文档简介

2.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
原卷
一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所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____。自然界中常见的光源有____、水母、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熊熊燃烧的篝火等。月亮、钻石____。
2、光的传播:光在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空气、水、____等透明物质都可以作为光传播的____。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或解释相关现象的实例有:激光准直、____成像、排队、射击____等。www-2-1-cnjy-com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或3×105k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____的速度,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二 光的反射
4、关于光的反射的几个概念:经过入射点O并知道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叫做____;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____
5、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反射角____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____。
6、常见的两类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滑的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______。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后,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____。
三 平面镜成像
7、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
8、平面成像的应用:照镜子(人国古代人用的铜镜)、替望镜、反射式太阳能发电站等。
四 光的折射
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10、光的反射规律:光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____,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____光从空气____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方向偏折,折射有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
11、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发生“弯折”、清澈河底变“浅了”、海市蜃楼等。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2017呼和浩特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析】A、海市蜃楼是光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偏折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光照到手上不能继续沿原路向前传播,所以在手的前方出现了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C、国家大剧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人看到地上的书,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变式跟进1】(2016莆田)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21·世纪*教育网
A.太阳的虚像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
【考点二:光的反射】
例2(2017北京密云县白龙潭中学模拟)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45°.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沿射线正确方向射出的是:()2-1-c-n-j-y
A.OB B.OC C.OD D.ON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45°,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5°,已知,∠NOC等于45°,则反射角是∠NOC,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C射出.故选B.21*cnjy*com
【答案】B.
【变式跟进2】(2017嘉兴4)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例3(2016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考点】平面成像规律
【解析】A、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正确;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C、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大小是相等的,不管物体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会改变,故C错误;D、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D正确.故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C.
【变式跟进3】(2017北京7)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s1=s2 B.s1<s2 C.h1>h2 D.h1=h2
【考点四:平面镜成像实验】
例4(2017武汉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_______.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___(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 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特点.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断物像大小相等;并记录下蜡烛B的位置.(3)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答案】(1)前面; 反射;(2)不点燃;完全重合;(3)B.
【变式跟进4】(2016泰州)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4-73所示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____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考点五:光的折射】
例5(2016烟台)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
【考点】光的折射
【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B、D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A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5】(2017河池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白云”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弯折了,是光的直线传播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选择题
1、(2016福州)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如图所示,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2、(2017襄阳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3、(2016徐州)小明要制作如图4-19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2017天水4)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5、(2017北京20)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6、(2017天津3)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7、(2016通辽)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8、(2016潍坊)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21教育网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9、(2015天津)如图甲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图乙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21·cn·jy·com
10、(2016凉山)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
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
11、(2015重庆B)如图2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12、(2017上海4)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A.0° B.35° C.60° D.90°
13、(2017绵阳11)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来源:21cnj*y.co*m】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二、填空题与作图题
14、(2017桂林14)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版权所有:21教育】
15、(2017天津14)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6、(2017长春19)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7、(2017贺州21)如图所示,OC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8、(2017南京20)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三、实验题
19、(2017锦州24)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
20、(2017崇左24)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图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选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 A的像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www.21-cn-jy.com
(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A成像位置处的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选填“实”或“虚”)像.
一、选择题
1、(2017日照莒县五中一模)科学家设想,如果将来人类能移居月球的话,在月球上可以看见:()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
C.日食和月食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2、(2017敦煌市中考物理三模)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3、(2017东莞虎门捷胜中学二模)关于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的成因是光的折射 B.“倒影”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C.放电影时投影屏幕上发生镜面反射 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反射
4、(2017泰州高港区三模)晚上,小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板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白纸发生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镜面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漫反射
5、(2017泰安一模)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也创造了许多娱乐工具其中就有影戏,一种是让灯光照射于屏幕,将木偶一类物体在灯前舞动,其影就投在屏幕上.还有一种在镜面上画才子佳人之后,将镜面对着灯光,让光落在屏幕上,因而看到才子佳人的影像.请问这两种影戏中所用到光学知识是:()2·1·c·n·j·y
A.两者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B.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是光的反射
D.两者都是光的反射
6、(2017黑龙江名校联考四模)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7、(2017北京房山区二模)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8、(2017武汉黄陂区模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的形成原因是光的镜面反射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小芳面向站在穿衣镜镜前0.5m处,当她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
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9、(2017武汉青山区模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10、(2017西安蓝田县高堡初中模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2017益阳模拟)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 B.10点20分
C.10点40分 D.11点20分
12、(2017聊城莘县一模)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21cnjy.com
13、(2017聊城阳谷县一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
D.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
二、填空题
14、(2017聊城莘县一模)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______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____形成的.
15、(2017梧州苍梧县一模)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和同学们正在湖边散步,看到一群海鸥从远方飞来,湖面映出了海鸥的____像(填“虚”或“实”),海鸥越来越近,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6、(2017南通泗阳县实验中学一模)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2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灯的像距离该灯___m;若用手水平拨动转盘,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停止拨动转盘后,转盘还会继续转动,这是由于转盘具有____.21*cnjy*com
17、(2017德州乐陵市一模)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18、(2017徐州三模)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
三、实验题
19、(2017泰州高港区三模)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让激光笔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此时测得入射角为___.
(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B面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C.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
20、(2017聊城莘县一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1)最好选用____玻璃板(选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支蜡烛,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
解析卷
一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所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光源。自然界中常见的光源有太阳、水母、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熊熊燃烧的篝火等。月亮、钻石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都可以作为光传播的介质。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或解释相关现象的实例有:激光准直、小孔成像、排队、射击瞄准等。www-2-1-cnjy-com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或3×105k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二 光的反射
4、关于光的反射的几个概念:经过入射点O并知道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5、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6、常见的两类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滑的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后,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21·世纪*教育网
三 平面镜成像
7、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21*cnjy*com
8、平面成像的应用:照镜子(人国古代人用的铜镜)、替望镜、反射式太阳能发电站等。
四 光的折射
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0、光的反射规律:光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有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11、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发生“弯折”、清澈河底变“浅了”、海市蜃楼等。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2017呼和浩特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析】A、海市蜃楼是光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偏折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光照到手上不能继续沿原路向前传播,所以在手的前方出现了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C、国家大剧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人看到地上的书,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变式跟进1】(2016莆田)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太阳的虚像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
【解析】晴天在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实像,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因此不是树叶的像,也不是太阳的虚像,更不是树叶的影子.故选B.
【答案】B.
【考点二:光的反射】
例2(2017北京密云县白龙潭中学模拟)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45°.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沿射线正确方向射出的是:()
A.OB B.OC C.OD D.ON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45°,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5°,已知,∠NOC等于45°,则反射角是∠NOC,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C射出.故选B.
【答案】B.
【变式跟进2】(2017嘉兴4)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解析】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为点亮的灯泡.故选:D.
【答案】D.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例3(2016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考点】平面成像规律
【解析】A、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正确;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C、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大小是相等的,不管物体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会改变,故C错误;D、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3】(2017北京7)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s1=s2 B.s1<s2 C.h1>h2 D.h1=h2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的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铅笔离镜8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8cm,铅笔离镜4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4cm,故s1>s2;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当铅笔远离镜子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像的高度是不变的,即h1=h2.故选D.
【答案】D.
【考点四:平面镜成像实验】
例4(2017武汉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_______.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___(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 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特点.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断物像大小相等;并记录下蜡烛B的位置.(3)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答案】(1)前面; 反射;(2)不点燃;完全重合;(3)B.
【变式跟进4】(2016泰州)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4-73所示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____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解析】(1)①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②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因为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走B棋子,将一张白卡片放在B棋子原来所在的位置,不能直接从白卡片上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见棋子A的像
【答案】(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像与物;(2)垂直;(3)虚;(4)能.
【考点五:光的折射】
例5(2016烟台)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
【考点】光的折射
【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B、D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A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5】(2017河池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白云”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弯折了,是光的直线传播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解析】A、平静水面上白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弯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C、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C错误;D、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D.21cnjy.com
【答案】D.
选择题
1、(2016福州)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如图4-25所示,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根据子的形成过程可以得到结论: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选D.
【答案】D.
2、(2017襄阳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解析】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故A正确;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B正确;C、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镜中成的是虚像,故C错误;D、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3、(2016徐州)小明要制作如图4-19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解析】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像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像.故选B.
【答案】B.
4、(2017天水4)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解析】(1)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光线是由水里发出的,故光线的传播方向应该是从水里射向空气,且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C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故AC错误;(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B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5、(2017北京20)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PON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A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故选A.
【答案】A.
6、(2017天津3)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解析】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注水的游泳池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在界面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7、(2016通辽)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解析】A、拱桥倒影是指桥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A错误;B、树木间的光线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树叶挡住光线,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错误;D、钢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路的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答案】D.
8、(2016潍坊)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解析】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C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EF=A′B′=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此人身高1.8m,则镜长最小为0.9m.故选C.
【答案】C.
9、(2015天津)如图甲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图乙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
【解析】该题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来作图,先作出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像和物的连线应用虚线,再用虚线连接S‘O并延长,延长的部分是反射光线,要用实线,并且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箭头方向要远离入射点,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10、(2016凉山)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
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
【解析】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2m×2=4m;由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可得,他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0.1m/s×2s=0.2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0.2m+2m=2.2m,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2m;此时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2.2m+2.2m=4.4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故选D.
【答案】D.
11、(2015重庆B)如图2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解析】树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A符合题意;水面处的铅笔“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是光从不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光的折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A
12、(2017上海4)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A.0° B.35° C.60° D.90°
【解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根据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可能正确,ACD一定错误.故选B.
【答案】B
13、(2017绵阳11)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解析】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中A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A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转,在图中虚线的上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B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A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射出B,如图:故选:B.
【答案】B
二、填空题与作图题
14、(2017桂林14)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改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直线;改变.
15、(2017天津14)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解析】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正好反射到有的人眼睛上,就得很刺眼,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而从某些方向上得到的反射光线较少,所以看到平面镜很暗.
【答案】60°;镜面反射.
16、(2017长春19)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90°﹣30°=6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7、(2017贺州)如图所示,OC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解析】先过折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AO,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OB,方向指向入射点,如图所示:www.21-cn-jy.com
18、(2017南京20)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2-1-c-n-j-y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21*cnjy*com
三、实验题
19、(2017锦州24)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从图中可以很清晰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因此光屏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还可以利用可折转的光屏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光屏还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2)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是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
(3)由让光线沿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1)漫;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不能;在;(3)可逆的.
20、(2017崇左24)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图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选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 A的像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A成像位置处的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选填“实”或“虚”)像.
【解析】(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实验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2)厚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会聚成像,玻璃板越厚,两个像距离越远,两个像越清晰;因此实验时需采用很薄的玻璃板,使两个反射面成的像几乎重合,使实验简单化,故选A;(3)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蜡烛像的大小不变.(4)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因为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答案】(1)垂直;(2)A;(3)不变;(4)虚.
一、选择题
1、(2017日照莒县五中一模)科学家设想,如果将来人类能移居月球的话,在月球上可以看见:()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
C.日食和月食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解析】A、地球上的月食是由于地球档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形成的,是地球挡住了阳光照射月球(这里观察对象是月球)但在月球上的话观察者就不可能看到月球本身了.所以没有月食,只会看到地球上出现一个黑斑,故A错误;B、日食是由于日、地、月同线,月球档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形成的,这么看来如果在月球上的话,日食就是由于地球档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形成的了,自然这种状态也存在,而且恰好就是地球上形成月食的原理(注意,这时的观察对象是太阳,在月球上当然也可以),故B正确; CD、由AB可知,能看到日食,看不到月食,故CD错误.故选B.
【答案】B
2、(2017敦煌市中考物理三模)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解析】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选C.
【答案】C
3、(2017东莞虎门捷胜中学二模)关于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的成因是光的折射 B.“倒影”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C.放电影时投影屏幕上发生镜面反射 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反射
【解析】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该选项正确;B、“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该选项错误;C、光射到投影屏幕上发生漫反射,该选项错误;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该选项错误.故选A.
【答案】A
4、(2017泰州高港区三模)晚上,小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板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白纸发生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镜面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漫反射
【解析】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时,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白纸是亮的.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C
5、(2017泰安一模)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也创造了许多娱乐工具其中就有影戏,一种是让灯光照射于屏幕,将木偶一类物体在灯前舞动,其影就投在屏幕上.还有一种在镜面上画才子佳人之后,将镜面对着灯光,让光落在屏幕上,因而看到才子佳人的影像.请问这两种影戏中所用到光学知识是:()
A.两者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B.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是光的反射
D.两者都是光的反射
【解析】让灯光照射于屏幕,将木偶一类物体在灯前舞动,其影就投在屏幕上,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戏的现象正是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在镜面上画才子佳人之后,将镜面对着灯光,灯光会被反射到屏幕上,属于光的反射.故选:C.
【答案】C
6、(2017黑龙江名校联考四模)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解析】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梢,所以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故B、D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7、(2017北京房山区二模)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解析】A、影子是因为物体挡住光线的传播而形成的阴暗区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C、插在水中的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光线看去,所成的像在筷子的上方,所以看到筷子“折断”了;故C正确;D、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不能够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故D错误.故选:C.【来源:21cnj*y.co*m】
【答案】C
8、(2017武汉黄陂区模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的形成原因是光的镜面反射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小芳面向站在穿衣镜镜前0.5m处,当她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
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解析】A、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从0.5m处又后退0.5m时,镜中的像与她相距1m+1m=2m,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使光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9、(2017武汉青山区模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解析】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故选D.21·cn·jy·com
【答案】D
10、(2017西安蓝田县高堡初中模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叙述错误;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小,故B叙述正确;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叙述错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叙述错误.故选:B.
【答案】B
11、(2017益阳模拟)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 B.10点20分
C.10点40分 D.11点20分
【解析】解决此题有规律可循,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从图中像的后面观察可知,准确的时间应该是10点40分;故选C.
【答案】C
12、(2017聊城莘县一模)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故选B.
【答案】B
13、(2017聊城阳谷县一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
D.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
【解析】A、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不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C正确.D、在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A的燃烧变短,蜡烛A的像与用来找像的蜡烛B不再重合,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二、填空题
14、(2017聊城莘县一模)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______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____形成的.
【解析】(1)“人影相随”中的“影”是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即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物体的正立等大的虚像.
【答案】沿直线传播;反射.
15、(2017梧州苍梧县一模)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和同学们正在湖边散步,看到一群海鸥从远方飞来,湖面映出了海鸥的____像(填“虚”或“实”),海鸥越来越近,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解析】水面上出现的海鸥的倒影就是海鸥在水面上成的虚像,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始终不改变,与海鸥大小相等.
【答案】虚;不变.
16、(2017南通泗阳县实验中学一模)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2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灯的像距离该灯___m;若用手水平拨动转盘,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停止拨动转盘后,转盘还会继续转动,这是由于转盘具有____.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在离转盘2m高处有一盏电灯,灯在玻璃转盘中的像离转盘的距离也是2m,灯的像到灯的距离为2m+2m=4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用手水平拨动转盘时,通过玻璃转盘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不改变;停止拨动转盘后,由于惯性转盘还会继续转动.
【答案】4;不改变;惯性.
17、(2017德州乐陵市一模)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解析】连接AB,此线即为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一条线段与法线垂直,该线段的位置即为镜子的位置.如所示图:
18、(2017徐州三模)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
【解析】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对称性,找到发光点S的像S′,然后连接AS′画出反射光线,这样AS′与平面镜有一个交点,此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S与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三、实验题
19、(2017泰州高港区三模)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21教育网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让激光笔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此时测得入射角为___.
(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B面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C.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
【解析】(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2)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要在硬纸板上标出角度,直接读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3)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4)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纸板B面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存在;(5)此实验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你该采取的操作是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即选项C的说法符合题意.
【答案】(1)粗糙;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垂直;(2)在纸板上标出角度;(3)0°;(4)存在;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5)C.
20、(2017聊城莘县一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1)最好选用____玻璃板(选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支蜡烛,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无色透明玻璃板透光性太强,容易受到玻璃另一侧物体的干扰.茶色玻璃板透光性较差,成像主观感觉比无色玻璃好得多,故应选择茶色玻璃板.(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为了成像清晰,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答案】(1)茶色;(2)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3)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