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
一. 选择题
1. 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50N,则杠杆(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无法确定
2. 在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3.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4. 一个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则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实际质量 (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无法判定
5. 如图所示杠杆, O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 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处加一个力F使杠杆平衡, 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 则这个力( )
A.应沿MQ方向 B. 应沿MP方向
C. 应沿MN方向 D. 可沿任意方向
6. 甲、乙两台机器,甲做的功是乙做的功的2倍,而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的时间的2倍,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关系是( )
A. P甲:P乙=4:1 B. P甲:P乙=1:4; C. P甲:P乙=2:1; D. P甲:P乙=1:1
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 B. 功率大的机械效率高
C.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多 D. 功率大的机器产生的力大
8. 如图所示,M、N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用同样大小的力F1和F2,把物重相等的G1和G2提升相同的高度,如果用η1和η2表示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用P1和P2分别表示力F1和F2所做功的功率P1和P2,(每个滑轮等重)则 ( )
A. η1 >η2 P1 > P2 B. η1 <η2 P1 < P2
C. η1 >η2 P1 < P2 D. η1 =η2 P1 = P2
9. 下列各个过程中要做功的是( )
A. 人提水桶水平匀速走了10m B. 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
C. 沿斜面将物体匀速移动5m D. 冰块在冰面上自由滑行
10. 某学生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化费30s,第二次化费20s。则两次上楼过程中,学生所做的功 ( )
A. 第一次较大 B. 第二次较大 C. 两次一样大 D. 不知楼高不好判断
11. 甲用50N水平力推动一个重1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前进1m,所用时间为1s;乙匀速举高这个箱子1m,所用时间为2.4s. 比较甲推箱子、乙举箱子所做的功W甲、W乙和做功的功率P甲、P乙,有 ( )
A. W甲>W乙,P甲>P乙 ?B. W甲<W乙,P甲<P乙
C. W甲>W乙,P甲<P乙 ?D. W甲<W乙,P甲>P乙
12. 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W2,P1
13.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14. 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为80%,当它完成1000J的总功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
A.1000J B. 800J ? C. 400J D. 200J
15. 如图所示物体重G=180N,若将物体匀速提高h=2m,需要用F=80N的拉力. 则拉力F做的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
A. 360J,75% B. 480J,75% C. 320J,88.9% ?D. 480J,133%
16. 如图所示,一根尺子,在中点支起,两边挂上砝码,恰好平衡,在下列情况中,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
A. 左右两边砝码组合向内移动一格B. 左右两边砝码组各减少一只
C. 左右两边砝码组合减少一半砝码D. 左右两边砝码组各向外移动一格
17. 一位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
A. 60W B. 3.6×103W C. 6×103W D. 3.6×105W
18. 如图所示,甲物重5N,乙物重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
A. 0,3N B. 0,5N C. 2N,5N D. 2N,3N
19. 使用杠杆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 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 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 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20. 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 )
A. 杠杆最多 B. 斜面最多 C. 滑轮组最多 D. 一样多
二. 填空题
2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木块P沿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每只滑轮重1N,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在2s内拉力F做的功为____J。
22. 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5s内沿水平面匀速前进4m,已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0N,则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功率为______。
23. 撬棒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当撬道钉用力______N恰能将道钉撬起,此时道钉受到的阻力为300N。(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
24. 用一段细线将粗细均匀的直铁丝吊起后,直铁丝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右端折叠一段。
(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 。
25. 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举高80cm的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额外功为 J。若不计滑轮摩擦及拉线质量的影响,则可知动滑轮重 N,当提升重物为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6 .如图用三种方法把砂子运上三楼,根据图中数据算出三种方法所做的有用功的大小均为_____J,其中一种方法做的总功最少,等于_____J。三. 实验与设计题
27. 小华同学在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后,想进一步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为此,做了如下猜想:
(1)可能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2)可能与绳子的重力有关
(3)可能与滑轮组的摩擦力有关; (4)可能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有关
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有关,要求:写出实验需要的器材,写出实验方法。
28. 一根长1 m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一把刻度尺,还有一些细绳和一只铅笔。只用这些器材如何测出这根细棒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及导出计算这根细棒的质量的表达式。
29.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质量(g) 钩码上升的高度(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1 100 0.1 0.5 0.3
2 200 0.1 0.9 0.3
(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最少个数分别为:动滑轮为 个;定滑轮为 个。
(2)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为η2= 。(g=10N/kg)
30. 某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A 。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 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步骤2. 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步骤3. 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步骤4. 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步骤5. 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和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表中。步骤6. 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动力F1(N)动力臂l1(cm)动力×动力臂(N m)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N m)110C250.1
分析论证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
.
四. 计算题
31. 在一些建设施工工地上,可以看见各种大型的起重机. 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易图,为了保证起重机在起重时不会翻倒,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 现测得重物M的质量为4t,AB为10m,BC为4m,CD为1m. (g取10N/㎏)
问:该起重机可起吊的最大物重为多少 (起重机本身的重不计)
32. 水田离地面高3m,面积为3600m2。若需灌水10cm深,而抽水的河面比地面低2m,现用抽水功率为4kW的水泵抽水(不计水渗漏影响),则水泵需工作多少时间?若水泵机械效率为64%,则与其配套的电动机功率至少是多少?(g取10N/kg)
33.如图11-86所示,一个工人用滑轮组提起1200 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500N,绳的自由端在5 s内被拉下3m。求拉力的功率和机械效率.
34.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得到的一组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内的数据后说明:
(1)实验中的两个滑轮组哪一种更省力
(2)哪一种方式机械效率较低
(3)机械效率较低的原因是什么(设实验中所用的滑轮相同)
35.图ll-87为一装配线上的一个“机械手”,其固定点O为转轴,现它水平抓住一只重40N的工件G,并在O.5 s内匀速将这一工件提升了20 cm,而动力机械的功率为20 w.求:
(1)动力机械M至少要施加的推力;
(2)机械手做的有用功及机械效率。
36.图l1-88是一座抽水蓄能水电站的示意图,它可调剂电力供应深夜时用过剩的电能通过大型抽水机D把下蓄水池中的水抽到高处的上蓄水池中,白天则通过闸门T放水带动发电机M发电若上蓄水池长为70 m,宽为50m,从深夜11时到清晨4时抽水,使上蓄水池水面增高20 m,抽水过程中水上升的高度保持约360m,现用20台抽水机同时工作,为了选用合适的抽水机.查看下表,你认为应选用哪种型号的抽水机 它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配套功率是多少 (g取lO N/kg)
【试题答案】
1. A 2. D 3. B 4. B 5. A 6. A 7. A 8. C 9. C 10. C
11. D 12. C 13. A 14. B 15. B 16. C 17. A 18. A 19. C
20. D 21. 80%,5 22. 80J,16W 23. 15
24. 左端下降,右边重心向左移,力臂减小
25. 400,100,125,76.2% 26. 600;690
27. 实验器材:滑轮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或质量不同的物体。实验方法:(1)先用滑轮组挂上一定质量的钩码,测出它的有用功、总功并计算出它的机械效率 (2)保持滑轮组的装置不变,增大(或减小)钩码的质量,再测一次,并计算出它的机械效率(3)分析计算结果,如果两次的机械效率不同,则验证了其猜想是正确的。
28. 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的重心,用铅笔做出标记;
(2)用细线系住木棒上的某一处作为支点;
(3)用细线系住钩码套在木棒上;
(4)调节钩码或支点的位置使木棒平衡;
(5)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支点到木棒重心及支点到钩码细线处的距离L1和L2。
计算表达式:设木棒的质量为M,则MgL1=mgL2 即ML1=mL2和 由此得出:
木棒的质量为M=L2m/L1 。
29. 1,1;74.1%
30.(1)A刻度尺 B 平衡螺母 C 0.1 D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可以方便用刻度尺来直接测出实验中杠杆的力臂大小
(3)实验表格中记录数据的次数太少,可以增加几次数据记录。
31. 2×104N
32. 需1.25h 配套功率6.25KW
33、解:W总=Fs=500×3=1500(J)
拉力的功率(W).
(m)
W有=Gh=1200×1=1200(J)
机械效率.
34、解:(1)因为提升同样重的钩码,第2组用力小,所以第2组更省力.
(2) ,
.
显然,第2组机械效率低.
(3)第2组效率低的原因:动滑轮比第1组多,提升滑轮就要多做额外功,滑轮多则绳子与滑轮间摩擦力大,也要多做额外功. 在有用功相同时,额外功多,机械效率低.
35、解:(1)这只机械手为一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 l1= F2 l2,则
(2)有用功W有=Gh=40×0.2=8(J)
总功W总=Pt=20×0.5=10(J)
.
36、解:被提升水的体积V=70×50×20=7×104(m3),
每台抽水机的流量,
抽水机的扬程H=360m.
查表知应选用型号为9B35型抽水机,它的轴功率为1000kW,
提升的水重G=mg=ρgV=1.0×103×10×7×104=7×108(N),
提升水做的有用功W′=Gh=7×108×360=2.52×1011(J),
每台抽水机需做的有用功,
每台抽水机所做的总功
抽水机的机械效率.
配套的电动机功率应为1100kW.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