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复习[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简单机械复习[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0-19 20:07:00

文档简介

简单机械复习
学情分析:
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或看到的一些机械装置,利用这些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通过9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关于杠杆和机械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便于让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更加巩固;通过使用简单机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深切体验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增强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应用科学知识服务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在提高其解题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能力,体现新课程《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的目标。
复习目标:
1、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2、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
3、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
4、能使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5、例举说明人体中的杠杆;
6、辨认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7、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8、知道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特点;
9、会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呈现复习目标 [目标定向教学]:
1、能对照图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2、在知道动力或阻力条件下绘制杠杆的动力臂或阻力臂的图示;
3、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使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4、例举说明人体中的杠杆;
5、能对照图辨认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6、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7、知道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特点;并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一、杠杆
1、定义[生答]: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教师补充]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五要素[看图回答]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教师补充]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二、滑轮: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于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 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1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课件36张PPT。简单机械复习复习目标:能对照图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在知道动力或阻力条件下绘制杠杆的动力臂或阻力臂的图示;
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使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例举说明人体中的杠杆;复习目标:能对照图辨认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知道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特点;并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解决实际问题。一、杠杆 1、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可以是任意的) 2、五要素 F1l1l2F2o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注意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画力臂方法: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 标力臂(大括号)。 活动:找杠杆找人体中的杠杆并说明五要素3、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 说明: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05十堰] 如图,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05泰州] 1.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2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2.有人根据古埃及文明发展史推测,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的一个场景(图24). 在这个场景中,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① ;② . 图24[05连云港] 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一木板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在A端挂一边长为50cm的正方体P,一个体重为500N的中学生站在B点时,P对地面的压强刚好为零,且OA=1m,OB=3m,则物体P的重力为 N,当人向左走1m时,P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05镇江]乒乓球、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为什么高尔夫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等大的球,一个表面布满小坑,另一个光滑,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现将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A(表面布满小坑)与B(表面光滑)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以相同速度(足够大)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杠杆左端下降
B.杠杆右端下降
C.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 .如下图所示,粗细不均匀的木棒,用细线吊在O点木棒恰好平衡,若沿O点竖直分成两段,则( )
A.细的一段重 B.粗的一段重
C.一样重 D.无法判定 05十堰 如图8 甲所示,工人正试图用扳手拧松工件上一个紧固的螺栓,尽管他使出了浑身力气,却没能成功。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根绳子,将绳的一头栓在扳手柄的上端,自己使劲拉绳的另一头(如图8 乙所示).可他还是没能扳动螺栓,这是为什么呢?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假定工人施力的大小不变)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1、?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于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 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 /n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G物+G动)/ 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解题指导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拉动木箱,木箱的重力为800牛.若木箱受到480牛的拉力时将运动 ,则此时所用的拉力F应为( ) [05福建课改] 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 如下图所示,绳的一端通过弹簧秤L固定,人拉绳使物体A匀速上升,若滑轮重30牛,物体 A重90牛,则弹簧秤的示数是 牛(不计摩擦).
如下图所示滑轮是__________滑轮,若物体M重200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它受 到的摩擦力是120牛,则拉力F= 牛.(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如下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若物体的重 力分别是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 )
?
A.G1=G2; B.G1=2G2;
C.G1= G2; D.无法判断
如下图所示是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拉法,所受拉力分别是F1 、F2、F3(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3.如图26是舞台幕帘. 幕帘有两片,其左右两边侧(c、d)两端固定,“帘门”滑环上的两根线(图中a和b)与上方水平牵线连结. 当控制电动机作顺时针旋转时,“帘门”向两侧分开,反之就向中间合拢. 请按上述要求,分别将a和b两个线头连接到上方水平牵线上. 总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五要素作力臂平衡条件及应用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及特点滑轮、滑轮组应用作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