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赢在中考】语文2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学案 01古诗文默写(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赢在中考】语文2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学案 01古诗文默写(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2 09:46:12

文档简介

【2018赢在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一 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默写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此内容,题量7~10题,分值8~10 分。考查篇目大部分出自教材(包括附录中课外古诗词)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文。有一些地区考查课外的古诗文。考试以古诗默写为主,文言文默写为辅。www.21-cn-jy.com
常见的考试题性有:
⑴直接性默写
⑵理解性默写
⑶运用性默写
⑷开放性默写
考查范围:重点考查必背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中名句的背诵、理解、运用,同时逐渐向课外延伸。
古诗文默写是中考中最容易得分的题目,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考生在这一题上失分率较高。复习时,除熟读、背诵课标规定的有关诗文外,还应了解试题题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默写时要审清题干题枝,根据题性做针对性地作答,避免无谓地失分。下面重点讲解古诗文默写常考的两种题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直接性默写
此类题性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有前句无后句,有后句少前句,有两头缺中间。从内容上看,考查的主要是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等。解答此类题,最主要的是平时加强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保证记忆准确无误。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默写时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要注意理解上下关联的句子,注意生僻字和易错字的书写。答完题,一定要把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做“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来源:21cnj*y.co*m】
理解性默写
这类考题一般是提供作者及篇目,给出相关情景或所起作用,点出某一语句的含义或特点,要求填写相关诗文句子。解答此类题,不仅要求能熟记古诗文内容,而且要对原文内容更要理解透彻,在把握诗文语句意义的基础上,根据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它问的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再回顾课文的相关语段、语句,通过分析、比较、谨慎选择、确定,选出符合题意的相应的语句进行默写。理解性默写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理解性默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题干,不能从课文中筛选出准确的答案。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以教材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句子,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017?连云港)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分)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 《诗经·周南·关雎》 )
(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
(4)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
(5)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
(7)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
(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终不悔, ”,此第二境也;“众人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所有的小题均为直接性默写,注意:“辗转反侧”中的“辗”不要写成“展”,“清荣峻茂”中的“峻”不要写成“骏”“俊”,“非是藉秋风”中的“藉”不要写成“籍”,“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鹜”不要写成“骛”,“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霄”不要写成“宵”,“静影沉璧”中的“璧”不要写成“壁”,“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憔”“悴”“珊”不要写成“樵”“瘁”“姗”,等等。
【答案】(1)辗转反侧(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清荣峻茂(4)非是藉秋风(5)落霞与孤鹜齐飞(6)便引诗情到碧霄(7)静影沉璧(8)昨夜西风凋碧树 为伊消得人憔悴 灯火阑珊
2.(2017?丽水)古诗文名句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
(2)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
(4)故曰,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6)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的壮美景象,然后我们惊叹不已。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理解能力。其中第(1)~(4)小题为直接默写,主要考查识记情况,要根据上下句的提示正确地写出。其中第(2)题中“畏”,第(4)题中“疆”比较容易出错,同学们一定要记准确。第(5)(6)题是理解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王维《使至塞上》中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为有源头活水来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017·扬州)默写(9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
(2)欲穷千里路目,   (王之涣(登鹤雀楼))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
(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
(6)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7)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2.(2017·安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 。 ( 《诗经·关雎》 )
②阡陌交通,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 )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
⑥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1教育网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21*cnjy*com
, 。
3.(2017·江西)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半卷红旗临易水, 。( 《雁门太守行》李贺)
(2) ,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
(3)中庭生旅谷, 。( 《十五从军行》乐府诗集)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5)年少万兜鍪,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6)伤心秦汉经行处, 。(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7)鲲之大, 。( 《逍遥游》庄子)
(8) ,与我如浮云。( 《论语七则》 )
4.(2017·聊城)
①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
③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
④黔娄之妻有言:“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⑤刘禹锡在《秋词》中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 , 。www-2-1-cnjy-com
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⑦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酒”情有独钟。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把酒话桑麻”,酒里有好友相聚的惬意;晏殊《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 ”,酒里有时光流逝的惆怅;李清照《醉花阴》中“ , ”,酒里有无语独酌的孤寂。
⑧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5.(2017·日照)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每小题1分)
(1)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
(2)虽有至道,弗学, 。( 《学记·虽有佳肴》 )
(3)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
(4)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
(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6) ,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春》 )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战场夜景的句子是: , 。
(8)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 ”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0)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露”字的连续两句, , 。
6.(2017·南充)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两章》 )
(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3)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
(4)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 )
(6)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7)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
7.(2017·宁波)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1) ”;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2) ,不舍昼夜” ;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3) ”; 一轮明月能寄托祝福,“但愿人长久,(4) ”。21cnjy.com
诵读经典:品味刘方平《月夜》中“(5) , ”的喜悦,领略杜甫《望岳》中“(6) , ”的豪气,感受古人“(7) , ”的友情……曾经淡忘的情景,曾经模糊的面容,就能与你隔空邂逅。
8.(2017·舟山)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唐诗人冯延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的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令我们重新振作。21·世纪*教育网
9.(2017·瞿州)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
⑵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
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想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21·cn·jy·com
⑷陈与义登岳阳楼感慨“白头吊古风霜里, ”;范仲淹借岳阳楼表明了“ , ”的政治抱负。2-1-c-n-j-y
10.(2017·绍兴)品湖光山色,填诗文名句。(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 )
(2) ,荷花镜里香。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思》 )
(4)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6)汉乐府《长歌行》中借江水东流的自然现象寄寓“珍惜时间”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21*cnjy*com
(7)中国传统文化为何能长久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因为她在不断地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诚如朱熹《观书有感》所言:“ , ”。
11.(2017·长沙)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4)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12.(2017·北京)默写(共6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
(3)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2·1·c·n·j·y
13.(2017·福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
(2)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
(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
(6)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出处:21教育名师】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9)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
(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14.(2017·兰州)默写。(7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
(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
(3)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6)杜牧 《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 , 。
15.(2017·广州)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
B.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E.何处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F.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
②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⑤_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
⑥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古代文人黑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①??????????????????? ?????????????????? 。”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②???????????????????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18赢在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一 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默写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此内容,题量7~10题,分值8~10 分。考查篇目大部分出自教材(包括附录中课外古诗词)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文。有一些地区考查课外的古诗文。考试以古诗默写为主,文言文默写为辅。www-2-1-cnjy-com
常见的考试题性有:
⑴直接性默写
⑵理解性默写
⑶运用性默写
⑷开放性默写
考查范围:重点考查必背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中名句的背诵、理解、运用,同时逐渐向课外延伸。
古诗文默写是中考中最容易得分的题目,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考生在这一题上失分率较高。复习时,除熟读、背诵课标规定的有关诗文外,还应了解试题题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默写时要审清题干题枝,根据题性做针对性地作答,避免无谓地失分。下面重点讲解古诗文默写常考的两种题性:21cnjy.com
一、直接性默写
此类题性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有前句无后句,有后句少前句,有两头缺中间。从内容上看,考查的主要是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等。解答此类题,最主要的是平时加强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保证记忆准确无误。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默写时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要注意理解上下关联的句子,注意生僻字和易错字的书写。答完题,一定要把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做“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21·世纪*教育网
理解性默写
这类考题一般是提供作者及篇目,给出相关情景或所起作用,点出某一语句的含义或特点,要求填写相关诗文句子。解答此类题,不仅要求能熟记古诗文内容,而且要对原文内容更要理解透彻,在把握诗文语句意义的基础上,根据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它问的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再回顾课文的相关语段、语句,通过分析、比较、谨慎选择、确定,选出符合题意的相应的语句进行默写。理解性默写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理解性默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题干,不能从课文中筛选出准确的答案。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以教材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句子,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来源:21cnj*y.co*m】
1.(2017?连云港)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分)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 《诗经·周南·关雎》 )
(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
(4)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
(5)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
(7)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
(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终不悔, ”,此第二境也;“众人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所有的小题均为直接性默写,注意:“辗转反侧”中的“辗”不要写成“展”,“清荣峻茂”中的“峻”不要写成“骏”“俊”,“非是藉秋风”中的“藉”不要写成“籍”,“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鹜”不要写成“骛”,“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霄”不要写成“宵”,“静影沉璧”中的“璧”不要写成“壁”,“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憔”“悴”“珊”不要写成“樵”“瘁”“姗”,等等。
【答案】(1)辗转反侧(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清荣峻茂(4)非是藉秋风(5)落霞与孤鹜齐飞(6)便引诗情到碧霄(7)静影沉璧(8)昨夜西风凋碧树 为伊消得人憔悴 灯火阑珊
2.(2017?丽水)古诗文名句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
(2)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
(4)故曰,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 )21*cnjy*com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6)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的壮美景象,然后我们惊叹不已。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理解能力。其中第(1)~(4)小题为直接默写,主要考查识记情况,要根据上下句的提示正确地写出。其中第(2)题中“畏”,第(4)题中“疆”比较容易出错,同学们一定要记准确。第(5)(6)题是理解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王维《使至塞上》中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为有源头活水来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017·扬州)默写(9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
(2)欲穷千里路目,   (王之涣(登鹤雀楼))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
(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
(6)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7)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2-1-c-n-j-y
【答案】(1)秋水共长天一色(2)更上一层楼(3)潮平两岸阔(4)一览众山小(5)无可奈何花落去(6)听取蛙声一片(7)小桥流水人家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21*cnjy*com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3)注意“潮”的书写(4)注意“览”的书写(6)注意“蛙”的书写www.21-cn-jy.com
2.(2017·安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 。 ( 《诗经·关雎》 )
②阡陌交通,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 )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
⑥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1·cn·jy·com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 。
【答案】(1)①在河之洲 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这道题考查学生积累古诗文情况和理解的能力。注意“洲”不要写成“州”,“相”不要写成“向”,“满”字是左右结构,不可写成上下结构,“作”不可误写成“做”,第⑧题,要抓住提示语“秋高气爽”“接受检阅”,即可判断是“沙场秋点兵”一句。第(2)题考查默写诗句的部分内容。此题默写较易,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腊”易写成“蜡”,“浑”易写成“混”,“重”易写成“穷”,“疑”易写成“凝”。
3.(2017·江西)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半卷红旗临易水, 。( 《雁门太守行》李贺)
(2) ,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
(3)中庭生旅谷, 。( 《十五从军行》乐府诗集)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5)年少万兜鍪,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6)伤心秦汉经行处, 。(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7)鲲之大, 。( 《逍遥游》庄子)
(8) ,与我如浮云。( 《论语七则》 )
【答案】(1)霜重鼓寒声不起 (2)造化钟神秀 (3)井上生旅葵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坐断东南战未休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不知其几千里也 (8)不义而富贵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考查背诵、积累古诗文情况。本题中注意如“钟”写成“中”,“旅”写成“族”,“阙”写成“却”。
4.(2017·聊城)
①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
③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
④黔娄之妻有言:“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⑤刘禹锡在《秋词》中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 , 。
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⑦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酒”情有独钟。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把酒话桑麻”,酒里有好友相聚的惬意;晏殊《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 ”,酒里有时光流逝的惆怅;李清照《醉花阴》中“ , ”,酒里有无语独酌的孤寂。
⑧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案】 ①老骥伏枥 ②闲敲棋子落灯花 ③玉垒浮云变古今 ④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⑦开轩面场圃 去年天气旧亭台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⑧示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1教育网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其中的①——④为直接默写,⑤——⑦为理解默写,⑧为拓展默写。本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字形:第①题中的“骥”,右边是“冀”易误写为“翼”;第⑤题中的“霄”,意为天空,所以为雨字头,易误写为“宵”,要特别注意;第⑥题中的“阑”,意为“残、将尽”,很容易误写为“澜、斓、谰”等形似字;⑧中的“携”意为“带”,很容易误写为“隽”。
5.(2017·日照)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每小题1分)
(1)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
(2)虽有至道,弗学, 。( 《学记·虽有佳肴》 )
(3)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
(4)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
(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6) ,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春》 )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战场夜景的句子是: , 。
(8)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 ”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0)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露”字的连续两句, , 。
【答案】(1)博学而笃志。(2)不知其善也。(3)霜重鼓寒声不起。(4)人迹板桥霜。(5) 长风破浪会有时。(6)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0)示例如: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汉乐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 )2·1·c·n·j·y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1)—(6)题为直接性默写,主要考查积累默写能力,注意“博”不要写成“搏”,“笃”不要写成“骂”,“迹”不要写成“际”;(7)(9)题为理解性默写,要仔细审题,不张冠李戴,(7)抓住“战场夜景”可判断,注意“柝”不要写成“析”。(8)借助“借花鸟”可推断,注意“溅”不要写成“贱”。(9)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判断,注意“畔”不要写成“衅”也不要写成“叛”。(10)题为主题默写,要求写出含有“露”的完整的古诗词句。不写错字,不添字漏字,都是可以的。
6.(2017·南充)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两章》 )
(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3)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
(4)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 )
(6)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7)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2)带月荷锄归(3)对影成三人(4)锦江春色来天地(5)波上寒烟翠(6)峰峦如聚(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6)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7)题“春潮带雨晚来急”写雨的飞转流动之势,“野渡无人舟自横”写了风景的宁静,本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同时还要注意错别字,如(1)句中的“拂”是通假字,不要写成“弼”,也不要写成“佛”,如(2)句中的“带”不要写成“戴”,(4)中的“锦”不要写成“绵”,(6)句中的“峰”不要写成“锋”,“峦”不要写成“恋”。
7.(2017·宁波)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1) ”;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2) ,不舍昼夜” ;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3) ”; 一轮明月能寄托祝福,“但愿人长久,(4) ”。
诵读经典:品味刘方平《月夜》中“(5) , ”的喜悦,领略杜甫《望岳》中“(6) , ”的豪气,感受古人“(7) , ”的友情……曾经淡忘的情景,曾经模糊的面容,就能与你隔空邂逅。
【答案】(1)山是眉峰聚 (2)逝者如斯夫 (3)亭亭净植 (4)千里共婵娟 (5)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6)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7)【示例】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与默写能力。(1)—(4)题为直接性默写,(5)—(7)为理解性默写。注意“峰”不要写成“锋”,“植”不要写成“直”,“郎”不要写成“朗”。
8.(2017·舟山)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唐诗人冯延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的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答案】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选择合适的诗句,第一处抓住关键词句“仲春时节”“青梅丝柳”“冯延巳”,第二处抓住关键词句“重阳”“黄昏”“菊花的幽幽清香”“李清照”,第三处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思考与启发”,第四处抓住关键词句“挫折”“杜甫”“重新振作”可以选择正确的诗句,在书写时要注意“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中的“眉”不要写成“媚、嵋”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篱”不要写成“离、泥”。(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罔”不要写成“惘”,“殆”不要写成“怠”。(9)“会当凌绝顶”的“凌”不要写成“临”。
9.(2017·瞿州)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
⑵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
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想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
⑷陈与义登岳阳楼感慨“白头吊古风霜里, ”;范仲淹借岳阳楼表明了“ , ”的政治抱负。
【答案】 ⑴思而不学则殆 ⑵蝉噪林逾静 ⑶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⑷老木沧波无限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其中,(1)(2)题为直接默写性,即根据识记积累,依据语境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1)“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是难写字,不要写成“待、黛”等。(2)中注意“蝉”不要写成“婵”,“噪”不要写成“燥”“躁”等,“逾”字不要写成“愈”。(3)(4)句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抓住句中的关键点才能回答。(3)中要关注“典故”和“想得到朝廷重用”等关键词,注意“遣”字不要写成“遗”和“谴”字。(4)第一空为直接默写性,注意“沧”的写法不要写成“苍”,后两空为理解性默写,借助关键词“政治抱负”不难推断。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字、别字,不张冠李戴。
10.(2017·绍兴)品湖光山色,填诗文名句。(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 )
(2) ,荷花镜里香。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思》 )
(4)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6)汉乐府《长歌行》中借江水东流的自然现象寄寓“珍惜时间”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7)中国传统文化为何能长久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因为她在不断地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诚如朱熹《观书有感》所言:“ , ”。
【答案】(1)在水一方(2)竹色溪下绿(3)小桥流水人家(4)静影沉璧(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7)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4)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5)(6)为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其中(5)题“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6)题中借江水东流的自然现象寄寓“珍惜时间”这一哲理的句子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7)题是运用性默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填写。句子中有“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汲取营养”等词语,联系诗句内容答案自然得出“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默写同时还要注意错别字,如(4)句中的“璧”是“玉璧”的意思,不要写成“壁”(7)句中的“那”是通假字,要跟课本一致,不要写成“哪”。
11.(2017·长沙)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4)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答案】(1)忽如一夜春风来(2)千里共婵娟(3)一览众山小(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默写理解能力的考查。第(1)——(3)是直接性默写,注意(1)中“忽”不要写成“葱”;(2)中“婵”不要写成“蝉”或“禅”;(3)中“览”不要写成“揽”。第(4)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先看题干中的要求,“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这是告诉我们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回顾《<论语>十二章》中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12.(2017·北京)默写(共6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
(3)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本题是考查古诗文默写。第(1)——(2)是直接性默写,注意(1)中“暗”不要写成“岸”;(2)中“忧”不要写成“尤”。第(3)——(4)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先看题干中的要求,“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读过的两句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先看题干中的要求,“《行路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回顾李白在《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13.(2017·福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
(2)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
(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
(6)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9)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
(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露为霜 (2)海内存知己 (3)恨别鸟惊心 (4)到乡翻似烂柯人 (5)却话巴山夜雨时 (6)人有悲欢离合 (7)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8)断肠人在天涯 (9)逝者如斯夫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9)题是直接性,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10)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2)“海内存知己”中的“己”,不要写成“已”。(7)“赢得生前身后名”中的“生”和“身”,不要交换位置,或写成同一字等。(8)“断肠人在天涯”的“涯”不要写成“崖、漄”。(9)“逝者如斯夫”的“斯”不要写成“期”“嘶”。(10)“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不要写成“优”。
14.(2017·兰州)默写。(7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
(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
(3)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6)杜牧 《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 , 。
【答案】(1)人迹板桥霜 (2)明月楼高休独倚 (3)江入大荒流 (4)贤者能勿丧耳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能力。题(1)—(5)属于直接性默写题,根据已知诗句定位即可。要注意(1)“人迹板桥霜”中的“迹”不要写成“际”,(2)“明月楼高休独倚”的“休”不要误写成“体”,(4)“贤者能勿丧耳”的“耳”不要写成“尔”。题(6)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原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奏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内容简短,前两句写景记事,后两句主要抒发诗人的情感,表达对当政者的不满。
15.(2017·广州)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
B.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E.何处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F.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辨别能力。A项,正确应为: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C项,“生”改为“升”。 E项,“何处无月?何夜无竹柏?”改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F项,“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后面应为“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版权所有:21教育】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
②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⑤_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
⑥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
【答案】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故园东望路漫漫③留取丹心照汗青④波撼岳阳城⑤无丝竹之乱耳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①“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不要写成“呼”。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中的“园”不要写成“院”。③“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不要写成“汉”。④“ 波撼岳阳城”中的“撼”不要写成“憾”。⑤“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不要写成“思”。 ⑥ “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帆”不要写成“翻、番”。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古代文人黑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①??????????????????? ?????????????????? 。”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②???????????????????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此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并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①“归雁洛阳边”中的“雁”不要写成“燕”。 ②“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碧霄”不要写成“璧宵、壁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