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语文12《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 语文12《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2 22:26:58

文档简介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从容说课
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经典的新闻报道,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典范。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舟”5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里新闻标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结合课文内容,试编写“中国航天大事记”。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神舟”五号,进行话题的搜集和整理。
4.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5.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一、导入新课
师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可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却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一神话变成了现实。(学生兴趣被激发)
【多媒体出示英雄杨利伟的图片】
师 图片中的英雄是哪位呢?
生 (大声)杨利伟。
师 他是干什么的呢?
生 民族英雄。(学生笑)
生 我国第一位宇航员。
生 准确地说,他是我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宇航员。
……
师 看来,大家对时事都非常了解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错,他是一位宇航员,更是一位英雄。他的成功凝聚着许多中国人民的期望和汗水。2003年10月15日清晨的瞬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恒的骄傲和不朽的回忆。(学生的热情被点燃)
师 下面,我们通过新闻报道《飞向太空的航程》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的航天事业。
【多媒体出现课题】
二、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 屈原曾经仰望浩渺宇宙发出天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敦煌的飞天壁画诉说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一个梦想,飞天是那么坚定的一个幻想,走进无数智者的梦境。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是一条怎样的漫漫长路呢?请大家迅速阅读课文,给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编一份大事记。
师 经过快速的阅读,下面我们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的进展。掌声有请。
小组代表 谢谢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掌声。我们小组经过阅读筛选,觉得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编排是比较合适的。我们选用了表格的表现形式,请大家一边看我们组整理出来的表格,一边可以在课文中找相对应的句子,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师 发言人的嘴可真厉害。
小组代表 从时间来看,我们找到的重要发展过程有:
1.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卫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震撼。
2.1958年5月17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决心要“搞人造卫星”。同时,全国各地的科研所、科学家迅速行动起来并制定了计划。
3.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4.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同时,中国宇航员的选拔工作结束。
5.1986年3月,以邓小平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批准了“863”计划,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6.1992年9月21日,以江泽民为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7.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8.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
9.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9个月后,“神舟”四号发射成功。
最为辉煌的时刻:2003年10月15日,中国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师 非常精彩,非常精彩。整个信息筛选合理准确,发言人流利清楚,很有水平。让我们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 下面,我们通过录像片段再来重温一下这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发射的瞬间以及杨利伟返回地球的瞬间】
师 2003年10月15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上午9点整,“神舟”五号正式升空;9:33分,飞船和地面的第一次通话实现;17:04分,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俯视我们美丽的地球;18:00杨利伟在飞船内展示联合国和中国国旗;次日,中国第一位太空人从太空归来。
师 已经载入史册的经典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让我们重温了那一刻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和喜悦。人们看到了那历史瞬间的辉煌,但周建亮教授告诉我们:“为了那一天,我们付出了很多。”联系课文和你从课外获得的知识,说说哪些人“付出了很多”?付出了什么?
生 是我们可爱的科学家,他们为之付出了智慧和心血。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生 是那些工程师,是他们用自己的双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将梦想变成现实。如果给我一束鲜花,要送给发射现场的人,我会挑工程师的。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神舟”四号发射时,只有零下38度,一位技术人员为了扶住倾倒的仪器,伸出的手粘在上面,拿下来时已经血肉模糊。在“非典”时期,曾经有一位技术人员患病倒下,全部技术人员几百人进行隔离,但他们通过电话和网络坚持进行工作,商讨技术方案,保证了“神舟”五号当年成功发射。
师 我想起了作家魏巍在抗美援朝的报告文学中说的一句话: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啊!
生 我觉得党和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在我们国家国力比较微弱的时候,毛主席就能以超常的魄力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此外,邓小平、江泽民他们也功不可没。
生 我觉得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忘了一个人没有说,那就是我们的人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花了近十亿人民币,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这些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人民的血汗钱啊。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没有人民是不行的。“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学生大笑)
……
师 很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要指出谁的功劳最大实在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这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的成功是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人民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梦想许久的飞天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啊!
师 作为一篇新闻报道,忠实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递现场信息是它不容推卸的责任。本篇报道在报道载人飞船升天的这一事件中,还合理地将与之相关的信息展示出来,让我们在看飞船升天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我们来讨论一下,它是怎样实现的?
生 我觉得这篇报道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比较有新意。“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在瞬间被所有的中国人知道了。因为现在的传媒那么发达,如电视现场直播等,让有心了解的人第一时间都可以了解。如果第二天的报道仍和昨天一样,那就没有什么特色了。所以,在安排结构上作者动了脑筋,他把飞船发射作为线索,以“神舟”五号的发射为引子,借机回顾了中国的航天史,让读者接受了更多的信息,最后,又以“神舟”五号的发射作为结束。这样,首位都是最新消息,具有时效性,中间部分,合理地安排了相关的知识。整篇报道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学生报以掌声)
生 我觉得课文标题“飞向太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程”已经高度地概括了它要表达的内容了。“航程”包括了一个过程,从起始以来的漫漫征程都是可以说的,所以在报道中,作者抓住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作为线索,将中国航天发展的简史表述出来。
生 我补充一点。航程包括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和终点,我们现在只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个航程中写下了精彩的一页,但还不是结束,还有更辉煌的前景在等待我们。所以,课文标题还贴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还有更精彩的。
……
师 两位同学都抓住了标题来谈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常说,好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篇课文的标题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一般情况我们如何拟好新闻的标题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媒体课件显示】
一是宜明不宜隐。如果标题能一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抓住观众,激起观众“想看”的欲望,才能谈及内容是否“耐看”,如:“一桩假药案两命归黄泉”。这个标题不仅言简意赅、浅显明白,而且震撼人心,富有吸引力。相反,“我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收效明显”这个标题看上去没有问题,但不够明白,收到的效果是什么,观众在标题中无法看出来。
二是宜实不宜虚。尤其对一些十分重要的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报道,利用标题可以把新闻的重要价值和报道意图很好地体现出来,进而在有限的时空传播更多的信息,让观众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到他们最需要获得的事实。如一个区的残疾人参加残联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内容是上街为民免费修理家电。记者写的标题是“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街头献爱心”,这个标题不仅太虚,而且不够准确。若将其改为“××区残疾人上街为民义务修家电”,修改后的标题虽然很一般,却使原来的虚题变成了实题。
三是宜短不宜长。必须用最简洁的文字,明白地标出新闻中最新鲜的、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形成视觉第一冲击波,以此吸引观众。
【学生一边记一边体会】
三、课堂小结
古有屈原发天问,今有嫦娥飞天梦。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的梦想,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它,这是我们的骄傲,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英雄,把我们的航天事业推向世界的顶峰。这个目标交给谁了呢?就要靠各位同学的努力和进取。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个身份,如学生、工人、农民、华侨等,给杨利伟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神五”升天的看法。
板书设计
飞天——梦想——无数人的努力——实现梦想——路,还很长……
拓展阅读
太空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身高1.68米,1965年出生在绥中县。
父亲曾是该县农副产品公司高级经济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其姐姐和弟弟现仍在绥中县工作,家庭状况在当地也算是小康水平。
杨利伟在母亲同事的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绍下,与同县姑娘张玉梅相识相恋,1990年冬天喜结良缘。当时部队规定飞行员结婚后其家属可以马上随军,杨利伟的爱人婚后即随同杨利伟到西安,后又到四川。
中国开始进行航天载人飞行试验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杨利伟通过考试与全国选拔的12名“太空飞人”来到北京航天城进行艰苦的训练。期间按规定每4年才能有十多天的时间回老家探亲。在他进行太空人训练的3年期间没有见过自己的弟弟和姐姐。
不过,杨利伟的父母每年都会到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小住,与儿孙团聚。杨利伟每逢周末亦会结束训练回到家中与亲人相聚。杨利伟的爱人也任军职,在航天城里工作,儿子则每天乘坐航天城的班车到市内上学。
目前薪水万元常寄钱给父母
据杨利伟的姐姐介绍,杨利伟小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体很好,很少生病。姐姐说,他们的父母70多岁,但身体一直很硬朗。她说,小时候弟弟就喜爱体育运动,喜欢游泳、滑冰,常在外面玩耍,入伍后田径项目仍名列前茅。
由于十年前杨利伟就被选拔成为太空人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训练,家人也知道部队的纪律,从不过问他在部队上的事情,只知道他平日的工作就是训练,只见过他身穿宇航服的照片。
杨利伟入伍后,因工作原因很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家,即使回到家中也只是陪父母聊聊天,尽量不上街,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所以,他与同学们很少往来。2001年,杨利伟回到家乡过春节,之后姐姐与弟弟再没有见到他。
姐姐介绍说,弟弟上学时成绩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理工科成绩很好,到部队后也一直坚持学习,回到家中探亲时也会玩玩电脑,特别喜好摆弄各种电器。据了解,杨利伟目前的薪水有一万元,与民航飞行员相比略低,但他时常寄钱寄物给绥中的父母以表孝心。
杨利伟的父母于十几天前来到北京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城杨利伟的家中,并将家中有关杨利伟的照片带到北京,交给有关部门。目前,只有杨利伟的姐姐与弟弟还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老家。
绥中县委书记刘向阳说,杨利伟是绥中县的骄傲,绥中也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而倍感自豪。
杨利伟成当地学生“名人”
提起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绥中白梨”和“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都颇具名气,如今“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再次使国人关注的目光聚集在绥中县。
不知是绥中人的身体特质还是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原因,部队常会到绥中县高中选拔飞行员。杨利伟就是在1983年从绥中县第二高中,被部队选拔培养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检,挑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批身体素质较好的进入复检,再到锦州部队医院检查,最后只剩下几名同学,再到沈阳一家部队医院进行最后测检后,即确定入选飞行员。
在20世纪8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刚刚恢复高考,能够成为一名飞行员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绥中第二高中,有2名学生被部队选走,杨利伟与另一名同学,一下子成为当地学生中的“名人”。
20年过去了,曾教过杨利伟的教师大多已退休,但提起当年选拔飞行员的事情,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可见当时“选飞”的影响。
被评为一级飞行员
1983年9月,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伟考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空军某部飞行员。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人大队太空人之前,杨利伟是一位拥有1 350小时飞行经验的强击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
他在空军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 ( http: / / www.21cnjy.com )96年起参加太空人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太空人。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太空人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鉴赏提示: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记者以三个小标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式将文章分成三部分,记叙了杨利伟被选拔为优秀飞行员并最终成为太空英雄的过程。在表现人物时,文章没有像记流水账式交代杨利伟的成长经历,而是选取一些横截面刻画人物性格,并通过杨利伟姐姐的转述以及杨利伟中学时师友的称赞来侧面烘托人物。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人物通讯的写法。
习题详解
一、命题意图:标题是新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积累、鉴赏好的标题。
参考答案:本文标题有两层含意:其一,本文要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是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二、命题意图:本题旨在由这一典范的文章了解一般新闻作品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本文导语部分是第1 ( http: / / www.21cnjy.com )、2、3段,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是一个国人瞩目的事件。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国人的飞天梦,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科学家们所作的不懈努力。
另外,这篇新闻还是一种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总结:新闻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三、命题意图:一方面梳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重大科技事件。
参考答案:略《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二、预习导学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九霄(xiāo)     奇迹(jī)
耸入(sǒng) 可供借鉴(gōng)
B.轨道(ɡuǐ) 酝酿(ràng)
横亘(gèn) 摘星揽月(lǎn)
C.应用(yìng) 苛刻(kē)
整饬(chì) 载人飞船(zài)
D.着陆(zháo) 打场(chánɡ)
翌年(yì) 迄今为止(qì)
解析:A项,“迹”应读“jì”;B项,“酿”应读“niàng”;D项,“着”应读“zhuó”。
答案:C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宵。
B.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振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C.特别是“神州”三号、四号在全载人壮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D.9时10分许,飞天勇士杨利伟乘坐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解析:A项,宵—霄;B项,振—震;C项,州—舟,壮—状。
答案:D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引发学生的联想;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有文采的语言导入新课。从远古时期龙在九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课件展示)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篇新闻报道来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2、体裁知识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 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 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 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 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 ,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 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3、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别找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2)整体把握(结合已学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
(3)教师依据学生回答归纳:
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意义重大(1、2、3 段)
主体: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问题1、理解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分析课文
(1)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2)分析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标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问题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学会写新闻
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结构,原因为本则新闻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3、问题探究
问题3、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 (可以先找学生回答,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总结)
明确:用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特点。
如: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四、目标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辉煌 嬉戏 耸入云天 眉目传情
B 枯竭 忌讳 转瞬即失 活灵活现
C 横亘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躬听
D 翌日 引擎 不可逾越 谈笑风声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_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②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③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④ 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_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五、分层配餐
A组基础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辉煌 嬉戏 耸入云天 眉目传情
B 枯竭 忌讳 转瞬即失 活灵活现
C 横亘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躬听
D 翌日 引擎 不可逾越 谈笑风声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_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②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③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④ 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_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B组巩固题
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答案1、A(B项“转瞬即失”的“失”应为“逝”,C项“洗耳躬听”的“躬”应为“恭”,D项“谈笑风声”的“声”应为“生”。)
2.C(“托举”把火箭推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船飞上天的状态很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带着”则应是火箭在前,飞船在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不准确;“震动”(重大的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惊”则是使大吃一惊的意思;“实施”虽也有实行(法令、政策等)的意思,但它比“实行”更正规一些,它后面往往跟的就是“法令”“政策”等;“苛求”后面往往有宾语,而“苛刻”一般没有。)
3、A(B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发射探空火箭”后,“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后应为分号。)
4、B(A项有歧义“政府颁布法令,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缔药品交易市场”还是“政府颁布法令,对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的任何做法,加以禁止”。C项也有歧义,是“独联体国家“‘瞧不起’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还是“独联体国家收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D项歧义在于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报案人’”还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围观者’。
C组提高题
1、 给下列这则短讯,拟一标题(14字以内)
常昊九段今天在东百氏杯决赛第一盘 ( http: / / www.21cnjy.com )棋比赛中,执黑中盘战胜排战者马晓春九段,这盘棋双方六下3149手。 本届东百氏杯决赛显5盘棋,前3盘分别在今天和16、18日两天进行,后两盘棋推迟到5月举行。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传达的最重要的一条信息。
不久前,在美国丹佛市兴行的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癌专卡会议上,医学宣布:他们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普通的感冒病毒可以杀死癌细胞。 有多名自愿接受试验的癌症患者在接受这项治疗后,身上的癌细胞都是萎缩状。 专家们指出,要运用基因工程的办法研究出能引 感冒的腺柄有机体,让含有易复基因的癌细胞染上感冒,而这项新技术,估计每年可望拯救10万个癌症人的生命。
3.下面是一段新闻的节录,请你替它拟一标题,要求既标示中心内容又带广告性,字数10个字以内。
由五欲平教授发明的三笔顺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谓独碎蹊径,它六用15个数字为横、竖、撇、捺、折等汉字的基本笔划编码,实现了数字键盘上的中文输入。笔顺码不用英文键盘,也无需死背字根,记者在演示公上看到,五位4-5岁的不识字幼儿,均在两小时内学会输入汉字。是据一项对两万多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98%的识字者能在40分钟内掌握三顺码。
附答案:课内阅读:1.学习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2.对冲基金是没有注册为投资基金,因而未受相关法规的严重限制,往往采用高风险投资策略,以期获得较高的回报的私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