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1张PPT。人体保健1生物复习11课时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最佳状态。
—— 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生理健康的标准:是由身体的功能决定,即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社会关系:
⑴与家庭和亲属的关系;
⑵工作、学习中与同事、同学的关系;
⑶亲密的朋友和熟人的关系;
⑷社团活动,如参加俱乐部、协会等组织;
⑸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健康是指你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不断变化着。 很不健康 既不生病也不健康 很健康降低健康水平 提高健康水平亚健康怎样提高你的健康水平,并使它靠近连续区域内健康的一端?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泪液、胃液杀死病菌(1)抗传染免疫
(自然免疫)2.人体免疫皮肤
胃壁的黏膜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组成:功能: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概念:只能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其作用。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抗原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内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有外来的,也有内在相互联系:抗原和抗体有特异对应性抗体1.化学成分:蛋白质2.作用: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菌产生的毒素等.3.产生数量的特点:抗体的数量病原体第一次侵入 ……病原体第二次侵入 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B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寄生虫、异物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非专一性专一性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弱强吞噬细胞B淋巴
细胞T淋巴
细胞目标对象记忆性作用方式一切抗原类物质如细菌、病毒、衰老细胞体液中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的寄生虫等无有有吞噬产生抗体释放淋巴
因子列表比较三种免疫细胞的异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外体液中
的病原体及其
产生的毒素细胞内的寄生虫等抗体(免
疫球蛋白)淋巴因子(或细胞直接参与)1、都具有免疫能力2、与抗原具有特异
对应性3、都具有免疫记忆能力相同点:[课内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 )
A.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只有第1道防线 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 D.1、3两道防线BC3.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B4.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 ,从免疫学角度看属于 ,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
成分。病原体抗原分解者5.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C.T淋巴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
D.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
6.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产生抗体 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 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AC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分类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2)人工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__,维持时间__;
人工被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__,维持时间__.特点慢久快短定义计划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人工免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功能正常 防御感染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消灭突变细胞 功能过高 变态反应例:药物花粉过敏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 功能过低 肿瘤形成 免疫缺陷综合症,例如:艾滋病 (3)免疫的功能艾滋病(AIDS)1.感染了HIV后,是否就是艾滋病患者?
2.对于艾滋病患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请你谈谈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1、被锈钉子扎伤后,应立即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体,保护易感者C.抗原,保护易感者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2、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从免疫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 B.疫苗 C.抗原 D.抗体
3、免疫的自身稳定功能是指( )。
A.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C.抵抗抗原的侵入
D.促进抗体的产生BCB4、下列属于免疫监视功能的是(??? )
A.呼吸道粘膜纤毛清除异物的作用???? ?
B.胃酸杀死胃内细菌
C.人体随时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D.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被吞噬
5、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的一般是一种(??? )
A.天然抗原???? B.经处理的抗原?? ? ??
C.天然抗体????? D.经处理的抗体
6、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的作用是(?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病??????????????????????? D.以上三项CBB7、器官移植的一大难题是[ ]A.免疫反应 B.外科手术困难
C.伤口容易感染 D.并发其它疾病
8、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有[ ]A.防御感染 B.自身稳定 C.免疫监视 D.前三者都有
9、下列各项,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
B.定期给小孩服用虫药
C.感冒了及时服用感冒药
D.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ADD10、下列有关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B.给一周岁内婴儿口服小儿麻痹三型混合糖丸 C.通过接种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D.患过某种传染病的人,有可能不再患某种传染病11、某人的脚被钉扎伤,为了防止出现破伤风,医生给他注射了一支破伤风抗毒素,这种免疫属于[ ]A.自然免疫 B.人工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移植免疫 DB12.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B13.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是 ( )
A.直接杀死天花病毒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天花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C14.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不像上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B淋巴细胞对接触过的抗原具有____能力。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来预防该传染病,接种的疫苗属于 __(“抗原”或“抗体”)物质。这种预种传染病的方法属于_____免疫。免疫记忆预防接种抗原人工自动
4、平衡膳食与食谱制定原则平衡膳食 是指食物中的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食谱制定原则食物要多样化,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食谱中含有什么营养物质?(1)谷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2)蔬菜类,水果类;含丰富的维生素A、C,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3)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4)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含丰富的蛋白质。(5)油脂类:含丰富的脂肪 皮肤粗糙夜盲症神经炎 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七种营养素,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吸毒的危害(1)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2)毒品有成瘾性(3)昂贵的毒品使吸毒者倾家荡产,走上犯罪道路。(4)吸毒、贩毒破坏国家的安宁和经济
发展已成为国际公害5、不健康的生活模式"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吸烟危害健康烟碱
(尼古丁)焦油CO致癌物(苯并芘)诱发肺癌。减慢血液中氧的运送速度,诱发冠心病过量饮酒(酗酒)危害消化不良、腹泻和便秘等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胃酸过多、胃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等6.人类常见的疾病及预防:非传染性疾病
①冠心病: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②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引起,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③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血糖浓度过低,以至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血糖随尿液排出。
④遗传病:由人体的染色体、DNA、基因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愚型、白化病等。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只在原发部位不间断地进行分裂细胞不仅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而且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并在病人体内广泛播散)(1)肿瘤癌致死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体内广泛扩散,耗尽患者的__,使病人____,或影响人体正常的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营养消瘦衰弱生理功能癌的形成过程: 引起癌症的主要因素读图食物、吸烟如何加以防治呢? 血液中的胆固醇和其它脂肪类物质过高低密度脂蛋白积聚于血管壁使动脉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同时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不能正常运作动脉硬化(2)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作用是供给心脏营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全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发生暂时性缺血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栓塞或发生痉挛,血液循环不能流通1.一个人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得冠心病的可能性___。
2.引发冠心病的某些因素,如遗传、年龄等是无法控制的,但有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应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呢?
__________。越大不吸烟,吃低脂肪的食物,尽量避免过分紧张,适当锻炼等等血管阻塞对血液流动的影响1.该实验中,大玻璃管模拟 ,水模拟
,橡皮泥模拟 .该实验说明,
如果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堆积在血管内,血液的
流动 .
2.如果血管已经变狭窄了,血流仍要维持原来
的速度,就必须要 .血管血液脂类物质逐渐变慢增大心脏的收缩,使血压升高.(3)、高血压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持续大于_____
或舒张压大于_____防止高血压(青春期高血压)的措施18.7千帕12.0千帕①少吃盐;②不吸烟;③不饮酒;
④均衡膳食;⑤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等。1. 癌症病人的死亡率很高,其死亡的原因是( )
A.癌细胞释放毒素,使人死亡 B.癌细胞不断分裂并广泛转移侵犯其他组织,使病人衰竭而死 C.癌细胞本身有毒 D.癌细胞使人体停止生长
2. 从免疫角度看,肿瘤的形成是由于人体的免疫功能中哪项功能过低而导致的( )
A.细胞免疫 B.防御感染
C. 免疫监视 D.自我稳定BC3.动脉硬化是指_______类物质物质在_ ___
沉积,使动脉渐渐增厚,______降低,__ ___
减少所致脂肪类动脉壁上弹性血流量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引起癌症的主要因素是( )
A 为了增加营养,我们应多吃腌制的肉制品
B 为了节约,有点霉变的花生不要丢弃,应食用下去
C 为了生活方便,我们应提倡多吃方便面
D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5、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是( )
A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
B 发现身体有肿瘤,要做到早诊断,不让肿瘤成为恶性
C 发现患有癌症要做到及时,完整的治疗
D 以上三项都是DD6、冠心病的发生是由于( )
A 心绞痛 B 高血压
C 心肌梗塞 D 冠状动脉硬化
7、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
B 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C 心理不健康导致的疾病
D 车祸等非正常死亡
8、下列不属于引起高血压的原因的是( )
A 遗传 B 常吃咸的食物
C 常吃高蛋白食物 D 常吸烟,喝酒
DAC和谐共处人体保健2生物复习11课时 病原体寄生虫微生物疟原虫病毒 细菌真菌蛔虫1、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并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个体微小,形态多样
没有细胞结构
化学组成简单(蛋白质.核酸)
细胞内寄生,不能独立生活 1.传染病病原体引起 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 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红眼病、乙肝以下那些属于传染病:流感、肺结核、近视眼、红眼病、贫血、冠心病、乙肝是否有病原体,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具有流行性,是否具有免疫性。(1)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源 易感人群空气、飞沫饮水、食物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传播途径 (2)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3)预防传染病流行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1.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加强饮食卫生、水源和粪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灭媒介动物(蝇蚊蚤虱)等。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等
(主要方法)原则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停止具体措施:2.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1)我们对甲肝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属于哪项措施?,
(2)为什么我们应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目前我们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属于哪项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注射乙肝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⑷常见的传染病例1: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的消化道传染病。有一次小王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粪便污染过,结果小王患上甲肝,而其妹妹未患病,其父亲就将小王送进隔离病房治疗,并给小王妹妹服用了甲肝疫苗预防药,并与其哥隔离分食,以防传染。据上所述,用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肝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
A.细菌 B.病毒
C.寄生虫 D.不洁毛蚶B(2)小王食用不洁毛蚶而患病,说明甲肝这种病具有 的特点,若人们食用这种毛蚶出现大量的病人,则说明甲肝这种病具有 的特点
(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小王患病前是 ,病中又 ,食用毛蚶这种带病毒的食物属于 。
(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项措施看,小王父亲给小王妹妹吃预防药属于 ,让小王住进隔离病房属于 。传染性流行性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例2.下列做法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项措施?⑴我校发现红眼病学生后,为防止蔓延,采取让学生回家休养的方法 ; 医务室提倡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红眼病,这属于 ;⑵接受水痘疫苗的注射措施属于 。⑶大力消灭苍蝇、蚊子属于 ;⑷杀死并火化患了疯牛病或者口蹄疫的牛羊,属于 ;⑸宾馆和饭店对每一名客人使用过的食具和床铺、毛巾等物进行全面消毒。这属于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防毒与急救:(1)中毒: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毒蕈、木薯、苦杏
仁、马铃薯芽、河
豚鱼、酸败脂肪农药污染食物死亡率高砷、锌、亚硝酸盐等污染食物死亡率低食物被病原菌污染,含活菌或毒素1.某患者送医院急诊,确诊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他可能食用了 ( )
A.不经正确烹调的河豚
B.被农药污染的蔬菜
C.发芽的马铃薯
D.过期变质的面包D⑵列举急救的基本方法a.触电 b.蛇虫咬伤 c.中风
d.心肌梗塞 e.煤气中毒 触电急救时首要的行动是 。恢复呼吸的方法是 ,恢复心跳方法是 。毒蛇咬伤后,应迅速采取结扎和清洗,必要时吸出毒液。 脱离电源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法1.下列抢救措施正确的是 ( )
A.发现有人触电马上用手把他拉开
B.对心跳停止者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蛇咬后伤口处理的方法是应立即在近心端结扎
D.遇到煤气泄漏引起人中毒,应该立即打开排风扇C1.人口问题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超过______,近几个世纪增长迅速,世界人口增长1倍或增加10亿所需时间不断_____。缩短60亿可见: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 下图是世界人口发展表,分析下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针对人口的迅速发展.制定了什么政策?世界人口发展结论:人口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政策:计划生育2.保护生物多样性
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⑵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现在每年全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专家估算,每小时约有3个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现状水葫芦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植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多数野生植物因缺乏保护,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而自生自灭.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动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捕猎.物种的丧失:现存的生物约500万种。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0.51.01.52.02.53.0605040302010哺乳类鸟类人口/10亿物种灭绝数/种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1650 1750 1850 1950 年份从此图表上能看出什么问题?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人口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3.生态平衡
⑴生态平衡的特点:
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②食物链、食物网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稳定。
⑵生态平衡的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⑶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为了人类能更好的利用自然,以取得长期而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保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协调和统一。1.利用自然人类对环境的关注2.改造自然生产力发展
灌溉和农耕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地区性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3.征服自然发展速度惊人过度开采资源,排放“三废”,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飘荡的
粉尘4. 协调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人类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__问题、__ ____问题、_____ 和___ __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人口资源和能源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你认为环境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C.为了牟取暴利,可随意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石油、煤)C2.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 的社会问题是 ( )
A.能源短乏 B.吸毒贩毒 C、环境污染 D.资源短缺B 3.“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请结合下列图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常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环境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2)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有什么好处?造成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废物利用,节省能源。变废为宝,经济实惠。 [考点导学]1:我国目前规定对12岁以下儿童实施“四苗”常规预防接种。这种方法从免疫的分类来看,属于 ( )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人工免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2: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里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 , 需要全球合作(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3.2003年9月,香港最新研究进一步认定,人类非典冠状病毒起源于动物中的非典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在观察人类非典冠状病毒时需要使用的工具是 ( )
A.放大镜 B.幻灯机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D4.早在宋代,人们观察到某些患轻微病症的天花病人,只在脸等部位出现较少天花痘,没有其他症状。于是将这类病人康复时所结的痘痂干燥减毒后碾成粉,吹到健康人鼻孔里,使其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这里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人工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人工免疫B5.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能能使相应的病原菌凝集
C.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6.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其中能跟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一种气体是 ( )
A.CO2 B.O2 C.CO D.N2CA7.关于爱滋病这一世界性的顽疾,你了解多少呢,下表是2000年我国HIV通过血液传播的统计表,据数据⑴你能否从数据中看出,
爱滋病在血液传播的三种
途径中 是
主要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需拒绝 。
⑵与他们握手会感染爱滋病吗? 。原因是什么? 。静脉注射毒品毒品不会 爱滋病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输进带爱滋病毒的血液及血制品传染,单纯体表接触不传染8.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病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十天后,同时对甲、乙两组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绵羊全部死亡。请回答:
⑴此实验的原理是: 。
⑵实验中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现象属于 免疫。
⑶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对照抗原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
⑴图(一)所示过
程属于 免疫,
图(二)所示过程
属于 免疫。
⑵图(二)的免疫
过程可以使人体在
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
⑶图(一)和图(二)免疫反应中死病毒和活病毒在上述反应中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12.下图是人体对某种病毒感染产生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抗原物质自然人工健康9.目前, 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
A.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B10.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赤潮是水体宫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D11.“好好对待每一种生物,这对大家都好!”这句生态保护的宣传广告反映出的生态观是
A.人是生物圈的统治者,有权处置任何一种生物
B.人类应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而不能加以利用
C.人类应充分地利用每种生物,这对人类有好处
D.人和各种生物都是生物圈的成员,彼此密不可分D12.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被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下列现象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②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③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大;④植物的生长将趋缓; ⑤海水中二氧化碳溶解度将升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A13.在西双版纳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有着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有大量的热带植物种类,近几年的保护工作做得也非常好。但是,在自然环境下,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其原因是
。生物居住的区域内,生活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14.一片小树林中,生活着许多种动植物,有一天,从外地迁来几只昆虫安家入户.下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昆虫必须具有适应小树林环境的能力才能生存
B.这些昆虫已经成为其他生物的环境因素
C.这些昆虫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树林的环境
D.小树林的环境会被这些昆虫改造掉D15.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接触中,最有可能遭受病毒污染的是相关医务人员和特殊执法的公安人员等,这称为艾滋病职业暴露。专家指出职业暴露者“出事”也不用太紧张。在等待专家到来的同时可立即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感染部位,然后用消毒药水搽擦,因为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的抵抗力弱。艾滋病是属于 (填传染病类型)。职业暴露者属于 (填传染病流行的某个环节)。艾滋病病毒为什么不易在人体外存活? 。
艾滋病传播的三条途径是什么?
、 、 。 性传播疾病易感人群艾滋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