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23 14: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构成病毒的化学成分主要 有( )
A.水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核酸 C.核酸和糖类 D.糖类和脂肪
2.低等植物是指(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以上三者都是
3.下列脊椎动物中,属于由水生到陆生过渡类型的是( )
A.鱼纲 B.两栖纲 C.爬行纲 D.鸟纲
4.地球上现有200多万种生物,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可以分为病
毒类、原核生物类、真菌类、植物类和动物类,这些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①具有遗传物质 ②能繁殖后代 ③有新陈代谢 ④具有细胞核 ⑤具有细
胞膜 ⑥都处于运动状态 ( )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⑥
5.下列不具有细胞膜结构的是 ( )
A.肝炎病毒 B.大肠杆菌 C.衣藻 D.霉菌
6.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
A.大草履虫 B.乙肝病毒 C.酵母菌 D.结核杆菌
7.下列不仅仅属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 )
A.胎生哺乳 B.心脏四腔 C.牙齿分化 D.体内有膈
8.下列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的是( )
A.葫芦藓 B.水稻 C.银杏 D.苹果
9.下列不用肺呼吸的动物是( )
A.草鱼 B.娃娃鱼 C.鳄鱼 D.鲸鱼
10.活的生物体将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变为自身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叫 ( )
A.光合作用 B.新陈代谢 C.同化作用 D.异化作用
11.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区域是( )
A.根尖的根毛区 B.根尖 C.气孔 D.导管
12.由于施了浓度不恰当的化肥,庄稼出现了萎蔫现象,此时根毛细胞液泡内的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相比,前者比后者( )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13.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 )
A.植物 B.动物 C.绿色植物 D.真菌
14.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新陈代谢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不变 B.新陈代谢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守恒
C.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 D.乳牛吃牧草生成牛奶,属于同化作用
15.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 运动系统
16.血液流经下列各器官后,代谢终产物都减少的一组器官是( )
A.肾脏和肝脏 B.肾脏和肺 C.肝脏和心脏 D.肺和肛门
17.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18.糖类和脂肪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在人体内分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它们在人体内彻底消化的产物相同
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完全氧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D.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完全相同
19.食物中的下列营养物质,不需要消化就能被消化道壁吸收的是( )
A.淀粉和水 B.水和无机盐 C.蛋白质和维生素 D.脂肪和淀粉
20.人体排出的代谢终产物中的尿素,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形成的(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以上三种都是
21.人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 )
A.蛋白质的分解 B.糖类的分解 C.脂肪的分解 D.水的分解
2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人体内的液体环境 B.细胞内的液体环境 C.细胞间隙内的液体环境
D.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整个身体的细胞外液体,是细胞赖于生活的体内环境
23.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肾小体 C.肾单位 D.肾小管
24.下列过程中不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动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动物的消化作用
25.人体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 )
A.细胞 B.血液 C.肺泡 D.组织液
26.血浆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其浓度约为( )
A.0.9% B.0.1% C.0.01% D.10%
27.胰岛素的作用是( )
A.促进生长发育 B.促进心跳加快 C.降低血糖浓度 D.升高血糖浓度
29.下列关于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中发生动静脉血的转变
B.在组织内的气体交换中发生动静脉血的转变
C.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CO2浓度升高
D.经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细胞内的O2浓度升高
30.人体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
A.神经系统完备 B.内环境稳定 C.血糖浓度稳定 D.内分泌系统调节
31.下列代谢终产物中,能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三条途径排出体外的是( )
A.无机盐 B.CO2 C.水 D.尿素
32.以下部位中,尿素浓度最高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中段 D.肾孟
33.以下措施中不可能提高温室作物产量的是( )
A.增强光照强度 B.增加O2浓度 C.增加CO2浓度 D.适当增加土壤湿度
34.关于淋巴系统和淋巴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淋巴系统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B.淋巴循环的起点是毛细淋巴管
C.淋巴循环能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 D.淋巴系统对人体还起到保护作用
35.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 )
A.光合作用 B.制造植物体 C.分解成H2和O2释放到大气中 D蒸腾作用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65分)
36.真核生物分别由__________界、__________界和__________界组成。
37.藻类属于低等植物,这主要是因为它没有__________等器官的分化,并且在生殖过程中没有出现__________。
38.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化学组成简单,组成病毒衣壳的是_________,病毒不能独立地完成________活动,只能在其它生物的________内过寄生生活。
39.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这就是植物的同化作用。
40.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组成了生物的__________,当植物处于旺盛生长时期时,其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相比较,__________占优势。
41.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细胞中的__________内进行的,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2.潮湿的种子堆放在一起会发热,是由于植物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除供给__________所需外,还有一部分转化成__________。
43.细菌属__________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遗传物质位于__________中。
44.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__________,它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器官,因为它们的胚珠外面有__________包被,因而种子外面有__________包被,因此适应范围广,种类多。
45.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消化,被分解成__________,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壁吸收,进入__________系统。
46.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系统进行的,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作用,它与气体的__________有关,通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从动脉血中获得__________,并将产生的__________排入血液。
47.鸟类的特点有:________受精、卵生;心脏具________,体温________;体表羽毛等。
48.观察蛙蹼内的血液流动现象实验中,必须破坏蛙的__________,使之失去运动能力,方法是用解剖针垂直刺入__________,然后伸向前方,再进行搅动。经过上述处理后,蛙仰放于板上,把后肢的__________展开,并固定。实验中会发现,血液流动速度较快,血液沿分支方向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流速度较慢,沿血液流动方向血管汇合,越合越粗大的是_______血管;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血流方向由__________流向________。
49.根据叶表皮气孔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填出图中结构名称:[1]是__________
[3]是__________
②气孔的开闭是由[ ] __________控制的,
对调节植物的________代谢有重要意义。
③气孔处于开放状态的是右边的_____图,
引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右图是内环境示意图,据图填空:
①[ ] __________内流着血液;
②[ ] __________与血液相比,它不具有血
细胞和__________,并能与血液相互渗透。
③淋巴循环的起点是[ ] __________,其内
有__________。
④此时,[ ] __________中的CO2浓度最高,
CO2先由此扩散进入[ ] __________中,进
一步扩散进入[ ] __________,最终被排出体外。
5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
有以下几个实验步骤:A、调节光圈B、转动转
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转动细准焦螺旋,要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
从甲图转为乙图,其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甲 乙
( )→( A )→( )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B C A D B C A C A B C D A B C A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A B D A C A B C C B C D B A D
二、简答题:
36.动物、植物、真菌 37.根茎叶、胚 38.蛋白质、新陈代谢、细胞
39.水、无机盐、光合作用 40.新陈代谢、同化作用 41.叶肉、叶绿体、
6CO2+6H2O>C6H12O6+6O2 42.生命活动、热量 43.原核、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核区 44.被子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子房壁、果皮、
45.氨基酸、循环系统 46.呼吸、扩散、浓度差、氧气、二氧化碳 47.体内、四腔、恒定 48. 脊髓、椎管井口处插入、蹼膜、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49.①[1] ②[2]保卫细胞、水分 ③[3]甲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50.①[1]毛细血管 ②[3]组织液 大分子蛋白质 ③[4]毛细淋巴管、淋巴
⑤[2]细胞 [3]组织液 [1]毛细血管 51.B→(A) →D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条件反射只有动物才具有 B.非条件反射不需完整的反射弧即可完成
C.非条件反射也需经后天训练才能建立
D.非条件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
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B.条件反射的建立无需非条件刺激
C.条件反射是后天可得的 D.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位于 ( )
A.大脑 B.小脑 C.大脑皮层 D.大脑和脊髓
4.人类所特有的大脑皮层中枢是 ( )
A.嗅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视觉中枢
5.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参与的反射活动是 ( )
A.打草惊蛇 B.谈虎色变 C.鹦鹉学舌 D.吃梅止渴
6.创立高级神级活动理论的生理学家是 ( )
A.达尔文 B.巴甫洛夫 C.诺贝尔 D.拉马克
7.没有吃过酸梅的人,听人说“酸梅”两字,不会分沁唾液,这说明( )
A.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B.第一信号系统不完善
C.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D.语言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
8.在训练猴子建立拉车的条件反射过程中,喂食与拉车应 ( )
A.同时进行 B.先喂食后拉车 C.先拉车后喂食 D.两者不需要一定的先后顺序
9.盲人在“读”盲文时,首先要靠哪一神经中枢 ( )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10.以灯光与食物多次结合形成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条件刺激是 ( )
A.食物 B.灯光 C.灯光和食物 D.唾液
11.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眼球 B.视网膜 C.视神经 D.视觉中枢
12.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 ( )
A.花 B.雄蕊和雌蕊 C.子房 D.胚珠
13.某人出现左侧肢体瘫痪,此人受损伤的部位很可能是( )
A.左侧大脑躯体运动中枢 B.右侧大脑躯体运动中枢
C.右侧大脑躯体感觉中枢 D.左侧大脑躯体感觉中枢
14.关于受精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是一个细胞 B.受精卵包括精子和卵子两上细胞
C.动物的胚胎发育都靠受精卵中的卵黄提供营养 D.被子植物的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15.双受精过中程的两个精子的来原是 ( )
A.分别来自两粒花粉 B.一个来自极核,一个来自卵细胞
C.由一粒花粉萌发的花粉管中产生 D.在胚珠中产生
16.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生殖 ( )
A.均属胎生 B.均属卵生 C.前者卵生,后者胎生 D.前者胎生,后者卵生
17.某脑溢血患者不能说话,是由于溢血压迫了 )
A.右侧大脑皮层 B.右侧小脑皮层 C.右侧大脑皮层 D.脑干语言中枢
18.菜豆种子的子叶来源于 ( )
A.子房壁 B.胚乳 C.受精卵 D.受精极核
19.哺乳动物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 ( )
A.胎盘和脐带 B.胎膜和血液 C.胎膜和子宫 D.胎盘和子宫
20.幼小的新一代植物体是种子中的 ( )
A.胚乳 B.胚 C.子叶 D.胚芽
21.能进行出芽生殖的动物是 ( )
A.草履虫 B.水螅 C.蚊子 D.家蚕
22.下列动物中,生殖和发育完全脱离了对水环境依赖的是( )
A.鳖和大鲵 B.蛇和扬子鳄 C.蟾蜍和蛇 D.龟和蝾螈
23.原始大气的组成中没有( )
A.甲烷 B.氨气 C.水蒸汽 D.氧气
24.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出现适应陆地生活的是 (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25.在生物进化历程中,下列植物中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 ( )
A.古代种子出现 B.原始苔藓植物 C.古代藻类值物 D.古代蕨类植物
26.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叶镶嵌是植物对水分吸收的一种适应 B.每一种生物个体也是其它生物的生态因素
C.生物都有适应任何生活环境的能力 D.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27.在生物圈演化过程中,大气中的氧气来源于 ( )
A.原始海洋中水的分解 B.大气中的水在强烈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
C.大气中宇宙射线,闪电等电解产生 D.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逐渐积累
28.人类由下列哪种哺乳动物进化而来 ( )
A.古猿类 B.猩猩类 C.猴子 D.类人猿
29.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这样动物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30.下列关于动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古代原生动物的一部分演化成原始无脊椎动物园 B.古代鱼类进行成为原始的两栖类
C.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成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D.原始的鸟类进化成为原始的哺乳类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杂交水稻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典型例子 B.马和骡杂交产生驴
C.亲代和子代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差异即为遗传性 D.骡能繁殖后代
32.从繁殖角度讲,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 )
A.花枝和花蕾 B.花粉和柱头 C.雄蕊和雌蕊 D.胚珠和花粉管
33.哺乳动物幼体成活率大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运动快速 B.体温恒定 C.全身被毛 D.胎生和哺乳
34.经常刮大风的海岛植物一般都较矮小,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大自然选择了岛上发生矮小变异的植物 B.大自然淘汰了岛上发生高大变异的植物
C.植物的矮小变异能遗传,逐代积累并加强 D.高大植物没有遗传性,不能得到积累和加强
35. 现今生物圈的成分包括 (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
C.阳光、水、土壤、空气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65分)
36.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37. 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草履虫的接合生殖属__________,草履虫的分裂生殖属__________。
38. 有些昆虫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称为会全变态生育;有些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只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称为不完全变态生育,如__________。
39. 思维活动是__________进化的产物,人类通过社会性劳动、生活,逐渐创建和发展了语言、文字,并相应地在大脑皮层中出现了__________。
40. 雄蕊中的__________落在雌蕊__________上的过程中叫传粉。花粉粒在花柱上受到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萌发生出________,精子沿__________到达胚珠。一个精子和________结合成为受精卵,另一个与二个________相融合形成________,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
41. 马戏团里的黑熊成功地表演了节目后,训兽员就给黑熊吃食物,这是用__________刺激来强化__________刺激。
42. 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于__________,而__________包被在受精卵的外面,起保护作用。
43. 小孩刚开始懂事时,医生给他打针,小孩哭了,这种反射称为________,以后小孩看见穿白大褂戴白帽的人就害怕,这种反射称为________,如果这个小孩子淘气不听话,大人对他说“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打针”,结果这小孩就规矩了一些,这种反射称为__________。
44.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因为它使得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__________,而不适者则被__________,叶镶嵌现象是植物对__________的适应,是__________的结果。
45. 在生物圈的演化中,最早上陆的绿色植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但在生殖过程最终脱离了水,完会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是__________。
46.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生殖过程都能产生__________,而显著不同之处是被子植物胚珠外面有__________包被,种子外面有__________包被。
47.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性,“一猪生九分仔,九仔各不同”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性。
48.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硫化氢,后来由于__________的大量繁衍,使得__________增强,大气中的氧含量增多,并在高空中出现了__________层,阻止了紫外线对生物的辐射,使生物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进化成为可能。
49. 根据双受精示意图回答:
①双受精是___________特有的生殖现象;
②图中5与4结合形成_______,发育成____________;
③图中5与3结合形成________, 发育成___________。
④受精作用完成后,_______________发育
成种子,_______________发育成果实。
50. 公鸡报晓属于___________反射;鹦鹉学舌属于______反射。
51. 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都属于_________功能系统,区别在于前者是对______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后者能对_________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A中的人正在吃肉,分泌唾液。
属于_____________反射
(2)在图B中,此人完全反射过程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C C B B A C B B D A B A C B C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B B B D B C B D A B D A C D D D
二、简答题:
36.反射、条件反射 37.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38.卵、幼虫、蛹、成虫、卵、幼虫、成虫、蝗虫 39.神经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40.花粉柱头、花粉管、花粉管、卵细胞、极核、受精极核、双受精 41.非条件、条件
42.卵黄、卵膜 43.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 44.自然选择、保存并繁殖后代、淘汰、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自然选择 5.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46.种子、子房、果皮 47.遗传性、变异性 49.能进行光合作用澡类、大气含量逐渐、臭氧、水生、陆生。 49.①被子植物②受精卵、胚③受精极核、胚乳④胚珠、子房
50.大脑皮层、具体改号、语言文字、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