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2006年学业考试生物部分复习练习:1、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相同,沙漠地区的植物一般都有发达的根系,造成这一特点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2、我们萧山种植的小麦都是在初冬播种的冬小麦,如果改为春季播种,则所有的小麦都不能抽穗结实,这主要是由于哪个因素的影响所致:(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土壤中氮肥过少CB分析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池塘生态系统图解1、维持池塘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能量之源?2、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是生产者?3、池塘生态系统中物质为什么不会堆积如山?(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写出最短一条食物链是
(4)猫头鹰哪条食 物链获得的能量最多?
(4)若给植物喷洒不易分解的农药(DDT)这种农药在 体内浓度最高4鹰2、右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如果将该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 。
(3)该食物网中的各类生物间,具有竞争关系的是 、 。
(4) 科学家研究发现,洪涝灾害可以使次年蛇的数量急剧减少,由此容易出现 大量增多而使农作物受害。3农作物害虫和田鼠食虫鸟和蛙田鼠结论:营养途径(食物链)越多,
食物链越短。----越稳定提问: 我国主要燃料是什么?由此推测燃烧后有什么污染物?相关信息:总结二:烟尘、二氧化硫和光化学烟雾1、烟尘:主要来自___________的燃烧。2、二氧化硫: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的燃烧3、光化学烟雾:汽车排出的废气在阳光(________)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煤燃料煤和石油紫外线三、酸雨: 洁净的天然降水却呈______性,但Ph不会低于5.6,其原因可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降水还不是酸雨! 那么,什么才是酸雨呢?怎样产生?有何作用?1.酸雨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等排放。 弱酸CO2+H2O=H2CO3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的统称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3.酸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净化空气将大气污染转变为水体和土壤等污染[课内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
A、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居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只有第1道防线 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 D.1、3两道防线BC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能力。
(5)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6)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
×
√
√
× [基础过关] 4.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B5、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的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属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属于____,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____成分。病原体抗原分解者6.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C.T淋巴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
D.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
7.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
A.产生抗体 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 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AC8.人体器官移植手术中,碰到的最大难题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易成活。这主要是哪种细胞在起作用 ( )
A.红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血小板B三.人体免疫功能(1)免疫功能异常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二、平衡膳食 营养物质的种类齐全、数量适当、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 二、平衡膳食五谷类蔬菜、水果类魚肉蛋、豆类及奶制品油脂类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毒品的种类冰毒
海洛因
鸦片
大麻
可卡因
摇头丸六、血型与输血1.血液的组成2.人的正常血量:占体重的7% ~ 8%4.失血过多5.输血:(1)输血前:必须检查 的血型受血者与供血者(2)血型是由 决定的,而且终生不变。遗传ABO血型系统(4)一个人的ABO血型是由
他的 决定.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本身
红细胞的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ABA和B抗B抗A抗A和抗B无无 输血时,主要考虑的是献血者的红细胞是否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7)输血原则:输同型血异型间输血只在一定血型之间
可以进行,而在紧急情况下才采用。输血原则OAABBOAABB练习血清中既无抗A 凝集素又无抗B凝集素的
血型是 (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C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会出现 ( )
A. 红细胞破裂 B. 血细胞凝集
C. 血液凝固 D. 红细胞凝集D3.某病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经检验
只能接受同型血,异型血都不适用,则
此人的红细胞上和血清中所具有的凝集
原和凝集素分别是 ( )
含B凝集原, 含抗A凝集素
含A凝集原, 含抗B凝集素
无凝集原, 含抗A、抗B凝集素
含A、B 凝集原, 无凝集素C实验探究:1.鉴定血型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血滴到0. 9﹪
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滴到蒸馏水中? 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血细胞内外浓度
一致,以免血细胞因吸水变形甚至胀破。2.受检者对自己的血型不满意,想通过服药或手术
改变自己的血型,你认为可行吗?答:不可行。 因为血型是由遗传决定
的,且终生不变。1、恶性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特点是( )
A、能进行分裂 B、局限于原发部位
C、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D、能分裂产生相同的细胞
2、冠心病的发生是由于( )
A、心绞痛 B、高血压 C、心肌梗塞 D、冠状动脉硬化
3、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是( )
A、心血管疾病 B、遗传病 C、恶性肿瘤 D、传染病
4、良性肿瘤细胞的特点是( )
A、能产生无数与自己相同的肿瘤细胞 B、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
C 、肿瘤细胞局限于原发部位 D、肿瘤细胞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CDAC5、肿瘤是一种 疾病。可发生于许多器官和组织,可分
为 和 两类。
6、由 所形成的恶性肿瘤简称癌,它能逃避人体
的 ,不断恶性增殖,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
体力衰竭。影响人体 ,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7、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关键在于 ,
并且进行及时、完整的治疗。
8、动脉硬化是指 和其他 物质在动脉
管腔内壁堆积,使动脉管壁失去 ,
同时引起管腔狭窄甚至 。 细胞性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上皮细胞免疫监视结构和生理功能早发现、早诊断胆固醇脂肪类弹性而变硬闭塞来自细菌的威胁1.细菌的特点:个体微小;单细胞个体;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从形态上可分为三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3.细菌的生殖方式:有益(乳酸杆菌、根瘤菌)
有害(病原菌---结核杆菌、链球菌)4.细菌的营养方式: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裂殖(速度很快)——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炭疽病 炭疽杆菌 主要是皮肤体表——病毒的分布、大小、形态 1、病毒特点:
分布很广,十分微小(电子显微镜)2、病毒的形态:多面体,杆形,蝌蚪状(噬菌体)等来自病毒的威胁——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病毒的典型结构来自病毒的威胁营养方式—异养(寄生)
(病毒的寄主高度专一)——病毒的生命活动生殖方式—病毒在寄主细胞中增殖。来自病毒的威胁——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流感 流感病毒 空气、飞沫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血液、性、母婴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突出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人受染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
空气传播 水传播、饮食传播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三早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者:
远离传染源;锻炼身体;预防接种 传染病的分类依据传播途径分以下几类:
1.呼吸道:
流感、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脑等2.消化道:
痢疾、 肝炎、霍乱、脊髓灰质炎、 蛔虫病、 蛲虫病等
3.血液:疟疾、乙脑、血吸虫病、出血热等。4.体表: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
疥疮、结膜炎、癣等
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
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
?被HIV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列举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试管婴儿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区别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结构上的差异双子叶单子叶子叶发达胚乳发达(大多数)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而胚今后将发育成一棵新的植株.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
胚珠发育成种子熟练记忆:
组成子房的各结构今后将发育成怎样的结构植物体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也称营养繁殖。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组织培养无性生殖利用植物组织(细胞群)、或一个细胞创新思维训练 这是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向
地性而进行的一项实验设计;请你与你周围的
同学合作,为研究植物的向光性设计一种实验
方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其它向性吗?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单侧光胚芽切去尖端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 AB锡箔锡箔直立生长弯向光源达尔文猜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 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
针对达尔文的实验及结果,你产生怎样猜想?CD琼脂弯曲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温特实验证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 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温特实验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它是吲哚乙酸。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右图是一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
叫做( ) 。我们周围的各种
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细胞获取并传递。
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一般总是这样的:
[1] ( )
[2] ( )
[3] ( ) [1][2][3][4]神经元树突细胞体轴突下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手碰到刺激物后,首先通过A (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B( )传导进入C( ),
再通过D( )传导到E( ),手便会立即缩回。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
从体温调节来看,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内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由神经与激素来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