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3 16: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主备 辅备
授课教师 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www.21-cn-jy.co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2·1·c·n·j·y
难点重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问题探究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 通过给学生观察一些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等,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2-1-c-n-j-y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1*cnjy*com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妈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出处:21教育名师】
呈现巩固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版权所有:21教育】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来源:21cnj*y.co*m】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1894年9月,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
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教师展示图片《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并让学生谈感想。

学生说出感想:日军残忍如禽兽,满清腐败无能,人民生灵涂炭;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6.教师提问:1895年,日军陆海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致使中国京津地区受到安全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受到收缩和损害。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还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21教育网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列强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21cnjy.com
2.教师指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1·世纪*教育网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2.教师指出:“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21*cnjy*com
3.教师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提问: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学生回答: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www-2-1-cnjy-com
4.教师指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课堂练习 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4.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5.《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6.《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1·cn·jy·com
板书与作业 备注
板书
 
本课作业 基础训练第5课  
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重点是对《马关条约》的解读,分析它使如何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的重要影响;通过启发式教育,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而黄海大战中致远舰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疆场和满清统治者的腐朽无能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充分注意挖掘,达到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当然,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提高的地方,比如,提问要更加巧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等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