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物态变化[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6-17 13:08:00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物质三态变化
富阳市礼源中学
物质三态
物质三态
一、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如:冰变成水。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如:水结成冰。
固体分类
晶 体:
非晶体:
海波、冰、石英、
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
松香、玻璃、蜂蜡、
沥青、橡胶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晶 体
物质三态
非晶体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硫代硫酸钠熔化过程记录表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硫代硫酸钠熔化的图象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接各点
物质三态
如何作图象?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0.3 61.8 62.4 63.8 65.3 66.8 68.8 71 74 76 78 80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60
65
70
75
松香的熔化图像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物质三态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60
65
70
75
松香的熔化图像
3、BC段,硫代硫酸钠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
4、CD段,硫代硫酸钠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2、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硫代硫酸钠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A
B
B
A
C
C
D
D
物质三态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A、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B、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物质三态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72
固态氦
48
硫代硫酸钠
1083

-259
固态氢
232

1200左右
各种铸铁
-210
固态氮
327

1300-1400
各种钢
-117
固态酒精
660

1535
纯铁
-39
固态水银
962

3410

0
1064

3550
金刚石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三态
思考与讨论:
1、表内各物质都是晶体吗?
2、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说明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你还知道哪些是物质的特性?
3、为什么用钨丝做电灯的灯丝?
4、无论外界气温怎样变化为什么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摄氏度?
物质三态
明矾矿石
石膏
金属
水晶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硫代硫酸钠凝固的图象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3、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5、凝固过程放热。
A
B
C
D
晶体凝固规律
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物质三态
硫代硫酸钠熔化与凝固图象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A
B
C
D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A
B
C
D
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物质三态
1、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铁、食盐、松香  B.铝、石蜡、玻璃
C.冰、沥青、松香  D.萘、水晶、食盐
D
物质三态
练习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
C
3、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4、在下图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D
物质三态
5、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一起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D、冰在熔化成水时,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
6、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____段,温度不变的是______段,AB段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CD段处于___________状态,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段 。
(1)由图判断出___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_____________。

210℃
非晶体
AB、CD
BC
固体
固液共存
液体
A
B
C
D


时间/分
180
200
220
240
温度℃
1
2
3
4
5
6
7
3
AB、BC、CD
物质三态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同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相同
固态
液态
1、
2、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熔化时固液共存
熔化时先软后稀
凝固时固液共存
凝固时无固液共存态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熔化
凝固
物质三态
我的眼镜
怎么了?
物质三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收热量)
汽化的两种形式:
物质三态
二、汽化和液化:
蒸发和沸腾
1、蒸发: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保 鲜 膜
物质三态
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同种液体沸点相同,不同种液体沸点不同。
物质三态
1.水沸腾前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内部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不断升高
温度保持不变
观察要点:
内部形成大量气泡,
气泡上升到水面而破裂
1、人从游泳池里爬上来被风一吹会感到特别冷?
物质三态
3、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穿着被雨淋湿了的衣服站在风中很容易着凉,这是为什么?
思考:
物质三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放出热量)
讨论一: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
讨论二:被100摄氏度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摄氏度的水烫伤要严重的多,为什么?
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 低 温 度
压 缩 体 积
物质三态
思考:
 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或背面为什么会发热?
物质三态
1 .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数(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D
物质三态
练习
2.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剥开冰棍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4. 开水时常看见有“白气冒 ”,这些“白气”是( )
A 随着水的温度升高,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凝结成的小水珠  D.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B
C
5. 冬天去看牙病时,牙科医生在专用金属制的小镜子探视牙齿前,往往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怕病人碰到冷的小镜子着凉
B. 对病人负责再次进行消毒
C. 怕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会液化而看不清
D. 医生的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
6. 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C
汽化
液化
物质三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直接?
物态变化
物质三态
物质三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收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收热量)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樟脑精由大变小,直至消失
升华现象
刚取出的冰棍,外面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
凝华现象
固态吸热直接变成气态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物质三态
雾凇,人们通常叫它“树挂”,是雾和水汽遇冷凝固和凝华而成的一种气象景观,分粒状、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物质三态

物质三态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走进中药房会闻到中药气味
冬天,北方玻璃窗上的冰花?
物质三态
物质三态
人工降雨
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后,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
灯丝在高温下工作时升华成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壁凝华而成。
物质三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物态变化
凝华(放热)
升华(吸 热)
物质三态

雪(冰)




(液化)
(液化)
(液化)
(液化)
(凝华)
(凝华 )
物质三态
1、判别下列常见自然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
2、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
层小水珠;
凝华
液化
汽化
熔化
升华
凝华
升华
凝固
液化
物质三态
物质三态
3.某校”STS”活动课前往县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酿制白酒是把发酵后的粮食里的酒精从酒精中蒸煮汽化出来.其装置如图,因为汽化要吸收热量,所以需要在锅灶下加热,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气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兑(即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摄氏度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
回答(1)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 输汽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
(2)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4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千克,是否恰好”一斤酒” 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 (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物质 密度(千克/米3) 比热(焦/千克·°C) 沸点(1标准大气压)
水 1.0×103 4.2×103
100
酒精 0.8×103
2.4×103
78.5
保持酒精的沸点温度,即78.5 C较好(或80 C左右).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利用气态酒精液化.
汽化池
冷凝池
物质三态
作业:完成教学指南上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