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上下前后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2、养成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上和下的位置关系,知道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会使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第9页主题图,图上有什么圈一圈。( 汽车、火车、路灯、轮船 )
2、从上往下看,桥上面是( ),桥中间是( ),桥下面是 ( )。
3、小组成员排成一列,每个人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自己的后面是谁?
4、观察课本第9页主题图,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想一想:大货车在小汽车的( )面,在大客车的( )面。
5、说一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 看看我们的教室,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上面有什么?你是下面是什么?
2、 观察课本第9页主题图,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想一想:火车在汽车的( )面,在轮船的( )面。
3、摸一摸,说一说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的上面和下面是什么?
4、面朝的一方是( )面,背对的一方是( )面。前后的方向是相对的。
三、过关检测
1、 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9页做一做。
2、 看一看,填一填。
★
○
□
3、我是小画家。
4、动物郊游。
(1)( )走在最前面,( )走在最后面。
(2)走在( )的前面,走在( )的后面。
(3)的前面是( ),的后面是( )
四、总结、评价
为你今天的表现涂涂色吧!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学生只要能够找出物体即可,及时给于肯定。
2、汽车、火车、轮船。
3、4个人为一小组,初步体会前后。
4、后 前 。
5、根据学生座位适当体会前后。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仔细观察教室,体会教室物体的上下关系。
2.下 上
3、通过脸部器官灵活交流上下关系。
4、前 后
三、过关检测
1、通过动手摆放文具,体会上下关系。
2、上 下
下 上
★ □
3.
(1)
(2)
(3)
(4)
(5) 3 3 中间
4、
(1)、猴子 兔子
(2)、小鹿 猴子
(3)、牛 兔子
四、总结、评价
对自己的的表现涂笑脸,满意涂三个,一般涂两个,不满意涂一个,因为刚入学的孩子们可能对自己的评价方式不是很好表达,所以采用涂笑脸的方式。
★ 在 ○ 的( )面。 □ 在 ○ 的( )面。
○ 在 ★ 的( )面。 ○ 在 □ 的( )面。
○的上面是( ),下面是( )。
(1) 把最上面的图形涂上红色。
(2) 把最下面的图形涂上蓝色。
(3) 从上面数,把第4个图形涂上黄色。
(4) 从下面数,把第4个图形涂上绿色。
(5) 从上面数第( )个是没涂颜色的图形,从下面数是第( )个,说明这个图形在整个图形的( )位置。2.1 上下前后 当堂达标
1、
(1)小鸟在小狗的( )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 )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 )面。
2、
(1)小狗跑在最( )面,
小象跑在最( )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 )面,小狗跑在小兔的( )面。
(3)小兔跑第( ),它的后面还有( )个,前面还有( )个。
3、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人。
4、看图填上“前”、“后”。
5、
参考答案
1、
(1)上
(2)前
(3)后
2、
(1) 前
后
(2) 后 前
(3) 二 2 1
3、8
4、 后 前
前 后
5、下
上
一
二 三
沉说
在
面,在的
的
面。
在
的面,在
的
而。
绝在德的面,
设在6列的
面。
从上往下数,设是第个,
器是第—个是第个2、1上下前后教案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二单元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上下前后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正确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教具学具 PPT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反思
创生情景,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我们前面初步认识了1面红旗、2架单杠……9位女同学和10位男同学。现在我们认识一下我们自己,看看自己的同桌,回答下面问题:“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学生1:天在上面,飞机也在上面。学生2:鞋子在下面,鸟儿在上面。学生3:吃饭时桌子在碗的下面,筷子在碗的上面。学生4:头发在上面。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问同学们一件事情,我们中国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南京,你们听说过吗?南京有一座长江大桥,你们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教师出示主题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学生:有船、火车、汽车、轿车……教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学生:汽车下面有火车。教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学生争相提出问题:船的上面有什么?火车的上面有什么?等等。3.学习教科书第9页主题图左下的内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教师:船的上面有什么?学生:有火车、有汽车等。教师可指名口答并订正。4、认识汽车,为前后做准备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上和下,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知道了汽车在火车的上面,我们看看桥上有多少辆车呢?它们都是什么车呢?这些车你都坐过吗?学生:有3辆车,它们是客车、卡车和小轿车。学生可能对车认得不很准确,教师也可以进行明确。5.同学们看看,什么车在前面?什么车在后面?学生:小轿车在前面,卡车在后面。教师:客车的前面是什么?学生:客车的前面是卡车,卡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学生也可能说客车的前面是小轿车,也是可以的。)谁在谁的后面呢,学生自由练习说。1.拍手游戏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2.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咱们玩“老鹰捉小鸡”好不好?(师做母鸡,一生做老鹰,其他生做小鸡,师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教师提问:我的后面是谁?学生1:是XXX。学生2:是班里的很多小朋友。我在谁的前面?我前面是谁?我后面的3位小朋友是谁?(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上 下 前 后 上 下前后(共11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在 的上面
在 的下面
汽车
火车
汽车
火车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小轿车
卡车
小轿车
卡车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 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 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分享收获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
:
C
:
逊卧
TT
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