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4课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4课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4 21: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第24课 《诗经》两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
寤寐( ) 蒹葭( ) 溯洄( )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窈窕淑女,寤寐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窈窕淑女,琴瑟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溯洄从之,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所谓伊人,在水之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5.翻译下列句子。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以“我看《关雎》之美,美在……”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句:我看《关雎》之美,美在小伙子的痴情专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这样有何表达效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品屋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关雎》和《蒹葭》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各有怎样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蒹葭》一诗极具意境美,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两首诗你认为哪一首写得更美、更动人?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览室
阅读《周南·桃天》,回答问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①于归②,宜③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④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①之子:这个女子。②于归:出嫁。③宜:适合。④蕡(fén ):果实圆大之状。
12.“天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灼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华”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每章开头的“桃之天天”运用的是什么写法?其作用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诗复沓的章句写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灼灼其华”“有黄其实”“其叶蓁蓁”与诗的内容有什么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jūjiū yǎotiǎo qiú wùmèi jiān jiān sù
2.(1)配偶(2)捞取(3)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4)表示亲近(5)茂盛的样子(6)逆流而上(7)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8)弯曲21教育网
3.C【点拨】C项中“琴瑟友之”的“友”是“友好交往,亲近”的意思。
4.B【点拨】《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不是同样的人。21cnjy.com
5.(1)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爱慕的配偶。
(2)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思念闭眼也思念。
(3)心上人儿她在哪儿,正在水的那一边。
(4)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的雾水没有完。
6.示例:①我看《关雎》之美,美在淑女的美丽贤淑。
②我看《关雎》之美,美在如画的景物,优美的意境。
③我看《关雎》之美,美在回环往复的语言。
7.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8.《关雎》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他幻想着终有一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21·cn·jy·com
《蒹葭》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丽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www.21-cn-jy.com
9.《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即侧重于抒情。《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2·1·c·n·j·y
10.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秋风瑟瑟,苇丛起伏,秋水茫茫,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示例:《蒹葭》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描绘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21·世纪*教育网
12.茂盛的样子 红色鲜明 花
13.“桃之天天”一句,既是比兴,又用以烘托气氛。
14.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出嫁时,人们唱这酋歌为她送行,替她祝福。
15.复沓的章句,能增加婚礼欢快的气氛,增添诗歌的韵律美,使诗歌更像一幅动态的画面:云霞似的花海之中,涌动着送亲的人流,回荡着欢乐的歌吉……www-2-1-cnjy-com
16.这些诗句唱出了春天的绚丽多姿,唱出了新娘的光彩照人,唱出了婚礼的热闹喜庆,更唱出了人们的美好祝福:愿未来的夫妻有如盛开的春花,幸福和美;愿未来的家庭有如满树的果实,子孙昌盛。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