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镇中学九年级生物阶段测试[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马山镇中学九年级生物阶段测试[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09 20: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山镇中学九年级生物测试卷
(上册第四章--下册第一、二章)出卷人:屠小琴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1、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使人体内产生的热量成倍增加,这些能量代谢主要来处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维生素
2、患夜盲症的人是因为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坏血症的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
A、 水果和蔬菜B、鱼和猪肉C、鸡蛋和鸭蛋D、糙米和肝脏
4、饲养金鱼的人,每天都需用新鲜的水置换鱼缸中的陈水,但如果在缸内放置一些金鱼藻,则可以处长换水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
A、 金鱼以金鱼藻为食 B、金鱼藻可吸收金鱼排出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供金鱼之需要 C、金鱼藻可吸附水中污物保持水的清洁 D、金鱼藻可制造葡萄糖,供金鱼食用
5、九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地球
6、下列生物中,代谢类型属于自养、需氧型的是( )
A、 人B、蛔虫C、乳酸菌D、绿色植物
7、提出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设想的科学家是( )
A、 哈勃B、霍金C、伽利略D、哥白尼
8、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经过一体段时间后,下列生物仍能生存的是( )A、乳酸菌B、白菜C、蚯蚓D、蘑菇
9、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大爆炸的时间距今约( )
A、 10亿年前B、50亿年前C、100亿年前D、150亿年前
10、下列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容易破坏的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
1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A、 化学能B、光合作用C、太阳能D、有机物
12、苹果、梨等果树一不宜在热带种植,这主要是因为( )
A、 土壤不适宜B、阳光太强C、温度太高D、雨水太多
13、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林,常因松毛虫的危害造成成片马尾松的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 松毛虫繁殖力强B、没有及时喷施杀虫剂C、自动调节平衡能力差D、生物的种群及群落
14、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遇到敌害时,身体侧立不动,似一株植物,从而逃避敌害,这是一种( )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D、变态
15、下列疾病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B、营养性贫血C、先天性耳聋D、先天性白痴
16、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一个DNA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 D、一个DNA分子构成一个基因
17、下列关系不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
A、孙子与祖父B、孙子与祖母C、外孙与外祖母D、亲兄妹
18、下列哪一项属于种群( )
A、 人体内的全部细菌 B、生活在一个池塘内的全部水生植物
C、一个蜂群中所有的蜂王、雄蜂、工蜂 D、在一起养的马、骡、驴
19、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 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防止植物的病虫害
B、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使用二氧化碳可促进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度里的温度升高
D、二氧化碳能灭火,施用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灾
20、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脖子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变得很大
B、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 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21、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可发现最先出现在心脏的( )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22、张婷的母亲最近经常头昏,经过医生检查得知她的血压是19千帕/14千帕,根据这组数据可以诊断她可能患有( )A、高血压B、贫血C、坏血病D、脑膜炎
23、下列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1 主动脉②下腔静脉③肺动脉④肺静脉⑤上腔静脉⑥肾小球
A、 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④⑥
24、下列哪些物质的排出属于排泄的是( )
A、 粪便形成B、皮肤表面分泌出油脂C、排尿D、分泌唾液
25、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显微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如下:甲生为了让视野达到最大亮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进行调试,乙生使用低倍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调细准焦螺旋使其更清楚,丙生在低倍镜下没有看到某细胞,于是他换成高倍镜希望能看到细胞。上述学生操作正确的是( )A、甲B、乙C、甲乙D、甲乙丙
二、分析填空题:(每格2分,共46分)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从土壤中获得食物,又对土壤进行松土并承担分解者的部分功能。从这一例子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了地球上 以及 。
3、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层中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被认为是 与 的过渡类型,它有力地证明了现代鸟类起源于 。
4、原始生命起源于 ,这是 的结果。原始生命经过数十亿年的 过程,才形成了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
5、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 该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渠道有 条。
(2) 图中生产者是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把 合成有机物,且释放氧气,并把 能转化为 能。
(3) 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 由于人为施用农药,将食草昆虫杀死,则绿色植物将 。
(5)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成分。补充年
6、图中表示食物中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说出下列消化道的名称
C 、D 。
(2)甲表示 的消化曲线,丙表示 的消化曲线。
(3)三种营养物质在D中急骤下降说明了 。
三、分析简答题:(每格3分,54分)
1、图表示哺乳动物体内循环的一部分,从心脏出发依次流过血管ABC后,又回到心脏。图中标明了血液流动过程中血压和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是 血管,血管C中的血液将进入心脏的 。
(2)请叙述血管A和血管C中血液间的不同之处(至少说出2点)
2、显微镜是光学仪器,目镜和物镜均是凸透镜。图甲是标本AB经物镜成像的光路图,则像A1B1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若标本AB是小鱼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首先找到的像,此时使用的物镜是 (填“低倍镜”或 “高倍镜”)。图乙中箭头表示观察到的血液流动方向,则动脉是 (用图中标号填写)。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样本D
葡萄糖 — — 0.1 0.1
蛋白质 ++ — — ++
无机盐 1.6 1.6 0.75 0.75
尿素 1.5 2.0 0.03 0.03
尿酸 0.02 0.02 0.002 0.002
红细胞 + — — ++
白细胞 ++ — — +
3、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内个血液、原尿和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4、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把四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的烧杯内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两滴碘液。(1)乙试管中的液体没有变蓝色,这是因为 。(2)比较 两支试管,可知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3)比较乙与丁两支试管,可知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 影响。(4)你知道为什么试管要放在的37℃温水中?
马山镇中学九年级生物测试参考答案
(上册第四章--下册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1、B 2、A 3、A 4、B 5、A 6、D 7、B 8、A 9、D 10、A 11、C 12、C 13、C 14、C 15、B 16、D 17、D 18、C 19、B 20、C 21、C 22、A 23、D 24、C 25、B
二、分析填空题:(每格2分,共46分)
1、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2、生物圈 全部生物 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3、爬行类 鸟类 古代爬行类 4、原始海洋 化学进化 生物进化
5、4条 绿色植物 无机物 太阳能 化学能 绿色植物→食草昆虫→蛙→蛇→鹰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稳定 分解者 6、小肠 胃 脂肪 淀粉 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三、分析简答题:(每格3分,54分)
1、(1)肺动脉 左心房 (2)血压、氧气含量、颜色、流速、二氧化碳含量等
2、倒立 低倍镜 B 红细胞逐个单行通过或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3、(1)C 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 (2)B 无机盐尿素尿酸 (3)A 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4、(1)淀粉已全部分解完了(2)乙丙(3)PH(4)唾液淀粉酶在37℃时催化活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