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实验(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6-10 12: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中考生物实验基础复习实验一:研究肥料与水藻生长关系在甲、乙、丙三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0毫升同样的自来水,在甲中加3颗肥料,乙中加6颗肥料,丙中不加肥料,再在每只烧杯中各放适量且等量水藻,然后分别用透明塑料纸密封起来,放在阳光下观察水藻生长情况,问:(1)用透明塑料纸密封的目的   是                  。(2)水藻繁殖最快的烧杯是  。水藻最先开始死亡的烧杯是  。(3)水藻开始死亡时出现的现象是              ,最终出现的现象是          。防止空气中氧气溶入,影响实验结论乙乙杯中出现沉淀物或悬浊物杯中出现黑色浑浊 1、原理:检测水体中细菌的多少,一般用( ),细菌作用于该溶液,能使溶液由( )色变成( )色,且细菌越多,褪色越( ).实验二: 检测水体中细菌的多少0.001%的亚甲基蓝 蓝色无色快2、亚甲基蓝作用:(作为污染物,被细菌分解)3、实验关键:控制变量唯一变量是 ,应控制相同的因素是 。水样不同 亚甲基蓝溶液质量分数.滴入的亚甲基蓝溶液体积数(滴数).水样体积数实验步骤和现象长中短少中多实验三:家用洗涤剂在自然条件下
被分解的情况1、洗涤剂作用:(作为污染物,被细菌分解)2、步骤:取相同体积的三种不同水样(自来水.池沼水.土壤浸出液),加等体积的洗涤剂,放置相同的时间并观察现象3、现象:(1)水混浊—腐生细菌正在分解洗涤剂的标志(2)水清淅,振荡无泡沫—洗涤剂已被完全分解(3)水清淅,振荡有泡沫—洗涤剂基本未被分解清晰,振荡有泡沫混浊清晰,振荡无
泡沫基本未
被分解正在分解已完全
被分解少中多现象和结论:实验四: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测算步骤:1、用粘胶玻璃纸和硬纸板框做成幻灯片2、编号放置在指定位置,收集尘埃粒子(粘性一面朝上、平放、手捏框边)3、放置相同时间收回(时间不能太长.为何?)4、用幻灯机放映,统计尘埃粒子数结果:1、同一场所,近地面处尘埃比高处 。2、同一场所, (填“早晨、中午或傍晚”)尘埃粒子数多3、空气中尘埃雨天比晴天 。多中午少(硬纸板框内的粘胶玻璃纸面积应相等到)实验五:显微镜的使用镜座镜臂倾斜关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反光镜物镜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粗准焦螺旋(最重要)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是指边长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各结构的功能放大倍数连接目镜和物镜调节焦距调节焦距提握镜身支持镜身稳定镜身使光线射入物镜光线通过调节光线强弱放玻片标本固定玻片标本 放大倍数调换物镜使用显微镜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 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3.上升镜筒寻找物象: 二.对光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三.低倍镜找图像并观察:一.提取和安放1.放置玻片:两眼从侧面注视,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降至距标本约0.5厘米时停止(切忌眼看目镜,下降镜筒)2.下降镜筒:左托右握,略偏左低倍物镜和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 四.高倍镜观察: 二.对光三.低倍镜找图像观察一.取用和安放1.低倍换高倍镜之前: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 四.高倍镜观察: 二.对光三.低倍镜找图像观察一.取用和安放1.低倍换高倍镜之前: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3.低倍换高倍镜之后: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使用注意 2.观察物像时两眼均睁开,左眼看目镜,右眼看画图1.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高倍镜下,细胞数目 ,细胞体积 ,视野 。5、比较两图:少大暗3.镜头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不能用手转动两物镜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4.使用新鲜材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防止污染镜头步 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注意三个先后:1.先低倍、后高倍2.先粗调、后细调3.先下降、后上升1. 组合,视 野中看到细胞体积 最大, 组 合,看到细胞数目最多2.在光学显微镜下,选用10倍目镜和40倍物镜观察一直径为0.1mm的小圆点,则视野中小圆点像的直径为 ,面积放大 倍。3.实验时,先用显微镜的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观察,在视野中看到8个细胞,现目镜不变,换上40倍物镜观察,那么看到的细胞数目为( )A、8个 B、32个 C、2个 D、无法确定练习a.db.cD40mm1600004、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两个视野,要把甲图变为乙图,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3.6.5.2显微镜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微型钟表在显微镜下,指针按 时针旋转顺5.显微镜是初中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
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
向(如右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 。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下
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
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
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 (要求写出两种方法)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 .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逆时针方向左下将凹面反光镜改为平面反光镜或增大光圈少切片厚薄不均实验六: ABO血型鉴定一、实验原理:1.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便会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因此输血前必须做ABO血型鉴定。2.血型鉴定一般使用标准血清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含抗B凝集素
使B型、AB型红细胞的凝集原凝集 含抗A凝集素
使A型、AB型红细胞的凝集原凝集3.用标准的血清鉴定ABO血型时,根据凝集反应的结果可推测血型。(“+”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B型 AB型O型A型实验探究:1.鉴定血型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血滴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滴到蒸馏水中? 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血细胞内外浓度一致,以免血细胞因吸水变形甚至胀破。2.受检者对自己的血型不满意,想通过服药或手术改变自己的血型,你认为可行吗?答:不可行,因为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且终生不变。观察蛔虫:——放大镜蛔虫全身光滑,表面有角质膜实验七:观察蛔虫和蛔虫卵观察蛔虫卵:——显微镜1、制作蛔虫卵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生理盐水,用竹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调在生理盐水中,除去粪块,盖好盖玻片2、低倍镜观察蛔虫卵:椭圆形、棕黄色、外面有一层波状膜的小体3、注意事项未染色的临时装片(活细胞)—用暗视野更清晰 染色的永久装片(死细胞)—用亮视野更清晰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不能倾斜—防止水溢出 思考?1、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一般用清水,为何蛔虫卵装片制作要滴0.9%的生理盐水?维持蛔虫卵等渗环境,保持其正常形态,防止蛔虫卵变形或破裂。2、临时装片制作为何要盖盖玻片?又是如何盖的?防止污染镜头,使镜头发霉或锈蚀。盖法:盖玻片一侧边缘先与液滴接触,慢慢放下,防止细胞 产生。实验八: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原料黑藻叶(易于培养.四季皆有或南(冬)瓜茎的表皮毛或紫鸭跖草雄蕊花丝表皮毛实验步骤1、取新鲜黑藻的嫩枝条(?),放在清水中(水温20-25°C)光照10分钟(?)2、滴一滴清水在载玻片中央,取两片小叶放在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吸去多余的水。生命活动旺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是细胞生命活动旺盛,细胞质流动加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 泡叶绿体 加速细胞内
外物质的交换3.低倍镜下寻找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同时,看到细胞质的流动。4、高倍镜观察,可更清楚的看到叶绿体是椭圆形绿色的颗粒,而且叶绿体和细胞质中其他颗粒都围着几个液泡在定向流动,细胞外圈流动更明显因为细胞膜控制物质和能量交换思考:为什么细胞质围绕液泡作定向流动,而液泡中的细胞液则不流动?液泡中是非生命物质,而细胞质中的是生命物质,参与新陈代谢,因此不停的流动(如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所以吃饭细嚼慢咽感到有点甜)实验淀粉唾液麦芽糖碘酒不变蓝淀粉碘酒变蓝淀粉清水注意:①淀粉不能太稠②设立对照组
③放置于370C的水浴中实验九: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根据下表实验记录,请回答:对比 试管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对比 试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pH值影响。对比1、5试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 )受影响。对比 试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对比 试管说明酶具有专一性。温度还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酶的专一性?1、21、31、41、6/22/试管项目一般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毛细血管实验十:观察血液流动的现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径小,管壁薄, 血流速度最慢血流方向从最小动脉到最小静脉毛细 血管把血液送回心脏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血流方向从分支到主干,不断汇集静脉把血液送到全身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血流方向从主干到分支,不断分流动脉功能结构特点血流方向 三种血管的比较:项目血管A是_____血管,因为 . B是_____血管,因为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血管,因为________________(主干流向分支)动脉(分支流向主干)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