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珍稀濒危植物
[课标解读]
1、 了解我国生物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2、 搜集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认识一些重要的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
上网查阅教材中所列举的八种濒危植物的有关资料,包括植物的图片、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以及类别与保护等级。如果有可能,最好找出濒危的原因。
2、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珍稀濒危植物。
(2) 认识我国主要的珍稀濒危植物。
(3)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使用、交流信息的能力。
3、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 了解濒危植物现状,形成保护植物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
(2) 调查造成植物濒危的原因,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濒危植物,激发学生珍爱濒危植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珍爱濒危植物的情感。
[教学资源开发]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带来的资料
[课时计划] 1课时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调查白果、花生、莲子的价格
2、 布置学生查找教材所列举濒危植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调查白果、花生、莲子的售价展示学生的调查表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1、这几份调查表有何共同特点?2、为什么白果的价格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的价格?将学生说出的理由列在黑板上。 填写调查表并进行比较。讨论,集体交流。猜测原因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使用、交流信息的能力。为引入珍稀濒危植物打下基础。
活动二:观察白果提供:白果 观察白果的外形、气味、结构、手感和味道,并对其进行描述。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直观地了解白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活动三:查找教材中所列举的濒危植物的有关资料。提供:给出不同的查找途径(课前) 搜集有关资料。 培养学生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银杏图片和资料提问:1、白果是银杏的哪个部分?2、银杏的形态特点是什么? 3、银杏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4、银杏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5、银杏有何价值?总结:什么是珍稀濒危植物? 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讨论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这种植物。
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杉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提问:1、水杉的形态特点是什么? 2、水杉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3、水杉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交流与表达。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利用多媒体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这种植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银杏和水杉的资料对比。提问:1、什么是孑遗植物? 2、什么叫做植物中的“活化石”? 比较银杏和水杉的资料,讨论并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叶铁线蕨、珙桐、鹅掌楸、攀枝花苏铁、金钱松、雪莲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教师介绍这些植物的形态特点、生长环境、濒危原因。 聆听并进行比较 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较直观地了解这些植物。
提问:造成植物濒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阅读资料, 分析比较、讨论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活动四:填写学案,只填银杏 阅读资料,并填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提问:1、濒危植物的现状及其濒危原因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濒危植物?(主要由教师讲解) 阅读P112“阅读材料”和资料,讨论并归纳。 使学生了解濒危植物现状,形成保护植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使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小结。 谈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的获得、保护环境的意义等方面谈。 梳理知识,归纳方法,进行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5.4 珍稀濒危植物
1、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在其分布的范围内随时有灭绝的危险,或物种虽无灭绝的直接危险,但其分布范围很窄或很分散的植物。
2、 几种较重要的珍稀植物
3、 濒危原因
环境的改变、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繁殖能力差等。
4、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途径
5、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意义
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
[课后作业]:完成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