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课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4 18:12:37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路甬祥:男,汉族,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维生素:1912年,英国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发现了维生素。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推出电视系统。
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稻海中找到一棵自然株,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耕 潜 核
哲 舶 赖làiɡēnɡqiánhézhébó√√√√√√奇便的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结构:左右组词:改变 改正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面貌改变了很多。音序:G 部首:夂书写指导:左部略窄,“夂”的第一笔高于左边,撇捺要伸展。改ɡǎi书写指导:“禾”最后一笔捺变为点,“王”三横间距要均匀。结构:左右组词:程度 路程造句:他对画画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音序:C 部首:禾程chénɡ书写指导:左右相当,大小一致,上下平齐。结构:左右组词:信赖 依赖造句:我们要学会照顾自己,不能总是依赖父母。音序:L 部首:贝赖lài书写指导:“耒”末横稍长,“井”撇为竖撇。结构:左右组词:耕地 耕耘造句:农民伯伯正在开着拖拉机耕地。音序:G 部首:耒耕ɡēnɡ书写指导:“加”要扁些,“马”略宽,最后一横稍长。结构:上下组词:驾驶 腾云驾雾造句:我坐在观光电缆车上,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音序:J 部首:马驾jià书写指导:左右基本等宽,“幺”书写时略偏上,右边要稍向左倾斜。结构:左右组词:变幻 幻想造句:古人的幻想如今变为了现实。音序:H 部首:幺幻huàn书写指导:第一个“夫”的捺变点,“日”略扁以托上。结构:左右组词:潜伏 潜入造句:他潜入水中好长时间还没出来。音序:Q 部首:氵潜qián书写指导:“亥”要斜中取正,最后一笔要有力。结构:左右音序:H 部首:木造句:我国发展核技术是为了造福人类。组词:核武器 核能核hé书写指导:左边窄而长,“穴”罩住“工”,“工”下横稍长。结构:左右音序:K 部首:扌造句:我国偏远的山村都安装了程控电话。组词:控制 程控控kònɡ书写指导:左部略窄,右部上面点撇相呼应,撇捺要伸展。结构:左右音序:L 部首:耳造句:好朋友要多联系,否则就会变得疏远。组词:联系 春联联lián书写指导:上部写得要紧凑,“口”位于正中,略扁。结构:上下音序:Z 部首:口造句: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组词:哲学家 哲理哲zhé书写指导:竖要短,撇为竖撇,“彐”写得扁些。结构:左右音序:G 部首:彐造句:你没有做对作业,归根到底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组词:归还 归根到底归ɡuī改观:
依赖:
寄托:
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本课指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造句:家乡的面貌比十年前有所改观。
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本课指过去人类依靠自然而生活。
造句: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学会独立自主,不要总是依赖别人。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本课指古人把一些美好的愿望通过神话故事表现出来。
父母在我们身上寄托了无限的希望。幻想:
腾云驾雾:
归根到底:
①幻想出的情景。②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造句:我幻想有一天能飞上火星一探究竟。
乘着云,驾着雾。本课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造句:登上黄山,望着前面无尽的云海,我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归结到根本上。
造句:这件事情之所以会搞砸,归根到底是我们鲁莽行事。依赖 依靠 都表示“指望、凭借别的人或事物”的意思,都是动词。
“依赖”侧重表示需要依靠他人,不能自立、自主完成某项工作,常带有贬义色彩;“依靠”强调凭借他人或其他事物达到某种目的,完成某项工作,是中性词。
1.别看他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从不依赖别人。
2.他是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从不依靠父母的帮助。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作者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说一说课文的起到开篇点题的句子。本文记叙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我们学科学、爱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了我们学科学爱科学和探索科学的兴趣。1.读拼音写词语。
chéng dù nóng gēng kòng zhì guī lái
lián xiǎng yī lài hé duì gǎi shàn
程 度农 耕控 制归 来联 想依 赖核 对改 善2.词语荟萃。(按要求写词语)
(1)根据意思写词语: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
(2) 照例子,仿写词语:呼风唤雨(~风~雨)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改变(    )  登上(    ) 
潜入(    )  改善(    )条件腾云驾雾暴风骤雨 和风细雨生活月球深海4.按要求做题。
(1)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不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课件34张PPT。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重点)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难点)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核心问题:
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串珠问题:
1.“呼风唤雨”的本意是什么?在课文中指什么?
2.20世纪取得了哪些成就?
3.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4.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怎样做?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两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连用两个设问句,肯定了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得神话传说中的“呼风唤雨”成为现实。2.“千里眼”“顺风耳” 指得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千里眼”“顺风耳”在古代指能够看得很远,听的很远的人,在今天,“千里眼”指的是摄像机、望眼镜等。“顺风耳”指电话、收音机等。说明了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来寄托愿望。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方法,这两句 诗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是形容大雪好似梨花盛开一样。课文中引用这两句诗是用来表现科学技术带来的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阅读方法解密:判断引用的方法概念:引用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窍门:引用的一般为名言或诗句。
效果: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 4题。4.“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qián)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bó)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这段话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5.“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作者引用罗素的名言,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说明了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更加美好。核心问题:因为20世纪的成就是翻天覆地的,前所未有的。人类利用科技的力量能够改变自然,利用自然。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1. “呼风唤雨”的本意是什么?在课文中指什么?“呼风唤雨”指的是能够控制自然的神力。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串珠问题:2. 20世纪取得了哪些成就?20世纪的人类能够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还发明了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船舶等。3.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靠的是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美好。4.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怎样做?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要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呼风唤雨的世纪开篇点题: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举例子证明登上月球回应话题:人类靠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总结:科学技术创造美好现在和未来潜入深海生活更舒适、方便洞察天体本文记叙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我们学科学、爱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如:开头写道:“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结尾处则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指出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点儿草,给这颗荒芜的星球添一些生气,已经排进美国火星探测的日程表。如果不出意外,美国宇航局将在不久发射一颗探测器,直飞火星。它的使命之一,就是在遥远的、荒凉的地方栽下一种名叫拟南芥的低矮植物。
在火星上种草,当然不像在地球上那么容易。人上不去,只能靠机器人劳动。这个机器人将和着陆器一起降落火星,它既当“园丁”,在火星上挖坑;同时也充当科学家的“助手”,采集火星上的土壤,并对土壤的成分、含量进行分析。
机器人得到的这些数据,将传送给地面的科学家。然后科学家们就让机器人给土壤施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创造一个适合拟南芥生存的环境。
在火星上种草和在陆地上可不一样,拟南芥的种子不是直接播进火星的土壤里,而是首先在着陆器的一微型温室里萌芽,长成幼苗以后,再移到火星上去。花这么大的力气,到火星上去种草,到底有什么用呢?科学家们这样做,是为了让这些植物吸收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气体,制造出生物所需要的氧气。可是,火星上白天和夜晚的温差那么大,而且又特别干燥,拟南芥能在上面活下来吗?负责这项工作的研究员说:“植物能在火星上活下来,对这点我们信心十足。地球上现在能够生存的植物,它们的祖先也经历过非常残酷的环境,我们将证明,这些植物也和它们的祖先一样,有能力在一个遥远的世界里生存。”这个实验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将是人类向移民火星的美梦迈出的关键一步。一旦拟南芥真能在火星上扎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号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苏轼)
【中国古代有名的科学家】鲁班、张衡(héng)、蔡伦、毕昇、祖冲之。
【猜谜语】天上星星数不清,有颗星星分外明,此星能工巧匠造,昼夜飞行在天庭。(谜底:人造卫星) 作者围绕着“呼风唤雨”这个关键词,采用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品析课文,让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神奇。同时唤起我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1.课文写的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边朗读课文边自由想象,读出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惊喜。2.作者仅用了短短几百字就清楚的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示例:我感到:现在我们正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现代化促进了人们生活的现代化,电脑、家庭影院、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小汽车等已悄然走进家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定会使人们未来的生活更加灿烂、光明。3.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认真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再把这些句子抄下来。(1)“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这里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说明20世纪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支配自然的世纪。(2)“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指神话传说中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人;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用法术乘云雾飞行。这里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自然的能力。说明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形容纷纷的大雪飘落枝头,好似一夜春风吹开了满树梨花。后来人们用这两句诗形容某些生机勃勃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这里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4.小练笔: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和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写作点拨:先把课文读给家长听,再把它们的话记录下来。         一、 我会查字典。
“潜”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潜”在字典中主要有三种解释:①隐在水下;②隐藏;③秘密地。其中,“潜入深海”的“潜”指
( ),“潜逃”的“潜”指( )。Qqián氵12①③         二、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jià lián guī
( )钱 ( )接 乌( )
( )驶 可( ) ( )定
书 ( ) ( )系 回( )    价连龟驾怜架联归规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登上(   )   洞察(   )
探索(   ) 寄托(   )
(   )的愿望 (   )的联系
(   )的生活 (   )的时代月球奥秘天体梦想美好幸福紧密崭新四、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改观 改变 改善
1.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   )我们的生活。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改善改观改变五、我来选择句子的类型。
陈述句 设问句 反问句 疑问句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2.难道不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吗?(   )
3.科学技术还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呢?(   )
4.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设问句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